登陆注册
11139500000030

第30章 FBI最为得意的读心命门——话语“出卖”心灵堡垒(4)

听罢此话,劫匪大声说道:“让我放了人质简直是做梦!马上给我找一辆去往机场的汽车,否则我将引爆身上的炸弹!”听到这里,弗洛伊德·I·克拉克不禁被惊出一身冷汗,因为他知道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什么事情都可能做出来,但他在听犯罪分子讲话的过程中却发现,犯罪分子在说话的时候虽然表现得非常凶狠(给人的感觉气势非常强),但其话语中却透着一丝颤抖。由此,弗洛伊德·I·克拉克初步断定犯罪分子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做出这一判断之后,弗洛伊德·I·克拉克假装以安排逃生汽车为由走出了教堂,随后他迅速拨打了要求支援的电话,并在电话中对抓捕行动进行了部署。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后,弗洛伊德·I·克拉克再次找到藏在教堂里的犯罪分子,并告之为其提供的逃生车辆已经准备好。闻语,犯罪分子随即架着人质走出了教堂。走出教堂后,犯罪分子正要走向汽车时,弗洛伊德·I·克拉克对其说道:“老弟,先放了人质吧!”

“少废话,再啰唆我真的要引爆身上的炸弹了!”说完他还恶狠狠地瞪了弗洛伊德·I·克拉克一眼。此时,弗洛伊德·I·克拉克清楚地看到,虽然犯罪分子的目光十分凶狠,但其声音中依旧透着颤抖,并且他说话的同时,右腿还发生了轻微的抖动。弗洛伊德·I·克拉克凭借多年的实战经验认为,犯罪分子身上根本没有炸弹,这只是他为自己造势撒的谎而已。为了能保护人质的安全,弗洛伊德·I·克拉克认为对付为自身制造气势的犯罪嫌疑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其实施攻心策略,而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丧失抵抗心理。于是他一改此前平和的语气,采用严厉的声音对犯罪分子大声说道:“你在撒谎,你身上根本没有炸弹!”此话一出,犯罪分子猛地摇了一下头,并且双腿也在不自觉地发生颤抖。弗洛伊德·I·克拉克见此情况继续大声吼道:“放开人质,停止不必要的抵抗吧,这样你才能有出路,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的犯罪分子听完这些话后,再也没有此前看似强大的气势了,身子一软,瘫坐在地上,而最终,弗洛伊德·I·克拉克没费一枪一弹便成功抓获了他。

事后对犯罪分子的讯问中,弗洛伊德·I·克拉克发现,正如自己的预测一样,犯罪分子身上并没有携带炸弹,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为自身提高“不可战胜”的气势,以便迷惑FBI特工,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弗洛伊德·I·克拉克凭借超群的胆识以及独特的慧眼看穿了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秘密,从而战胜了他。

每当回想起这个故事时,弗洛伊德·I·克拉克都会这样说:“在与对手交锋的过程中,当看穿对手的心理秘密以后,提高说话声调不仅在心理上能占据优势地位,更重要的是这能让对手受到惊吓而不知所措。”他从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在与对手交锋的过程中,说话的声调必须要大,这样才能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地位。如果在与对手交锋中你的说话声音小,而对手的声音大,这样就会造成在心理上你输给对手的情况。如此一来,还谈何镇住对手呢?美国心理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人说话声音声调的高低与其内心是否自信有关,很多时候,那些说话声调小的人往往是一些不自信的人,而这样的人与对手交锋时又怎么能有效地镇住对手、一招制敌呢?因此,有时在与人交谈时不能在声调上输给对方。

此外,在弗洛伊德·I·克拉克看来,对手即使把计划做得再周密,为自身营造的气势再强大也会有疏忽的地方,即对手会露出“小尾巴”。很多时候,对手出现“小尾巴”是非常致命的,因为它能将对手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表露无遗。这样一来,当有人发现并抓住其“小尾巴”后,也就等于抓住了他们致命的弱点,而在这个时候,对其展开语言攻势就能击破他们的弱点,从而达到镇住对手的目的。

从弗洛伊德·I·克拉克解救人质这一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起初他遇到了气势非常强的对手,但他并没有受其影响,而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看穿了犯罪分子内心的秘密——外强中干,最终用强有力的话语对其发起强势攻击,从而取得了胜利。而在职场中或日常生活中,我们便可通过这种方式应对自己的对手。

八、不容忽视的妙计

现实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抱怨,有的人抱怨工作中没能取得成绩,有的人抱怨生活中总遇到烦心事,还有的人抱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在FBI特工看来,不同的抱怨声之中都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比如,抱怨工作没能取得成绩的人大多是上进心强的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渴望成功;抱怨生活中总遇到烦心事的人大多是那种不善于排解压力的人,他们的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得到别人的帮助;而那些抱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人大多是一些愤世嫉俗的人,他们期望更多的是得到更多公平的机会。

FBI特工每天都会接收到各式各样的情报,有犯罪分子潜入机场实施犯罪活动的情报;有恐怖分子劫持人质的情报;有贩毒团伙出逃境外的情报;有因为失业率过高引发的暴力示威情报等。面对如此繁多的情报,FBI特工总能从容对待,快速察觉到对方心理特征的同时,还能快速地采取应对措施。而有这样一件发生在美国波士顿金融区的案例就足以说明FBI特工具有快速察觉对方心理特征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国内失业率的不断攀升,美国各主要城市相继出现了示威游行活动,而波士顿金融区也未能摆脱示威的浪潮,但所幸的是,在示威游行中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之所以未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与FBI特工能够快速察觉游行人群的心理特征,并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有关。

这一天,波士顿金融区聚集了数百名手持标语和横幅的示威人群。示威人群缓慢地走在大街上,并齐声喊着口号,要求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中午时分,示威游行的人越来越多,而此时驻守在金融区附近的FBI特工意识到如果示威人数越来越多就会引发骚乱,于是FBI特工便伪装成示威者混入了游行队伍。其实,FBI特工混入游行队伍就是想听听示威者心里的想法,以便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当一位FBI特工来到一名正在高喊着“我要工作!”口号的中年男子面前后,中年男子随即大声抱怨起来:“我本来是个银行家,可上周却接到了被辞退的消息,这让我不能接受,因为我每个月还要支付5000美元的银行账单。如果政府不能为我提供就业,我就不会善罢甘休!”显然,FBI特工从这个人的抱怨声中便得知他是个为失业而苦恼的人。为了弄清楚其他游行人心里在想什么,这位FBI特工又继续寻找抱怨声。当他来到一位年轻女士身边时,这名女士正在抱怨道:“本以为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适合我的工作,可找了半年,工作不仅没有着落,甚至我还过起了借钱的日子。我希望政府能帮助我们这样的高材生解决就业问题。”听完她的抱怨之后,FBI特工基本了解到了示威人群的心理特征,即他们就是想要政府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的问题。随后,FBI特工钻进一辆停放在金融区中心的宣传车,对着示威人群高声喊道:“各位朋友,你们的抱怨我们能理解,政府应该为你们解决就业问题,但你们想通过示威游行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希望你们停止游行,相信政府会做出让你们满意的答复。”

在场的游行人员听到宣传车里的话后,此前愤怒的情绪开始有所缓解,而抱怨声也随之减少许多,因为他们对政府还是充满信心的,游行示威只不过是一种抱怨的方式而已,而且有人还拿着横幅开始撤离金融区。可喜的是,不到半个小时,金融区的游行人群便得到了有效疏散。就这样,FBI特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一场游行示威以和平的方式结束。

事后参与此事件的FBI特工感叹道:“能快速察觉对方心理并及时作出解决方案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的确如FBI特工所说的那样,善于倾听人们的抱怨声,并从抱怨声中察觉到对方的心理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FBI特工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从抱怨声中快速洞察出这些人的心理特征的呢?

第一,FBI特工能够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抱怨。在他们看来,洞察对方心理要善于倾听对方的抱怨,而在倾听过程中就必须做到耐心,这样才能更真切更全面地听清抱怨声,而这样就为洞察对方心理做好了必要的铺垫。现实中的FBI特工总是能做到耐心倾听对方的抱怨,因为他们将其视为接近对方、洞察对方心理的首要因素。

第二,FBI特工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倾听抱怨。很多时候,能否快速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的关键就是要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倾听其抱怨。在FBI特工看来,当站在别人的立场倾听其抱怨之后,总能拉近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还能及时了解这个人的内心世界。

“想要快速知道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必须要懂得聆听他们的抱怨声,这无论是对于日常训练还是实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当FBI特工听完这句前任局长艾伦·杜勒斯的话后,都会为之一振,因为他们坚信从对方的抱怨声这样的细节中能真切地洞察出他人的心理特征。

同类推荐
  •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

    《行为心理学——肢体语言解读与识谎》一书是以作者近十年来对行为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大量调研、实验数据为素材,按照人际交往中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被关注度为线索,从头到脚、从肢体动作到身形体貌、从语音语调到语言形式,对肢体语言进行了形象、深入、全面的论述和解读。
  • 珍爱自我

    珍爱自我

    本书侧重于中学生在青春期中的困惑,它告诉同学们,青春期是美好的,是一生中最灿烂的时期,产生困惑和解决困惑都是成长中需要积极面对的必修课,要学会生活。
  • 开心心理学600问

    开心心理学600问

    本书摒弃了以往心理学书籍中那些长篇大论,而是将心理学知识精妙地融汇在一道道题目中,通过答题的形式让你在开心问答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心理学知识。读完本书,你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了解人们每个行为的背后,究竟表达了什么意义。
  •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本书是一本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让孩子摆脱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指导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今的孩子面临着学习、身体、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严重的压力还是来自心理方面。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全身心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轻松的面对一切压力。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处事能力》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热门推荐
  • 冒牌教练:霸道学员认真学!

    冒牌教练:霸道学员认真学!

    她,是一个没有经验的冒牌教练。他,是一个天资极好的霸道学员。当两个人正式相遇时……“苏和音!你给我过来!”“苏和音!你是教练,教别的学员什么意思!”“苏和音,当了教练就要负责!”“苏和音……”季清昊:“苏和音,我这辈子只认定你了!”“我,好像也是……”
  • 百亿蜜宠:尊少的呆萌甜心

    百亿蜜宠:尊少的呆萌甜心

    这不是意外,是若小乔故意‘错’把男人当牛郎,硬拽上了床。因为这男人本来就该是她的,若小乔这些年已经吃了不少亏,决不能把这个顶级男人再‘亏’进去。她坚信三十六计,‘睡’为上策。只是事后他说什么?过夜费,一晚一百亿?“我的基因可都是论颗算钱的。”男人勾唇魅邪。若小乔莞尔一笑:“我没钱,要不你睡回来?”霸道强势日日宠,萌妻蜜婚夜夜甜。
  • 嫁给千年僵尸

    嫁给千年僵尸

    据说我刚出生的时候,医院的树上站满了乌鸦,天空突然变的阴沉起来,无故的打起了响雷。刚出生的婴儿一齐睁开眼睛,满脸邪气的死死盯着外面,大哭不止。灯突然灭了,再亮的时候。就看到我在笑,还笑的那么诡异。当时有一个医生晕了过去。吓得另一个医生抓起我拍了好几巴掌,才哇的一声哭出来。据当时的医生描述,我笑得不像人。
  • 梦境之千年轮回

    梦境之千年轮回

    这是一个无奇不有的世界,当所有的不可能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时,会碰触出怎么样火花?阵法、兵器、门派、盗墓、穿越、天域之门、仙魔人魂,侠客、蛊师、刀客、剑客、将军、型男、术士、医师……爱恨情仇,恩恩怨怨。欧阳明渊能否从现代重回战国与林彩晨相遇……
  • 神君

    神君

    悟空走了,悟空说他要成佛,他要跟着唐三藏修正道成正果。八戒也走了,他跟着悟空走了,路上他一直说他就想自己的高老庄。沙僧决定要走了,他还有事情还没有干完,他怕迷失了。所以他决定兼职当挑夫。秃头骑着大马。晒太阳他在赶路。下大雨他在赶路,吹狂风他在赶路。落寒雪他在赶路。当他停下的时候“悟空,悟能,悟净,师傅饿了。快去看看%¥%……&##%”最后剩下二郎真君了。他住在灌江口,看着面前的滔滔“江水”。“小狗,河干了,我要去找观音。”“别叫我狗,我是犬……”————摘自《神君》。金戈铁马著
  • 帝后传奇:后位放着,让我来

    帝后传奇:后位放着,让我来

    迟薇一直都有狗屎运的眷顾,无论是二十一世纪时没有炸死,还是就如同现下穿越来说,也是直径给人送到未来大BOSS府邸的。虽然她不想要这份荣誉,可为了既来之则安之的安分,她仍旧决定选择接受这个无良的现实。好吃好住好穿的米虫生活没啥不好,反正老公也不要自己暖-床。在看看外带未来嫡福晋入府挑衅。迟薇只是笑笑,不置可否。反正还不晓得她呆到哪一天去,这个地方得罪了谁都不是这么好混…可是,怎么一直都没人告诉她…原来她就是顶着那个姓氏非常牛逼的钮钴禄氏,历史上活的最久的皇太后弘历的亲妈???
  • 蠢萌炼药师很腹黑

    蠢萌炼药师很腹黑

    蠢萌蠢萌的路小苑天天宅在家里,好不容易出一趟门,竟然遇到一只身有金光的灵魂,别怕,我是驱灵师。可是谁能告诉她,眼睛一闭一睁,世界都变了,那只灵魂天天缠着她,被烦的没办法了,只好拜他为师。启料,一拜他为师,就把她当跑腿的。找老大、找神兽、逼她学技能。当炼药师,这简直要她的命啊!!冥冥之中,有一种宿命在她和他之间萦绕着,前世,今生。原来爱他竟然是上辈子造的孽,对于这个,路小苑只想说一句,好想哭,宝宝并不想玩养成。
  • 符文战纪

    符文战纪

    重生之后,他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瓦罗兰大陆(符文大陆),他一出生便自带黄金圣盾,他姓嘉文,但他不是皇子,他叫霍伯特,他是天选者。在这个新的世界,他见识到了许多新奇的事物,结识了许多可以共患难的朋友,然而一个充满危险又艰巨的使命突然降临……
  • 应天仙尊

    应天仙尊

    他离成仙仅有一步之遥,可神秘人出现。让他陨落,又意外的附身在一个在地位面学院里的一个人身上。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