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42400000017

第17章

知青们来到沙漠里,在刘家井的羊圈上安顿了下来,一边劳动,一边躲避辛虎一伙的报复。

刘家井,这是很早以前人们在沙漠里挖出来的一眼地下水井,据传这口井在旧社会就有了,是宋刘庄很有势力的大地主刘善堂花五十两银子雇了武威的工匠们给探挖的。刘善堂挖这口井,不为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他家在沙漠里的牛羊和放牧的羊倌们供应水的。后来刘善堂家遭了土匪的抢劫,家业败散,这口井也就变成了一口无主的水井。虽然无主,但是因为刘家井处在宋刘庄的地界上,所以这口井就归了宋刘庄。新中国成立后,各生产队都养上了牛羊,放羊倌们还像过去一样,凭借这口井,住在沙漠里放牧集体的牛羊。现在,这口井上住着四五群羊,它们都是附近几个生产队的。各队都在这里给羊倌们修建了住所,以便羊倌们安心放羊。平日,羊倌们和羊群都到沙漠里走了,很少有人留在井上,所以井上显得很冷清。但是一到晚上,羊群和羊倌们从沙漠里回来,这里便变得热闹起来。最热闹的时候,是队上来了人的时候。每年,队上都要派人来清挖羊圈里的羊粪,或者到沙漠里去砍柴割草,那时候大家相聚在这个没有顾忌的地方,任意地乱开玩笑,随意地喝酒吃肉,平日里一片孤寂的古羊圈,就会变得热闹异常。

知青们的到来,给刘家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羊圈里寂寥落寞的空气立刻便一扫而光。老羊倌们赶紧把自己的房屋腾出来,让给知青们居住,他们却收拾好了窑洞,住到窑洞里去了——知青们是这里的贵客,对他们的到来,羊倌们非常欢迎。

羊倌们安顿好知青们的吃住,见李学军几个头脸上有伤,就关切地询问出了什么事。李学军却把打架惹祸的事情给大家学说了一遍。羊倌们听着打架的经过始末,很受刺激,不禁对知青们的行为大加赞扬,夸奖小伙子们有骨气,有血性,像个男人!刘万左的哥哥刘万有是个三十几岁的老小伙,他对知青们的英雄行为大加赞赏,他说:“把他爹的毬毛,谁是当孙子的?打得好!就是要把他们的狗往出整!受点伤算什么?受伤算个毬!就是头掉了,也才碗大个疤!”

羊倌们群情激动,嘴里骂着脏话,给知青们加油打气。只有老羊倌赵生贵一言不发,默默地抽着烟锅儿想他的心事。

郭云虽然年轻,但头脑却很冷静,他听了羊倌们不负责任的话非常生气,喝骂羊倌们说:“夹住你们的臭嘴吧!还嫌惹的祸不够?再说,人活着总该干点正事吧?成天跟人家打架闹事,有什么意思?知青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哪里像你们这些牛左面站的!你们少教唆他们,不要看这些人今天还小,他们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指不定哪一天有了出息,可就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算什么?像你们这个怂样,除了知道看骚觳操尻子联单,还能知道些什么?”

羊倌们挨了郭云的责骂,一个个红了脸,自知没趣,都闭上了嘴,不再说话。

郭云也不再追究,吩咐他们杀羊招待知青,说这是宋队长来时安排的事情。刘万有二话不说,叫上同伴就去杀羊。其实,大家对知青们还是十分喜爱的,他们都是城里来的“洋学生”,不光有知识,就是模样也长得招人喜爱。把这样的“洋学生”弄到这鬼地方来受苦,已经让人很心疼了,再让他们饿着冻着,谁的心里也不忍。

知青们听说要杀羊,早馋得忍受不住——过完年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吃过一回肉呢!现在听说要吃肉,自然高兴得早已忘记了自己闯的祸,早已忘记了这里是荒凉的腾格里沙漠!

郭云怕大家吃不痛快,特意嘱咐杀了两只大羯羊,还叫羊倌们弄来半筐洋芋,说等羊肉吃过,把洋芋切成块,投放在羊肉汤中,把汤也吃掉。

在羊肉汤中煮洋芋吃,这是一种很不错的吃法,当地人把这种吃法叫“羊肉垫山药”,味道极鲜美。“羊肉垫山药”,最好的吃法是把羊肉和洋芋煮在一起吃。做“羊肉垫山药”时,不讲究肉多肉少的程度。如果肉多,就在汤中少放一点洋芋;如果肉少,就要多加一点洋芋,洋芋投放的多少,要视羊肉的多少而定。吃的时候,则要把羊肉和洋芋连同羊肉汤一同舀进碗中趁热吃下,那喷香的味道,才叫做让人没法形容呢!

宋刘庄的知青们,在刘家井上吃过了“羊肉垫山药”的肉饭,就在刘家井上居住了下来,躲避辛虎一伙的报复。

躲避人家的报复是一回事情,但劳动又是另一回事请,他们不能啥事也不干,他们得参加劳动。羊圈上也有羊圈上的干事,把羊圈里的羊粪挖出来,运送到队上去,就是一种干事,队里每年都要派专人来从事这样的事情。羊粪,那是上等的农家肥。哪块地里撒上了这样的羊粪,哪块地里的庄稼就能长得更加旺盛。为了庄稼长得好,队上很重视收集羊圈里的羊粪这份工作,每年都要派专人来在羊圈上清理羊粪。羊粪挖出来了,就送到队里的地上去,用来给贫瘠的土地增加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回,知青们惹了祸,前来羊圈上躲避祸事,宋队长正好安排他们采挖羊粪。

除了清扫羊圈采挖羊粪的干事,还有到沙漠里去砍柴割草这样的农活。柴草是过冬用的东西,人畜都很需要。沙漠里砍割的青草,那是供队里饲喂牛马的,柴火则用来给知青们烧火取暖。

郭云安排好一应农活,就带领知青们开始干活。

李学军、朱德宝、王刚三个因为受了伤,不能参加体力劳动,郭云留他们在井上“看家”,顺便给大家把饭食做好,其他人则安排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些小知青,其实都是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多数人只有十六七岁,小一点的,才十四五岁,洪文革、陈亮这几个就是未满十五岁的孩子。他们一来没力气,二来也不会劳动,要让他们干采挖羊粪这些粗笨的农活,他们实在很难胜任。郭云没有办法,只好叫羊倌们把羊群捎带给其他队上的羊倌们去放,又派年龄小的洪文革、陈亮去给那些羊倌打“梢子”(走在羊群前面,带领羊群的人),他却和刘万有、赵生贵两个羊倌,连同前来运送知青的车把式刘万东等人,带着张学武等五个知青进沙漠去砍柴。相对来说,砍柴是比较轻松的劳动,大人小孩都能干。凭知青们的这点力气,也只能干这样的活路。

沙漠里最耐烧的柴火是黄茅柴、白刺和桦条。黄茅柴要用带根的,用镢头砍挖;白刺的枝条有刺,但枝干却特别坚硬,这得用铁锨铲挖。这些活路,除了要有力气,还得讲究技巧,知青们是做不了的,知青们能做的,就是要把郭云他们砍挖下来的柴火收集到一起,然后等待郭云他们把这些柴火捆绑成柴捆儿,送到沙漠外边去装车。

知青们把砍下来的柴火收集在一起,大约能捆成一捆儿的时候,郭云他们就把这些柴火捆起来,然后背到比较平缓的地方集中起来,等待生产队的大车把这些柴火拉走。

四个强劳力,加上这几个小知青,一天能砍到一大车柴火。这样的一车柴,可以供一个五口之家使用两个月。生产队上的农户们也靠这样的柴火过冬,他们过冬用的烧柴,是由他们自己解决,队上集体砍来的柴火仅供知青们使用。知青们不大会烧柴火,这样的一车柴,只能使用半月多时间,因此,这两年知青们的烧柴问题成了让队长们十分头痛的事情。

进沙漠是一件不大容易的事情,所以一旦进了沙漠,大家都会尽力干活,要尽可能多的弄一些东西出去。每一回进沙漠,队长们总要下一番狠心,尽可能地在沙漠里多干几天,多做些事情。多则弄出十来车东西,最少也要弄到三四车东西。郭云是跟着队长们进惯了沙漠的,对沙漠里要干的事情很在行,而且他又是那种干活不要命的人,因此,跟着他干活,那是非常吃力的一件事情。

郭云的能吃苦,那是很有些名气的,正因为他不怕苦,所以每次进沙漠,队长们总要让他带队,不过只要由他带队,大家就都不敢偷懒。再说,他是民兵连长,进沙漠的小伙子们大多数是民兵,他们都听郭云的话。正因为这样,他只要进一回沙漠,就能给队里弄回去很多东西。实际上,在这样的年月里,要想活命,确实也需要拼命。宋刘庄养活着这么多知青呢,那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没有这样一帮拼命的人,这些青年就很难养活。

跟郭云一起打柴的是张学武。张学武是一个长得很秀气的男孩,脸蛋儿圆圆的、白白的,脸面白中泛红,就像一朵粉面的桃花。他的两片嘴唇儿饱满而红润,就像一颗红透了的宝石。张学武是有些学问的,这从架在他鼻梁上的那副银丝边眼镜儿就能看得出来。镜片后边,是他的一双闪闪发亮的大眼睛,那眼睛饱含着殷殷笑意,叫人一看就心生怜爱——这是来自北中国一个大城市里的水灵灵的“洋学生”,光这长相,就叫纯朴的北方农民对这些“洋学生”又是爱怜,又是心疼。

“一定是前世里造了孽,才罚他们到这个苦地方来受饥寒。”郭云看着张学武流着汗,把他砍下来的柴火往一起聚拢,不由一阵心酸,“才是多大一点人呢!就是我们农民的娃娃,像这个年龄,也不可能叫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到这样的地方受这样的苦。”

他由此想到,如果哪一天自己的娃娃也叫人家弄到一个不知道名儿的地方去受饥寒,去独自面对陌生的人和事,可不知道自己要扯心成什么模样了呢!郭云这么想着,强烈的同情之心顿时滋长了起来。他想这些孩子也真够可怜的,也许他们从出生到现在就没有见过什么是沙漠呢,可是现在,他们却要在这里来寻找生活的道路,生活对他们来说,似乎真的太狠心了。

郭云这么想着,对张学武猛然产生了从没有过的疼惜之心。他停下手中的活路,对张学武说:“好了,歇一歇吧,不然要累坏了我们的知识分子。累坏了革命的接班人,毛主席可不答应呢。”

他说歇就歇,张学武把手中的柴火放好,用脚把它踩成一摞,然后把这摞柴火抱到先前堆放过柴火的地方,顺势在绵软的沙坡上翻个筋斗,舒展开身体,躺了下来。

同类推荐
  • 感悟母爱

    感悟母爱

    本书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母爱的故事,包括《母亲的鞋架》、《生命的支点》、《与爱同在》、《承载生命之路》、《送盒饭的母亲》、《守候》等文。
  • 纪伯伦全集:叛逆的灵魂

    纪伯伦全集:叛逆的灵魂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精神自治

    精神自治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

    《<楚辞>文献研读》以《楚辞》元典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楚辞》基本问题、作家、作品、要籍提要和研究方法论等方面爬梳《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同时又提供基本的研读书目与相关的参考文献,以便使研读者拓展学术视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倾城花开

    倾城花开

    《倾城花开(精华版)/读者文摘》由周霞著,本书以平凡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讲述潜伏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故事,以超脱和开阔的视野,帮助身心疲惫、迷茫压抑的读者清除心灵中的杂草,看见生命的阳光,感受生命的力量。《倾城花开(精华版)/读者文摘》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冥:九幽战神

    冥:九幽战神

    冥荒令引发多方争抢,这其中到底引发了什么秘密?本书的女主角遇难穿越到九洲,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冥荒写作小组:莜蓝月
  • 王源我们一直在一起好不好

    王源我们一直在一起好不好

    夏冉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东西只有:纪念,舞台,音乐和梦想,却没想到会在旅途的最后加上一个他……
  • 上海黑帮

    上海黑帮

    《上海黑帮》主要讲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帮会林立、流氓称雄,清、洪二帮甚嚣尘上,渗透于社会的每个角落……
  • 保嘉康塔

    保嘉康塔

    1607年4月,英国领导移民在美洲定居的史密斯伯爵,被土著人(印第安)俘虏。酋长保赫登准备用石棒将其击毙。而这时,酋长十二岁的女儿保嘉康塔,竟然舍身相救。史密斯伯爵得以身还,而英国的殖民工作得以继续。英帝国殖民之所以能在美洲立足,实与此事有关。
  • 冷枭总裁的莫逆情人
  • 邪剑封天

    邪剑封天

    残阳,凤阴,紫电,这些神剑算个屁,我一柄邪剑,灭你们一大片。任你功力深厚,剑术无双,我邪剑在手,天下无忧。魔门神功,玄阵秘法吾视之为土鸡瓦狗,我有先天罡气护体,你们奈何不了我。想打架?好啊,放马过来吧······慢,等等,等我找到我的剑,剑呢,我的剑呢,谁偷了我的剑?妹子你说我冷,我是有点冷,任何有故事的人都会冷,想一下你的一切被人夺了,你会不会感到冰冷?不过妹子我的心还是很热乎的哟。对手们说我狂,狂就对了,任何有本事的人都会很狂。狂妄是需要本事的,让你们失望了,我正好有!
  • 星际之银河大帝

    星际之银河大帝

    他,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舰员。当一次以外的事故导致他乘坐的战舰坠落一个陌生的星球;当他的的国家已经灭亡;当他遇到让自己心动的女孩;他,该如何取舍?且看他,如何一统银河!
  • 众星

    众星

    神子为调查父母离奇失踪死亡,却发现神子的秘密。。。。。。
  • 百世奈何

    百世奈何

    我与你纵有百世纠葛,但今生遇上他,怕是我渡不了的劫。——狐九笙今生今世,生生世世,你都是我的人,别妄想逃跑。——凤无阿笙,只要你一切安好,纵然以我性命相换又有何妨。——花罹卿狐九笙你触犯天规,扰乱天道,助魔族攻我天界,休怪我手下不留情。可是看着你魂飞魄散,我的心为何会隐隐作痛?——凤尊诀阿笙,你要好好的。——狐薇薇
  • 重生之异能女

    重生之异能女

    【新书】【无虐宠文】【异能精彩来袭】上一世,她识人不清被迫离开豪门,在所有人眼里所谓是什么都不会草包一个的千金,在一个偶然的时机她被害而死。下一世,她是所有人眼中崇拜,畏惧,尊敬的人,简直堪称神,每一次的逆天都给人带来太多惊喜,她来到异能世界,又会怎样掀起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呢?她腹黑冷漠,在一次无故的重生中得了一块异能芯片直装大脑,全世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冷酷无情(唯对她,多了一分温暖)惊才风逸,世界带头人,神秘组织领头人,强大的隐世家族继承人?**【这枚无敌异能芯片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