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5000000001

第1章 电子媒介类型及电视文化(1)

§§§第一节电子媒介类型及其特点

按照西方媒介学者的观点,最早的电子媒介是电报。尼尔波兹曼就认为:“电报是第一个使信息的传播速度超越人体速度的传播媒介。它打破了历史上交通和传播之间的联系。在电报发明之前,所有的信息,包括用书面表达的,只能以人体的速度进行传播。电报则一笔勾销了人类交流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之间的障碍,使信息从时空中脱离出来,远远超过了书写和印刷文字的传播能力。”他还认为,开始时电报并不作为一种即时信件,而是作为新闻传播者的身份出现的。电报把信息从个人拥有转变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价值的商品,从而创造了“新闻事业”。美国的塞缪尔·F·B·莫尔斯是第一发明电报的人,他用国会的3万美元拨款于1844年5月24日开辟了全美第一条电报线路,被称为“美国第一个真正的‘太空人’。”因为他的电报消除了州与州之间的界线,消灭了地区概念,把整个美国纳入了同一个信息网络。从而使统一的美国话语成为可能。接着威廉·斯温(WilliamSwain)和阿莫斯·肯德尔(Amos Kendall)开辟了一个全美性的新闻电报业务。1848年,美联社(the AssociatedPress)正式成立了。从此,“来路不明、读者对象不定的新闻开始横扫整个国家”,“战争、犯罪、交通事故、火灾和水灾开始成为所谓‘今日新闻’的主要内容”。

按照媒介学者的分析,在口头文化或是在印刷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都在于可能促成某项行动,但电报的出现改变了关于信息的原有定义,并赋予公共话语一种崭新的含义。尼尔·波兹曼这样表达过自己对电报的影响:“电报对于印刷术统治下的话语定义进行了三路进攻,遭到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说,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置用处或意义于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他还认为,由于电报的发明,再加上后来其他技术的发展,信息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抽象以致疏远起来了。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第一次面对信息过剩的问题。这意味着与此同时,人们将丧失社会和政治活动问题。尼尔·波兹曼的话其实告诉我们,电报创造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因为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闻存在的语境,也就是说,电报开启了一个真正的新闻的时代。

如果从电报这一媒介开始算起,电子媒介的出现已差不多两个世纪了。那么,电子媒介具体来说包括那些类型呢?一般认为,电子媒介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互联网)。这些媒介之所以称为电子媒介,是因为它们借助于电子传播技术,都以电子的方式参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尤其是电视和网络是以电子的速度和大批量生产的图像互相结合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由于电影、电视和网络相对影响大,而且今天还是最主要的大众媒介,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电子媒介和媒介的数字化,并对它们的基本特点做一个简要的论述。

—、电影

电影这个电子媒介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开始起步的。正如美国学者描述的,一开始,电影不过是一个能够带来娱乐的“奇技淫巧”——看上去能活动的画面。不到10年,即在美国1905年前后,5分钱电影院就用闹剧短片吸引了上百万尚不成熟的观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电影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家庭娱乐方式。20世纪20年代,电影发展成熟为一个主要的大众媒介,成为每一个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好莱坞——原来洛杉矶郊区边上的一个平淡无奇的小村庄——成了世界上最光彩夺目的地方。制片公司制造出名副其实的影片大潮,来满足公众对新型娱乐方式的贪婪需求。影星本身就是一夜成名的神话,让全国的售货女郎们和工厂小伙们为之着迷。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由于被片厂“发现”而立即成名致富。上百万的大众急切地想知道影星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他们将影星奉为天上的神来崇拜,争相掏钱观看他们出演的黑白默片。这是新版的美国梦,即使与过去最为离奇的从乞丐到富翁的传奇故事相比,也不相上下。10年后,声音被加入电影,这使得它更加吸引人。随着票房收入的陡增,电影院变得更大且更加富丽堂皇。有了电影,去电影院就成了许多家庭的经常性活动——充满了乐趣。当时,几乎没有别的廉价娱乐方式,家里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电视,有少数人家里虽然有图书和钢琴,但对大多数没有什么选择的美国家庭来说,看场电影是一项惬意而且负担得起的晚间外出活动。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看电影远不只是看电影。对小孩子来说,看电影还是一次集体性的娱乐。中国电影也是在20世纪之初开始的。1905年的春夏之交,正值京剧谭派艺术创始人谭鑫培筹庆生日之际,第一部国产篇《定军山》问世,不过这也是一部默片。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后四个年头,中国电影开始掀起了商业电影热潮。当时以“古装片”、“武侠片”和“神怪片”等三种类型影片为主。此后,电影在中国的巨大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到了90年代由于电视和网络的冲击,除了引进的美国大片和国内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冯小刚等几位导演制作的影片还有一定票房外,其他的电影开始走上衰落。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村,露天电影是很多人成长记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很多人为了看一场露天电影甚至要跑很远很远的路。然而对于“80后”来说,露天电影已变成了一个陌生的概念。

以上是一位文化记者对露天电影的一段描述,这段描述告诉我们,观看电影,在中国百姓生活中一直具有民间仪式性质,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许多普遍家庭最值得回味的娱乐方式。

二、电视

电视是20世纪中期,即50年代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进入普通家庭的,80年代开始在中国进人普通家庭。与电影相比,电视最重要的特色或许就在于它是一种家用媒体。单就家庭是电视机接受的主体而言,电视就有不少特点。首先,虽然电视看似平凡,但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如西尔弗斯通所说:“不管是专心还是不专心,有意还是无意,人们时时都在看电视、讨论电视或阅读有关电视内容。”其次,电视内容虽然不是完全的,却是大量地涉及家庭、住家及家庭生活。譬如,几乎所有的情景喜剧或肥皂剧都以家庭为背景来编排,而且这两种节目形式也往往都假想一个由父母、子女组成的特殊类型的家庭作背景。再次,电视特色常常就是与观众交谈的特色。大量的电视节目都采用面对观众“直接说”的形式。播音员、气象报告员、新闻广播员、访谈节目主持人等都是直接面对摄像机的,因此,给人的错觉就是他(她)们在亲切地与观众面对面地话家常。约翰·菲斯克认为,电视是一种大众文化媒介。对它的生产和发行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经济要求它具有广大的观众基础,而在西方工业化社会,广大观众是由许许多多的亚文化(或者亚观众)组成的,他们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体验,因而在理解和欣赏节目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话语。电视为了其自身的目的,要尽量照顾到方方面面,这样就可以使一个节目拥有尽可能多的观众。它力图在这些不同观众的共同领域里发挥作用,但它同时也要留出余地,使他们在观看节目的时候能做出不同的解读。

有英国学者对电影和电视进行了比较,他们认为两者差异比较大:它们的屏幕大小比例相差悬殊甚远;电影通常是相互独立的故事,而电视则可以像雷蒙·威廉姆斯(RaymondWilliams)所说的那样被看成是“影像流”,好像能把所有东西几乎不加分辨地融合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里。电视节目和电影都考虑各自相应的消费情境来进行生产。电影和电视,即使在使用一些视觉策略上有共通的地方——如不可见剪辑(invisibleediting),也还是有着不同的制作成规。这一比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电影和电视两种媒介的具体特征。

三、网络

网络即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现象的同义词。网络媒介的兴起,在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6互联网是一个“网络的网络”,它连接全球的计算机,使它们能够交换信息并分享计算机数据文件。万维网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它拥有丰富的图形,允许用户通过选择关键词或图形符号从一个网页进人到另一个网页。许多网页不仅提供文字与图形,而且提供声音与影像,集中体现了传统传播媒介与计算机的融合。这样,互联网就成为将来的传播媒介环境的模式:一个高速计算机网络,通过它,我们可以同样自如地读新闻故事,看录像(电视),听音乐,与家人、朋友、同事交流。今天,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不但网络对美国人来说是触手可及,对中国人来说,也是大部分人拥有,而且据最新统计,中国网民已列居世界第一。有人说,网络传播是一百多年来的电讯革命、五十年以来的计算机革命、二十年以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PC革命,以及最终导致的以Internet为标志的网络革命的产物。它产生的前提就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和融合。

互联网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有学者形象地比喻说,第一代的农业文化是一种“井圈文化”,它受到当时传播手段的制约,信息来源和活动视野被禁锢在狭小的圈子里。第二代的工业文化是一种“河流文化”,尽管绵延流长,但依然带有一种“界河”的分裂特征。第三代的网络文化则是把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的“海洋文化”,在信息的潮起潮落中把各种思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确,有了网络,文化生产和传播将文化民主性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网络时代,文化不会终结,而将新生。网络将使文化从“诸神的狂欢”变为“众人的狂欢”,从“精英的独白”变成“万人的合唱”。

四、媒介数字化

在数字技术没有来临之时,电话、电影、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介,好像都可以作为完全不同的实体来分开描述。但计算机和电讯网络方面的进步已使得它们与传统大众媒介融合了,因为所有的传播技术都快速地融合成一种普通的计算机可读的数字形式。譬如,CD形式的音乐是一种数字媒介,而公共长途电话网络是另一种数字媒介。即便是传统的印刷媒介,如书籍报刊等,也通常创建在计算机上,它们只是在打印到纸上时才脱离数字环境。更有甚者,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在互联网上阅读主要报刊的在线版,故而“印刷”媒介实际上已变成数字世界的一部分。收音机、电视和家庭录像正处在向数字技术的革命性转变之中,这种数字技术会给我们对将来的大众媒介的思考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电视的引进将会具有重要意义。它把计算机处理器,甚至整个信息社会,都引人了几乎每个家庭。反过来,任何一台个人计算机很快就能够播放电视节目了。工作领域的技术融合已非常先进,在那儿,高容量的联合网络(corporatenetworks)可与数字化的电话交谈,电子文件、计算机数据以及视频传输等自由结合。互联网将来的发展将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家里享受到同样的服务。

的确,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传播媒介也进人了一个新的纪元。不但各种电子媒介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元媒介环境,而且伴随着信息时代而来的技术进步导致所有的媒体形式开始向数字媒介转变,使得媒介的力量更加强大起来。

数字媒介就是以数字传播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媒介。所谓的“数字传播”,就是将声音、图画、文本等转化成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即变成一组组“0”和“1”的字符,将信息以编码的形式加载其中。采纳数字技术可以带来几个方法的优点:一是传播的质量提高了,因为数字信号不太容易被干扰或更改。只要基本的“0”和“1”模式仍然能被识别出来,原始的传送就能被还原,像水晶一样的透明。另外,当信息被数字化编码时,也可以使用数字化压缩技术,这就意味着可以提炼出媒体内容中的冗余信息,比如静止的水滴背景并不会随着电视画面的改变而改变,通过这种压缩可以同时传递好几个频道,而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例如,视频压缩技术可以实现在以前只能加载一个节目的频道上同时传送10个节目。于是,有线电视利用了数字技术后,可以提供更多丰富的频道。再者,数字技术有助于实现用户控制——选择的丰富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导航。互联网上采用的一个解决方式是门户,即只允许你选择你想要的内容。万维网上的搜索引擎使用户通过关键词来完成査询,也预示着未来所有媒体都可以由用户进行控制的一种模式。如此等等,随着数字革命的延续,未来还会出现新的媒介。“未来所有的媒体显然会成为多媒体的延伸,以至于我们听音乐的时候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歌词,当我们在看电子版报纸时可以看到最近飞机失事的视频录像。当那天来临的时候,报纸、电视、广播和电影等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形式将不复存在。”

传播媒介的数字化使得今天的文化视觉性更强,因此,即使一般学者认为今天的后现代文化是一种视觉文化,就是从现代主义的语词中心,转移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图像中心。不过还有学者认为,今天的文化是一种听觉文化。如沃尔冈夫·韦尔施就把后现代文化看做是听觉文化。视觉也好,听觉也好,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今天的文化都是感性的文化,或者说,都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文化。

§§§第二节电视文化的实质分析

要认识电子媒介及其导引的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有必要先认识电视和电视文化的实质。美国学者戴安娜·克兰认为:“电视构成了一种文化活动场所,这个文化活动场所在建构现实和阐释重大事件和社会变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电视和电视文化的实质是什么,它对童年概念和儿童的影响究竟有哪些方面呢?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并尽力找到答案的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管理学作业集

    管理学作业集

    管理学作业集是根据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专科管理类各专业管理学学习的实际需要,基于所用的管理学课件编写的课后复习和参考资料,作业集涵盖课件的基本内容,对课件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并配有参考答案。在课件的基础上,对各章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系统归纳。作业集题型多样,包括考题的各种类型,内容全面、信息量较大,通过练习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自主学习的具有系统服务功能的作业薄。
  •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本书是一本社会学专著,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的相关理论,并从宏观上论述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及其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社会概述、从传统到现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社会分层与社会结构、城市化与流动农民工问题等.
  • 了不起的中国人

    了不起的中国人

    本书作者通过对众多案例的梳理,描绘出一群群中国人在海内外奋力拼搏的场景。具体内容包括:了不起的中国人、成功学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温州人的成功等。
热门推荐
  • 一生逍遥之逍遥时空帝

    一生逍遥之逍遥时空帝

    一生逍遥,一生萧瑶!瑶儿,虽然你是最高级的封号时空帝。但是,我,姬玄,一定会用生生世世来守候你,还有属于我们的爱情!萧瑶,我爱你,生生世世!我愿我们:一生逍遥!
  • 梦碎林夕:年少的欢喜

    梦碎林夕:年少的欢喜

    林夕:若世间所有错误都可原谅,那我早已不复存在,只因我的存在就是一场最大的错误。我是一个私生子,我从未见过我的父亲,但是从冷伯与母亲的对话中,我知道,我的父亲是一个不择不扣的渣男。所以在我生命的四分之一路程中,我只有一个信仰。那就是——复仇。可是,我只有一个人,怎么可以和一个集团做斗争?不过,斗不过,也得斗。我执念于复仇,在黑暗中独自前行。曾经有一份温暖来到我身边,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我才发现,你是我年少的欢喜,可是你喜欢的少年却不再是我。最后,我已经虚度了生命的四分之一,余下的四分之三,我等你可好?林夕,有人说是林间夕阳,唯美的开始。而我说那是梦碎的开始,一生的劫难。
  • 嫡女难嫁

    嫡女难嫁

    穿越成深闺小姐,忒没趣。建功立业叱咤武林就算了,平平安安嫁人过日子得了!以为会水到渠成的青梅竹马,黄了。男闺蜜能凑个数吧,还不好意思下手呢,竟然碰上家国之难点名到头?!得得,无名嫡女,这下怎么嫁是好?
  • 幕后操纵者

    幕后操纵者

    他因喜欢足球,而走上教练之路他因教练风格,受各大媒体热议不断转会、不断积累,组建自己的球队,横扫天下足坛无数美女齐心动,不仅球场风云人物,更是情场一把手“观天下俱乐部,谁与他争锋”罗纳尔多曾这样对媒体说过“他是一个顽皮的青年,扑朔迷离的战术”齐达内在自传写到“和他相见太晚”苍井空对娱乐焦点叹息过李明喝着龙井,轻笑道“别把我捧的太高,我只不过是一名中国籍教练”【小说涉及的所有事件,仅代表senlin.Z梦幻力作,不代表senlin.Z清晰力作】2011年末,力作竞技佳品,《幕后操纵者》正在竞技频道火爆上演...._PS:请勿对号入座,小说而已。
  • 彼岸花泪:永恒的秒钟

    彼岸花泪:永恒的秒钟

    古老的盒钟“嘀嗒嘀嗒”地填补时间,时间是永久的,细长的秒针就是定位时间最佳比喻。故事的主人公“我”路樱一直在和时间之魔作斗争。一个又一个的阴谋诡计都在愚弄着对手,而我只是一个空虚的傀儡。你会明白这些假装和你亲昵的人的目的的。进入正题,下面是正常介绍:米夜樱和她的姐妹们相依为命,可是因为恶魔的契约,她们背叛了她,同样是姐妹,为什么自己就和其他人不一样呢?!难道因为家世,难道因为贫穷,好!我接受你,恶魔撒旦的挑战!
  • 我的大学这么过

    我的大学这么过

    “寒窗十载”曾经是古人的成才标准,窗外是否真的冰雪交加我们不得而知,但十年的夜以继日、悬梁刺股却是货真价实、毫无懈怠的。但这要是搁在80、90一代身上,那也就是个义务教育外加不幸留级一年的时间,你还别嫌多,这也就是打个基础,扫扫盲啥的。那依你说,得多少年才行啊?十二年起,还不打折,假如少了那称谓就变了,古代叫神童,我们现在叫superman(超人)。十二年你也别嫌长,顶多也就是一个“顺产过程”,不服气你可以比比人家范进同学,那是模范,能把考试当做毕生事业来追求的人,在悠悠历史中也并不少见!记得在高中毕业时就有同学感叹到:“十二年,恍如隔日!”另一人一听此语,便若有所思:“是啊!十二年,媳妇都熬成婆了,小鬼子都打跑1.5回了,还隔日,你再给我隔一看看。”……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 阳光下的人

    阳光下的人

    阳光下的人,有的光鲜亮丽有的却暗黑无边。他说:“你无论在何方我都会找到你的。”她说:“如果爱情只有100步,那99步我来走,你就站在原地等我到了你面前,你再走那一步。”他们在阳光下相拥相守,相知相爱。
  • TFBOYS之梦寻千古醉

    TFBOYS之梦寻千古醉

    在那个阴雨润透的盛夏,他是被舞台宠坏的小小少年,她蹲在栀子花开盛开的栅栏边注视着他。那一年,放学后的傍晚,一辆自行车承载了两个人的重量,在这座城市穿行。手指揪住衣衫的下摆,听着自行车的铃铛响了一路,风将两个人的衣服卷起来缠在一起。记忆就此定格。他拼尽全力要留在这部最长的电影里,不过想看一看她的结局。当那个最美的盛夏轻轻离开,当那部最长的电影猝然落幕,他才知道,这世上再没有人像她一样,爱他如命。
  • 小鬼当家:别抢,爹地是我的!

    小鬼当家:别抢,爹地是我的!

    他是地下黑市的‘阎王’,习惯了黑暗里的一切。却在看到那双倔强的眼睛时,露出了趣味的笑容。于是,一元钱,他买下了她——林乐乐。林乐乐唯一的理想:十八岁嫁给他。她‘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只为了心中的信念:别抢,“爹地”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