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14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一带,由于2亿年前内陆和海滨湖泊经沉积作用堆压形成了一种夹于地层之下、岩石之中、性质特殊的紫砂陶矿。它是“泥中泥,岩中岩”,主要组成为石英、黏土、云母、赤铁矿,其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能都具有先天的优良条件。关键是它黏土中带砂、柔中见刚、富有韧性、可塑性强,而且颜色丰富,有紫泥、白泥、黄泥、红泥、绿泥等,可谓斑斑斓斓,故被誉为“五色土”。用这些陶土烧成之后的器物,表面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且透气性好,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陶器。

紫砂历史虽然不过短短500余年,但却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皇室成员宠爱摆玩之物,不但名人、名家辈出,而且各人的制作工艺极富个性,赋予了作品不同的艺术灵魂和风格。泥料的配比和烧造的温度又极私密,故每一批作品的颜色观感均不同,所以要精确地鉴定它必须要不断深入地研究,通过“看、摸、听、嗅”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判断。

紫砂器同瓷器、书画等相比存世量极少,而且对它进行专题研究的专家也极少,媒体对紫砂的宣传、报道力度也相对较弱,加之先前虽然也出版过不少紫砂鉴赏类的书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