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8900000018

第18章 万夫不挡之勇:张飞

有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说的: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提起张飞,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粗鲁、莽撞”几个字。特别是当年,他在当阳长坂桥上的那声怒吼,竟吓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还使大将夏侯杰当场被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连桥下的河水也为之倒流”,可说是骇人听闻、刻骨铭记,千百年来不知震撼了多少代人的心,张飞自然就成为“粗鲁、莽撞”的代名词了。

在阆中汉桓侯祠前,有一根“丈八蛇矛”和一面“战鼓”,相传,这是这里的镇祠之宝。在张飞庙里,张飞的形象却令人惊奇:一尊高达4.5米的张飞文身帝王塑像,张飞身穿黄袍、头戴皇冠、正襟危坐、文质彬彬,塑像前站着文臣马齐、武将张苞,更衬托出张飞的威严。

张飞文身帝王塑像最早塑于何年,现已无法考证。在人们印象中,张飞是一员目不识丁的武将。但在阆中张飞庙中,张飞为什么当了“帝王”?

阆中名城研究会副主任刘先澄分析,刘禅追谥张飞为“桓侯”,民间一般老百姓是分不清王、侯的,并且在清代嘉庆年间,当地道台上书嘉庆皇帝,称颂张飞保境安民,嘉庆皇帝遂封张飞为“桓侯大帝”,这可能是阆中百姓将张飞塑成帝王像的原因,但张飞“称帝”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由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刘备、关羽的形象都有具体的描述,惟独张飞的形象只字未提,因此这就给作者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有了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张飞是一个“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人。因此戏剧舞台上的张飞,总是黑脸,胡子满面,一身黑衣服、黑头巾,连乘坐的战马也是乌黑乌黑的。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骄儿诗》中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前一句指的就是张飞不但长得胡里胡气,而且性格也十分胡莽而粗率。

在《三国志平话》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说刘备得补县尉后,遭定州太守的有意刁难。张飞暴跳如雷,竟将太守与夫人、衙内兵卒全部杀个精光。待督邮赶到时,张飞不但给他当胸一百大棒,活活打死他,还将他分尸六段,将头挂在北门,手脚吊在四隅角上,尔后就与刘备、关羽一起领众到太行山落草去了……

《华阳国志》卷六对张飞的评论是“勇冠三军,俱称万人之敌”。还称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张飞的勇猛、粗鲁可想而知。

但是,嫉恶如仇、直率干脆、胸无宿物,这仅是张飞典型个性的一面;另一方面,根据史书记载,他还是一个善用智谋、细致入微,富有文士骚客的素养与气质的儒将。

张飞,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他少时拜王养年为师,王文武双全,教张飞学文习武,对他一生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养年见张飞性格从小刚烈勇猛又粗莽不羁,就对他进行因人施教,天天要他拿着绣花针,把花线往针眼里穿。开始时,张飞拿着针,“大眼珠”对着针孔的“小眼”,不知如何着手,急得哇哇直叫。王养年就在旁谆谆对他说:“你有‘大眼’,针有‘小眼’,心里就是没有‘心眼’。作为武将,既要习武,也要学文;要勇冠三军,更要谋略过人,方能克敌制胜。”说后,他就手把手地教张飞,如何将线头捻细,如何屏住呼吸,如何“大眼”对着“小眼”,再加上一个“心眼”,“三眼相通”慢慢将花线穿过针眼。最后,王养年对他说:“心别急,今天穿不进,明天穿;明天穿不进,后天再穿。今后你无论办什么事,都要多长个心眼。”

从此以后,张飞就天天一人坐在房里苦练穿针本领,性格也逐渐潜移默化地变得安静起来了。使他一生养成了“小事粗鲁、粗中有细;大事有谋,谋略过人”的可贵品质。因此在他今后的军戎生涯中,不管是擒刘岱、释严颜,还是威震长坂桥、八蒙赚张郃等等战斗,屡建奇功,扬名三军,使常人刮目相看。因此,民间就有了上面所说“张飞穿针——粗中有细”的歇后语。

张飞粗中有细的特点,我们还从史册记载的许多事例中可见一斑。张飞在任古城阆中县令时,碰到有两个妇人为抢一个孩子来击鼓告状。张飞升堂后细察,一位妇人长得纤弱文静,泪流满面,从内心中表现出十分痛苦的样子;一位妇人彪悍骄横,面目凶狠。二人在堂上吵闹不休。张飞沉思良久后,佯作烦躁,对二妇人说:“本官作主,你二人就在堂上各执小孩一臂,谁能将小孩拉过去至对方,我就断谁为亲母。”二妇人见说,立即奋力争抢起来,一时间小孩痛得哇哇大哭。纤弱妇人见状,恐伤小孩筋骨,就边抢边放边让;悍妇则拼其全力,毫无怜悯之情。师爷见状,示意张飞快快叫停,认为此举不妥;忤作也急忙斥责悍妇放手。张飞见此,立即怒斥悍妇:“你不顾小孩死活,全无亲情,怎为人母?”然后,转身对弱妇道:“争抢小孩,亲情所系,母子关系真相大白,小孩断与亲娘。”师爷、忤作连连叹服:“奇招!奇招!”

公元215年,曹操命大将张郃领兵三万进攻西部的岩渠(今四川渠县),时任巴西太守的张飞率万人迎击。两军在岩渠相持了五十余天总不见胜负。张飞突生妙计,故意引敌进一条狭窄山道。然后,率精兵绕道到敌后方发起突袭,敌人“前后不得相救”,顿时被打得昏头转向,张郃仅带十余残兵弃马而逃,十分狼狈。此仗张飞用智大获全胜。

就是当年长坂桥上的那声怒吼,只要我们细加分析,也可看出,其中无不渗透着张飞的足智多谋与沉着冷静的本性。据《三国志》记载:刘备战败后,张飞身边仅有二十多名士卒,他通过长坂桥后,首先将桥板拆毁了,曹军即使赶到,也一时过不了河;然后他命20名骑士在桥后树林中来回奔跑,扬起滚滚尘埃,疑似有万马奔腾的样子。自己则怒目横戈,立马于河边大喝,威迫对方:“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百万曹军赶到河对岸时,苦于一时无桥板过河,又见桥后林中尘沙滚滚,怕中诸葛亮的计策,只好忍痛撤退了。

我们知道,如果单凭张飞的那声吼,哪怕是吼破了喉咙,也是不可能惊住正在乘胜追击中的曹军威势;曹操要是知道面前仅是粗莽张飞的一则蝇头小计,并非出自诸葛亮的老谋深算,他也一定会设法乘胜打过长坂桥,活捉张飞的。但是历史毕竟是历史,他还是中了张飞的小计。至于张飞的吼,竟惊得大将夏侯杰肝胆碎裂,倒于马下,而且连“桥下河水也为之倒流”,这些纯是文艺作品与民间传说中的夸张言辞,我们大可不足为信。

张飞与刘备、关羽三位异姓兄弟,长年征战分离在外,平时只能以书信沟通关系。为了保证通信安全,张飞每次写完信,总要在常人不注意的字里行间用针打个小眼,然后滴上一小点墨水作暗号,这习惯只有他们三兄弟知道。一次,张飞致信关羽,约他攻打曹军一个据点,不料途中信使被曹军擒获,供出张飞滴墨作暗记的做法。曹操大喜,立即将信内容作了更改后,也滴了墨记派探子送给关羽。关羽接信后,只见墨滴不见针孔,知道这信是假信,立即杀了信使。事后关羽叹曰:“二弟人虽粗鲁,但精细过人,内中奥秘,惟我独知。”

关于张飞的长相,最近根据考古发掘,也有了新的定论。据《成都日报》报道,2004年中国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营的山上,发掘出一个石人头像,高约四米,宽三米多。据当地人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张飞,在他当年驻军的“张飞营”山上雕刻的,石像还原了张飞原来的真面貌:慈眉善目,耳长唇厚,脸上没一根胡须,是一个面如美玉、神采飞扬的美男子。另据史学家考证,张飞膝下有两个女儿,先后都嫁给了后主刘禅为妻。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女儿能当上皇后,父亲的相貌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张飞也许是一位英俊的父亲。如果张飞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一副样子,他的女儿还能成为皇后吗?

据《三国志集解》等史书记载,张飞一生还能写得一手好诗,并精于绘画、书法。我国著名学者邓拓在他的《燕山夜话》一书中,有一篇《由张飞的书画说起》的文章,其中说到北京出版社在印刷发行《标准习字帖》的《编后》中说:“张飞被列为了武将中的一位书法家。”南北朝时代梁陶弘景的《刀剑录》中也说,张飞初拜新亭侯时,曾命匠人炼赤朱山的铁铸成一刀,刀上铭刻“新亭侯蜀大将也”,这几个字,就是张飞亲书的。当年,张飞在八蒙山大败张郃以后,很兴奋,当场曾以石代纸,书写了《八蒙摩崖》(又名《张飞立马铭》):“汉将张飞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三国志集注》一书认为,这句话是张飞当场提笔书写的。今陕西歧山县博物馆收藏着张飞这幅手书碑的原拓本,字体、大小都与史载吻合。碑刻共22个字,用笔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充分显示了张飞的个性与风格,不失为一幅难得的张飞书法佳作。明代卓尔昌编写的《画髓之铨》中也记载:“张飞……喜雷美人,善草书。”

从以上这些描述中,足可看出,历史上的真实张飞,虽然骁勇威猛,但不一定粗率横莽,他能武能文,具有文士的素养与气质,实为一代可爱的儒将!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张飞有个客观而中肯的评论,说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爱敬君子”,说明他性格中有文雅、细腻、具有文士素质的一面;“不恤小人”,则表现了他秉性粗莽、急躁的另一面。也正因他“不恤小人”,对下属横蛮,最后招来了杀身之祸:

公元221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兵远征东吴。张飞在阆中准备出兵与刘备会师于江州。但就在临出发的前夜,张飞在醉卧中被部将张达、范强乘机杀害。他们割下张飞的头颅,准备投降东吴,向孙权邀功请赏。但刚走到云阳,忽听东吴与蜀已议和,慌乱中就将张飞的头颅弃于长江中,各自分头逃命去了。究其原因,张飞的部将之所以会在大战前夕叛逆,就是因为张飞平时对部下多打骂,“不恤小人”,引起他们的极度不满,最终造成悲剧的发生。

后来,张飞的头颅被云阳的渔翁捞起,葬云阳,建张飞庙供百姓祭奠;因张飞是死于阆中的,阆中群众仰慕张飞的忠勇,葬张飞的身躯于阆中,也建张飞祠以示纪念。因此,历史上就有“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说法。

同类推荐
  • 明末争鼎

    明末争鼎

    明朝末年,征战天下,江山美人,收入掌中!看我争霸天下!!!!
  • 剑断秦殇

    剑断秦殇

    战国烽火不断,为利为天下,谋士阴险,武将攻略。一将功成万骨枯!千古第一神将蒙恬,文韬武略,扶苏许以丞相之位,剑断人亡,人亡秦殇!赵姬为夫为子委屈求全徐福东渡瀛洲自立为主,命大和民族!齐国亡国公子逃亡自簸箕朝鲜,以金、朴为姓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三国人物战

    三国人物战

    二十一世纪某学校的高才生少年,回到三国这个动乱的时代,他何去何从,称霸天下他有这个全力,辅佐他人他可以,隐居山林他不甘寂寞,在臣与君的道路上他该何去何从,老天喜欢跟人开玩笑,那老天给他开的玩笑到底有多大呢……
  •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本书对中国历代近两百位各类名人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君王们的纵情色、英杰们的豪情干云、文土们的旖旎多情、另一类的畸零私情——本书写尽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男女人,写尽了男女人之间的各种情感。本书故事精彩、人物鲜明、情感充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表述通俗、富有哲理,从而具有有趣、博识、励志等功能。
热门推荐
  • 不敢潇洒

    不敢潇洒

    该小说集主要写中年人情感问题,透过情感方面的问题,揭示了封建思想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给人一种无限的思索。
  • 堪堪

    堪堪

    五年前的夏天,我们似乎都忘记了。时间的尾巴我们都没有捉住,留在指缝间的是匆匆间无声消逝的青春。我们并不小了。
  • 异世之商队远行

    异世之商队远行

    在一片异世的沙漠角落中,有一个豪华的城堡。城堡里有无数的金币与珠宝。一支迷路的商队闯进这里。无数的珍宝迷花了他们的双眼。正当他们要获取财富。商队的首领却发现这里是被诅咒之地。当生死一瞬之间,一位失忆的神秘少年出现拯救整个商队。少年踏入这片大陆。横跨三个纪元的传奇即将打开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在现代生活中,口才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的人往往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而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无往不胜。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这种高品质的沟通不仅能让交流无障、谈话愉快,而且能帮助你轻松交际,达成所愿。
  • 猎爱日记

    猎爱日记

    光与暗,黑与白,善与恶,堕落与救赎,轮回与重生。我们这一生,总是在追悔,总是在逃避,总是在寻找借口:如果回到当初,是否……然而,即使回到当初也改变不了最初的结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我们极力想挽回的曾经在眼前再度的破碎。是否那些前世的梦终将被时间掩埋?是否那突如其来的微光将带我们走到救赎的出口,迎接这斑斓的今生?
  • 公子逃难记

    公子逃难记

    一个落难公子,一个骑士,两人的搞笑心酸历程
  • 绝顶侦探

    绝顶侦探

    一场车祸改变了易风的一生。易风一个普通的学生党意外的成为了一名冥界侦探,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旅程
  • 不朽圣主

    不朽圣主

    【免费玄幻】末法之末,三界灵气尽失,诸多仙神妖魔,寿元将近,纷纷陨落。也有仙帝武神,留一点英灵不灭,投身下界。正值此时,一块玉碟从界外而来,划过三十三天,将天地重开。于是天道逆转,灵气复苏,飞升之路重新打开。少年左辰偶得玉蝶残片,从此在三界暴走,凭手中方天画戟,与天才并起,与万仙争锋,再开一方天地。
  • 豪门逆媳,逃婚三恋曲

    豪门逆媳,逃婚三恋曲

    T市第一新闻,夏家三位小姐和冷家三位少爷同时逃婚了!但这件事却被两个集团息事宁人。夏家三小姐突然回国,这件事给了大众一个深深的疑惑,不好的预感开始。她是隐藏在面具之下的狐狸,眼眸里除了算计再找不出别的。当懦弱的她遇上儒雅的他,他给尽她温柔却又为了家族把她推向地狱。同时,其他两姐妹的情感遭到破坏,她褪去懦弱的伪装,将自己的风华绝代展现于世。再见,她是四大总裁中唯一的女总裁,他也是权势滔天的商场大亨,针尖对麦芒。家族危机,死去的莫离却在眼前,当年事情的真相,阴谋正在筹划,一道道困难摆在她们眼前。两姐妹的爱情得到了救赎,但是夏雪涵却走了,再也不回来了。她去了一个叫天堂的地方,那有她,有他,就够了。
  • 紫色的晨曦

    紫色的晨曦

    她女扮男装到晨星学院,谁知在一场篮球赛角逐中被意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