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8400000021

第21章 水气(1)

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注曰:《内经》止有水胀及石水二条,仲景特立五条示人。

水病有浅深,欲人因名思义而处治无误耳。故以水从外邪而成,其邪在经络者,别之曰风水,谓当从风治也。或水虽从外邪而成,其邪已渗入于皮,不在表不在里者,别之曰皮水,谓在皮而不脱于风也。其有不因风,由三阴结而成水者,别之曰正水,谓当正治其水也。其阴邪多而沉于下者,别之曰石水,谓病全在下也。其有亦因风邪或水邪,虽为外邪内伤于心,热郁而为黄汗状,如风水而脉不浮者,别之曰黄汗,谓病邪同水,而所入在心也。

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注曰:凡水病,相去不远,故《内经·水胀篇》概曰: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里水之状,而不分别为言。然而病因不同,则治法迥异。故仲景先从脉别之,则浮者为风,风邪相抟,则骨节疼痛,风尚在表则恶风,合三者他证所不能同,故以此主风水之辨。若脉浮为风而身胕肿,胕者,浮也甚,且按之没指,其浮何如?是邪已去经而在皮间,去经故不恶风,在皮间故腹皮如鼓。《千金》此下尚有“不满”二字,乃外虽似胀,而病不在内,故不满也。风在皮内不燥,故不渴,治之亦宜从风,故曰“当发其汗”,是皮水与风水脉不异而证异也。

若正水,则三阴结而非风结,则脉沉。水属阴,故迟。三阴结,而下焦阴气不复与胸中之阳相调,故水气格阳在上而喘,即《内经》颈脉动、喘疾咳,曰水也。其目窠如蚕,两胫肿,腹大,不问可知。然与石水相辨不在此,故只举喘言之。若石水脉亦沉,但不迟,《内经》曰:阴阳结邪,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则知此所谓腹满,乃少腹肿也。病专在下焦,非全体病,故不喘。其颈脉动,咳,目窠如蚕,亦或与正水等微甚不同可知矣。

若黄汗,乃从汗出入水,水邪伤心,或汗出当风所致。汗与水总属水气,因其入内而结,结则热郁而黄,故脉亦沉迟。心受邪郁,故身发热。伤在上,故胸满。阳部之邪,从阳或走四肢,并头面肿。若久不愈,邪气侵阴,荣气热,故凝滞而为痈脓。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者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

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注曰:此段详风之所以成水,并与黄汗分别之因。谓脉得浮而洪,浮为风是矣,洪乃气之盛也。风气相搏,是风与气两不相下也。其有风稍强者,则风主其病,故侵于血为瘾疹,因而火动则痒。然风稍得疏泄,故曰“泄风”。久则荣气并风,而生虫为痂癞、厉风之属,不成水也。若气强则风为气所使,不得泄于皮肤,逆其邪成阴分,以致阴络受病,而为水。难以俯仰者,成水后肿胀之状也。然气虽强,风仍不去,故曰“相击”。风气无所不到,故身体洪肿。洪肿者,大肿也。汗出,则风与气皆泻,故愈。恶风为风家本证,既汗而仍恶风,则当从虚而不当从风,故补注一句曰“恶风则虚”,而总结之曰“此为风水”。谓水之成虽由于气,而实原于风也。其有不恶风者,表无风也。小便通利者,非三阴结也。更口多涎,是水寒之气,缠绵上焦也。此惟黄汗之病,因汗出而伤水,则内入于胸膈。故即别之曰,上焦多寒,其口多涎,此其黄汗,不脱前黄汗证中胸满之意也。

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

视人之目窠上微拥(臃)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

注曰:此二段从风水中之变易者而仍正其名,以示别也。

谓风水脉本浮,今沉滑,是中有水气相结,似属正水。然而面目肿大有热,高颠之上,惟风可到,风为阳邪故热。是脉虽沉,不得外风而言之,故仍正其名曰“风水”。若目窠微拥(臃)如蚕,而且颈脉动、咳,此正水之徵也。乃按手足上陷而不起,则随手而起者,水也。今不起,知非正水,而为气水矣。风气必相击,故亦正其名曰“风水”。

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恐是“肺”字胀。其状如肿,发汗则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注曰:此一段言风水中有类太阳脉而不出太阳证者,又有相似而实为皮水者,有相似而实为黄汗者,有相似而并非皮水、黄汗,实为肺胀者。如太阳病脉浮紧,在法当骨节疼痛,所以前叙风水,亦曰“外证骨节疼痛”,此反不疼。又太阳病不重,今得太阳寒脉,身体反重而酸,却不渴,汗出即愈,明是风为水所柔,故不疼而重。风本有汗,乃因自汗而解,故正其名曰“此为风水”。然既汗不宜恶寒,复恶寒明是人为汗虚,故曰“此为极虚,发汗得之”。若前证更有渴而不恶寒者,渴似风水,然不恶寒,则非风水矣,故又别之曰“此为皮水”。但皮水身不热,故又注其的证曰“身肿而冷,状如周痹”。周痹者,通身皮肤受邪而不用,即前所谓外证府肿,按之没指也。若前证更有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者,明是入水以伤心,致胸中受邪而窒,邪高妨食。又邪聚而痛,又心烦而暮躁不得眠。此惟黄汗证都在胸,故曰“此为黄汗”。若前证之脉浮紧,而骨节仍痛,且咳而喘,但不渴,则类于皮水。然而不甚胕肿,又非皮水,故曰“此为肺胀”。乃肺主气,受邪而咳,其状如肿,实非肿也,此亦风之淫于肺者,故总曰“发汗则愈”,见证异而治宜同也。“诸病此者”四句,谓证虽不同,似皆可发汗,然遇有渴者下利者,小便利者,即为邪气内入,即非一汗所能愈,故曰“皆不可发汗”。

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术汤主之。

注曰:此言正水而兼色黄为异者,以其别于风水。皮水之在外,故曰里水。然水病多面目鲜洁,此独一身面目黄瘇,则久郁为热矣。又水病小便必难,不渴,或郁久而津亡,热壅为渴,小便反自利,热在上焦气分,故以越婢行阳化热,加术以胜其水。

趺阳脉当伏,今反紧,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医反下之,即胸满短气。

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

注曰:此二条言水病人别有宿病,人各不同,当从趺阳脉与其旧疾见证别之。谓人有水病,水寒相抟,趺阳脉当伏。今犯水病,趺阳脉反紧,此因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病,故脉加紧,治当兼顾其寒,而医反下之,则元气受伤,水病未除,寒邪上乘胸中之宗气,弱不能御之,为胸满,为短气矣。或趺阳脉当伏,今反数,此因本自有热,应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是有热,而健运之人因水而气反不化,知其邪结三阴矣,故曰“此欲作水”。

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抟,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抟,名曰伏。沉伏相抟,名曰水。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抟,水走皮肤,即为水矣。

注曰:此段论正水所成之由也,谓人身中健运不息,所以成云行雨施之用,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故寸口脉主上,犹之天道必下济而光明,故曰阴生于阳。趺阳脉主下,犹之地轴必上出而旋运,故曰卫气起于下焦。今寸口脉浮而迟,浮主热,乃又见迟。迟者,元气潜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潜脉,是热为虚热而潜,为真潜,故曰“热潜相抟,名曰沉”,言其所下济之元气,沉而不复举也。今趺阳脉浮而数,浮主热,乃又见数。数者,卫气止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止脉,是于客气为热,而真气为止,故曰“热止相抟,名曰伏”,言其宜上出之卫气,伏而不能升也。从上而下者,不返而终沉,从下而上者,停止而久伏,则旋运之气几乎熄矣。熄则阴水乘之,故曰“沉伏相抟,名曰水”,见非止客水也。恐人不明沉伏之义,故又曰“络脉”者,阳精阴气所往来也。寸口阳气沉而在下,则络脉虚。小便者,水道之所从出也。趺阳真气止而在下,气有馀即是火。火热甚,则小便难,于是上不能运其水,下不能出其水,又焉能禁水之胡行而乱生邪?故曰:“虚难相抟,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水者,即身中之阴气,合水饮而横溢也。

沉伏二义,俱于浮脉见之,非真明天地升降阴阳之道者,其能道只字耶?此仲景所以为万世师也。

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

注曰:此言水病将成之脉,有挟弦紧者,以明水不循故道之由。谓脉紧属寒,弦而紧乃即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者。弦则卫气为寒所结而不行,外无卫气,所以恶寒。不能运水,故随其自至,不能沾流走于肠间,水既不直走于肠间,自不能不横出于肌肤矣。

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

注曰:此言水气已成,亦或于少阴脉见之也。少阴者,尺脉也,紧而沉,紧属寒,故主痛。沉为阴结,故属水,小便即难,言因肾病水,而小便即为之不利,非小便难,故成水病也。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

注曰:此除风水及皮水言之也。谓水属阴,沉脉亦属阴,故脉得诸沉,当责有水,然亦必合身体肿重而断之。“诸”云者,言脉部不同,则病原异,然概以沉为断耳。水病脉既沉,则浮出为阳气上脱,故主死。

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

注曰:此为正水言之,谓凡水病人脾胃为水气所犯,故目之下包曰“窠”。胃脉之所至,脾胃之所主,病水则有形如卧蚕。

水气主润,故面目鲜华而润泽,不同于风燥也。脉伏即沉也,其人消渴,水在皮肤,内之真气耗,耗则渴,然非骤至之热,故直消渴,不若偶渴。病水也,在下则必腹大,小便不利,盖非痞塞,则不能成水耳。至于脉沉绝,则沉之甚也。水病不尽可下,沉甚则水甚,故可下之,以去其标。

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何也?

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

注曰:此言下利后,有可以成水而易愈者,谓下利后渴,液暴脱也。以土弱而气不化,小便反不利,又恣饮水以伤脾土,因而有入无出,腹为之满。气浮为肿,然水入不出,满乃常事,肿则可疑,故问。不知胃气既虚,水乃侮土,土主肌肉,土虚水溢,则未有不肿者,故曰“此法当病水”。然在下利后,非三阴结之比,故小便通而汗,即自愈也。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人阴肿。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

肺水者,其身肿,小便难,时时鸭溏。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若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

肾水者,其腹大脐肿,腰痛,不得溺,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注曰:此亦为正水者,微细分别,以为治疗地也。谓人病水,久则相传而概病。然其初有心独虚而致者,水自心即为心水。心为君火,主一身之阳,水困之则君火不申,而通身之阳无所禀,故不能健而重。火为气之原,火困则少气水逆,卫气不得入于阴,则不得卧。君火愈郁,则阴火愈动,故烦而躁。心肾本相交,今心为水所抑,不能交于肾,所交者即心外之馀湿,故阴肿即势肿也。有肝独虚而致者,水自肝即为肝水。木不能泄水以助土,故脾伤而腹大。木气上扬,病则横肆而强直,故不能自转侧。肝之府在胁,而气连小腹,故胁下腹痛。大肠主津液,肝水侮土则土衰而水浊且涩,然非大肠本病,肝气少舒,舒则阳明气畅,津液微生,而小便续通,以肝主疏泄,此其独异于肝脾肾者也。有肺独虚而致者,水自肺即为肺水。肺主气以运于周身,病则正气不布,故身肿,小便必因气化而出,气不化故小便难。肺气病则不能受脾气之上输,肺脾交困而鸭溏。鸭溏者,如鸭粪之清而不实也。有因脾虚而致者,水自脾即为脾水。脾为至阴主腹,故脾病则腹大。四肢属脾,脾困故苦重。

脾为太阴湿土,得湿而化生,又恶湿而喜燥。今水以困之,则土郁而津液不生,但苦少气。脾土不能制水,则水横溢而不遵故道,故小便难。有因肾独虚而致者,水自肾即为肾水。肾原为水之主,病水则为重阴而腹大。身半以下肾主之,故脐肿腰痛。肾病则开阖无权,清浊不分,且心火无制,金伤不能化气,故不得溺。肾中有真火,而藏真属寒,水湿困之则龙火郁而逼寒外出,故阴下湿如牛鼻上汗,冷湿无有干时也。然肾阴实虚,故足逆冷。肾气为水所遏,不得上荣,故不若他藏之水病面目鲜泽而反独瘦。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注曰:前水证既分内外表里,此复从上下分之。要知肿之所至,即水之所至,故以内外分治,不若以上下分治尤为切确,故曰“诸有水者”,不复分风水、正水等。名“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者,腰以下阴为主用,故以洁净府为急。“腰以上肿,当发汗”者,腰以上阳为主用,故以开鬼门为急耳。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抟,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注曰:此言正水之偏于下焦者,谓前寸口脉浮而迟,既为热潜相抟而名沉矣。此乃沉而迟,沉既为水,迟即为寒。水寒相抟,趺阳脉自郁而伏,因而阴寒用事,不能化谷,然微有分焉。

脾气主里,故脾气衰则鹜溏;胃气主表,故胃气衰则身肿。兼之少阳脉卑,少阳者,左关胆脉也;少阴脉细,少阴者,左尺肾脉也。卑则低而弱,细则微而损。肝肾主下焦,故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者,血也。男子亦属血,唯妇人有经可徵。故知因血分不利而积渐阻滞,则水病乃成。谓证脉俱在下焦,下焦主阴主血,故曰血分,男妇一体也。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文心雕龙)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文心雕龙)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长物志

    长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陵秋

    金陵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热门推荐
  • 错爱邪少:小妞吃了别想溜

    错爱邪少:小妞吃了别想溜

    他是身负婚约的集团继承人在误会下强行霸占了她的身体;一个月的情人契约是她输了身还是他输了心。他是对她百般爱护的初恋学长,无私的溺爱却让她一次次深陷危机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阴谋、误会、背叛之后,她愤然离开。若干年后,当她带着复仇的心再次回归时,她发誓一定要让他万劫不复,殊不知却落入了他一个更大的阴谋之中。
  • 全能杀手重生之现代捉鬼师

    全能杀手重生之现代捉鬼师

    重生前,女主为了她的“好“闺蜜倾尽所有甚至把自己拥有异能的事情告诉了她!但是最终却惨遭闺蜜陷害,结果惨死,重生后,女主发誓,要让前世伤害过自己的人找到报应。老天有眼,竟然让我重生一次,并且异能也在!既然老天都在帮我,那我当然要更加狠狠地报负所有伤害过我的人了!嘿嘿,那些伤害过我的人,尽情地享受我带给你们的“乐趣”吧!不过,这是怎么回事,说我煞气太重,这一生与鬼之类的东西会纠缠不清,还说我必须与鬼结冥婚!?还说什么我阴气太重,必须与强大的鬼在一块儿,要不压制不了。我想问一句,妈的,这世界是是玄幻了吗?重生,异能,见鬼,冥婚,甚至我做点挣钱的事都能碰上一个奇异的事!看来,我的这一生会很不平静啊。
  • 绝代风华:王爷请滚开

    绝代风华:王爷请滚开

    她,苏冉。21世纪杀伐果断的顶级杀手,没心没肺,阴晴不定,喜怒无常。服毒而死她,苏冉。莫云国苏家小天才,年轻一代高手榜上高居第十。红颜薄命。死在古战场上。当她重生为她。从此打怪升级,神宠相伴,桃花不断。这是渃冉第一次写小说,原谅我起名白痴,就连简介都用了我一个小时,文笔可能也不好,可我绝对会认真的写每一章。希望大家多多的提意见。渃渃会改的。
  • 重犯档案梁山泊

    重犯档案梁山泊

    梁山泊一百零八名朝廷重犯,罪恶滔天,国家刑事绝密档案揭露。
  • 前任再相遇

    前任再相遇

    分手后的沈思聪,经过种种险境,在某个会上与前任相遇了……美好的校园爱情,能否抵挡现实的残酷?让沈思聪带你一寻究竟!
  • 性格诠释

    性格诠释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

    《沐阳语丝》包换小米粒历险记、贪婪的指针、泡泡的世界、一半鸡、小鱼鲮鲮历险记、猫鼠大战、玫瑰花精灵、三国手指、我最喜欢的一棵大树、荷花、假如我是魔法师、蚂蚁世界的非凡旅行等篇章。
  • 太乙传说

    太乙传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属于他自己的本命星辰,或贫瘠或富饶,或荒芜或繁荣,或死寂或昌盛,种种不一,却需要武者自己去成就不一样的精彩。唐杰,在当年‘天道’陨落之地,得到了天地孕育的《天经地典》中的《太乙长生经》。自此,他将塑造出一章流芳万古的传奇,一段万灵皆知的传说,一曲震慑神魂的战歌!
  • 乱斗游戏界

    乱斗游戏界

    一位名叫陆青雨的高中学生,看似普通的一个人,在大城市里落户成家。他独自一人住在城市里,由于缺乏父母的看护,他一个人生活着,为了更好的物质上的需求,他就用玩游戏来获得一些资金,但他不小心签订了一份合同,把一张神秘的光盘带回了家中。当他打开电脑,在插入光盘的一瞬间,一个黑色的魔洞出现在他面前,便将他吸入,带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空间......
  • 倒楣记

    倒楣记

    “我去,我就发个誓而已,真不用天打五雷轰吧?!我刚要开始美好的生活啊!”身为扫把星十八岁的李铁柱因为发了个被雷劈的誓就被雷劈往了异界,本来以为已经死掉的他没想到掉入了一个大神布置的领域空间内。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鬼一只狐狸一个修仙者,他们各自为自己梦想出发,闯荡三界。等我回来,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