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8900000010

第10章 地学之谜(5)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近代的大城市,尤其是在人口稠密、工业集中、交通拥挤的大城市里,龙卷发生的数目明显减少;而在郊区、高速公路附近龙卷频率显著增加。例如美国近50年来,龙卷风的次数增加了5倍多。原因之一是美国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数量日益增多,小汽车不下200万辆,卡车也有60万辆。交通实行右侧通行,每当高速运行的两辆汽车错车时,就会造成逆时针方向的空气旋涡,显然,二三百万辆汽车所造成的涡流势必能汇成一股强大的风。因而不能否认,在美国上空发生龙卷风的次数逐年增加,是与风驰电掣的汽车洪流有关。观察结果还进一步表明,在北半球发生的龙卷,大多数正好和错车造成的空气涡流一样,也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龙卷风到来之时,所发出的巨大声响是哪里来的?各种解释不一。有的认为龙卷旋涡某些部分的风速很大,甚至超过声音的速度,每秒达340米以上,因而产生了冲击波,这种波能发出尖锐的吼啸声。有的解释是云中放电作用可造成巨大的响声,尤其是带有大量正负电荷的雷雨云。所以当听到空中特有的轰轰声时,即为龙卷的先兆。再有一种看法是,由于龙卷内小旋涡的作用而产生了巨响。他们认为龙卷的中心是空的,外面是旋涡的云壁,沿着云壁所形成的许多小旋涡在移动时,会产生巨大的嘶吼声。

龙卷风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破坏力?经过科学分析发现,这是龙卷中心气压很低的缘故,在几秒钟或十几秒钟之内,龙卷可以把周围气压下降8%左右。假定一问屋子内的气压是1个标准大气压(1.0336千克/厘米2(2右上角))。当龙卷从屋上经过时,外面的气压突然降低8%(0.9509千克/厘米2(2右上角)),可是屋内的气压下降很少,尤其是在门窗紧闭时,室内气压变化更微。这种情况下,瞬时间出现的内外气压差,便对室内的墙或天花板产生83克/厘米2(2右上角)的重力。例如,某屋顶面积是72平方米,则房内天花板受到的作用力就达68吨左右,这样,犹如从内部发生爆炸一般,足以把房屋的顶部掀掉。

龙卷的行迹神出鬼没,来去匆匆。它的生命很短,有的只有几分钟、十来分钟,有的范围非常小,只有十几个平方米,因此要观察、研究龙卷也很不容易。有些气象工作者为了要搞清龙卷的来龙去脉,曾提出企图在实验室内人造龙卷的设想,那显然是困难重重。现在一般的观察是看雷雨云中有梨状云向下伸展时,可能会产生龙卷。当然最科学的办法还得依靠气象卫星和气象雷达的探测。

现在看来,所谓的奇风怪雨并不离奇。但也存在着至今尚未能揭开的谜。1980年夏秋之交,在西班牙马拉加的阿洛拉附近竟降下一块巨大的冰球,足足有50千克重!它来自何方?科学家们分析它既不象冰崩的残体,又不是雷雨中的冰雹,因此有人提出,也许是龙卷风所带来的礼物。

台风的来龙去脉之谜

人们恐惧于地震,也惊骇于洪水,殊不知,尚有比地震、洪水威力更大的自然灾害——热带气旋。1970年11月12日和13日,扫过孟加拉国低地和恒河三角洲的一次极强风,使涌浪高达10米,30万人被淹死。这种所谓热带风暴,在美洲被称作飓风,在我国则一般叫台风。在天气学上,就是指热带气旋或热带低压。其范围虽不及温带气旋大,但风狂雨骤,风力达12级以上,破坏力骇人听闻。

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惨重的。我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七月,右丞相阿刺罕领兵10万、战舰3000渡海东征日本。可惜10万雄师未及到达日本,恶遇台风大作。3000战舰随波逐浪,最后不是沉没海底,就是搁浅在日本海边。元朝10万将兵中只有报信的三人生还中国。台风历来令海员胆颤心惊,我国东南一带沿海,每年都会有台风袭击,总不免遭受损失。可怕的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移动的?探讨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太重要了。

我国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即对台风有深刻的研究。他在《说飓风》一文中谈到,北太平洋台风多起源于北纬5。一10。之间,又必在东经130°~150°之间。因为当赤道低压(热赤道)移到北半球后,南半球信风也随之北移,变为西南风。东北信风与西南风在上述区域中相遇,就会同二支方向相反的水流相遇成漩流一样,激成旋风。加之又处于高温区,气压低,空气辐合上升,四方之风旋转剧烈,就变成台风。北太平洋的台风每年平均约有24起,多集中在夏末秋初。菲律宾,我国粤、闽、台、浙、苏、沪一带沿海,以及日本都将受其影响。

英国哈维博士在论及人类的流体环境时,对台风的成因也曾有过讨论。他认为:因为低纬地区没有明显的锋面温度对比,所以热带气旋即台风必定是由热力不稳定以及动力不稳定共同引起。其形成的背景首先是信风带中出现东风波,即产生一个赤道倒槽内。另外尚有四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海面较宽广、温度高于27℃;二是有深厚的潮湿而不稳定的气层;这些都是台风生成的位能条件。三是纬度大于5°,有形成气旋式环流的地转影响的条件;四是垂直风向变化很小,使之保持垂直发展而不变形。但是,即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也未必定有台风生成,还必须对应在对流层上部出现反气旋,使高空气流辐射,才能促使下面的空气辐合汇入,便于台风发育成熟。

瑞典气象学家斯凡特·博丁对台风的生成原因也有基本相似的看法。不过他感到台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地球自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台风的能源虽来自洋面上潮湿的热空气中,但地球的自转为其提供了形成机制。台风本身的旋流运动一开始,其内环吮吸能使更多的潮湿空气集中,促使能源富集。当然,如其登陆后,由于能源被切断,往往也就较快地消亡了。

那么,台风的成因问题是否解决了呢?人们看到这样一种现实,就是上述各家论及的生成条件在一定季节一定区域是经常有的,但每年平均能真正生成台风的却仅50起左右。为何有生成条件但不一定形成台风?台风本身的形成为何是随机突发性的呢?而且它的行动更是难以捉摸和反复无常,有时登陆,有时转向别的海域,有时登陆转向反复几次,有时还可伸入高纬地区。不明白的问题还是很多。人们为此在探索,希望找到一种台风生成的“激发机制”和“控制机制”,尤其经常受其袭击的国家更为迫切。但至今机制还没能真正找到。今天,防止台风破坏的措施也仅仅用远程雷达、同步卫星等各种现代手段观测预报,真正积极的成果还须不断努力争取。

海啸奇观

1946年3月31日是个星期天,太平洋中瓦胡岛美丽的沙滩上挤满了游人。美国海洋学家斯帕德和他的妻子也来到这里休假,晚上他们就住在一座海滩房屋里。

第二天凌晨,他们突然被一阵巨大的声音吵醒,那声音就像有几十个火车头正在门前放气。他们从床上跳下来奔到窗前,只见原先的一大片海滩消失了,翻腾的海水冲过海滩上高高的沙脊,直向他们的房子涌来。斯帕德夫妇赶忙动身逃跑,但当他们跑出房门后,却看见海水不再前进了,接着竟迅速向后退下去。海滩又可以看见了,后来就连一向淹在水下的珊瑚礁也大片大片地露了出来,搁了浅的鱼在沙滩上跳跳蹦蹦,想挣扎着游回大海。

看到这一切,斯帕德明白了:这是海啸!马上还会有更大的海浪扑回来。于是他拉着妻子拼命往高处跑。当他们再次回头观看时,只见刚才站立的地方已被海水淹没,接着就听到一阵令人心惊的玻璃破裂声,一道壁立的水墙势不可挡地推过来,附近许多房屋都已荡然无存了。当海浪停止前进时,他们已宛如置身于一个小岛之上。

斯帕德唯恐下面来的浪还会更大,就乘着海浪进退的间隙(后来知道是15分钟),拉着他妻子再向山坡上的公路跑去。不久,又有一个巨浪滚过珊瑚礁,以骇人的威势冲上沙脊,随即升高形成一道怪兽似的水墙,紧紧地追赶他们。斯帕德夫妇幸而早几步跑上了公路,总算保住了性命。这时公路上已聚集了不少逃难的人,每个人都浑身透湿,狼狈不堪。

巨浪一共来了六次,此后海啸便渐渐减弱。斯帕德想回到那座被冲垮的房子里找一点随身用品,但才走到大门口,就发现一股如山的巨浪劈头泻下,他连忙冲向一株大树,拼命抓住树枝把自己悬在空中。树和人都在浪里摆来摆去。直到巨浪退去,斯帕德才安全落地。这时,他看清自己住过的房屋己大半倒塌了,房子里遍地狼藉,许多东西已经影踪全无。

4月1日袭击瓦胡岛的这次海啸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事后大海又恢复了平静,阳光灿烂,碧波粼粼,好像并未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海啸停止后,人们看到沿海60%的房屋遭到了破坏,有一座房屋被从地基上拔起,冲到几百米以外才放下,屋子里面的火炉居然还在烧着早饭。在海啸冲击中,海水淹没了大片沙滩,有的高出海面十米的地方也遭到淹没,海水深入的最远距离足有一千米多。

1963年4月18日,又一次海啸袭击了巴西第一大城市里约热内卢,数以百万计的人见识了海啸奇观。这一天晚上,海面风平浪静,里约热内卢像往常一样喧嚣不已,车水马龙,海滩上人们在三三两两地漫步。突然,海上响起一阵吼声,由远而近隆隆而来,平静的海面腾然起浪,几米高的巨浪滚滚扑向里约热内卢。这时,人们发现海平面升高了,地平线却相对地沉了下去。巨浪撞击在岸上,飞溅起高达十米的浪花。海边上的行人车辆还来不及躲开,海浪已劈头盖下,冲倒了人群,掀翻了汽车,撞塌了商店,卷走了报摊。带着泥沙的海水接着灌进了公寓、旅馆,把正在夜总会里狂舞滥饮的人浇得落荒而逃。许多汽艇和渔船也被冲到了岸上。随着海水的进退,马路上到处飘荡着书报纸,不少鱼虾也乘势进了城。有一位中年人在黑暗中看到水里好像有一个孩子在挣扎,跑了过去,却抱回来一条大鱼。

像上面所介绍的大海啸,在地球上是不常见的。造成海啸的主要原因是地震,但据统计,99%的地震都不会造成海啸,只有那些威力大、震源浅又发生在海底或靠近海洋的地震才有可能产生海啸。如上述袭击瓦胡岛的海啸就是由于头一天夜里12点29分在3500千米以外的阿留申群岛发生7.5级地震造成的,海啸波以每小时780千米的速度在太平洋中向前推进,第一个大浪在早震6点45分冲到瓦胡岛,海浪的最大高度超过10米。

迄今为止地球上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海啸是1960年智利大地震造成的。这次地震的主震发生在5月22日,震级达8.9级。巨大的海啸波随即以智利中部沿海为圆心,在辽阔的太平洋上迅速扩展出去,真可谓横扫万里如卷席。这次海啸在智利500千米沿岸的平均波高为10米,最大波高为25米。14小时56分后,海啸第一波走完10560千米的路程,到达夏威夷群岛,速度为每小时707千米,波高达到9米。22小时后,海啸波跑完17000千米,到达日本,波高仍有8.1米。巨浪排山倒海般地冲上海岸,破坏了防波堤,冲毁了房屋,有的地方甚至遭到毁灭性的灾难。尽管事先发出了海啸警报,损失仍很惨重。

除了地震以外,海底或海中火山爆发也可能造成大小不等的海啸,如果火山在爆发过程中山体发生大坍塌,就会造成特大海啸。公元前1630年前后的一个夏季的早晨,地中海东部爱琴海上的桑托林火山岛发生猛烈爆发和坍塌,曾经触发一次骇人听闻的大海啸,海啸波横扫半个地中海,最大波高超过60米!此后3000多年中地球上任何一次海啸均无出其右。还有人根据遗迹的研究,认为最大波高竟达到200米,果真如此,那确实是一次地覆天翻,亘古旷闻的天灾奇祸了。而从实地的情况来看,这一次桑托林火山爆发造成的海啸的确给附近广大地区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许多沿海城镇均遭毁灭。如果这次海啸发生在今天,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的大爆发情况同桑托林十分类似。8月27日上午10时,当火山爆发达到最高潮时,这个面积达80平方千米的火山岛有2/3陷人海底,在原地形成一个最深达300多米的火口湖。半小时后,大海啸发生了,高40米的巨浪扫荡了周围各岛,破坏了295个村庄,三万余人葬身鱼腹。有一艘荷兰军舰竟被冲到距海岸将近一千米的陆上,高出海面足有10米。

台风海啸也具有惊人的破坏力。每当强台风登陆,雷霆万钧的风力驱动着排排巨浪扑向海岸,加上台风内气压很低,会吸引水位上涨,如恰逢大潮汛,常会酿成严重的灾难。如1970年11月12日,印度洋东北部的孟加拉湾出现强大的飓风(即台风),风速达到每秒67米以上,结果在湾顶造成罕见的风暴海啸,浪高3~9米,冲垮了孟加拉国南部许多圩堤,有些小岛甚至完全从地图上被抹掉。海水冲进内陆,使260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看不到任何生命,造成30万人死亡,100万人无家可归。

从历史上看来,地震海啸发生的次数并不多,自公元前479年到公元1964年的2000多年里,世界上共记载了地震海啸367次,平均六年半才发生一次,而火山爆发造成的海啸就更少见了。但台风海啸以及由于其他气象因素(低气压、大风)造成的海啸次数却很多,仅在清代的268年间,我国沿海就发生风暴海啸118次,平均每两年多就有一次,其中有10次造成了严重灾害。

我国沿海除台湾省东部外全临浅海,大部分水深只有几十米,加上外面又有一系列岛屿环护,因此太平洋上的地震海啸很难波及我国。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到达日本时波高超过8米,但在我国长江口则只有几厘米。然而,我国是多台风的国家,台风海啸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同类推荐
  • 世界地理全知道

    世界地理全知道

    本书为读者打开一扇快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是一部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世界地理知识的工具书。《世界地理全知道》分为非洲、亚洲、大洋洲、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欧洲等几个部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属地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经济、习俗、交通、教育、旅游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多角度解读世界自然和人文地理。对世界地理知识加以延伸拓展,力图使繁杂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科学的有机整体,方便读者学习掌握。让地理知识变得亲切,陪伴读者开始一次愉快的读书之旅,轻松获取世界地理知识。
  • 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

    本教材是配合教学改革试验区——“基于合作性学习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并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特点而编写的。本书包括四部分共二十三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动物各主要类群的特征、代表性动物的形态、结构机能、生理功能与人类的关系等。全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每一章节附录课外拓展、课堂讨论、研究进展等。
  • 灵山秀水之间

    灵山秀水之间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农村科普知识常识——生物知识

    农村科普知识常识——生物知识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农业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农业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皇帝传

    中国古代皇帝传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火影世界》

    《火影世界》

    战争的洗礼、爱恨的情仇、恶魔的诛杀、时代的更替、沐浴天下荣光!天,高不可攀;我,亦势不可挡!——独孤·天麟
  • 筱然幽梦

    筱然幽梦

    冥冥之中,天意一决,注定虐心,注定虐恋,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因为有着一颗善良的童真的心,被卷入了一场三角恋!
  •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

    通过剖析海底捞、海景花园酒店、天目湖宾馆等优秀餐饮酒店企业精深的服务模式和鲜活的服务技巧,揭示了餐饮酒店最佳服务模式的两大核心:一是服务好内部员工,因为员工用心是顾客满意的前提,感动员工才能感动顾客;二是服务好外部顾客,因为顾客是你的衣食父母,留住顾客就是留住的利润。
  • 随身空间之宝女

    随身空间之宝女

    女寻宝圣师穿越到古代,左手驭兽右手挖宝,囊括天下珍宝,富可敌国,“阅”尽俊男。雏凤初鸣,两场豪赌,她才惊全场,脱颖而出,引来各方势力注目。凤栖深山,她力敌千军,威震四方。凤翔万里,她是万兽的主人,赏遍美男,逍遥人间。
  • 无限相思无限恨

    无限相思无限恨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 九天龙神变

    九天龙神变

    上古时代,三界守护种族——龙神一族最后一代龙神之王离奇失踪,失去制衡的仙魔两族爆发大战,战争以仙界惨胜告终,在人界遗留下万里伏魔山脉。数万年后,伏魔山脉边缘的小镇中,一个身怀禁忌血脉的少年,机缘巧合下踏上了他的修仙之路。“三界大劫将至,灭世亦是救世之力。”且看背负着三界命运的禁忌少年,如何在漫漫修仙路上追寻身世之谜,又如何寻找到真正的自我。温馨提示:1、本书目前一日二更,分别是早上7点半和晚上6点半,可视情况加更;2、本书存稿较多,无需担心断更。
  • 一世无双:邪医小弃妃

    一世无双:邪医小弃妃

    叶瑾瑜,神域的剑主,要才,有得;要貌,也有得。却不想重活一世,要器灵,没有;血脉觉醒,也没有。她本着先天不足,后天有余的信念,一路闪瞎众人的双眼。待到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某男一脸奸计得逞的模样:“都收拾收拾,准备大婚!”叶瑾瑜一脸的嫌弃:“我说,你就不能挑个好日子,非得今天!”某男委屈极了:“怎么不是好日子了,夫人,你瞧盼着我们大婚的人都排到城门外了,你就将就下主随客便吧!”于是,某女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嫁了。已开新文《至尊驭兽妃》,小仙女们都要来看呦~保证有惊喜,么么扎~
  • 最强供应商

    最强供应商

    帅哥,来一颗超级伟哥吧,让你拥有一个永生难忘的狂乱之夜。美女,来一粒亮白美肤丸,让你的青春永不落幕!半兽人大哥,这是来自地球的金坷垃,用了它保证让你种的粮食大丰收。拉拉灯大王,来几架超级无人机如何?它航程远,载弹量大,关键是它完全无视米帝的防御系统。
  • 十方独尊

    十方独尊

    青年贝尘,逆世穿越,君临古灵,踏破九州,勇闯轮回,独尊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