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9700000037

第37章 拾麦穗的人

他们都回去了,母亲和妹妹,弟弟,只把我一个人留在这里。我这个姓夏的孩子必须在这个叫华楼的村子度过一个长长的麦季。在这个长长的麦季里,我是一个拾麦穗的人。

从小到大,我总是在自己的村子里拾麦子,我的村子叫夏桥,我也姓夏。姓夏的孩子在叫夏桥的村子里拾麦子和在叫华楼的村子里拾麦子肯定是不同的。但他们还是把我送来了。

母亲的娘家华楼似乎要比我的出生地夏桥要富裕一些。这里的地多,土质又好,自然庄稼收得要多些。和母亲一样从华楼嫁到夏桥来的还有一个叫兰芝的,去年夏天,她的女儿花在华楼的姥娘家过了一个麦季,据说拾的麦子要比夏桥多得多了。花家将那口袋麦子留到过年,一家人敞开肚皮过了一个好年。

花的娘四处吹嘘,似乎她的娘家遍地都是馒头般的麦垛,人一不留神,就会掉进一大缸的白面里。村里的麦子刚有些黄时,就有人不停地对祖母和母亲说,该让妮子去华楼了吧。你看人家花,拾那么多麦子,还是人家舅舅打好了白面送来的呢!

母亲说,哪有那么好拾的麦,还能指望一个妮子吃白面咋的。话虽这样说,她还是没有抗住花娘的劝说。那些日子,天一擦黑,花的娘就来我家说,你家妮子也有七个年头了,花能做的事妮子为什么不能做呢?今年夏天无论如何也得叫她和花一起到华楼拾麦去。

我母亲怀疑她是不好意思再叫花去华楼拾麦,因为母亲娘家在华楼口碑很好,故此叫上我和她做伴。见母亲有些犹豫,祖母说,不如叫我去华楼玩玩吧,不一定要拾麦的。母亲问我愿不愿意去舅舅家,我当然同意。

实际上,即使不去华楼,麦收时我也要去麦田里拾麦的,在哪都是拾麦,倒不如去华楼了。七八岁的孩子大多是喜欢新鲜的,穿新衣新袜走亲戚,让日复一日的生活换换花样,是一件有趣的事,何况华楼对我来说还十分神秘。

这种神秘来源于我的母亲,母亲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做梦,每做梦必是回到华褛的土地上,每从华楼的土地上醒来,必然要向我讲梦。母亲荒诞离奇五花八门的梦以及它们所根植的那片陌生的土地深深地吸引了我。

母亲过了一会说,芒种前再送她去吧。于是芒种对我变得重要起来,我整天盼芒种,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多少年来,对于这个节气,我一直保持着和它同样的热度。

他们都要回去了。穿过两大块麦地,我和舅舅把母亲、妹妹、弟弟送到华楼村东的殷桥上。这时,身后的华楼、对面的殷庄以及更远的村庄已有炊烟升起了,太阳收起了白日的强光,在炊烟里平白多了些烟火味,似乎也能让人亲近了。

母亲站在桥上,望望桥下的麦地对舅舅说,好像要开镰了。舅舅说,就这两天吧。夕阳下的母亲和舅舅比平日里显得更黑些,不知为何我一直觉得华楼的人要比夏桥的人黑得多,我疑心是华楼地多,常下地接受了过多阳光的缘故。母亲望望田野回过头嘱咐我,听舅话,多拾些麦。东张西望的我这才意识到,眼前这黄得诱人已经灌浆成熟的麦子原来是和我有些关系的。

看着母亲、妹妹、弟弟的身影渐渐远去,变小,最后消失在一座村庄的背后,我突然感到了孤单与寂寞。这种情绪使我有些悲伤地打量起眼前的一大块麦地来。

麦地里一垄垄的麦子排列得很整齐而紧密,大多的麦子已经低下头,偶有一些正仰着头拼命地往上挣。看起来这一束麦穗和那一束麦穗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它们中的哪一束麦穗将落在麦茬田里,被我拾到,然后带到另一个地方。

我和舅舅慢慢从田埂上走回家时,田野里已有些暮色了。舅舅不时停

住脚,捋一把麦穗,用双手反复搓搓,塞进嘴里嚼起来。不一会,他的嘴角便泛出白色的汁液来。他似乎十分满足的表情,开始让我对麦子的感情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也许就是在我跟着背着手的舅舅在麦田边晃悠的时候,我开始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拾麦德的人的。

村东头的那块地开镰了,我和花背着篓出现在麦田里时,已有许多华楼村的孩子了。有很多熟悉和不熟悉的大人招呼我们,妮,拾麦啊,你娘走了,啥时再来?我一一作答。相比来说,花要比我会说多了,和村里的人不停地打着招呼,一会一声舅,一会一声怜子叫个不停。我只是心怀着兴奋默默地望着四周。

麦地里全是人,似乎一村的男女老少都涌到这里来了。大人们一人把一垄,不住地往前赶,麦子便倒伏一片。有人接在后面将倒伏的麦子扎成捆,再有人把麦子一捆捆码在马车上,再把马车赶到场里。一会的功夫,地里便剩下了麦茬可以随便捡了。

如果说花的能说会道,不免让我有些自卑的话,拾起麦穗来,我便更加自卑了。花不仅比我、而且也比华楼村里的孩子们更加手疾眼快,她能飞快地看到大人遗忘的麦穗,并以最快的速度拾到它。

麦地里每一垄都有剩下的麦子,它们三三两两的,似乎是大人故意留下的。我发现华楼和夏桥在这一点上都是相同的。现在想来倒也是,如果大人不在麦茬地里多留些麦穗,孩子们能干些什么呢?孩子们只有多拾几根麦穗,多弯几次腰,才能知道泥土,才能知道什么样的泥土能长出好庄稼。

一次次让孩子对土地俯下身去获取食物,似乎就是想让孩子从小时候就认识到土地的重要,食物的重要。村庄的父老乡亲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无比淳朴的,这种教育还包括很多种。比如花和华楼村里的孩子为一束麦穗发生争执时,那孩子的父母却是为花说话,他们训斥自己的孩子,人家是客,瞎嚷嚷啥!这种态度实在让我吃惊。花的母亲是独女,在华楼只有年纪很大不大下地的外爷和姥娘,而华褛村孩子的父母大多在这大田里,万一争执起来,花难道不挨打?我竟然还傻乎乎地认为花会吃亏呢!

见我麦穗拾得不多,很多人甚至还摸着我的头,嘱咐我多拾些回家,给夏桥人看看华楼的麦子多不!后来我想这也是华楼人表达爱的特殊方式。实际上,1974年的华楼并不富裕,也不可能天天吃上白面,可对于华楼人来说,似乎嫁出去的闺女并不是“泼出去的水”,让嫁出去的闺女日子好过些,娘家人的心里也就好过些。什么是淳朴,我想这也许就是淳朴吧。

开始几天,我拾的麦穗很少,花当然要比我多得多。和她在一起,我总有的那种不知从何处来的自卑情绪不免让我有些伤心和失落。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开始调动起全身每一寸皮肤每一根神经,培养它们对麦穗的热情。这种方式后来被认为是有效果的,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以至于没有改变的那一部分情绪依然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后来的生活,但是它已经不可能过多地妨碍我了。

也许是这种不知不觉的调整,使我渐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拾麦穗者,我的篓子开始慢慢地重了起来。多少年之后,我依然无法忘记那一大片一大片燃烧的晚霞、一直绵亘到天际的田野以及散发着浓郁麦香的风。当我想到这一切时,便觉得一阵微微战栗,似乎我已永远地失去了它们,当然我的确再也见不到那些日子了,可正是由于这种情绪,才使我在远离晚霞、田野和风之后,能在内心的视线中看到故乡隐藏的异乎寻常的深沉和神圣;当然我也不可能再见到那个拾麦穗的女孩了,但和所有的人相比,我却是唯一永远不会离她而去的人,而且,我还将尽一切力量伴她一道度过后来越来越多的炎热夏季,哪怕会被晒得更黑。

拾麦穗的日子还有一个决不能忘怀的细节,它曾被我无数次地回忆着。有一次,本家的一个舅舅赶着一辆装满麦子的马车从我身边过去时,竟然有一捆麦子从车上掉下来。赶车的舅舅一定意识到了,他回过头,看到转弯处有我一个人,便点点头笑笑赶着车走了。我张张嘴想把他喊回来时,突然意识到他是故意,对,是故意遗落下这一捆麦子的。

意识到这一点,我不禁激动起来,我不自觉再向四处看看,然后向那捆麦子奔去。我连拉带拽地将那捆麦子拖回舅舅家的院子里以后,不顾麦芒的刺人就气喘吁吁趴在了那捆麦子上。成熟的麦子散发的沁人心脾的热

气、芳香和气息浸过我的全身,使我直想哭。过了半晌,经历的一切依然让我吃惊,我还在不停地问自己,这捆麦子是我的吗?它是我驮回来的吗?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打拥有过这么一大捆的麦子,它是我的,它竟然是我的!我多么感激那个特意送一梱麦子的人啊!

舅舅把我拾回的麦子专门放在一处,麦季结束后又打成面粉给我带回夏桥。没想到我拾的麦子后来和花相比竟然也少不了多少。祖母用那袋面蒸了一大锅馒头,可起锅时,我却小心翼翼地把笼布上沾着的馒头皮揭下来吃了。

母亲眼里转着泪花说,这是谁挣的,谁心疼。所有的人都夸我长大了,懂事了。那个夏天,我晒得很黑,不管是夏桥还是华褛的人都说,我有些像华楼人了。

同类推荐
  • 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四川

    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四川

    本书介绍了天府33处绝色风景、巴蜀山水26处文化胜迹、18种西南风情,以及不可错过的8站重庆之旅。
  • 去,你的旅行

    去,你的旅行

    《去,你的旅行》是阿Sam写的一本有关“路上”的书。清寂的文字,沉静的图片,从上海到北京,从日本到德国……这条路不断蔓延路上写。的字总有一种别样的味道,或充斥着想念,或浸润着孤独。他以为逃离一座城市,就可以治愈一段伤情;他以为去她的城市,“在路上”只是为了在路上。
  •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本书是“地球旅馆”系列中的一本,地球旅馆提供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观念。这本书的作者何袜皮,在美国读人类学博士,脚步早已遍布六大洲,是《看天下》《悦旅》《私家地理》等知名杂志的专栏作家。从小奉行“人生尝试论”的她,无私地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文笔清新却不漂浮,透过旅行中的思考沉稳地告诉你:我走得很慢,但我从未停下来。
  • 逃逸的引力

    逃逸的引力

    赤道南纬5度、马埃岛,一条鱼的距离、游荡在东部高地、踏入世界马都的心脏、神与人立约的记号、赞比西河的落日和琴声、波本酒、KFC、猛犸洞的尖叫、ITSFIJITIME!慢慢来、这一次,“我的肯塔基故乡”、圣经中的五月谷、站岗的男人穿裙子、在黑色的光辉里欢喜……
  • 大地的阶梯

    大地的阶梯

    一位法国汉学家认为,在阿来作品中,《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其实超过了他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尘埃落定》。《大地的阶梯》是著名作家阿来在游走西藏的旅途中写的所看、所想、所感、所闻。文章构思独特,笔风流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藏的地理人文、过去与现在。于是全文既有散文的随意与洒脱,又有着小说的生动与感人。在他的笔下,藏族文化不再只是一个神秘、遥远、浪漫的代名词,而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存在。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文字与景色一样气象万千。
热门推荐
  • 禁灭神迹

    禁灭神迹

    一次横祸,非但没有让龙翔丧命,反之发现神秘龙玉的奇用。刻苦修炼逆天功法,欲以无尽劫力,登上无上尊位,仰视天下。。
  • 少女将军帝王妃:明亮如镜

    少女将军帝王妃:明亮如镜

    她是来历不明的五皇子侍女。全国箭术第一的大皇子教她骑射,却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为了完成大皇子的使命,她跟着二皇子和五皇子亲赴战场。她是长相平凡的少女将军,却有一种摄人心魄的执着。她喜欢他——可他心有所属。战场归来,皇上传位二皇子,并把她赐婚给他。敌国新帝也倾心于她,只要她留下,便可母仪天下。她如火的执着,正如明亮的镜子,把帝王的心照的通透……*——新文《侍婢夺宠:倾国帝王妃》
  • 玄王在上,嫡女溜边跑

    玄王在上,嫡女溜边跑

    林逸雪居高临下站着:那个,我帮你救了人,可不可以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欧阳致玄眼皮抬了抬,很给面子:说!林逸雪眼角眯起来,好心情的开口介绍:我家有一妹,名逸霜,长相美艳,性格温婉,端庄贤淑……欧阳致玄手指不紧不慢敲击桌面,威慑力随着敲击压迫着林逸雪:重点!林逸雪丝毫没有察觉:呃……,我不想做太子妃,让给逸霜好吗?欧阳致玄手指一顿,一把扯过林逸雪,锁进怀里,一记强势的吻落在她的唇上,霸道的啃咬,怒火冲天的吮吸……等察觉到林逸雪喘不气来时,他才放开她,低哑着嗓音说:再废话,本宫不介意立刻洞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美遇见是邂逅:男神有病要上天

    最美遇见是邂逅:男神有病要上天

    假如没有遇见你,我会不会有另一种人生?不管结局如何,我还是宁愿与你相逢。遇见:假如人生不曾邂逅,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可以百看不厌,有一种人一看就觉得温馨。明知不能相逢,为何魂牵梦寄?我又怎能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做远,什么叫做近。远是距离,近在心底。邂逅:走在大街上,看着忙碌的行人。我迷茫着,是否通过不懈的努力,前方就一定能花开成海。而所有的一切都落地成章。我猛地想起你,原来我终究没把你遗忘,在花开的季节,等待我们再次的相遇。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世间所有的遇见与邂逅,都是久别重逢。
  • 微阳下乔木

    微阳下乔木

    一次无心之语,牵出一生的纠缠。她没想过在自己眼中最不屑的学霸竟是如此的才貌双全。也就是这匆匆的一面,改变了她的一生。为了考取同一所大学,天知道她做出了多少努力,但是追校草不容易,且行且珍惜。为了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让他安心出国,程苒忍痛和他分手。本以为两个人这辈子再无机会见面,谁知他却在四年后的今天突然回国......向来缘浅,奈何情深。已然情深,又何惧缘浅。
  • 倾世身后

    倾世身后

    斗破苍穹,望前生今世,都是传奇。她身怀二十一世纪职业杀手的灵魂,穿越到异世最无能的废材身上。一朝转变,她控万兽,炼神丹。一双纤纤细手,决定生死不过一瞬间。废材?笑话!空系体质,各路元素送上手;风翼读心,七戒武功天生有。本无意红尘俗世的她,却被一代邪王缠身。“娘子还想跑?”看他与她是如何演绎一场绝世佳话。
  • 少仪外传

    少仪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痘疹门

    痘疹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机遇的把握(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机遇的把握(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机遇对于人的成功非常重要,但是机遇来了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时机遇只会让我们悔恨。为了等待机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诚心去做好准备。作
  • 梦之魄

    梦之魄

    1747年,伯爵迷路,惶恐中落入地洞,发现巨大力量。几百年后,少年彭亚飞和女孩薛丹遭巨兽袭击,奇迹生还。四年后,彭亚飞收到奇怪入学信,与同行者殷洋入学,在克拉克学院遇到被遗忘的继承人格雷格,一同开始一段传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