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000000047

第47章 第二十四课 做一个最受欢迎的人 (1)

自从世界上出现人类以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就一直存在。要想在社交中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没有人是天生的社交明星,也没有人天生就惹人讨厌,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你就能在社交中如鱼得水,成为一个最受欢迎的人。

走进柳暗花明的又一村繁华

人际交往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若被剥夺人际交往的权利,就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你小时候玩过“瞎子抓人”的游戏吗?用一块布蒙住你的眼睛,让你变成“瞎子”。你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抓住一个小伙伴,可是他(她)是谁呢?你用手摸他(她)的头、脸、眼睛、鼻子,如果说对了,你就赢了。然后换这个小伙伴来当“瞎子”,否则你就得继续,直到抓住一个小伙伴并“认”出他。

也许“瞎子抓人”的游戏,曾经让幼小的你感到刺激和有趣,下面的这个实验,可就没有那么好玩了。

有一个这样的实验,你愿意参加吗?即每天给你100元钱,让你一个人待在一间房子里。在这间房子里听不到任何声音,见不到任何人,房间没有窗户,只有一盏油灯、一张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以及洗漱设备,没有钟表、电话、收音机、电视、书报、笔纸,吃饭的时候,传送带会将饭菜送给你。在那里,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也许会有很多人愿意参加这个实验,但是你想过吗,在那样的环境下,你能待多久呢?3天,5天,还是更久?

心理学家黑伯等人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将被试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并且给被试戴上一副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在其手臂上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在分别被隔离12、24、48小时后,让他们做简单算术、字谜游戏和组词等测试,结果发现,被隔离的时间越长,被试的测试成绩就越差。有的被试甚至变得很难集中注意力,并容易激动,还有的被试表现出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等症状,有的人甚至出现了错觉和幻觉。通过脑电波检测发现,他们的脑电波比隔离前明显减慢。有的被试则在被隔离24小时之后,因为无法忍受而中途退出实验。

黑伯的“感觉剥夺”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和外界的联系,人才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对人类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动物心理学家曾以恒河猴做过一个著名的“社交剥夺”实验。心理学家将猴子喂养工作全部自动化,隔绝猴子与其他猴子或人的沟通。结果,与有正常沟通的猴子相比,缺乏沟通经验的猴子明显缺乏安全感,不能与同类进行正常的交往,甚至连本能的行为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对因战争而独居深山数十年的特殊个案进行研究后发现,沟通的缺乏对人们语言能力及其他认知能力都有损害。沟通机会缺乏的儿童与保持正常沟通的儿童相比,其智力发展明显落后。心理学家还发现,增加与早产儿的沟通,并对他们进行按摩,有助于他们最终实现正常的发展。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被剥夺人际交往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人是社会性动物,其自我意识和各种智能都是社会性的产物,哈佛告诉学生:人只有置身于社会环境中,通过社会获得支持性的信息,才能不断得以修正和发展。反之,如果剥夺其与别人交往的机会,这个人的身心就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心理魔法书:

自从世界上出现人类以来,社会交往就一直存在,即使是病人,聚在一起也比独处要轻松。尤其是现代社会,与世隔绝,独处一室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做法。人际关系就像是一盏灯,在人生的山穷水尽处,指引给你柳暗花明的又一村繁华。要创造完美的人生,就从铺好你的人脉开始吧!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要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始终如一。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仅存在着首因效应,还存在着近因效应。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问总编:“你们需要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参加面试,或与某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要注意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噢!”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在与他人交往时,人们对他人的看法往往会过多地依赖第一印象,这就是首因效应。

心理学家卢钦斯通过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若要吸引他人,赢得友谊,就应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在人际交往中,仅仅注意第一印象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小菲和小玲是大学同学,也是多年的好朋友,小菲比小玲大,平时就像姐姐一样关心小玲。小玲从心底里感激小菲,把小菲当做知心朋友,小菲如有什么事,她也总是极力维护小菲。大家都知道她们关系非常密切。可是最近,小菲和小玲却闹翻了。

“我把她当姐姐一样尊重,她却这样对待我。”小玲生气地对别人说。

“唉,我对她一直都很关照,却因为最近得罪了她一次,她居然就不理我了。”小菲很伤心。

小玲因为小菲最近一次“得罪”了她,便中断了与小菲的友情。

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菲和小玲两人平常接触颇多,彼此间却都将对方最后一次印象作为互相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因为最近发生的事而掩盖了对对方之前的印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人际交往中,最近、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最强烈的,可以冲淡在此之前的各种因素。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发生这样的事。某人最近犯了一个错误,人们便改变了对这个人的一贯看法;或者两个好朋友为一点意见甚至误会而翻脸、绝交;常年来往,亲密得像一家人的两个家庭,却为一件小事闹矛盾,甚至大动干戈,从此“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发生了这类事后,往往一方埋怨另一方“全然不念当初恩义”,另一方又责怪这一方“昧了良心”。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都是受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即最近或最后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作用和影响。在某些时候,决定人们对认知客体特性做出解释的是最后形成的印象。

由此可见,在人际交往中,不仅存在首因效应,而且也存在近因效应。我们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要避免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偏激之处,不要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

心理魔法书:

在与人交往时,应该全面了解他人的情况,避免以片面的印象取舍、下结论,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判断一个人应该注意从长期来考察。而我们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则要注意始终如一,不能凭着过去给人留下的好印象或者近期的良好表现而有所懈怠。

越接触越有好感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得让别人熟悉你。交往的次数越多,心理上的距离就越近,就越容易产生共同的经验,建立友谊,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所中学选取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每天他在黑板上不起眼的角落里写下了一些奇怪的单词。这个班的学生每天到校时,都会瞥见那些写在黑板角落里的奇怪的英文单词。这些单词显然不是即将要学的课文中的一部分,但它们已作为班级背景的不显眼的一部分被接受了。

班上的很多学生都没发现这些单词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改变着——一些单词只出现过一次,而一些却出现了25次之多。学期结束时,这个班上的学生接到了一份问卷,要求对一个单词表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列在表中的是这学期曾出现在黑板上的所有单词。

问卷回收后,心理学家经过统计发现:那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所获得的满意度也较高,相反,那些只出现过一次的单词仅获得了极低的满意度。

心理学家有关单词的这个研究证明——某个刺激的重复呈现会增加这个刺激的评估正向性。与“熟悉产生厌恶”的传统观念相反,这个实验说明某个事物呈现次数越多,人们越可能喜欢它。这就是“曝光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曝光效应也同样适用。这就是说,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人与人之间越容易形成重要的关系。一般来说,交往的频率越高,刺激对方的机会越多,“重复呈现”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两个人从不相识到相识再到关系密切,交往的频率往往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没有一定的交往,如果像俗话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样,情感、友谊就无法建立。研究发现,当所有其他因素相等时,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出现的次数越多,对那个人的吸引力就越大。

同类推荐
  •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诚实守信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诚实守信

    许由隐居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青少年应该具有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

    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在成长之路上,天赋固然重要,但人生的磨炼、社会的感染、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努力等,都影响着人生智力的发展和才能的表现。人与人的天生智力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随着后天的学习与培养,不同的人就表现出不同的才智,只有把这种才智积极地运用于实践和创造活动中,才能发挥神奇的作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社会财富。
  • 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充满了矛盾,因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青少年素质教育读本·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身心变化,成为心智健康、快乐上进的优秀青年。良好的心理对青少年开启智慧、提升认知、塑造心灵、铸就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全书涵盖了认识自我、控制情绪、心理调适、自我激励、品性养成、青春期心理等12大心理问题,是构筑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错过的精彩读物。
  • 精神伴侣(智慧之旅NO.2)

    精神伴侣(智慧之旅NO.2)

    本书分为五部分。盛开在瑰花瓣里;点燃心灵的灯盏;因为爱,这世界更美丽;生命中的又一课;穿过岁月的河流。
  •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谦虚礼貌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谦虚礼貌

    华夏古国,礼仪之邦。谦虚礼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谦虚是人的高尚品德,属于人的思想修养。所谓谦虚是虚心不自满,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乐于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礼貌是人言语行为谦虚恭敬的表现,属于言行方面的修养。礼是内容,貌是形式。
热门推荐
  • 光芒之下

    光芒之下

    都是在现实的束缚中,寻求可能存在的自由。清新小腐文,以及跨越时间长河的青春文!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各种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却又不凡的故事轮番上演,它会是你的故事,也会是他的故事。小柏喜欢自己同桌顾本,但是他却对小柏毫无感觉,随着事情的推进,众人渐渐明白了他不喜欢小柏的真正原因。上天并没有过多眷顾这个善良的女孩子,却让她一而再地接受玩笑一样的人生。顾本和小阁是发小,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藏匿在暗影后面的真正关系,只有忽然间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成然打破了这样的局面。他的出现揭开了顾本深藏内心的伤疤,几个少年的相遇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局面给大家?沈湖是个聪明的姑娘,从一场注定无果的恋爱中全身而退,迎着众人的怀疑大胆接受了另外一份真挚的情感。长相,学习,才艺多栖的高树最后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变卖感情……
  • 下一刻梦幻甜蜜

    下一刻梦幻甜蜜

    她。一个身负重任的人她。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人一次一次的为了她,不尽丢掉性命保护她那一次,男孩哭的想一个无助的小孩为了她,又在鬼门关闯了一回她。精灵少女能否完成使命,获得真爱。保护她身边所有人只要不忘初心…………
  • 唐朝首席执行官

    唐朝首席执行官

    王亮望着破烂的茅屋,还有身边的漂亮老婆,老子撒子时候穿越的,一点准备都没有,怎么办?是先解决温饱,还是弄个超品的官来当当,要不一起搞定?既然来到了古时候,那么还是要入乡随俗的,三妻四妾王亮坚决抵制!太少了,怎么够呢?喜欢金疮药的请多多收藏,推荐,谢谢了,
  • 执掌魔界

    执掌魔界

    废宅的穿越异界、由体育废学习废交际废总之各种废的宅男,变成掌控魔界的魔王的故事
  • 洛天武神

    洛天武神

    武道大陆,宗门林立,强者为尊,杨洛天带着他的超级系统如何称霸武道。
  • 彪悍小新娘:大叔结婚吧

    彪悍小新娘:大叔结婚吧

    “大叔,我们结婚吧。”某大叔看着凭空出现在自己办公室里,还嚷着要和他结婚的女人。不,她应该还算不上是个女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女孩子。大叔被表白不是第一次,可是被一个看上去还没成年的小丫头求婚到还是此生头一遭。大叔帅气的摆摆手,“和未成年结婚犯法。”大叔不答应,那就直接打晕拖走。隔天一早,大叔满是委屈的看着空荡荡的大床,不是说要结婚的吗?怎么睡完人就跑了。
  • 深海提督生存攻略

    深海提督生存攻略

    普通简介:王升穿越成了深海提督兴风作浪的故事文艺简介:今日天气晴朗波浪高二逼简介:“你们别来了,有完没完啊!深海镇守府也没有余粮啊!”
  • 最后一位苦行僧

    最后一位苦行僧

    西林寺弟子虚云修习《大自在灭魔心经》受心魔侵扰,毁掉镇寺至宝优昙婆罗花又屠杀百姓酿成滔天大错,西林寺将他废掉全身穴道及气海变成废人,逐出山门成为弃徒后抛入无边荒漠之中。
  • 大乘集菩萨学论

    大乘集菩萨学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秋万岁

    千秋万岁

    这里没有绝对的爱,更没有绝对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