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黄“炒”股票发了大财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呀、飞呀,到处飞舞……
阿黄家的电话都快要被打爆了,亲朋好友们纷纷向阿黄表示最诚挚、最衷心和最热烈祝贺:有人请阿黄抽空出来讲讲课,别闷声不响只顾自己发大财;有人建议阿黄在某报纸的证券版面开个专栏,介绍“炒”股票的经验;有人准备拿出大笔资金,欲与阿黄共同“炒”股票;有人说美国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先生,从一百美金炒到了一百六十亿美金,阿黄化了七百八十元人民币(按当时1美元比8。27元人民币的汇率,大约是九十美金多一点吧),购得二十六份“上海股票认购证”,现在的资金已达几十万人民币了,差距不太远了!甚至有人说阿黄以后,或者用不了多久就是中国的“股神”——阿黄先生了!话讲到最后,大家一致要求阿黄请客,好好地庆祝一下。阿黄哪能好意思推托呢,这是喜事儿,只能唯唯喏喏地答应了下来。
阿黄这几天精神上是欢快的不得了,这种精神上的欢快,小时候过年曾有过,长大以后就消失了,现在又神奇般地出现了,这导致他多日夜不能寐、浮想联翩:自己究竟离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还有多远呢?怎么来超越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呢?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嘛,只要我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后定能、定能、定能,定能怎么样?他有点儿亢奋的都不敢往下想了……
几天以后,阿黄按照最新版本的老“皇历”,选了个宜祈福的吉祥日,在自己“炒”股票证券公司营业部附近、一个叫做“大红牛”的酒楼包厢内,摆了二桌上好的酒席:一桌是长辈亲戚之类的;另一桌是“炒”股票的各路英雄好汉们。
此酒楼有二个鲜明的特点:一个特点是从外表看,画栋雕梁、金碧辉煌、耀眼夺目、气派不凡;而包厢里却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见整个包厢四周都是大理石,大理石上雕刻着好像是西方宗教类的图画,包厢两边各站立着一尊半裸的人物石像,看上去非男非女、非中非西,不知是哪方人氏,但显而易见是粗制滥造的产物;从此酒家大门走进来,到包厢内坐下,这种所谓有中有西的不同风格,算是美轮美奂的中西合璧呢、还是不伦不类的中西结合?第二个特点是菜肴质次价高。
但是此酒楼却颇受“炒”股票成功人士的青睐。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十分的“讨口彩”,特别讨“炒”股票成功人士的“口彩”!你听听:“大红牛”酒楼,“大红”,正宗红色,红色表示股票“上涨”,“上涨”的股票在电脑显示屏上,都是红色的;“牛”,牛气冲天,“牛市”,“牛逼”,表示“股市”有大“行情”;再看看菜单,什么“股海掏金”、“神奇短线”、“稳赚不赔”、“喜庆炒底”、“追击黑马”、“一路上扬”、“一网打尽”、“笑傲股市”、“大红大紫”、“硕果满堂”、“前程似锦”、“鱼跃龙门”、“吉祥如意”、“鹏程万里”、“炒股英雄”、“再创新高(糕)”、等等,不一而足。另外有二个招牌菜,一是“牛哥扬鞭”、二是“熊弟滚蛋”,虽然“宰客”的刀磨得非常地锋利,价格贵得狠了一点,但却是“炒”股票人士所特别钟爱、必点无疑的!
席间大家说了许许多多彼此恭喜发财的话,并对前途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在十分开心地酒足饭饱后,阿黄叫来打扮成清宫“格格”状的服务员小姐来“埋单(付款)”,服务员小姐笑吟吟地说道:“先生,今天晚上所有来我们酒楼消费的客人,全部免单!”
阿黄惊讶地问服务员小姐道:“这是怎么回事啊?难道‘大红牛’酒楼自知钞票赚的太多了,今天突然大发慈悲,酬宾谢客?!”
服务员小姐又笑吟吟地说道:“不是、不是,不是‘大红牛’酒楼酬宾谢客,而是有位‘炒’股票‘大户’请客。这位‘炒’股票‘大户’说了,今天晚上所有来这儿消费的客人,均由他来‘埋单(付款)’。”这时大厅里传来了掌声,于是大家都好奇的从包厢出来,到大厅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
阿黄他们来到了大厅,大厅内已是掌声一片,在持续的掌声中,缓缓地从一个叫“股爷”的顶级包厢内,走出两排列队整齐的清宫“格格”状的服务员小姐来,这位“炒”股票“大户”走在这两排列队整齐、清宫“格格”状的服务员小姐中间,他们走到饭店大厅的中央停了下来。“炒”股票“大户”拱手向大家鞠躬致谢,嘴里同时高声说道:“大家不用客气,更用不着谢我。在这儿用餐的绝大多数是‘股友’嘛,我们无产阶级在‘股市’中失去的只是贫穷,而得到的是财富!今天,我们富起来了!
如果你们一定要谢的话,就要谢——我们大家都遇到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啊!
请大家慢用,慢慢用。谢谢大家!”
他的话音一落,有高声叫好的、有吹口哨的、有热烈鼓掌的,于是这位“炒”股票“大户”再次拱手向大家鞠躬致谢,然后,像排练过似地,他们以整齐的队形转了一百八十度,又缓缓地回到“股爷”包厢里去了。
阿黄一看,认识、太认识了,那不是朱“大户”嘛,凡是在这附近“炒”股票的投资者(股民)谁不知道他?都亲切地叫他朱“大户”。由于朱“大户”长着一身的肥膘,而朱、猪又同音,朱“大户”心里有点儿犯嘀咕,真的搞不清楚大家是在叫朱“大户”呢、还是在叫猪“大户”?所以他总是对叫他朱(猪)“大户”的人客气地说:“请你以后不要再叫我朱‘大户’,叫我小名‘阿牛’就可以了。”其实天知道他的真正小名叫什么。
据知情人士向阿黄透露,现在这位朱“大户”的资金已达千万元以上了,已不是一般的“大户”了,而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户”了!朱“大户”不仅在自己“炒”股票的证券公司营业部很有名气,而且在上海滩、在整个证券界都小有名气了。
阿黄和朱“大户”同在“古海”证券公司湖边路营业部“炒”股票,不同的是,阿黄在“散户”大厅里“炒”股票,而朱“大户”在三楼的超级“大户”室内“炒”股票。所谓的超级“大户”室,就是单间,专门有二个漂亮的小姐负责端茶送水伺候,提供免费的商务午餐,并放置了八台电脑。“股市”开盘后,八台电脑可以同时反映出“大盘(股票市场总体情况)”、以及自己感兴趣的某个股票各种不同的技术指标,一目了然,对资金量大、需要不断“买进卖出”的“炒”股票者,是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这也反映了证券公司的用心良苦,鼓励客户多多买进卖出,成交量越大,证券公司赚取的手续费就越多。
按阿黄当时所具有的资金量,上超级“大户”室内“炒”股票,是远远不够的;上一般的“大户”室内“炒”股票,资金量还差点;但是上“中户”室内“炒”股票,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但阿黄不愿意去“中户”室内“炒”股票,他喜欢在“散户”交易大厅“炒”股票,因为在“散户”交易大厅大家一起侃“股市”,他是当仁不让的“中心”人物,威望很高,颇有号召力,许多“散户”什么问题都是要请教他的,把他当成自己“炒”股票必不可少的参谋、身边的老师,甚至有些“散户”完全跟着他“做(买卖)”股票,阿黄买进或卖出啥股票,他们也买进或卖出啥股票。
有位“散户”小投资者(股民)疑惑不解的问阿黄:“黄老师,有些公司‘上市’后,从‘股市’获得了大量的筹资,钱多得根本就用不了,但他们不思近取、不务正业,钱用不了就买国债、买股票,或者去搞“八竿子打不着边”的房地产,怎么还要‘配股’从我们身上‘圈’钱呢?
我们小‘股民’是参与这样的‘上市’公司‘配股’好呢?还是不参与这样的‘上市’公司‘配股’好呢?”
阿黄气愤地回答道:“老实说,与其拿钱给他们这样的‘上市’公司去买什么国债、股票,或者去搞什么“八竿子打不着边”的房地产,心里实在是不情愿的,要去买国债、买股票,那还不如我们自己去买好了!
不过话又要说回来,目前股票是供不应求啊,所以市场还是欢迎‘配股’的,你们看,只要有‘上市’公司宣布‘配股’,‘股价’必‘上涨’无疑。
‘上市’公司真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上市’后不久、便又要‘配股’来‘圈’钱了。我们小‘股民’能有什么办法?只能顺势而为吧。”
众“散户”——小投资者(股民)都很佩服阿黄(黄老师)的看法,只能表示十分的无奈。
有位姓司徒的“股民”朋友是阿黄的铁杆拥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能够和阿黄一起炒股票——真是******幸福啊!”。
因此阿黄感到在“散户”交易大厅“炒”股票,心情是十分的舒畅、是越“炒”越带劲儿!
一般“大户”都有自己“大户”的“圈子”,很少和“散户”交流,他们见到“散户”就像富人见到穷人那样,唯恐避之而不及。但这位超级“大户”——朱“大户”却有所不同,可以算得上是没有什么架子的吧,虽则在三楼的超级“大户”室内“炒”股票,但也时常下来走走,到一楼“散户”交易大厅和“散户”们漫谈那么几句,了解一下当前“散户”们对“股市”的看法。他很喜欢和阿黄聊天,听听他对大家时下关切“热点”问题的见解,而他们的看法往往是比较一致的。比如他们最近都很看好某生产彩电“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在十二、三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大量买进该股票。可是阿黄在该股票价格涨到二十几元人民币的时候,开始吃不香,晚上在床上是辗转反复、终不能寐,脑子里整天就是转悠着该股票,而且不想还不行,时刻担心着该股票会不会下跌呀?为此,阿黄很想听听这位超级“大户”——朱“大户”的高见。
朱“大户”胸有成竹道:“现在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了,家家户户都要买彩电,买彩电除了要钞票外,还须得凭票供应(购彩电的凭证)。为了早日买上彩电,人们还要找关系,彩电不要太紧俏噢!阿拉(我们)拿着生产彩电‘上市’公司的股票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侬(你)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股价’有得好涨了!”
为了坚定阿黄的信心,朱“大户”还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朗诵了一首古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但阿黄思前想后,感到价格已经翻番了,赚得够可以的了,别太贪心了,不要到嘴的鸭子又飞了,另外他也实在受不了精神上的残酷折磨,便忍不住地获利了结、落袋为安了。
而朱“大户”却非常有“定力”,继续看好该股票,涨到二十几元人民币左右坚决不抛,后来股价涨到三十几元人民币,朱“大户”也不抛,最后价格将近翻两番了,涨到四十元人民币以上了,朱“大户”这才全部抛出了结!
真是干的太漂亮了,阿黄自叹弗如!他们彼此惺惺相惜——不但都非常尊重对方,而且都很佩服对方。
阿黄心想,今天朱“大户”出手如此地阔绰,一定是在那只彩电“上市”公司的股票上狠狠地赚了一大笔,赚得太多了!他不由咬牙暗暗下定决心,我以后赚了大钱,也必定要这样痛快地露那么一下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