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0600000012

第12章 石桥旧事(2)

“哦,我还学会了算卦呢,”马成龙又说,“这阵儿,你一定在心里犯嘀咕:这个老马呀,今日个穿新衣,戴新帽,彬彬有礼,到我寡妇门上干吗来啦?”

“嗯,你这一卦可真算准了一一我正要问你这个呢!”

“我不妨告诉你,老嫂子!第一,我向席家豆腐店的开张大吉、恭贺新禧!”“谢谢你啦!那么?”

“第二,我还想和你商量一桩,一桩喜事!”

“哦!喜事?”

“你知道,我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掌管的就是男女婚姻大事。”

“喚,难怪你在两只酒瓶子上,扎了一条红绸带子!”

“这是咱石桥镇人的老规矩嘛!”

“马文书哎!你这一片盛情,我是领了。”席寡妇略一停顿,接着说,“不过,眼下提倡晚婚,兰兰这才十八九岁,迟几年谈对象,也误不了她的青春。况且,你也清楚,如今年轻人的……”

“不不不,你误会了,你完全误会了!”马成龙连连摇手,打断了席寡妇的话头,“如今年轻人的事,咱管不了;咱们只管咱们老年人的事一一老嫂子!我是说你,你……”

不知为什么,马成龙那已经滚到舌尖上的话语,却突然在牙齿缝里卡壳儿了。唉唉,劝一个寡妇再嫁,实在不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儿;何况,对方还是一位饱经人世忧患的老寡妇!

“这……这叫我怎么说呢?”马成龙难为情地嘟囔着,“老嫂子!汪达他,回来了……”

汪达先生接到上级一道密令,指示他将永固县党部全部档案焚毁,作好后撤新疆的准备。此时,西进的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国民党西北边防的彻底崩溃,已经是无可挽救的了。

汪达先生烧掉那份指令,却叫手下人将重要文件用油布打包装箱,埋在中山堂地下,上面原样铺好方砖,然后,便到驻防永固县的国民党57师师长杨戈夫将军那里,联名通电起义一一汪达先生和杨戈夫将军,还有以后飞往台湾的国民党著名少壮派将领金汤固将军,同属兰州牛议长的三大“乘龙快婿”,不用说,这“连襟”兄弟之间的关系,那是非常之密切的了。

据解放后检査,河西地区17县的国民党、三青团档案,绝大多数都荡然无存了,只有属于永固县的那一部分完好无缺,因此汪达先生受到军管会首长的赞扬。再加杨戈夫将军一力举荐,革命政府准备将他调往省城安排工作。可是,他父亲坚决反对他重新出山。汪达的父亲汪鑫,是石桥镇中药材商行的董事长,同时又是著名老中医师,他劝儿子继承祖业,安分做了一名挂牌医生。要不是多年之卮,在一次政治运动中,由于历史问题的牵扯,而竞“去如黄鹤”的话,他恐怕至今仍坐在“国医汪达”的家庭诊所里,为病人切脉开方呢。

一听‘汪达’的名字,席寡妇仿佛被什么尖利的东西刺了一下,不由地打了个激灵;那刚才愉快待客时的满面笑容,也立即消失了。一层红晕,忽然从她两颊泛起,一直扩散到耳根。她慢慢低下眼皮,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哦,也许在这片刻沉默中,她想起了自己的少女时代,想起了带枪的媒人对年老父母的恫吓,想起了坐在铁轮轿车里自己的哭啼声,想起了新婚之夜的瑟缩颤抖,想起了她最后离开汪家时的情景一一闯出高门楼,走下长台阶,穿过沙枣林,登上石拱桥……她毫无留恋地抛下一脸困惑、含着两泡眼泪的汪达,头也不回地走了。这一幕,很多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人们议论说:唉!汪达还是舍不得他的“豆腐西施”呢!

“他也老了!”席寡妇低声地、仿佛是自言自语地说,仍然没有抬起头来。一切恍若隔世,旧日的恩仇嫌怨,已变得很淡漠了。

“老了!”马成龙附和说。

“他……身体还好吗?”

“很好。你知道,他是医生,据说,天天都在练习气功。”

“你记得吗?老马!那一年,从他家里查抄出来的那几样东西,并不是他自己有意保存起来的。”

“记得,那是两张国民党的委任状和几张旧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是在庐山照的,上面有他们的总裁。”

“那是临近解放的时候,已经听到远处隐隐传来的炮声了,他一直不在家里。他的大太太叫我把一些纸片账本之类,该烧的烧一烧,该藏的藏起来。那几张照片和什么委任状,是我胡乱卷在一起,塞到一只板箱的夹层里。”

“你以后忘记了告诉他?”

“是的,我完全忘了这件事。又过了一年,我就离开了汪家。想不到那些东西,还一直藏在那个板箱里!”

“唉!为这几样破玩意儿,他可是吃苦头了!”

“我当时听到这个情况后,没有主动站出来,把真相说说清楚!”

“你去说也没有用。”

“我,对不起他!我每想起这件事,心里就不好受!”席寡妇把她那近处细看鬓间已出现几根白发,额头、眼角上也布满了细细皱纹的头,更深地低垂下去,仿佛向坐在对面的马成龙虔诚忏悔。“哦!他总算活着回来了!”

“是的,他从一个遥远的农场平安回来了。”

马成龙告诉席寡妇,汪达先生“政策落实”后,政府发给他一笔数目可观的生活补助费,又补选他为县政协委员。按统战部的意见,就让他留在县城,量力做一点修订地方志、撰写回忆录一类的工作,可汪达先生坚决请求,要仍回石桥镇干他的医生行当。他想在有生之年,带几个徒弟,以便把自己的医学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为此,县委通知石桥镇人民政府,对汪达先生的晚年生活,要作妥善安排。

“老嫂子!”马成龙趁机提出他中肯的劝告,“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你俩都老了,如果能抛开一切历史旧账,重新组成一个家庭,也免了晚年生活的孤单寂寞。何况,这样做对孩子也有好处,兰兰不是想学中医吗?这正好跟老先生做个徒弟。这孩子心比天高,能让她钻一钻高深的学问,总比提着盘子秤卖豆腐强!你说是不是?”

“老嫂子!”马成龙见对方总不吭声,又压低声音说,“你心里不会不清楚,汪达先生他,一直是,是爱着你的呀!”

席寡妇的脸又红了……

“不行!”她用低沉的、但很坚定的声音说,慢慢抬起头来。

“老嫂子!你说说,为什么,为什么不行?”马成龙惊讶而失望地问。

“为什么吗?这连我自己一时也说不清楚!”她提高声音说,“我能够回答你的只有两个字:不行!”

“老嫂子!你别急,咱们慢慢商量,慢慢商量!”

“没啥好商量的啦,老马同志!”席寡妇情态已完全恢复正常。她声音朗朗,甚至嘴角出现一丝微笑,说道,“如果这是汪达自己提出的要求,那么,请你告诉他,席寡妇百事如意,不想再嫁男人!”

“不,汪达先生并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他只想回来,可什么条件也没有提……”

“那么,如果这是组织上好意的安排,就请你转告组织,席寡妇和她的女儿,还是愿意卖豆腐!”

“不不,县镇两级领导,都没有作过这样具体的指示!”

“那么。这是?”

“老嫂子!请你原谅!”马成龙惶愧地说,“这完全是我,是我瞎想出来的主意!”

石桥镇坐落在河西走廊的龙山脚下。从龙山深处奔流而来的马莲河,为了推动三座水磨,把石桥镇分割成几块。石桥镇一半人家住在高坡上,一半人家住在河岸边。石桥镇的房屋是参差错落的。石桥镇的街巷是弯弯曲曲的。由于石桥镇很久以来就是著名地道中药材大黄、甘草、羌活、秦艽等的大宗交易集市,因而给这座风光优美的小小山城,带来历久不衰的繁荣。

汪达先生家的旧宅院,就修建在依山面水的一处高地上。汪达先生家砖砌门楼外面,连接着37级青石台阶。下了台阶,就进入一片沙枣树丛。穿过沙枣林很短一截小路,便看见横卧河上的那座石拱桥。过了石拱桥,就到拐把街。席寡妇家的豆腐店,正开在桥头斜对过。

这天早晨,豆腐店年轻的女营业员席兰,在忙碌地打发完一批顾客之后,暂时空闲下来。她偶然步出店面,站在台阶上,抬头向河对面望去,那座矗立在高地上的砖门楼,一下子不同寻常地映人姑娘的眼帘。

啊!是什么时候,这座门楼,竟变得如此焕然一新了?从席兰记事起,这所高高宅院的大门就没有开过。它一直是附属于隔壁药材收购站的“仓库”。因为收购站与“仓库”之间另打通一道便门,便把这砖门楼废弃不用;于是,37级石阶的隙缝里,渐渐生出了青苔野草,那门楼和院墙的砖瓦泥皮,经过风雨长时剥落侵蚀,也现出一副凋残破败景象……而现在,封闭门道的填塞物拆除了,安上两扇茶褐色油漆木板门。经过修整后的墙面上,又细细抹了一层本地特有的红胶泥。蔓生于门前的荒草被清除了,那一台一台的长长石阶历历可数……视野所及,恰好这门楼一角的景物,掩映于夹河两岸钻天白杨的绿叶之间,因而显得特别艳丽,特别引人注目。

近来,有关汪达先生即将回乡的消息,已成为石桥镇人经常挂在口边的话题。人们津津乐道的有三件趣闻:

趣闻之一是——

药材收购站拖延扯皮,拒不退还他们占据多年的汪家私人住宅。经“无任所大使”马成龙多次交涉,毫无结果。竟逼得这位著名的老实人大发雷霆,拍案而起,声言他将代替业主投状上告,诉诸法律进行裁决!这一下对方才开始妥协,愿意将那些塞满房间的散发着浓烈草药气味的麻袋和柳条篓子,分期分批陆续搬走。事实上收购站经理也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属于公民个人的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要是真上了法庭,那“皮”可是不好再“扯”罗!

趣闻之二是——

根据“豆腐西施”席寡妇提供的线索,经马“大使”四出打探,八方求索,终于找到了失踪多年的汪达先生的原配牛氏夫人。原来她躲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小县城里(好远啊,难怪多年下落不明!)那里有她的从事教育工作的女儿女婿。老太婆流着感动的眼泪,接受了故乡来使的邀请,愿意带一个小外孙,回石桥镇和久别的老伴团聚……

趣闻之三是一一

当马成龙组织工匠整修药材收购站退回的属于汪达先生的破烂住房和残剩家具的时候,偶然发现了汪氏父子两代挂过的那块老招牌。那招牌上原来写的是“国医汪鑫”四个大字,后来汪达先生“青出于蓝”,医疗声誉大大超过乃翁,老先生便亲笔将“国医汪鑫”改为“国医汪达”,以示对儿子的嘉许。这块书法精美的木牌,药材收购站废物利用,翻过来安了四条腿,变成一条长板凳;又在板凳一头钉了把切药铡刀,一直作为一台工具使用。将那有字的一面留在底下,还算完好无损。马成龙便让油漆匠重新修理描画一番,高高悬挂在青砖门楼一侧,着实为这座老宅院平添了一分光彩!

马成龙发现了汪家这块旧招牌,就像考古学家掘出了周鼎汉简,感到非常得意。他懂得一点书法艺术。他说,当前陇上学书者多如牛毛,然而,除了兰州郑翰林岚泉先生外,恐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汪鑫这么好的字了。据老马介绍,郑岚泉现年93岁,仍能操笔作书。不过,他一幅字日本收藏家花几千块美金还买不来,一般人就更难得到老先生的“墨宝”了!

这话恰巧被豆腐店年轻的女营业员听到,她鼻腔里轻轻冷笑一声,转身走开。

“妈!”席兰回到豆腐店,隔着腰门挂着的竹帘,高声叫道,“您给我做一个五斤重的雪花豆腐,下午四点半钟,我坐104次火车到兰州去一趟。”

母亲在里屋应声说:

“嗨,你呀!店里这么忙,哪有逛兰州的工夫!”

“我有要紧事嘛!过一两天就回来了。”女儿撒娇似的嚷道,“妈!您给我把豆腐做好啊!一一五斤一个,要拿出席家豆腐的最高水平!”

汪达先生的家园,重新修整完好了。

远在青海果洛的牛氏夫人,也由她的女婿护送到石桥镇来了。

中国共产党永固县委员会统战部丁部长,决定用一辆北京吉普车,亲自送汪达先生回乡。

马成龙接到电话通知后,忽然想到汪达先生门前的那片沙枣树丛中,有一段弯曲小路,不知小汽车能不能通过?老马立即带了一盘钢条卷尺,亲自前来检查。当他急匆匆穿过拐把街,来到石桥桥头时,蓦地眼前一亮,他看到席寡妇豆腐店门口,不知在什么时候,挂出了一块巨型招牌,该牌足有1.7尺宽,5.5尺长,亮闪闪黑漆打底,赫然上刻四个金字——席氏豆腐,再看落款,明白无误,写的是:陇右九十三岁翁郑岚泉题。马成龙不觉看得呆了……唉唉,这鬼丫头!

同类推荐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文集,是作者对生命形态和生活万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白话论语

    白话论语

    国人历来推崇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是教师师祖。从古至今,《论语》译本不少,但大多数不适于普通民众,往往是注释类居多,有些实用的,又辞藻过分华丽。本册书稿注重实用性,通俗易懂是其立足之本,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极易入门的。
  •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宋词精品鉴赏》收录了《临江仙》、《阳关引》、《竹马子》、《采桑子》、《水调歌头》、《蝶恋花》、《沁园春》、《清平乐》、《西江月》等作品,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并对词进行解析和鉴赏,品析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超级潜伏

    超级潜伏

    它无孔不入,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都为之服务,全世界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之中,令对手心惊胆战;它冷酷无情。跨国追杀前任领导人,使其喋血他国;密探遍布全国,国人谈之无不色变:高效!强悍!无所不为!一个人抵得上一支军队,这就是它——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本书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
  • 欧阳修诗词选

    欧阳修诗词选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欧阳修诗词文选评》分六个部分,具体介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平事迹,选录、注解和评述了他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文中的传世名作,可以说是我们今天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最新最好的普及读本。
热门推荐
  •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神王爷很倾城

    女神王爷很倾城

    “父皇~父皇~人家就要当王爷嘛!”“你也是,哪有女孩子家家当王爷的”“不嘛不嘛~”“好吧,那就依你。”皇看着女儿,也是醉了,平日里霸气侧漏的女儿,又要搞什么?
  • 人妖

    人妖

    。。。。。。。。。。。。。。。。。。。。。。。。。。。。。。
  • 婚姻保卫战:老公别得瑟

    婚姻保卫战:老公别得瑟

    他心中哀恸无法言说,只呆呆立在树下,看崖下的云海涛生涛灭,而崖上风声萧萧,梨花依然像那年一样落下来,绕着他打转。他抬头看西天升起的圆月,轻声叫她的名字,虽然这个人,再也不能回来。
  • 只是你的唯一

    只是你的唯一

    她现代南宫家的小千金,因为青梅竹马的背叛一朝穿越,变成了南宫王朝的长公主。他是离魄宫的少主,冷酷无情是他的代名词,他又是南宫王朝第一美男,众女子的梦中情人;他和她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命中注定。无尘,一个风一样的男子,为她停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他比他更早遇见她,却只得到朋友的称号,他不懂自己差在哪点,为什么她的目光从未停留过?三个人的电影,总有一个人要先走,是他?是他?亦或是她?是否有这样的结局,所有人都得到幸福?谁也不欠谁?谁也没有对不起谁?
  • 人鱼少年

    人鱼少年

    于小鱼因为天生爱出一种带腥昧的汗,一直都被同学孤立。他孤独、自卑、成绩不好,直到遇到了天使补习班的板刷老师。板刷对孩子和玩具的热爱使他拥有一种神奇的直觉,他洞悉了于小鱼的身世之谜。平凡的于小鱼一下子变成了会飞的鱼天使,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又和神秘的板刷老师在寻找天使时一起经历了哪些奇遇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 篮球是怎样炼成的

    篮球是怎样炼成的

    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挫折之中的岳子轩也是如此。看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怎样驰骋CUBA,之后登陆台湾叱咤篮球和娱乐圈,最终进入NBA成为球王……(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本书相对正统,但是保证会越来越精彩!
  • 公司兴亡,我的责任

    公司兴亡,我的责任

    两个人在交接一颗针时,不小心掉在地上,五个国家的人有五种不同的找法:德国人做事严谨,在掉针的地方分成很多方块格子,然后一个方格子一个方格子地去找。最后一定把针找到;法国人非常浪漫。他们凭借灵感。喝着香槟,吹着口哨,灵感一来,愉快地找到;美国人性格开放,不拘一格,他们找一个扫把一扫,再在扫拢的一小堆物中很快地找到;日本人讲求合作,两个人商量一起找,你从这边找,我从那边找,一下就找到;中国人则不同。首先不是如何去找针,而是想法推卸责任。追究是谁的责任。
  • 重生之行者无疆

    重生之行者无疆

    重生了,高山会干些什么?四处投资,捞捞钱。骑着赛车,夺夺冠。建支乐队,唱唱歌。再买辆房车,带着自己的几名女队员满世界瞎逛。最后,她们又造了艘船,这几个人扬帆出海了!不过嘛,再干这些事之前,高山先是对暗恋已久的钢琴老师送出一封情书,犹豫一下,又给了她女儿一封……
  • 离火原

    离火原

    拥有才华之人,皆是天生冒险家。金钱、地位;权利、永生;隐藏在那壁垒之后的未知领域,引无数英雄竞相折腰;可触及此间一切之人,世称曰:蛊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