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1100000030

第30章 交响作品欣赏(15)

乐曲一开始的引子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营造了薄雾缭绕、曙光初露,大地苏醒的气氛。第二段,描写多瑙河以新的风貌开始了一天的生活。音乐从小提琴弱奏的震音开始,在这个背景下,圆号奏出全曲主要主题动机。音乐朦胧、若隐若现,仿佛是在昏暗的水面上显露出一丝白光,其中木管乐器在高音区稀疏轻弱的点奏似乎是虫蝇的呓语。主题动机迂回地向上爬行,力度渐次增强,最后,晨曦终于拨开了雾霭,多瑙河从沉睡中醒来。

第二段,音乐活跃起来,随后时缓时急,仿佛是美丽的多瑙河渐渐伸展着它那妩媚的身躯,在温暖阳光的沐浴下开始了新的一天。

下面开始的五首小圆舞曲,每一首都由一个主题和一个对比性旋律构成。第一首小圆舞曲的主题是全曲的主要主题,被视为整部圆舞曲的灵魂,主题中不断上行的音调和轻松活泼的三拍子,以及在高音区相伴而现的短促装饰性顿音,使其抒情、明朗、充满生机的特点尤为显着,同时也使音乐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全曲主要主题:

接下来,出现了一个轻松跳跃的旋律,与主题形成对比,加强了音乐活跃向上的情绪:

第二首小圆舞曲,主题犹如起伏的潮水层层涌进:

随后的音乐,突然从D大调转为B大调,在舒缓而轻盈的节奏上呈示出一个对比性的旋律,似乎是岸边乡村少女在翩翩起舞:

之后,这首圆舞曲的主题再次出现。

第三首圆舞曲的主题带有优美典雅和端庄的特点:

这个主题反复后,一个快速流动的音型出现了,它是对比性的旋律,舒畅而兴奋,不规则的重音和逐渐增强的力度,使乐曲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

简短的过渡句将音乐转入F大调,第四首圆舞曲开始了,主题有着妩媚动人的特点:

下面的音乐热烈奔放起来,乐队强力度奏出一个节奏性很强的更为男性化的旋律,仿佛是小伙子们矫健的身躯,也似乎是多瑙河怒涛翻滚击推着峭壁:

这奔放的音乐,余兴未尽的一直延续到第五首小圆舞曲主题的出现。

第五首小圆舞曲,主题跌宕起伏,柔美悠扬:

随之而来的对比性旋律,以欢快热情的情绪把乐曲推向最高潮:

尾声,是全曲的总结。依次出现第三首、第二首、第四首和第一首圆舞曲的主要主题,以及引子的主题动机,最后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圆舞曲(Waltz)英文音译“华尔兹”,是由德国、奥地利高地地区的舞曲“连德勒”发展而成,18世纪中叶以后流行于欧洲,既在舞会中伴奏,也在音乐会上演奏。圆舞曲为三拍子,旋律优雅流畅,并含有旋转的律动,伴奏常以强拍的低音与弱拍的和弦相交替,乐曲由两个或三个段落构成。以约翰·施特劳斯父子和兰纳为代表的维也纳作曲家的圆舞曲作品被称为“维也纳圆舞曲”。维也纳圆舞曲是一种大型的圆舞曲,由多首较为独立的圆舞曲组成,前后分别有引子和尾声。它性格活泼,音乐较为华丽,速度稍快,三拍子富有弹性,常在第二拍和第三拍上拖速,节奏较为灵活多变。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作品中最着名的一首,写于1867年。

在1866年,奥地利与普鲁士进行了一场为时七个星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奥地利惨败,普鲁士军队扬言要高唱凯歌进入维也纳。此时,维也纳城一片恐慌,忧虑与不安笼罩全城。为了扭转市民们的情绪,鼓舞人们的斗志,作曲家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人赫贝克的委托,以圆舞曲的形式写作了一首男声合唱曲《蓝色多瑙河》,但演出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将这首男声合唱改写成管弦乐曲,并亲自指挥了演出。作品大获成功,后来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

施特劳斯是19世纪维也纳有名的音乐世家,在这个家族中有三位同名的约翰·施特劳斯。父辈的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是一位作曲家,他一生写有300多首作品,其中圆舞曲为150多首。他的贡献在于他与另一位维也纳作曲家兰纳共同确立了维也纳圆舞曲的体裁规范,使圆舞曲不仅仅为舞蹈作伴奏,还以一定的艺术价值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老约翰·施特劳斯流传于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在1848年写成的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主要主题为:

拉德茨基(1766-1858)是奥地利的一位伯爵,在军队任官职,为奥地利帝国屡建战功,受到皇室贵族的尊敬。他曾领兵侵略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作者写此曲是表达对拉德茨基的崇敬之意。

老约翰·施特劳斯有三个儿子,长子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在音乐上最有成就。他6岁时写出第一首圆舞曲,19岁时编号为第一号的《寓意短诗圆舞曲》在欢呼声中连续演奏19遍,第二天维也纳报纸上写道:“好好休息吧,兰纳。晚上好,老约翰·施特劳斯。早上好,年轻的约翰·施特劳斯。”他创作的圆舞曲旋律舒展优雅,节奏灵活多变,具有浓郁的奥地利民间音乐色彩和鲜明朴实的音乐形象,在所作的近500件作品中,圆舞曲有168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圆舞曲代表作除《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之外,还有《艺术家的生涯》(1867)、《维也纳森林的故事》(1868)、《酒、女、歌》

(1869)、《南国玫瑰》(1880)、《春之声》(1883)、《皇帝》(1889)、《一千零一夜的故事》(1892)等。此外,他还作有16部轻歌剧,最出色的是《蝙蝠》(1874)和《吉普赛男爵》(1885)。杰出的波尔卡舞曲有《闲聊波尔卡》(1858)、《香槟波尔卡》(1858)、《雷鸣闪电波尔卡》

(1868)、《狩猎波尔卡》(1875)等。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小提琴拉得非常好,他经常边拉小提琴边指挥乐队。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两个弟弟在音乐上也很有造诣,年长的弟弟约瑟夫·施特劳斯(JosephStrauss,1827-1870)虽然学建筑,但也写了近300首舞曲,着名的有《奥地利乡村的燕子圆舞曲》、《天籁圆舞曲》、《人生充满爱和喜悦圆舞曲》,他的《生气勃勃圆舞曲》曾被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用于所作歌剧《玫瑰骑士》中。不过,他写的波尔卡舞曲要比圆舞曲更受到人们的喜爱,如他与兄长小约翰·施特劳斯共同写作的《拨弦波尔卡》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最小的弟弟爱德华·施特劳斯(1835-1916)在所作的200多首舞曲中,波尔卡舞曲占有多数,其中的《剪彩波尔卡》至今受到人们的青睐。爱德华·施特劳斯的儿子也叫约翰·施特劳斯(1866-1939),他是在指挥先辈们的圆舞曲和波尔卡方面施展才华。

思考与练习

1.简述《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创作情况与表现的内容。

2.熟唱这部作品中的全曲主要主题和各首小圆舞曲中的主题。

3.简述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与施特劳斯家族中音乐家们各自的创作特色。

交响音画《大海》

<法国>德彪西(1862-1918)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所作的三首管弦乐曲《牧神午后》、《夜曲》和《大海》是印象派音乐的杰作,《大海》是其中最大型的一部,标志着德彪西在交响音乐创作中,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大自然是印象派作曲家主要的创作源泉,但他们并不主张对大自然进行模仿性描绘,而是根据自身的感受,去反映对自然界的一种意象。在管弦乐曲《大海》中,作曲家采用三个乐章的形式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大海的静寂、海水的光色变幻、海浪的嬉戏、海的威力等,构成了三幅独立的画面。在整部作品中,他使用了印象派音乐派最典型的表现手法,如主题旋律的片断性,主题调性的模糊、游移性,多种短小零散的动机,众多形态各异的音型,瞬间变换的力度,新奇、多样的乐器色彩,富有色彩性的音型与和弦的平行进行,大量的不协和和弦,以及音乐中含混、不确定且多变化的调性,等等,力图用丰富的音响色调变幻引起听众对海的联想。关于这首乐曲,德彪西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说道:“你‘在这三幅素描中既没有看到也没有感觉到大海’!你这么说太武断了,谁将为我们证明它的准确性呢?我热爱大海,我曾经充满激情、无比谦卑地聆听过大海的声音,而这份激情与谦卑是大海应该得到的。如果说我拙劣地转述了大海对我说过的话,那么这既不是你的事也不是我的事,因为你必须承认一点:人的耳朵听到的东西各不相同。说到底,你热爱并为之辩护的那些传统在我身上已经再也找不到了。我最多只将这些传统视作一个时代的代表,而在这个时代中这些代表也并不像人们一厢情愿地认为的那样优美、宝贵。过去的尘埃并不一定要永远受到尊重……”德彪西的这席话表露出他笔下的大海音乐,不仅抒写了对海的感受与热爱,同时也是一种违反传统表现的、充满新意的对海的释解。

交响音画《大海》共分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带有小标题。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音乐描绘了从东方破晓到中午太阳高挂的整个过程中,大海的律动和不同瞬间所呈现出的光与色的变幻。乐曲分为三个段落。音乐一开始的引子,朦胧而阴暗,大提琴和两架竖琴奏出微弱的音型,犹如在黎明前昏暗的天色中,水波轻轻击拍着海岸。接着,小提琴明亮的高音区奏出的音调与木管低暗、浑重的音调两次呈现,其中插入英国管和加弱音器的小号奏出的引子主题。音乐在力度的变换与和声音响的浓淡交替中行进,仿佛是黎明前的曙色在亮与暗的光度中游移、荡动。引子主题:

随即,乐队涌出了不断上行的音型,并渐渐形成了明朗的强奏——一轮红日从海面上喷薄而出。

第一段,天色大亮,万物苏醒。弦乐演奏的三度与五度音程在空洞与丰实之间游动,描绘出海水在阳光的淡淡辉照下,色彩与光度的变幻。在这个背景中,长笛和双簧管奏出第一主题,表现海的平静:

随后,在竖琴波浪音型的纤弱声响中,圆号接过主题,并加以变化发展。当这一主题在木管乐器上重现时,海的波浪也随之活跃起来,竖琴的琶音演奏、弦乐划成九个声部的分奏、强弱力度的交替推进,表现出海浪的层层涌起和浪花的拍打飞溅。

接着,长笛独奏出一个新旋律,它蜿蜒起伏。同时竖琴和分为九个声部演奏的弦乐奏出固定节奏型,发出沙沙的声响,犹如海面上吹来习习清风,这海风渐渐强劲,又很快回复到轻拂怡人之中。

第二段,双簧管和小提琴以柔美、温暖的音色分别奏着各自的短小旋律。随后,长笛独奏再现出第一段音乐那蜿蜒起伏的旋律,好似在阳光照射下的大海,充满了温暖与各种光色的闪烁。接着,木管乐器将第一主题重现。之后,弦乐与木管音色上的对比和音型间的对答,铜管乐器的声响,音乐高潮中不协和音的交错,以及弦乐突强的震奏和弦、小号吹出的阴暗音调等,都刻画出大海神奇的律动与难以预测的变幻。

第三段,16把大提琴分为四个声部用浑厚的音色奏出。第二主题:

随后,木管乐器接奏这个主题,音乐愈发热情、愈加激动,其中小提琴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及三连音音型的演奏,犹如灼热的日光;它奏出的急速上行音阶与木管乐器演奏的音型相交错,又如同海浪的催涌。这沸腾的音乐象征着正午的太阳拨开一切雾霭,已经悬挂在高空。

接下来,音乐情绪逐渐缓和,加弱音器的小号吹出引子中的音调,其他木管乐器和圆号、长号相继应和着,弦乐始终以三连音音型加以衬托。在安静的音响中,英国管和独奏大提琴组合在一起,以独特的音色将引子中的音调加以发展。以后,在竖琴快速的琶音背景中,大管和圆号暗示出引子主题和引子中的音调。最后,在强力度中木管乐器再现出片断性的第一主题,并逐渐形成更为宏大的音响,似乎表现着大海所闪现过的最夺目的色泽和所拥有的全部光辉,连同它的深邃和它的威力。

第二乐章,海浪的嬉戏。这一乐章主要由许多短小的旋律性动机和较无规律的节奏型组成,用新奇多变的音色表现大海顽皮愉快的嬉戏和变化无常的性格。分为三个段落。

一开始的引子,在木管乐器的长音和弦乐的震音音响中,钟琴、竖琴、钹、长笛、单簧管、小号分别以不同的音型先后进入,音乐呈现出轻轻掠过的海风、海水的波荡,以及在阳光映射下海面上晶莹闪烁的光与色。随后,英国管奏出引子主题:

很快,这一主题便在双簧管声部响起,之中,色彩斑斓的光色与风舞浪动之声更为丰富。

第一段,小提琴演奏出第一主题,它那活泼、诙谑的旋律在浮动的海水伴奏推涌下,犹如海浪的欢笑和戏闹,小提琴透明的音色连同奏出的颤音,又仿佛是海水晶亮的光闪。第一主题:

在竖琴的演奏之后,圆号吹出一个短小的动机,似乎是淡淡的余辉散洒在海面上。

接着,木管乐器奏出的类似波莱罗舞曲的节奏音型和小提琴的拨奏与短小颤音,以及钹、钟琴、竖琴的声响,如同闪闪发亮的光波和阵阵嬉戏的涟漪。在这个背景中,英国管吹奏出第二主题:

接着,圆号和小提琴先后演奏着这一主题的变形,在音乐的尾部,嬉闹的涟漪似乎有些烦躁。随即,木管乐器掀起快速音流,小号也加入进来,弦乐与木管交替奏出狂暴的音响,倾刻间,大海涌起怒浪,但很快又平息了。

接下来,另一个动机在单簧管上响起,以后,小提琴将这个动机进行了展开。当圆号接奏这个动机时,类似波莱罗舞曲的节奏音型又在木管乐器中响起,大海渐渐地活跃起来。突然,由双簧管奏出的引子主题闯入,大海平静下来,耀眼的光波依旧在起伏的海水中闪亮。随后,圆号奏出波莱罗舞曲的节奏型,小号不时插入,小提琴弱奏着忽高忽低的快速音型,三角铁、钟琴、竖琴的点奏,这一切勾画出平静的海面上不时涌出的浪花和在阳光映射下光色的变幻和闪动。在这个背景下,第二主题在大提琴上重现,这是对大海的赞美与歌唱,它那温暖的音色与深情的咏唱充满了热爱之情。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但有所变化。在乐队微弱浮动的音响中,双簧管和单簧管奏出引子主题,小号以一个新的动机给以回应。之后,不协和的嘈杂之声和弦乐急速的上行音型,使人感到海浪喧闹翻滚起来,很快它又安歇下来。这时,双簧管和英国管奏出引子主题片断音调,伴奏声部由单簧管在低音区奏出短促的颤音、小提琴拨奏、长笛吹出急速的上行音型,这些都好似一幅海风掠过,暗蓝色的海水不时涌出泡沫,闪烁的光点时隐时现,欢笑的浪花阵阵飞溅的风景图。渐渐地,海浪狂啸起来,汹涌的波涛在很强的音响中持续着。

当它平息后,长笛奏出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在波动活跃的伴奏背景中,显得疲惫、有些喘吁。紧接着,大提琴奏出一个新的旋律,它舒展、平静。之后,这个旋律在小提琴声部重复并加以展开,海水由嬉戏逐渐转为翻滚,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大的浪潮。

同类推荐
  • 都市速写簿

    都市速写簿

    1975年到1988年,是台湾走向开放、社会力爆发的年代。整个社会都在急遽的变动之中,高楼盖入农田,工厂挤进民宅之间,与经济上升同时而来的,还有严重的交通堵塞与空气污染。人心因物欲而躁动,人们在放纵感官的同时,心灵的空虚也一一显现。摄影家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成年以后,进入台北工作生活。他以敏锐的摄影触感与深切的社会关怀,记录下那个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八十张照片及其背后文字,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与结束,台湾完成它的蜕变,阮义忠也在摄影中反躬自省,发现他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茶具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茶具

    本书内容包括:唐代茶具鉴赏、宋代茶具鉴赏、清代茶具鉴赏、古代茶具的传播、紫砂茶具紫壶与收藏。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建筑艺术与绘画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建筑艺术与绘画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西戏中演: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主要收录了用戏曲进行跨文化沟通:成功的先例、梅兰芳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访美比较、亚洲戏剧让西方人接受并学习的可能、西戏中演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莎士比亚与昆曲:内心外化的麦克白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惊世一舞之舞逆苍穹

    惊世一舞之舞逆苍穹

    前世为妹妹而死,却没料想到自己死后竟然穿越了!更不知自己穿后,妹妹也穿了!穿了也就算了,我忍,早产也就算了,我还忍,被自家娘亲情敌抢走了还关了十二年,我接着忍!可是,谁告诉我这天生体质羸弱是咋回事啊!突然间,情敌你家主位置就这么给我了??
  • 北城远方

    北城远方

    花诺诺,如果这世上还能有谁比我更爱你,我想也只有张艺了吧
  • 彼岸系列:少女们的复仇

    彼岸系列:少女们的复仇

    她们本是三个快乐的女孩,因为一场阴谋,她们从纯洁的天使华丽的蜕变成了恶魔。她,冷酷,嗜血;她火爆,腹黑;她可爱,调皮。谁也没有想到,十年后,她们竟然是黑白两道叱咤风云的神秘女孩。她们的回归是她们噩梦的开始,而在一场华丽的复仇游戏中她们能否拥有温暖与爱情。敬请期待。
  • 光暗传奇之创世者

    光暗传奇之创世者

    生活在大城市的段君,为了生存每天忙的焦头烂额,没时间谈恋爱,也没时间到外面消遣,唯一的放松方式,就是等到放假的时候在家里上上网打打游戏。听朋友说起,最近流行一款非常火爆的游戏,名字叫《真实的世界》,据说游戏中的一切,就如同现实一般。带着好奇心,同朋友在游戏正式开放的那天,一起进入到了游戏中......书友群:喜欢聊天的朋友请加入:593276097
  • 阴阳宝石

    阴阳宝石

    作为男人,活着的目标就是......长相能帅得被人嫉妒得用跑车砸死,身边美女多得能被女神们争着推倒......钱能比银行储备还多,仅此而已,本人余愿足矣.....可残酷的现实是却被丢进蛮荒野人世界,穿起草裙当起了原始人......这?......忍着心里的悲痛,只能很低调的说:“这一点都不坑妈,这事实上坑爹......”。
  • 某恶魔上天之旅

    某恶魔上天之旅

    “唔,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来到主神空间,但是我是个恶魔。请不要惹我生气,谢谢,我打人不犯法。”……来自莫恶魔的爱情宣言。
  • 伴卿行

    伴卿行

    通过一个女孩穿越到一个莫名的乱世,从一开始的简单脆弱慢慢成长起来的故事
  • 冷漠杀手PK冰山帮主

    冷漠杀手PK冰山帮主

    是花心的他:是冷漠的他:是忧郁的他:是冷漠的她:是妖娆的她:是单纯的她:在记忆的长河中,他们彼此守着诺言,是被各自伤害的他们,再次的相遇会让他们相爱吗?
  • 念观天

    念观天

    修行之路充满着艰难险阻,去掉主角光环再去看,有的人没有修炼资质没法修行,有的人资质一般走不远,有的人资质可以但总有兑现完的一天,能够将设定好的修行体系(多半只为主角而设定的体系)从微末修炼到巅峰的人除了主角还能有几人,所以修行路是说断就断啦。这是观天的故事,欢迎各位书友点阅!
  • 闺门事

    闺门事

    他重伤垂死,深情“浅浅,我们之间有一百步的距离,我不奢望你能朝我走来,我只求,我向你走来时,你别背对找我”她抹抹眼泪,反驳“背对着你,说明我信任你”“那你接受我么?”“古墨染,你起来,我看你的伤肯定是假的,哪有人快死了,还能说这么多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