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虾仁披萨被服务员送上桌,司有云又点了份水果沙拉,张小凡急匆匆的抓起一块就往嘴边送去,看来,是饿坏了。
“真好吃,谢谢小姨,妈妈只有在六一的时候带我来吃过一次。”小凡边吃嘴里边鼓鼓囊囊的说着。
“慢点吃,可以配合饮料顺一下。”司有云拿起一张餐巾纸,给小凡的嘴角擦拭着油渍。
“小姨,你也吃呀!”这么多,我可吃不完,味道好极了。”张小凡拿起一块披萨递给司有云。
司有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说实在的,对于食物,她好像没有特别想吃的欲望。
看着这样一块虾仁披萨,司有云觉得完全一点胃口也没有,忽然有些想念前两天的晚上的场景,司有云环顾四周,她可以很清楚的听到人们交谈的声音,还有人们吃食物吞咽的声音。
司有云很清楚的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样的身份,可是在这样的公共场合,面对自己的女儿,她觉得必须要控制自己。
司有云将披萨送进口中,小口小口的吃着,有些味同嚼蜡,但是奇异的是,那种嗜血的感觉得到了缓解,就在她吃完一块就要拿向第二块披萨的时候,一道声音在背后响起:“你是打算准备拉一晚上的肚子吗?”
司有云回过头,只见一个脸部线条很刚毅的男人走了过来,“莱雅,你从哪里弄来这么可爱的孩子?”男人看到司有云,好像很久没见的老朋友一样自然。
司有云不认识这个男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认识张莱雅,就微笑着点了点头。
“莱雅,你什么时候学会笑了?”男人感到无比差异。
“等孩子吃完我带你去见真正的来雅。”司有云看着男人说道,从他的眼神中,司有云判断出他应该不是一个坏人。也许,多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情,可以多一个办法。
男人从身后的背包里拿出一包打着xx牌子的饮料,递给司有云,“喝点吧?”
司有云接了过来,男人凑过来说道:“这里面的可是来自大兴安岭的……”
“小姨,我吃好了,你能带我去看看妈妈吗?”小凡语气恳求的说道。司有云顺手将饮料放进了包里。
唉,到底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司有云心底叹了口气,对着小凡说:“先去那边洗手间把手上的油渍洗一洗,我把东西收拾好了我们就去。”
“哦,真是太好了。”孩子的语气很兴奋,溜下座位,向洗手间跑去。
“来雅,你居然这么有耐心?”男人瞪大了眼睛,看着这和谐的一幕。
“我说了,我不是张莱雅,这一切都会有个解释,你见到她本人才会知道。”司有云清楚的知道,只要自己顶着张莱雅的身体,就会被人误会。
“莱雅,你是不是在开玩笑?你身上的气味我怎么会闻不出来?等等,血液流动的声音?还有,”男人扣住了司有云的手腕凝神听着,目光中满是惊奇,“心跳的声音?”
“我都说了我不是张莱雅,”司有云用力抽回自己的手,看向不远处正在洗手的女儿一眼,“等会和我一起去医院吧,会给你解释的。”
小凡洗好手又朝这边小跑来,司有云张开双手,孩子一头垒进了司有云的怀里,“刚刚吃饱,不要剧烈运动。”说完,轻轻拍了拍小凡的后背。
拿起了东西,腾出一只手牵着小凡,司有云冲着男人笑了笑,“一起走吧。”
男人石化3秒,随后跟上。
路过蛋糕店,司有云对小凡说道:“你妈妈想吃蛋糕了,托我买呢,咱们进去吧。”
小凡摇摇头,“不,我妈妈从来不爱吃甜的,小姨你肯定记错了。”
司有云的心里一阵温暖,“是的,其实你妈妈以前可爱吃甜的呢,只不过被甜食弄坏了牙齿,所以后来才不吃的,人在生病的时候总会想吃点以前曾经爱吃的东西,才让小姨给买呢。”
小凡歪着脑袋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是的呢,有一次,我生病挂水时就特别想吃苹果呢,其实我平时最讨厌吃苹果了,那我们进去选吧。我想妈妈应该会喜欢吃草莓酱的,因为我就很喜欢吃。”
“好的,我们就按照小凡说的来选……”
男人等在蛋糕店门口,片刻之后,只见一大一小的两个人手里多了两盒蛋糕,“我来帮你拿吧。”男人很绅士的说道,顺手接下司有云手里的大包。
推开医院病房的门,小小的人儿欢呼着朝床上扑过去,“妈妈,我来了。”
孩子扑在了张莱雅的身上,“嘶~轻点,”张莱雅的五官变了形,“你碰到了我受伤的腿。”随后又瞪了一眼司有云。
“妈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凡察觉到张莱雅的不悦,小小的脸上呈现内疚之色,司有云心疼了,拉开孩子。
“对不起,我会教育好孩子。”司有云懦懦的说着,同时在面对曾经的躯壳五味杂陈,“孩子只是比较喜欢你的身体,她什么也不懂。”
“天,蒙星,你终于出现了,”张莱雅一眼看到随着司有云走进来的男人,发出高兴的惊呼声。
“你认识我?”蒙星奇怪的问道。
“我可是认识你三百多年了。”张莱雅看到蒙星奇怪的表情,突然起了玩笑之心,却没有留意一旁的张辰海的表情,在看到蒙星的那瞬间,张辰海俊美的脸上浮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恐惧,孔也放大了很多,顿时陷入了回忆。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頻发,黄河一带的水患尤其严重,而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许多家庭妻离子散,民不聊生,起义在全国各地纷纷接竿而起,战乱纷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
于是从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然而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了“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再一次一次造成了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永乐皇帝(朱棣
)不得不继续进行强迫式的移民,借此来恢复生产力。
山西境内位于晋南的洪洞县的一棵大槐树由此变得特别有名气,由于当局将许多的移民集中到了这里,再从这里分批迁往其它的省份。
而张辰海和张莱雅的父母就在将要移民的名单之列,由于每个家都要分离一户出来,张辰海的父亲张老二在家中是老二,小三又太小,上面的哥哥是要守着父母和祖业的,最适合移民的就只有张老二一家,张辰海已经是18岁的少年,妹妹张莱雅年仅16岁,
在哭声中拜别了家中的亲朋友好友,和其他的许多的家庭一样将往其他城市迁移,张辰海还记得那年和父母妹妹离开村子的场景,奶奶和爷爷老泪纵横的模样,好像一切都在昨天一样。
张辰海还记得乡亲们聚集在大槐树下的情景,有的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想要远走他乡,走向财富人生,也有的对家乡念念不舍,全家人都哭哭啼啼的,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大多数的人们有的是沉默。
而张老二一家就是沉默一族,对未来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是一份艰巨的任务,但是也没有抱有绝望,张辰海的娘亲告诉张辰海,只要不偷懒,手脚勤快,总会有口吃的。
在野外忽明忽暗的篝火前,一家人偎依在一起,心,感到从来没有这么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