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1800000019

第19章 英、法、美等国的幽默特征

1.典型的英国幽默

(1)双关俏皮话和性幽默是英国幽默的重要特点。

(2)创办于1841年的《笨拙周刊》是世界闻名的幽默杂志。其风格优雅高尚。《私人侦探》(创刊于60年代)擅长攻击、讽刺,且敢于攻击各行业的知名领袖并因此以诽谤罪名而被起诉。

(3)“幽默感”在英国备受人们的称赞和欣赏。在英国如果被人指出“缺乏幽默感”,几乎使人无地自容。

2.颇具特色的法国幽默

攻击他人(如权势人物、外国人)而不嘲笑自己是法国幽默一大特色(英国幽默是嘲笑自己,也讽刺他人)。

性幽默在法国也非常流行。

政治家不像美国那样幽默,但讽刺政治的幽默却是从伏尔泰以来的一个传统。

3.富有意味的美国幽默

美国幽默,同其他民族的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人们对有点紧张的事开点玩笑。如二十世纪80年代电脑热潮时,有这样的书《莎士比亚是程序员》。

①攻击幽默和性幽默是美国幽默的两个最大特点。

成年人使用的许多攻击性幽默常常与性有关。

例如某招牌:“外出吃饭,敬请自慰。”

一般以“性暗示”的方式表达,赤裸裸的性幽默不受人欢迎。

②非常重视和欣赏Humor是美国人的一大特征。

请看下面两句典型的话:

“男人情愿承认犯了叛国罪、谋杀罪、纵火罪,装了假牙、戴了假发,也不愿承认自己缺乏幽默感。”这是弗兰克?莫尔?科尔比在《纽约每日新闻》上发表的妙语。查理斯?林德纳也表述过类似的看法:“对于一个有幽默感和两条腿的人,如果不能两全,最好是失去一条腿。”

4.其他国家的各具特色的幽默

(1)意大利幽默

意大利的歌手喜欢以幽默的歌词进行讽刺,表现滑稽,攻击警察的愚蠢在意大利很风行。由于法西斯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盛行,导致政治幽默也大量流行。

(2)澳大利亚幽默

在澳大利亚,性幽默具有粗鲁的因素,不像英国那样高雅;幽默机智的总理受到人们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但青年人并不热衷政治。

(3)以色列幽默

西方宗教的经典《圣经》其实是犹太民族的历史记录。“笑”在《圣经》出现过50次。

由于民族深深的、长久的苦难,犹太人自我嘲弄非常盛行,下面的一个笑话典型地反映了这种特点:

三个犹太人被判了死刑,被带到行刑队面前。行刑队长盯住第一个被判罪的人。

“你要一块蒙眼布吗?”

“要的,大人。”

他对第二个人问了同样的问题。

“要,大人。”

他又问第三个人。

“不要,我不要你们这些恶人的任何东西。”

第二个人贴着他的耳朵悄声说:

“莫伊西,现在不要招惹麻烦。”

性幽默几乎在以色列文化中看不到。

5.生活中美国人如何幽默

美国人生性乐观开朗,爱好幽默。

“我们的工作是如此秘密,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是一家有些工作属于机密的研究所,一位实验员的职业幽默。

幽默没大没小,有则幽默是调侃经理们的。

某医院发明了一项换脑新技术。有人想换一个聪明点的脑,于是就去医院问医生:“换一个脑要多少钱?”医生说:“那要看你想换什么样的脑,工程师的脑要5万元。”那人说:“还有好点的吗?”医生说:“一位得过诺贝尔奖科学家的脑要10万元。”那人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医生说:“有!经理的脑要20万元。”那人大吃一惊,说:“难道经理比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更聪明?”医生解释道:“经理们从来不用脑子,原封未动的崭新脑子当然贵一点。”

员工们听了大乐,经理们也只好一笑置之。

美国人喜欢在汽车的行李箱后或保险杠上贴小纸片,成为发挥幽默感的好地方。开车时经常会发现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妙文。例如,有一张写道:“嗨!请撞上来吧,我正缺钱用哪。”这是警告那些飞车族别紧跟在后,否则果真撞上了就要大大破费。一辆破旧的小车后面贴着:“我的另一辆车是劳斯莱斯。”既为开破车自嘲,同时也幽了开豪华名车者一默。劳斯莱斯是售价几十万美元的英国豪华名车,豪富们以此炫耀。在劳斯莱斯车的广告中,常以其独特的散热器为手工精制并由工匠签名为傲。有位美国人不吃这一套,讽刺说:“今天我看见一辆劳斯莱斯车停在路边,那由工匠签名的散热器正在漏水。”

爱因斯坦颇有幽默感。他批评量子力学几率解释之名言:“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子。”你尽管如此不同意他的意见,也得承认此言之风趣隽永。一位记者要求爱因斯坦:“请用最通俗的方式解释相对论。”爱因斯坦说:“夏日傍火炉,你感到度日如年;与情人约会,你感到光阴如箭。这就是时间的相对论。”闻者莞尔。

美国人不仅喜欢幽人家一默,也善于用幽默自嘲。

1996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的杜尔对阵民主党的克林顿。杜尔为资深参议员,长期担任参议院议长。选战正炽时,民意调查表明他处于明显劣势。杜尔决心破釜沉舟,辞去议长职务作背水一战。但杜尔仍然无法挽回颓势。选举结果揭晓后,落选的杜尔在他的竞选总部门口对记者说:“今天是我平生第一次感到无事可做。”这种坦率的自嘲使在场的记者们大笑,看实况广播的电视观众们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适时应景的幽默使得一向严肃的杜尔增加了几分亲和力。

在美国,幽默而优者可以赚大钱。美国的主流电视台在晚间十一点半以后有固定的娱乐节目称为“Talkshow”,可译为“脱口秀”。这些节目由主持人说笑话,有点像中国的单口相声。题材大部分来自近日新闻中选出来的笑料,再刻意调侃一番。这些名嘴们摆出一副滑稽相,加以天生贫嘴巧舌、油腔滑调,一开口就引起哄堂大笑。脱口秀节目天天翻新、花样百出,人们不禁感到奇怪:他哪来那么多笑话?原来这些名嘴们都有写作班子,专门收集笑料,编写笑话供名嘴们选用,故为集体创作,并非一人之功。节目的后半部分由主持人邀请名人对谈,被邀请者多半是电影明星、体育健将、文化名人及政要等知名人士。对谈的内容五花八门,当然都离不开幽默,目的是使观众大笑。别小看这些名嘴,他们身价不凡,年薪高达几百万美元,各电视台争相延聘,甚至不惜重金挖角。

幽默是生活中的润滑剂。在开会或谈判等本来很严肃紧张的场合,往往一则幽默就能引发哄堂大笑,气氛顿时放松。上司要在下属面前表现亲和力,幽默也是百试不爽的利器。所以别小看了幽默,用处大着呢。

幽默从侧面反映一个人。若非智者,能适时应景当场想出谑而不虐的幽默来并非易事。那些心胸狭窄气量小的人,要不然就是经不起别人的幽默而恼羞成怒;再不然就是借幽默之名以谑而不虐之恶语伤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幽默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和品格。

6.美国人这样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有许多美国家长看来,用心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也是美国式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美国许多家长甚至早在婴儿出世才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

不少比较聪明的婴儿在这个时候往往已开始萌发了与开玩笑有关的“幽默意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家长故意将抱着的孩子作“下坠”的动作时,一些孩子会在体味到身体下落的一种特别感觉的同时,竟然还会意识到这完全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于是脸上可能会漾起笑容!

一岁左右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学步摔倒时,不妨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此时孩子往往会被大人扮的鬼脸引得破涕为笑。一些家长甚至还鼓励孩子学着模仿自己做鬼脸,做得愈可怕就愈能得到表扬:“宝贝做的鬼脸比爸爸做的更难看!”或许这时的孩子还不能尽情领会大人话语中的确切意义,但他一定知道:大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肯定!

两岁时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中发现幽默。多数美国家长会经常在生活中故意制造出一些这样的“不和谐”。比如,爸爸将袜子试着“戴”在自己的手上,脸上则露出难受的表情。要是孩子也学着把手套“穿”在脚上,父亲不但不会对孩子横加指责,相反倒是跟着孩子一起哈哈大笑。当然,这种故意“创造”的不和谐不能过多、过滥,只能偶尔为之,以免诱使部分缺乏幽默感的孩子弄假成真或本末倒置。

当孩子满三岁时,已能认识到概念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当爸爸故意手拎妈妈小巧的女式皮包,或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在家里,美国家长在通常情况下会默许孩子装模作样地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一边模仿,一边哈哈大笑。

四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你发现你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快活地扮演王子和公主角色,并演得十分投入时,你不仅不要阻拦,而且自己可客串进来扮演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好玩。

待孩子长到五六岁时,便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了。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绕口令的学习,都能使他们感到趣味盎然,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编一些简单的文字游戏。

在美国,七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有的大人也不会粗暴地予以打断正在讲笑话的孩子,尤其是那些淘气小孩的粗话或恶作剧来“平衡”学习中遇上的烦恼。尽管其中的幽默可能让大人们不快甚至难堪,但大人们都会予以包容。这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呀!一般情况下,美国的家长和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都会作出明智之举。

到了八九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家长这个时候应注意倾听孩子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这也是美国家长对孩子的幽默感作出肯定的表示。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幽默感,大人还可引导他们编幽默故事,给一些小幽默甚至添加一个令人捧腹的结局。

当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时,学校会常常举办有关“幽默故事”写作或讲述的比赛。对于这类能起到增强孩子幽默感的活动,父母们大多予以无保留的支持。

同类推荐
  • 情书·时光纪

    情书·时光纪

    本书是一部短篇合集,以“你做过的最美好的事”“你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世上最疼爱我们的人”等诸多话题为中心,主要内容是小狮和夏栀身边人的励志故事和散文随笔等,围绕亲情、友情和成长进行描写,内容励志、温情。旨在通过身边人的小故事,向读者传达温馨的道理,和美好的情感。
  • 面包和爱情:毕业季

    面包和爱情:毕业季

    以黄科大为背景,讲诉13届毕业生的故事。就业与失业、面包和爱情、理想和现实,在这个‘史上最难毕业季’激烈碰撞。大四毕业生最后一年该怎样度过?大二大三要怎样把握好提前量,以至于毕业时不那么迷茫?学业和感情该何去何从?《毕业季》用毕业生的视角告诉你,青春不会打烊。
  • 恋上百分百葡萄柚原汁:麻辣校园“偶像剧”

    恋上百分百葡萄柚原汁:麻辣校园“偶像剧”

    他,外貌酷似“金城武”而毫无自觉,懵懵懂懂地活了快20个年头……她,文武双全百毒不侵的心机美人,甜蜜笑容背后是猎人般的目光……燥热的夏天,躁动的大学,他们,谁是猎物,谁是猎人?
  • 踮脚张望的时光

    踮脚张望的时光

    “90后”——自己做自己的偶像!充满奇思异想,注重个性,敢于与众不同,不受束缚,富有创造力,有时代赋予的使命感,有同情心,更能跟上科技时代大潮发展。独具个性的一代,看他们的故事在优美清新之外给读者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感觉。
  • 这一生,只为爱而活

    这一生,只为爱而活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与生俱来,血脉相连,不以贫富贵贱而改变,不以个人喜好厌恶而取舍,这就是亲情。本书精选的一个个温暖心灵的亲情故事,是每个人对家的深情回忆。你能感受浓浓的亲情、对父母的深深谢意、对父母的愧疚,或者有太多来不及说的话……
热门推荐
  • 黑袍神主

    黑袍神主

    木已腐朽,不可雕琢,黑袍神主,拨乱反正.....
  • 良配闲修

    良配闲修

    苍海幻雾一池瑶琴,一段雾修,他静修,她心修,他是她的大师,却匆匆擦肩而过;一朝再生,她是神学院院士,和他再度相遇;他依然是大神,法修斗气,剑术琴修,样样无所不能。她却因教规束缚,和他若即若离......直到三百年后......
  • 凝翾殇

    凝翾殇

    ---一语江湖,铮铮侠骨,断给了丝丝柔情;辗转时光,漫天碎花,纷飞了岂止回忆。---痴情翾,魂牵梦断时,泪洒枕雨湿;糊涂赫,幡然醒悟时,恨溢人已逝。---他们,一个是华丽蜕变的南宫凝翾[xuān],一个是冷若冰霜的蔚[yù]凌俊赫。---他的六年又六年,换来的是与她的相遇,而这场相遇,又彻底改变了她的五年。他们之间,怎能一个真相抵尽?所谓的错爱到底是谁做了谁的替代?无法预料的仇怨又究竟应不应该?如果说相遇是命中注定,那么上天便给了他们太多的考验。种种的烦扰纠葛,最终将会换来怎样的尘埃落定?---跻身江湖,多少人中了身不由己的毒,多少人被下了红尘凡情的劫。他动了情,她痴心种,他和她,又岂止赫与翾?江湖纷乱,你不懂我,我亦不明你心。多少最初的真实,变成了逞强的谎言。正所谓“落花纷飞,怎奈流水急湍;情根深种,怎敌情失念断”。---在这个牵动情肠的江湖之中,一场痴情爱恋将会上演......
  • 无始至尊

    无始至尊

    家族里的武修天才,少年得志义气风发,欲闯荡天下却不知是坎坷还是坦途……潇潇少年郎,兮兮志气淌,欲闯天涯路,前途两茫茫。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国学经典

    国学。又称“汉学”、“中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分,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以《四库全书》分,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为标准,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学者认为。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一阴一阳谓之道),其次是生命国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再次是家庭国学(家和万事兴).最后是公益国学(周乎万物道济天下)。总之,国学乃是“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的学问。
  • 沐谨依年

    沐谨依年

    小时候的郁沐白,希望有个白马王子牵她的手长大后的郁沐白才发现,原来,人越长大越孤单,那些你所得到的,所拥有的,也终将会失去。“你相信一见钟情吗?”“如果世界上真有一见钟情,那么我想你就是我的一见钟情”——“韩谨辰,我们两什么关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 墨海雨烟

    墨海雨烟

    墨海雨烟,深处不忘。笔下竟是思念的距离,时间匆匆去去。不过入目繁华,情深不如你。
  •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声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声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城夜谈

    鬼城夜谈

    死去的老师重回班级上课,老师点名啦,答不出题就会死!!!
  • 听梦醒的声音

    听梦醒的声音

    一个人拥有再大的力量也逃不过生死。生死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你知道吗?当你倒下的一刹那,梦醒了,彼岸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