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2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这是一本论文集,所收录论文的内容均与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相关联,故题名为《历史与文明》。

本人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开始踏入史学大门。1982年毕业即从事高等教育工作,一直致力于中国历史文献学与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三十多年来,在二十多种报刊杂志及学术专题论文集发表了文章一百余篇。现已年届花甲,对自己的史学道路略作回顾与小结,将曾经发表的文章辑集出版,当为人之常情。历年所写文章尽管基本与本人从事的历史专业相关,但也写过一些临时应邀之作,全部收入文集似嫌内容过于宽泛,且文集分量不宜太大,故当有所选择。经过斟酌,下面所述几类文章本文集没有收录:其一,与本文集主题不太贴切的文章。例如,本人自1994年至2011年连续担任包头师范学院二级教学单位行政负责人(职务名称随着事业的发展有所变化,包括历史系副主任、历史系主任、历史文化系主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院长等,实际是同一岗位)跨过了18个年头,其间因工作需要写过一些教育管理类的论文,此类文章与“历史与文明”有些距离,故未收录。其二,本人历年独撰、合著、主编、参编著作已出版20多种,其中有些著作的某些章节可以独立成篇,曾抽出略加整理在期刊发表,此类文章因在原著作中完整保存,故未收录。其三,有的文章与他人合作或指导研究生完成,二人署名发表,不属于本人独立写作的成果,故未收录。其四,以前发表的文章,今天重新审读,相较而言,有些文章或论题意义不大,或论据不够充分,或结论似欠全面,或内容较为单薄,或介绍知识为主,或属于动态综述,为控制文集篇幅,亦未收录。

收入本文集的文章,大体说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谈文明。本人1990年参加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撰工作,负责《中国古代礼俗》一书的撰写,该书于1991年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礼俗》1994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繁体字版,1997年商务印书馆、2010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又出修订本),之后主要研究方向转向中国文化史。“文明”与“文化”两个概念相重叠的地方很多,在中国的各类辞书中大多都有互为解释的义项,往往被视为同义词,尤其在理论研究中难以截然划分。然而,这二者毕竟不完全等同,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说来,文化可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而文明主要包含正面的内容。研究中国文化史主要应倡导正面的内容,故本人1999年主编的属于中国文化史性质的著作《中华文明简史》便以“文明”题名,其中将“中华文明”定义为:“指包括当代56个民族以及曾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古代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见《中华文明简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3页)广而言之,本文集中的论文大都属于研究中国文化史的范畴,如再细分,有关中华文明、中国礼仪文化、阴山文化史等内容的文章,可列入探讨“文明”一类。

二是论文献。本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讲授的第一门课程,是《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后改称《中国历史文选》),1989年参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出版)一书后,又开设了《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两门课程密切相关,且一直是本人的主讲课程,故本人贯穿始终的一个研修方向是中国历史文献学。由于教学与科研的需要,本人浏览了一些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典籍,也写了一些论述文献的文章。其中1986年至1990年,应邀在《宁夏日报》理论版开设了“漫话历史要籍”专栏,介绍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断断续续发表了40多篇文章。因报纸容量的限制,按编辑要求,每篇均为千字左右的短文,故对每一历史要籍只能择一特点略加论述,无法展开评论。即使这样,因压缩版面之需,文章发表时也多经编辑删削。这些短文内容并不全面,多为归纳学界通行的观点且点到为止,严格说来算不上学术论文,但好歹成一系列,记录了本人阅读古代典籍及相关文献的心得体会,加之一般报纸难以留存,故收入本文集。需说明的是,原计划共写百篇系列短文,将中国从先秦至清代的历史典籍择其要者逐一简要介绍,但由于报社工作调整,文章写作至南北朝专栏中断,未能按计划全部完成,想来令人略感遗憾。另关于《齐民要术》的短文,亦为专栏而写,因专栏停刊,后发表于《历史学习》杂志,也一并收录于此。1999年本人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在古籍研究所师从刘乃和先生访学一年,研修重心是明代学者焦竑及其著作。之后发表了几篇研究焦竑文献学的论文,现集中收入本文集。因几篇文章分别发表,均需对焦竑有所介绍,故有些内容略显重复,但为存原貌,未作删改。(本文集有关中华文明、阴山文化的论文也存在类似情况。)

三是评人物。历史主要反映的是人类活动的历程,历史学自然离不开对人物的研究,本人也因各种机缘写过一些评论人物的论文。其中有关张宾的一篇,是本人的本科毕业论文,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毕竟是正式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可反映本人走上史学研究道路最初的状况。关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三篇文章,是当年为友人拟编撰的二十世纪杰出人物专书而写,但该书未能出版,故陆续发表于期刊。评论胡适的一篇,是阅读黎虎先生主编的《黎昔非与独立评论》(学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后有感而发。陈垣先生是刘乃和先生的老师,而本人又是刘乃和先生的入室弟子,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撰写怀念前辈学者和恩师的论文自在情理之中。黎虎先生是本人的授业恩师,本科毕业论文即由黎先生指导,毕业后仍然保持密切联系,三十多年来,得到了黎先生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撰文探讨先生的学术道路及史学成就当然是作为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上述人物尽管有古有今,且不属同一类型,但均在相关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均可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故将这几篇人物评论收入本文集。

上述三个方面虽然各有重心,但又互有联系。谈文明要有史料支撑,自然会涉及文献;论文献不能脱离文献学家,不免谈及人物;评人物必论其历史作用及贡献,又与中华文明的的发展相联系,三者实际难以截然区分。强行划分并非不可,只是未必科学,故本文集只是将所收论文按三个方面内容大体排列先后,不再作出明显的分类。

本人历年出版的著作,有些曾引起学界的关注,或对某些内容加以引用,或对某些著作进行评论。本文集收录了几篇学界同仁对本人撰著及主编著作的书评,作为“附录”放在论文之后,以利读者诸君对本人的治学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

本文集收录的文章,是不同时期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论文格式不尽统一,为存原貌未作统一加工处理,特此说明。

本文集的出版,得到了河北人民出版社李世琦先生、王岚女士的大力支持,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王炜民

2013年1月4日

同类推荐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闲居诗韵

    闲居诗韵

    本书以历史、地理、人文为写作范畴,是一本散文为主、诗歌为辅的文学集子。其中诗歌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当代诗歌和古体诗歌。
  • 名家散文:真性情,小写意

    名家散文:真性情,小写意

    本书属文学类,散文、随笔作品集。作者主张写作要“是真心,有真情,说真话,叙真事。”并身体力行。其作品除了“四真”以外,在写作技巧、行文风格、叙事视野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加上良好的文字基础、理论背景、洞察能力和生活积淀等,从而使其作品在当今文坛独树一帜,并颇受追捧。本作品集是在对作者近几年已经发表的散文进行筛选后的精编结集,既保持内容丰富而不繁杂,又力求散文形式多样化。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既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中学生读者!”
  •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分成上下两卷。“上卷”与书名同题,以“我”为视角,写一个平常人在平淡的日子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及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知足常乐”的心情。“下卷”《城市的写真》,主角是城市。写的是城市的景物,阳光与阴影;以及人,那些普通人身处底层的艰辛与并非低沉的奋斗,以及在作者心间激起的百感交集的波澜。
  •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共十五卷,每卷都有着明鲜的个性特色。如第一卷中的《忆旧游?咏四大名楼之蓬莱阁》,诗中表象上深印出历史意识,又深入到生命与生存的肌理,在诗意的层面上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这些诗句在抵达美感的同时又超越美感,其审美视角在观照生活现象时,又彰显着
热门推荐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混的爱情——千纸鹤

    混混的爱情——千纸鹤

    今生注定我们有缘无分。如果有来生,我愿第一个遇见你。面对夏旭疯狂的追求,可是王雪却不能…………
  • 民初骈体小说研究

    民初骈体小说研究

    本书选取民国初年(1912—1919)的“骈体小说”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类研究的典范性研究范式,注重骈体小说作为文言小说一个子类的文体特征,界定并论述了骈体小说的概念、语言体式和美学品格,从题材类型、叙事模式、创作和接受环境等方面系统深入地考察了民国初年小说与骈体的结合带来的形式变革,以及这变革蕴涵的社会及思想史内涵,展示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完美结合。
  • 叛逆的皇子

    叛逆的皇子

    因为婚姻的背叛,他穿越到了异世界。]因为母后的死亡被抛弃的他,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为了保护妹妹。他决定,反抗。————————————————————小弟第一次写作,第一次灵感。多多关照。也许写的不好,希望大家还是可以凑合凑合看吧!
  • 天赐良缘:穿越王妃好威武

    天赐良缘:穿越王妃好威武

    看现代刑侦大队长,叱咤异界古代!战神王爷?不还是乖乖在她唐雪的石榴裙下!傲骨的新兵?不听话的,十公里蛙跳!西北雨林,若灵一族?千年因缘,赤血凝寒?层层谜团接踵而至。无妨,她应付的过来。谁说女子不如男?自古以来,巾帼不让须眉!男子只觉得丹田之处有一团邪火在不停的涌动紧接着就是头脑的眩晕、迷离眼神一凛,男子骂道,“你居然给我吃这种药!”她要干什么?!若是没错的话,那可是...“是的,就是健-胃-消-食-片-。”冷静的声音徘徊在男子的脑海。天哪,她是想要他死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逐记

    追逐记

    短短一周时间,生存无忧、生活无虑的他父母叛逃、兄弟离弃。被扔在新的学院里,读不成书、练不了武,只能被虐。但是,他的世界开始异变。血脉的秘密浮现,BLUEAPPLE出现,体内异魂漂浮,身边奇人百出……他,该如何自处?最不能放下的,是离他而去的父母与兄弟!
  • 年少遇你,强上男神365天

    年少遇你,强上男神365天

    汨罗城人都知道向小公主惹不起,为什么叫向小公主呢?大概是比向大小姐听起来权力更大,更张扬放肆。都说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向晚颇有些无辜地眨了眨眼,嘟起粉嫩的嘴唇,玩味着:“可真不巧呢,我遇上裴公子了。”于是乎,她从一个飞扬跋扈,鲜衣怒马的向小公主变成了一个名媛范十足的向家千金,其中只因为一个裴家大公子。可温润如玉又冷静自持的裴公子却有他心底的朱砂明月。然而即便这样,最后所有人都说向小公主爱极了裴公子,可是裴南修却从未听到一句“我爱你”……
  • 重生回到1984

    重生回到1984

    章秀青上辈子不顾双方父母反对,执意嫁给城里人沈安林,婚后丈夫很快就移情别恋,再加上只生了一个女儿,被婆家嫌弃,挣扎一生,最后落得个孤老病死的下场。重生回到1984,这一年,她18岁,这一世,她发誓见到沈安林就绕路走,她要努力挣钱,发家致富,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至于终身大事,随缘就好,不必强求!
  • 神的故事

    神的故事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齐帆肯定不会走上这条路.英雄?传奇?神?世人都想走进来,齐帆却想走出去,英雄也好,传奇也罢,乃至于改天换地的神,在世人眼中总是无限美好,走近了却发现那曾经的美好,就像空中楼阁,怎么也摸不着.世间总是公平的,得之多少,就失之多少,得之喜悦总是短暂,失之遗憾却是永生难忘.那些路总是越走越窄,终点离得越近,就越孤独,那失去的悲伤也就越加清晰.
  •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

    《一看就懂的心理学》一书本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原则,对人际交往的心理学、职场生存的心理学、推销制胜的心理学、掌控下属的心理学、投资经商的心理学、恋爱婚姻的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