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72700000076

第76章

艾利亚·纳夫塔确实是位思想者,喜欢沉思默想,不只研究一般学问,而且还作经典的诠释,因而常与拉比讨论其中的字句,发生争论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在当地,而且不只在他的教友中间,他算得上一位见多识广的特殊人物——在宗教问题方面是这样,在其他问题上亦如此,虽说还没有达到十分使人疑惧的程度,却已经超乎寻常。他身上带着某个特异的教派的味道,像获得了神的信赖,跟巴尔·谢姆或查迪克一样,是位异人,事实上他也真的治好了一个满身脓疮的妇女和一个疯癫少年,仅用血和咒语。然而,正是他身上这一与他职业的血腥味不无关系的神秘色彩,使艾利亚·纳夫塔遭了殃。在一次民众暴动的狂潮中——起因是两个基督教儿童不明不白地被杀害——他让人残酷地处死了:他被钉上十字架,然后吊在自家被纵火焚烧的房子的大门上。他的妻子尽管害肺痨病卧床不起,还是带着孩子,莱布和四个弟妹,哭天喊地地远走他乡,逃命去了。

多亏艾利亚未雨绸缪,早有打算,遭到不幸的一家人还不是一贫如洗,得以到福拉尔贝格的一个小镇上落脚安身。在那儿的一家毛纺厂中,纳夫塔太太找到了工作,直干到筋疲力尽,而大一点的孩子们则上了国民学校。可是,这样的学校提供的精神食粮,只满足得了列奥的弟妹们的水平和需要,对于他这个老大却远远不够。从自己母亲身上,他得到了肺痨病的胚芽;从父亲身上,除去纤弱的体态,他却承继了超乎寻常的聪颖和其他 一些精神品质,使他心中早早地滋生出自命不凡的抱负,执著地追求着更高贵的生活方式,热烈地渴望着摆脱贫贱的出身环境,渴望着出人头地。放学以后,十四五岁的列奥自己找来许多书读,无定规地、急不可耐地增长学识,提高领悟力。他所想所说的事情,常常令他病弱的母亲惊吓得仰起脑袋,把两只瘦骨嶙峋的手向老天伸去。在上宗教课时,他的气质和他的答问引起了县里拉比的注意,这位虔诚而博学的人收他做了私塾弟子,教他希伯来语和古典语言,教他逻辑学,领他入数学之门,以满足其求知欲。然而,这位好心人却没得到好报;时间越往后事情就越清楚,他在自己怀中养着一条毒蛇。就跟当年老子艾利亚·纳夫塔一样,列奥和他的拉比也合不来了:在师生之间常常发生神学或哲学争论,而且越来越尖锐。年轻的列奥是如此的固执倔犟,吹毛求疵,动辄抬杠,而且诡辩起来咄咄逼人,诚实忠厚的老学究真是苦不堪言。更有甚者,最近,列奥好钻牛角尖和抬杠的德性又带上一点革命的色彩:他结识了一位社会民主党国会议员的儿子以及这位群众领袖本人,使他对政治热衷起来,在他的逻辑学爱好中增添了一种社会批判倾向。他最近发表的一些言论,足以令珍视自己保皇立场的好拉比毛发倒竖,使得师生二人的关系彻底破裂。简单讲,事情发展到列奥·纳夫塔被他师傅赶了出来,从此不准再跨进他书房的门槛。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拉赫尔·纳夫塔正好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也是那个时候,就在他母亲刚去世后不久,列奥认识了翁特尔佩廷格神甫。十六岁的列奥坐在所谓玛格莱特卡普园林中的一条长凳上,一个人孤零零的。那地方是镇子西边的一个山丘,在伊尔河畔,可以饱览开阔的莱茵河谷的明媚风光——列奥坐在那儿,堕入了对自己命运和前途的冥思苦想,这时碰巧有一位叫做“晨星会”的耶稣会寄宿学校的教师来散步,坐到少年的旁边,把帽子放到自己边上,并在修士袍子底下跷起二郎腿,开始读他的祈祷书。读了一会儿,两人便交谈起来,越谈越投机;这样就决定了列奥的命运。这位耶稣会教士是个曾经云游四海的见多识广的人,是位善于识人和抓人的热心教育家,寒酸的犹太少年在回答他的问题时虽怨天尤人却思路清晰,没说几句就让他留意起来。他感觉出其中有一股受到压抑的逼人的灵气,进一步发现了渊博的知识和敏锐而邪恶的思维;这一切,跟年轻人寒碜的外表加在一起,只会叫人更加惊异。他们谈马克思,列奥读过他的《资本论》普及本。他们从马克思谈到黑格尔,列奥也读过足够多的介绍黑格尔的书和他自己写的书,要发表几点关于黑格尔的独到见解并非难事。不知是原本好发怪论呢,还是出于讨好的动机,他称黑格尔是一位“天主教的”思想家。神甫笑吟吟地问这话怎么解释,须知,黑格尔作为普鲁士的国家哲学家,应该算作地地道道的新教思想家才是啊。列奥·纳夫塔答道,正是“国家哲学家”这个头衔,有力地证明他讲黑格尔是天主教的没有错,尽管他这讲法是信仰意义上的,而非教会教条意义上的。须知——纳夫塔极喜欢用这个连接词;这个词在他嘴里获得了某种不容抗辩的置敌于死地的气势;每当用得上这个词,他的眼睛总会在镜片后边放出光彩——须知,政治的概念与天主教的概念在心理学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构成同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包含着客观的、实存的、行动的、有实现力的、影响着外在之物的一切。与其相对立的是静观的产生自神秘主义的新教范畴。在耶稣会的理论中,天主教的政治精神和教育精神非常显著;统治术和教育,它们始终被这个教派视为自己的领地。他还提到歌德,说歌德扎根于虔信主义,无疑是个新教徒,但却有着强烈的天主教的一面;这多亏他的客观主义精神和有为哲学。他说歌德曾为秘密忏悔辩解,作为教育者,差不多也是位耶稣会教士。

纳夫塔讲这些话,可能因为他真相信它们,也可能是觉得它们有意思,还可能是顺着听者的意思说。他作为一个穷光蛋,必须讨好人家,必须多长心眼儿,知道怎样对自己有利,怎样对自己有害。可是,神甫倒不怎么关心他的话有多少真理价值,而是更注意它们表现的才智。谈话继续进行,列奥·纳夫塔的身世很快就让耶稣会教士有了了解。这次邂逅结束时,翁特尔佩廷格对列奥·纳夫塔发出了邀请,让列奥去“晨星会”的寄宿学校找他。

这样,纳夫塔便得到允许,踏上了“晨星”的领地,那儿非凡的学术和社交气氛,可以想象,早已使他心驰神往。还不只此,事情的转折带给他一位新的老师和保护人,比起前一位来,他更器重纳夫塔的品格,善于发挥他的长处。他是一位大师,由于见过世面,他的善良就其本质而言是冷漠的;纳夫塔极其渴望能深入到这样一位长者的生活圈子里去。跟许多富有灵气的犹太人一样,纳夫塔由本能所决定,既是革命者又是贵族,既赞成社会主义,又做着也能过上足以自豪的、高贵的、少数人才能过的和有意义的生活的迷梦。在一位天主教的神学家面前,他情不自禁地做的第一番表白,虽说纯粹是以分析比较的方式说了出来,却是向罗马教会献媚。在他的感觉中,罗马教会是一个既高贵又颇为精神化的力量,也就是反物质、反现实、反世俗的,归根到底是革命的巨大力量。而且,他对罗马教会的这种崇拜是真诚的,产生于他人格秉性的核心。正如他自己所分析的,犹太民族以其现世的务实的精神,以其社会主义的和政治智慧的倾向,自然地亲近天主教精神,而对追求沉思默想和神秘主义的主观感受的新教要疏远得多——正因为如此,一个犹太教徒可以皈依天主教而不在精神上感到勉强,反之,一个新教徒要走这条路却更加艰难。

和自己先前教会的牧人决裂以后,纳夫塔成了孤儿和失群的羔羊,心中充满着对更加纯净的空气、对他天生的禀赋使他有权去过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其时,他早达到自立的年龄,急不可待地准备好改变信仰,这就省去了他的“发现者”所有的麻烦,不费吹灰之力便替自己的教会争取到了这个灵魂,不,应该说这个非凡的头脑。还在接受洗礼之前,纳夫塔已通过神甫的促成,在寄宿学校找到了临时的栖身之所,得到了滋养身心的食粮。他搬了过去,在离开他的弟妹时表现得一如精神贵族似的冷漠和无动于衷,任随这些智力低下的人去承担他们活该承担的命运,去靠贫民救济聊以为生。

寄宿学校占地广阔,房舍众多,有在校学生近四百名。整个校园包括了几片树林,一块牧场,六个运动场,一幢幢农场建筑,一间间养奶牛的厩舍。学校在供给学生食宿的同时,还兼为模范农场、体育学校、研究院和缪斯神殿,因为在校内经常要演戏、开音乐会。这儿的生活同时是寺院性的和贵族化的。它既严谨又华贵,既快活又克制,既重精神又讲究起居饮食,日程安排丰富多彩、一丝不苟,这一切都使纳夫塔称心如意,深感幸福。一日三餐,他都在宽敞的斋堂中享用着精美的菜饭。在那儿,规定了保持肃静,就跟在校内的所有走廊上一样;只不过在斋堂中央有一个高高的诵经台,一位年轻的高年级学生坐在上面朗读经文,替进餐者解闷。纳夫塔在课堂学习热情似火,尽管肺上不好,下午在运动和游戏时仍拼命充好汉。每天望早弥撒和礼拜日参加做神功,他的虔诚样子必定都叫那些神甫兼教师高兴。还有纳夫塔的社交情况,同样令他们十分满意。每逢节假日的下午,在享用了蛋糕和葡萄酒之后,他总穿着灰色和绿色的校服,衬着硬领,扎紧裤脚口,头戴阔边小帽,跟大伙儿一起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散步去。

鉴于校方对他的出身,对他是个新改宗的基督徒,对他个人的整个境况都给予宽容和照顾,纳夫塔真是感激不尽。似乎没任何人知道,他是免费进这所学校的。学校的规定让同学们察觉不到,他事实上既没有家,也没有故乡。一般说来,不允许让家里寄食品和零食来。要是仍旧有寄的,就拿出来分,纳夫塔同样得到一份。学校的世界主义性质,使得他的种族特征一点也未显露。这儿有些年轻的外国人,葡属殖民地的拉丁美洲人,看上去比他还更像“犹太佬”,于是乎这个观念便压根儿不复存在。还有一位与纳夫塔同时进校的埃塞俄比亚王子,甚至是个长着一头黑色卷发的摩尔人,只不过气质非常高贵。

在讲演课上,他委婉地表达出学神学的心愿,为了取得有朝一日被吸收入教士团的资格。这样做有了效果:他获准从费用较低和生活较简朴的“二等宿舍”搬到一等宿舍,仍然免费。从此,他吃饭有人伺候,住的寝室也一边挨着西里西亚的封·哈布瓦尔与夏马雷伯爵,另一边挨着从莫德那来的迪·朗果尼-桑塔克罗西侯爵。纳夫塔以优异成绩毕了业,谨守自己的誓言,学生生活一结束就迁进毗邻的修道院,开始过试修士的生活,谦卑地伺候上帝,默默无声地服从,潜心虔诚地修炼。从这样的生活中,纳夫塔获得了无数与他狂热的初衷相符的精神乐趣。

在此期间,纳夫塔的健康却遭到了损害。倒不直接是试修士生活严格之故,因为身体并不缺乏营养,更主要在于心理精神因素。以他的聪明和机敏,试修士的课业对于他的天赋秉性正好适合,并且激励它们更好地发挥。他将整个白昼和一部分夜晚都花在做神功上;他审视自己的良知,沉思默想,静观求索,不知不觉被自己吹毛求疵、怨天尤人的狂热所左右,卷进了千万个难题、矛盾和论争之中无法解脱。纳夫塔令自己的导师失望,虽然同时也对他怀着巨大的期望;他用自己诡辩的狂热,用他缺少简单明晰的推理的言词,日复一日地折磨苦恼着他的导师。“那么你又怎么样?”他诘问道,眼镜片闪闪发光……神甫被逼得没法子,只好叫他去祈祷,以恢复内心的宁静:“无论如何,你得静下心来。”然而,他如果办到了,这样的“宁静”就表现为彻底窒息他个人的生活,变他为一个纯粹无生命的工具,一片精神墓园般的死寂,其可怕的外表特征是纳夫塔本人双目失神,对周围一切都视而不见地瞅来瞅去。这样的“宁静”他还是永远别达到才好,它将毁掉纳夫塔的身体。

这些讨厌的情况并没影响指导者们对他的器重,说明他们确实是精神品格非凡的人。两年试修届满,住持神甫把纳夫塔叫去,和他谈话,批准他加入教士团。年轻的经院学者于是在隆重的典礼上被授予四个低等圣职,即看门者、辅祭者、诵经者和祛魔者的职司,并完成“普通的”宣誓仪式,将自己永远许给了教会。随后,他便被遣住荷兰法尔肯堡的神学院深造。

其时,纳夫塔刚好二十岁;三年后,由于受对他有害的气候的影响,加之用功过度,他从母亲那儿遗传来的肺病大大加重了,再待下去定有生命危险。一次咯血让院方警觉起来,在熬过生死未卜的几个礼拜以后,纳夫塔马马虎虎算痊愈了,就被学院遣返回到原来的地方。在他曾经做学生的同一所学校里,他当上了级主任,当上了人文学科和哲学学科学生以及教师的监视者。这原本也是照章办事;只不过,一般人在干这差使几年后还得重新回神学院去,以便继续完成长达七年之久的神学研究。可纳夫塔兄弟不能这样做了,他一直病体欠佳。医生和校领导判定,当地空气很好,管管学生,干点农活儿,对他来说暂时是适合的。这期间,纳夫塔修士得到第一个比较高的圣职,有权在礼拜天做弥撒时参加唱《使徒行传》中的圣诗了——可这个权利他却无法行使,一则因为他完全是个音盲,再则他那病得喑哑的嗓音,也不大适合去唱歌。他呢,也就只停留在辅祭的职位上,没有授副主祭的圣职,更别提主祭啦。这时,他又咯起血来,体温也降不下去,只好由教团出钱让他到山上长期疗养,一养便拖了六年——疗养差不多已说不上,勉强过着修士的清贫生活,收入微薄得很,只好在病童中学里教教拉丁文,聊作补贴……

这段身世以及其他进一步和详细的情况,汉斯·卡斯托普都是在交谈中听纳夫塔亲口讲的。他常去那用绸子包裹起来的小房间拜访他,有时一个人,有时在同席的费尔格和魏萨尔陪伴下;这两位也被他引荐给了纳夫塔修士。除此而外,他在散步时也偶尔碰见纳夫塔,便与他边走边聊,直送他回到“村”里——也就是说,他了解纳夫塔的身世全凭偶然的机会,或者零零碎碎,一星半点,或者听他前后连贯地讲述。他认为它们不只对他本人有意思极了,还鼓励费尔格和魏萨尔也好好注意听,这两位自然照办。不过费尔格提了一下,对他来讲一切高深的问题他都摸不着边,因为只有这次患了肺病,才使他破天荒头一回超出了人生的平庸常规;相反,魏萨尔却喜形于色,他对一个贫贱出身的人交上好运感到欣喜,虽然此人看来暂时受了挫——总不能让树子一直长到天上去呀——染上了和他一样的疾病。

同类推荐
  • 毛骨悚然的爱

    毛骨悚然的爱

    《毛骨悚然的爱》是一部关于情感的惊悚短篇小说集,共有故事45篇,篇篇均为精品。“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感情同样如此,很多时候,是忧烦远远多过快乐。《毛骨悚然的爱》作者便是采用极端的手法,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脆弱和污秽一一写来,入木三分,令人从内心底处发寒。
  • 柳如是

    柳如是

    柳如是(1618-1664),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改名是,字如是。柳如是幼年不幸。14岁时,被故相周道登买于勾栏,强索为妾,未及一年,卖于娼家。后流落松江,自号“影怜”,与东林等党人交往。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人钱谦益(字牧斋,明朝官至礼部右侍郎)与柳如是结婚,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明亡,柳如是劝钱谦益殉节,钱推托不允,如是勇身投入荷花池身殉未遂。钱降清后,遭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氏家族乘机逼索柳如是,如是四十六岁时自尽。《柳如是》以半实录的手法再现了柳如是作为“秦淮八艳之首”的一生。作品中的柳如是孺子而兼侠女。
  • 年轻人,干销售去

    年轻人,干销售去

    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底层小人物20年创业传奇,是亿万销售人员必读的丛林社会销售实战教科书,是让更多人理解推销、认可推销、加入推销行业的人才招募书!小说以饱满的激情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从农村来深圳打工的穷小子被逼无奈从推销做起,磨炼意志、口才、胆量、应变力,七天成为Topsales,几经波折,终成大器,带出一大批精英人才,将公司开到世界,把美元赚回来的精彩人生。这是一个屌丝逆袭成为大老板的真实故事。对于那些在路上寻梦的年轻人,这是一本生存实战手册;对于那些企业管理者,这是一本激励员工和扩张团队的励志宝典!
  • 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

    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

    《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是作者吴斌近年来在《民间文学》《中国故事》《百家故事》《新故事》《今古传奇故事版》等知名故事期刊上发表的故事作品合集,多为三千字左右的短篇故事,也有万字左右的中篇故事。全身分为四辑,分别为都市情感、悬疑探案、江湖恩仇和百味人生,用故事的形式描绘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藏在瑞士军刀里的密码》故事题材丰富,情节曲折生动,行文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可读性强,是休闲娱乐的首选读物。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三)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三)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墓掘

    墓掘

    因为我知道你一直在,所以我才会坚持先去等我,迟早有一天我会成为天命之人
  • 将军代嫁妾

    将军代嫁妾

    小姐出嫁,嫁入古府,却不知这一切的开始,早已落在悲微的命运里。代小姐出嫁,出嫁当日,谎言被小姐亲自揭穿。她欲离去,却因一张恍如失踪公主珑儿的脸被留了下来。而她,承载着他对珑儿的思念,百般折磨。
  • 剑与披风

    剑与披风

    这只是一个退伍佣兵在战争后的旅行与冒险故事.WermitUngeheuernkampft,magzusehn,dassernichtdabeizumUngeheuerwird.UndwenndulangeineinenAbgrundblickst,blicktderAbgrundauchindichhinein.——斩魔之人,谨忌成魔。
  • 美女的超级保镖

    美女的超级保镖

    杀手界的王者降临都市,成为了超级美女校花的保镖,不曾想卷入了无数的是非当中,伴随着这些是非又有无数的美女蜂拥而来,且看一个不太善良的小保镖如何纵横都市。
  • 追到手就绝不放

    追到手就绝不放

    一个可爱又活泼的小女孩和一个帅气又不失温柔,腹黑又不失呆萌的男孩的情起故事!
  • 我的总裁是只狼

    我的总裁是只狼

    苦情版:初见时,他是一只懵懵懂懂的初见世面的小狼,幼稚干净,却温暖我心窝。我叫他七七,他用一双干净的眼眸看着我。一场灾难,却夺去了我们的岁月静好。再见时,他已忘记他曾经温暖的看着我。文案节选:“为什么要哭呢?”我听到他在问我,我也感觉到他的手指在我的眼角擦过。可是我哭了吗?怎么可能,我绝不会哭的,我怎么会哭呢~“是不是害怕了?”我听着他继续说着,只是他的手指渐渐的从我的眼角往下移动,掠过我的鼻子,到达我的嘴巴。我为什么要害怕,我不知道。“这么美丽的眼睛竟然让人弄瞎了,真是......”明明是很柔情的动作,但是语言中却说不出的恨意,仿佛要我死板般的凶狠。简介无能,具体看文,求推荐,求评论~~~~嗷嗷~~~
  • 死而复活记

    死而复活记

    东海市人民医院着名脑神经外科专家王静,下班途中遇到一起强奸案,她挺身而出,救了受害者,与公安局着名法医高杨相遇、相恋,后被公安局调去当法医,并与高杨结婚。高杨回家探望父亲,在预定回单位之日上午,东海市某小区一座房屋发生火灾,消防官兵很快将火扑灭,发现一个男人死在客厅。王静奉命勘察现场,发现死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丈夫高杨。令人不解的是他为什么会死在这里?死者是否真的是高杨?经过侦查,死者酷似高杨并非高杨,从而揭开王静、高杨不为人所知的家庭背景和身世。
  • 从土地公公开始

    从土地公公开始

    浩瀚星空,神仙妙法;张目转世仙法世界为神,且看地球华夏学生如何从小小土地神一步步走上至高神位;君临无垠世界。(土地公公书友群:459926872)
  • 斗魂大陆之魂兽崛起

    斗魂大陆之魂兽崛起

    我,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宅男,在一次事故中,我穿越到了斗魂大陆中,结交了许多伙伴,我慢慢变强,最后和我在斗魂大赛中,获得了第一,但以后却......
  • 魂泽之星

    魂泽之星

    传说中的艾拉天神又如何?我将成为传说中的第一人!幽冥大陆邪恶的大暗魔魅又如何?我的存在,注定让你统治人类的幻想灰飞烟灭!你是美女又如何?你是公主又如何?我就是你们唯一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