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这个消息无不感到震惊,是真有其事呢,还是信口雌黄?希特勒的25万“最后部队”真的存在吗?
落合信彦说,他最初是在美国从一个犹太籍记者那里听到的,说是在南美的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蛰居着大量纳粹余党及其子孙。他们在那里创造了一个与德国战前一模一样的社会。那里建有集中营,关押着无辜的印第安人和犹太人。那里设有医院,一些风烛残年的纳粹头子在此疗养,担任过希特勒秘书的马尔岑·鲍曼就曾在此疗养过。在医院里,希特勒匪徒随意用集中营的俘虏进行各种惨无人道的医学试验,包括活体解剖。
落合信彦查阅了大量纳粹档案,发现希特勒在1945年盟军大反攻初期曾不止一次谈到“最后部队”。希特勒说:“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有的只是死者和生存者。但是,世界上的‘最后部队爷却是德国人。”“不久的将来,东(苏联)西(美国)双方决一雌雄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到了那时,扮演左右这场战争,并能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角色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德意志人的‘最后部队爷。”
在历经5年之久的调查以后,落合信彦相信这是真的。他提出,不仅在南美,在世界的许多地区,甚至在南极,散居着一支希特勒的“最后部队”,总人数有25万之多。这支部队一直在研制最新武器,期待有一天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正面交锋时,自己能作为一种平衡力量重新问世,进而继续希特勒的使命,重新建立起新的纳粹帝国。
希特勒临终所言是否属实?落合信彦查阅了纳粹德国当年的居民登记册。
德国同美国不同,在居民管理方面同日本一样建立了居民登记制度。查阅的结果,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剔除因战争死亡、正常死亡及战俘等人数,有25万德国人不知下落。狭窄的德国,没有一个可以隐藏25万人的地方。
但是,这25万人藏到哪里去了呢?
据落合信彦调查,这25万人的“最后部队”现在分散在世界若干神秘的地带。早在1938年,希特勒就密令进行南极探险。德国探险队在南极拍摄了数万张航空照片,在那里发现了像阿尔卑斯山一样的崇山峻岭,山上没有积雪。在南极内陆部分发现有不冻湖,人类完全可以在那里生存。落合信彦认为,希特勒的南极秘密探险具有明显的军事目的,他很可能在南极大陆的纵深地区为他的“最后部队”建立了一处“新德意志”的堡垒。
1945年,邓尼茨代表德国海军司令部宣布:“德国的潜艇部队为了元首,已在世界上的某一角落建立了一个当今世界上的天堂,那儿同时又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堡垒。”至于堡垒建在什么地方,邓尼茨没有透露。
1945年5月1日,被称之为希特勒左膀右臂的纳粹死党鲍曼下令“最后部队”
向各地的堡垒进行疏散转移。大约有不到5000人的“最后部队”经纳粹地下组织营救,实施了逃亡计划。其余24.5万人的“最后部队”在梵蒂冈的大力支持下,于5月2日从挪威克里斯蒂安桑登舰,由一支庞大的护航舰队运送至各地堡垒。这些堡垒多数在大洋彼岸以南的南美地区。
落合信彦说他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南美地区亲自参观了一座“最后部队”
的堡垒。这座堡垒名叫“埃斯汤加”(西班牙语“农场”的意思)。由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南行350千米,有个叫巴莱尔的小镇,“埃斯汤加”距这个小镇大约还有60千米之遥。这里几乎没有路,放眼望去,满目是苍茫的原野、起伏的丘陵,然后是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在差不多与世隔绝的热带雨林里,落合信彦竟然见到了一座城市,它的风格就像是从欧洲原样搬来的。在宽阔的马路上,德国制造的汽车穿梭来往。主要街道两旁排列着面包铺、电影院、汽车修理厂等。大街的各个角落里,清一色地装着广播喇叭。“埃斯汤加”占地5平方千米,其中小部分是街市,大部分是种植园或牧场。“埃斯汤加”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因为“埃斯汤加”实行群婚制,孩子们属于公共财产。在“埃斯汤加”,纳粹分子正在研制最新式的声响炮、太阳加农炮、潘多拉之箱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制造飞碟。据说希特勒在1941年完成了飞碟的样机,这是纳粹德国的王牌武器。在战争结束前,希特勒即下令将与飞碟有关的人员和资料全部移往堡垒。
在南美和南极,真的有希特勒的25万“最后部队”吗?许多学者、科学家对落合信彦的报道表示否定或者持怀疑的态度。
当时,整个德国处于盟军的严密包围之中,所谓25万“最后部队”怎么可能在5月2日集体逃亡?即使逃亡出去了,25万“最后部队”如何维系?
军饷从何而来?兵员如何补充?在与世隔绝的热带雨林中怎么可能建造现代化的城市?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人类又怎么可能自我封闭式地长期生存?总之,我们无法得知落合信彦的报道是否确切,但也值得人们去进一步考证,或许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正确性之前,恐怕这永远都是一个谜。
拿破仑有逃出圣赫勒拿岛吗
1815年10月,拿破仑战败于滑铁卢。《巴黎和约》把这位曾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的人物放逐到英属圣赫勒拿岛软禁,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6年后,他就与世长辞了。他的死引来百余年来人们的不休争论,成为一个诱惑史学界甚至其他各界人士的谜。
按一般的说法,拿破仑死于1821年5月5日,死因是患胃癌,他的尸体解剖报告证实他的胃出现了溃烂。
然而,据前苏联《世代奥秘》一书所载,有些史学家提出:囚禁在圣赫勒拿岛的并非拿破仑本人,而是一个替身——平民弗朗索瓦·罗博。因他脸型、身高与拿破仑几无二致,曾任皇帝的贴身侍从,波旁王朝复辟后被遣回乡。1818年初的一天,两辆来自圣岛的豪华马车停在罗博家门口,车内是谁,因何找罗博,无从知晓。此后1个月后的一天,罗博忽然失踪。当地官员闻讯,生怕他会去与被囚的皇帝调包,急忙询问了圣岛守备司令,得到结果是一切正常。难道真的什么也没发生吗?
1818年末,意大利维罗纳市来了一个衣着讲究的外国人——列瓦尔,买下一家商店,挂起经营光学仪器的招牌,兼营珠宝。他长相酷似拿破仑,自称来自法国北部,认识他的人都戏称他为“皇帝”。他待人慈善,时常慷慨解囊接济穷人。1823年8月23日,列瓦尔接到一封令他激动的信,返店后告诉合伙人说:“我必须马上去干一件重要的事。”
接着他交给合伙人一个用火漆印封好的厚厚的羊皮纸袋,嘱咐说:“假如3个月后我还不回来,就请你把它呈给法国国王,你将获得厚赐。”9月4日,在奥国皇宫,拿破仑的儿子病危。深夜11点,卫兵开枪打死了一个逾墙偷入皇宫的人。天明时,两个见过拿破仑的高级军官对尸体进行了辨认。几小时后,法国大使馆派人要求引渡尸体,但遭拒绝。在拿破仑妻子坚持下,尸体被葬入毫无标记的墓穴,旁边则被指定为拿破仑妻子和儿子将来的墓地。过了几天,4名法国官员拜访了列瓦尔的那位伙伴,用10万金币买走了他保存的那封信,并要求他不得透露任何细节。以后,此人临死前向别人讲了自己的猜测:列瓦尔正是拿破仑,而1821年死于圣岛的则是默默无名的罗博。
这种说法像个动听的故事,却有其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历史本身是审慎严谨的,因而很多史学家对此不敢苟问。他们寻根究底地证明拿破仑确实死于1821年,只是各家在死因上各执一词,无法统一。这种局面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瑞典哥德堡牙科医生福苏弗波德介入了这场论战,他的研究成果力排众议,令人刮目。
早先,福苏弗波德就偏爱阅读有关拿破仑的文献专著。一次,他读到一本《回忆录》,书中拿破仑遗嘱中的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我死得太早,死后请解剖我的尸体。”难道法兰西皇帝意识到有人在害他吗?排除种种可能的因素,福苏弗波德发现有不少迹象可以表明:饮酒中有问题,经化学分析其中含有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书中写到拿破仑后期的健康状况:胸痛、呕吐、腿软、水肿、虚脱……与砒霜中毒的症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