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15200000010

第10章 你所不知道的文明窘问题(3)

埃勃拉泥版文书中人名有上千个,地名出现过5000多个。其中“启什(Kish)”和“阿达卡(Adab)”这两个名词出现的次数最多。有一部分泥版上还记载了很多指令、税款和纺织品贸易的账目以及买卖契约,可见工商业在当时的埃勃拉王国已经相当发达了。

一块泥版文书上写着260座古代城市的名字。迄今为止,历史学家还未曾听说过这些地名。有些学者认为,这些城市有可能曾是埃勃拉军队的征服地。

这些泥版文书中,“马利(Mari)”这个名称出现过不止500处,它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城邦。历史上马利有相当长时期受埃勃拉控制,公元前2480年曾被埃勃拉国王称为“征服马利之年”。战争的起因是当时统治马利的伊布鲁尔·伊尔不仅没有按时向埃勃拉国进贡,而且还把埃勃拉的一个商业殖民地占领了。

恼羞成怒的埃勃拉国王随即派军队对马利进行讨伐,逼其投降,之后又让自己的儿子担任马利国王,对其进行统治。

另外一些泥版上记述了埃勃拉王国的外交关系、王族内部和国内事务、宗教和文化事务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泥版文书让人们了解到了许多当时的情景。例如,某国王有38个儿子;某国王和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个国王联姻,公主的陪嫁物是埃勃拉辖制下的几个市镇;国家法令规定“强奸处女者判处死刑”等。人们还从中知道了当时70余种动物的名称、埃勃拉人民对几百个不同神灵的赞美诗和咒文以及学生抄刻的一些作业,等等。

一句话,埃勃拉泥版文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们不仅为今人勾勒了一个几乎早已被遗忘的文明古国概貌,更为人们进一步研究中东早期城市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作为人们了解整个古代世界的一个桥梁,这些泥版文书不愧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

掀起埃勃拉古国的神秘面纱

虽然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埃勃拉文书没有被破译出来,但是学者们根据已经解读的大量文书和文物,对埃勃拉这个神秘国度的概况有了初步了解。

考古发掘出土的资料显示,埃勃拉有原始居民定居的时间,至少可以上溯至公元前4000年后期。到了公元前2900年左右,埃勃拉就已经成为西亚强国之一了。因为这个国家是由附近的一些村庄和城镇以埃勃拉都城为中心联合而形成的,所以被部分学者称之为“城邦国家”。

大致来讲,埃勃拉古国算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埃勃拉古国的奴隶制初期大约是在公元前3000年。那时国家统治者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国王7年一选,允许连选连任。这一点说明,处在氏族制解体、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埃勃拉还有军事民主制的残留。后来,国家开始实行世袭制。有资料显示,埃勃利乌姆国王在位时间长达28年之久,这证明在他统治时期世袭制已经得到了确定。

新国王在登基时都要举行一种叫做“涂油礼”的奇特仪式。这既是为了彰显作为一国之主的与众不同,也是为了显示国王是“天神之子”,给王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继而巩固作为维持政权精神支柱的“王权神授说”。

国王作为专制君主,拥有无上的权力。他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等大权独揽于一身,以他的意志作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在埃勃拉的历史上,有的国王昏庸无道,为了纵乐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役使大量战俘和本国劳动人民为其修建奢华的宫殿。即使退位之后,他们也继续由国家俸禄供养。一块泥版文书上记载的王宫内饷金名单中人数多达11700人。

尽管埃勃拉王国所处的地区不属于大河流域,但是它的农业仍然相当发达。

首都埃勃拉城近郊是一片平原,水源丰富,因此,农业除了依靠雨水灌溉以外,还可以用河水浇灌。埃勃拉的主要农作物是大麦和小麦。此外,畜牧业对埃勃拉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

手工业和商业在埃勃拉王国非常发达。在泥版文书中提到的技术工人有陶工、雕刻工、金属工、面包师、木匠、纺织工、制香料者、磨坊工,等等。商人则分为两类:国家商人和私商。

强盛时期的埃勃拉古国,与周边的埃及、两河流域、小亚细亚、腓尼基等都存在着密切联系。但在埃勃拉王国内部,“埃勃拉之子”和外国人有着非常清晰的界限。“埃勃拉之子”可以享有一切权利;而外国人则只是在埃勃拉境内居住,他们虽然是自由民,却不享有任何权利。

古埃勃拉王国实行募兵制,国家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常备军。这支常备军兵种齐全,装备精良,士兵们个个训练有素。国王正是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才得以对内镇压,对外侵略。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公元前2500~前2800年,埃勃拉王国不断对外发动战争,攻占了很多邻近的城市和地区。

随着军事侵略的接连胜利和王国版图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奴隶涌入埃勃拉,奴隶制随之迅速繁荣起来。到公元前2300年前后,埃勃拉已经拥有人口近30万,它的中心城市也有3万多人聚居。这个大国的发展终于达到了顶峰。

埃勃拉王国在经济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其王室奴隶制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农庄、牧场、种植园和各种作坊等王室庄园遍布全国各地。庄园的管理体制极其严密,从中央到地方拥有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

神庙和世袭贵族也都拥有自己的土地,其中世袭贵族通过三个途径得到土地:

一是继承祖辈的土地;二是侵夺或购买、兼并他人的土地;三是接受国王赏赐的土地。

神庙土地的所有权主要掌握在神庙的僧侣们手中,这些土地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神庙的奴隶有很多,这些奴隶不仅要耕种神庙的土地、照管神庙的畜群,还要在神庙所办的手工作坊中劳动。神庙的僧侣们有着种种特权,他们虽然占有大量的土地,却可以不纳税。他们的收入来源也很多。除了任职世袭的寺庙获得职务收入外,还从经商中获得利润。他们广泛地开设店铺,放高利贷,从事奴隶买卖,甚至还积极参与政府活动,势力不断得到壮大。

除此之外,余下的少量土地归农村公社所有。拥有很少土地或者不占有任何土地的贫民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下,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贵族或神庙,有的成为佃农,有的沦为雇农,更惨的甚至被迫做了债务奴隶。到了埃勃拉王国晚期,由于贫富悬殊,社会内部各种矛盾不断激化。

此时,埃勃拉王国为了加强对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控制,多次与阿卡德王国进行战争,最终被阿卡德国王萨尔贡一世征服。胜利后的阿卡德王国不仅对埃勃拉的旧贵族进行残酷打击,还掠夺埃勃拉人民的金银和牲畜,逼迫他们缴纳贡物,同时还对他们进行奴役。这些行为引起了埃勃拉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起来反抗。

公元前2291年,埃勃拉城再次被萨尔贡一世的孙子纳拉姆辛攻占。纳拉姆辛一把火把包括王宫在内的整个埃勃拉城烧毁。幸运的是,正是这场大火把储藏在王宫里的泥版文书熏烤成了陶土片。这些陶土片经久不坏,以至它们在几千年后出土时仍保存完好,成为今天人们研究埃勃拉古国的宝贵资料。

坚强的埃勃拉人并没有被这场战争彻底摧垮,在阿卡德王国撤军之后,他们在废墟上重建了家园。宏伟壮观的大神庙等建筑的修建,一度使古城重现了往日的繁华和喧闹。只是好景不长,大约公元前2000年,埃勃拉人辛苦重建的古城遭到了游牧民族阿摩利人的铁蹄践踏,被洗劫一空后,再次葬身火海。

公元前15世纪中叶,赫梯人又来到这个多灾多难的王国进行掠夺。埃勃拉城的城墙就是被赫梯人毁掉的。屡遭浩劫的埃勃拉城自此日渐衰落,再也没有重现过往昔的繁华强盛。后来,埃勃拉居民突然之间全部“蒸发”,埃勃拉王国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关于埃勃拉王国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学者们争论不休。综合起来有这样几种说法:阿摩利人和赫梯人的影响;古埃及王国的衰落以及由此引起的埃及与亚洲商业贸易联系的削弱;在贸易方面,克里特的作用不断增加;伊朗高原成为新的贸易中心;贸易商道从幼发拉底河和地中海之间北移;农业条件不断恶化等。还有些学者推测,埃勃拉古城虽然毁灭了,但是埃勃拉文化并没有随之灭亡。它先后得到了乌伽里特和巴勒斯坦诸民族的继承。然而,这一切也只是推测。因为部分泥版文书上刻着的古老的塞姆语文字尚未被全部破译出来,所以人们对埃勃拉至今还存在着许多疑惑:泥版上所提到的200多个城市有多少今天仍然存在着?

千余年来它们都有过什么样的名称?埃勃拉王国为什么会灭亡,以及它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埃勃拉人到底去了哪里?他们的后裔现在还存在吗?

现存的哪一种文化源自埃勃拉文化?埃勃拉文化是否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同样灿烂夺目?埃勃拉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无数的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的进一步探索和解答。

印度河谷的明珠为何被人遗忘掉了呢

重现忘却的繁华印度这个文明古国,在19世纪初遭到了英国的侵略和征服。

当时,东印度公司军队里生性散漫的逃兵詹姆斯·刘易斯对镇压印度人缺乏兴趣,他喜欢四处流浪。

1826年,正在各地游历的刘易斯偶然来到了一片山丘(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在那里他看到了一片古城废墟。

对这片偶然发现的废墟,刘易斯在日记里进行了详细地记述:在这片废墟上,有“一片坍塌的砖石城堡”和“一块多岩石的高地,这块高地呈不规则形状,它的顶端被断壁残垣和有东方建筑风格的壁龛等物的废墟覆盖着。城堡有非常高的墙和塔,但是,由于废弃时间太久,墙和塔上都显现出岁月侵蚀的痕迹”。

刘易斯还把这片遗迹称作“哈拉帕”,也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哈拉帕遗址”。遗憾的是,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里,“哈拉帕”的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个古老文明的一角在人们的视野里昙花一现之后,很快又被淹没在漫长的岁月之河中。

时间转瞬到了19世纪中叶,当时的印度考古研究院院长亚历山大·康宁翰,根据刘易斯的日记找到了“哈拉帕遗址”,并对其进行了挖掘。但是,由于遗址被破坏得相当严重,挖掘工作进行得异常艰辛,以致最后被迫中止。

康宁翰发掘出的文物中最有价值的是一枚印章。这枚印章非常奇特,它的材料是黑色皂石,印章上面刻着一头没有印度牛独特肉峰的公牛,公牛周围还有6个令人费解的文字图形。康宁翰认为,印章上的动物外形怪异,而那些奇特的文字也与印度本土的梵文不同,因此这枚印章应该是来自异邦的物品。因此,对于哈拉帕,他只做了简单的报告就不再关注了。而在此后漫长的50年中,哈拉帕这座神秘的遗址再次从人们的视线里隐去。

1914年,既是古典学者又是考古学家的约翰·马歇尔率领一支考古队进驻哈拉帕,正式对遗址进行勘查。但他们的勘查收效甚微,直到1919年才发现了一座古代佛塔。这座佛塔位于哈拉帕以南350英里一个叫做摩亨佐·达罗的地方,由考古学家拉·杰·班纳吉在印度河南部沿岸的干旱荒地搜索时发现。极目远望,佛塔四周堆满了破碎的砖头,貌似一个曾经繁华的大都市的遗迹。

班纳吉等人尝试着对古佛塔进行挖掘,发现在佛塔地下有四个不同的沉积层。

由在最上层中发现的一些古钱币推算,该层的年代是公元2世纪。而在其下的沉积层中,又有一些雕刻的铜器和三枚烧制的皂石印章被发掘出来。其中有一枚印章上刻有一头独角兽图案,人们在三个印章上还发现了同样的怪异文字。这让班纳吉想起了康宁翰曾经发现的那枚哈拉帕印章。那枚印章也是在一座古老的城市遗址中被发现的,难道这些印章预示着这两座古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吗?班纳吉比较了这两枚从不同古城中发现的印章,得出的结论是:“显然,这两处考古发现处于同一个文明时代,它们与我们之前所知道的有关印度的所有东西几乎都不相同。”

然而,令考古学家们感到最为震惊的,是这两座城市最初的建设居然始于公元前2500年。这个发现,一下子将古印度文明从人们的认识里向前推进了整整1000年。

哈拉帕文明的出现与扩张

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将印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算做是印度次大陆文明的开端。因为,印度次大陆的成文历史始于雅利安人到达印度并用文字把他们的活动记录下来。由于《吠陀本集》不仅是印度最早的文献,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因此,学者们将这一时代称为“吠陀时代”。但是,人们根据《吠陀本集》的记录发现,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后,曾与原始居民发生过多次激战。这些都让人们联想到,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前,应该就有居民、城市和高度发达的文明存在于印度次大陆上。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古城,被尘土封存、长眠了上千年之后,它们的遗址终于在今天破土而出,把人们对古代印度历史的认识彻底颠覆。印度河河谷文明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公认的古代文明之一,与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驾齐驱。今天,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已经成为哈拉帕文明的代表性遗址。其中,哈拉帕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国旁遮普地区印度河支流拉维河的东岸,摩亨佐·达罗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国信德省拉尔长纳县境内的印度河畔。此外,在今天的印度境内还有一些小的城市遗址,如卡利班根、洛塔尔、苏尔戈德等。

据碳14测年法的测定,哈帕拉文明中心地区(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的起止时间约从公元前2500~前2000年,而周边地区的起止时间约从公元前2200~前1700年。在随后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之火一直处于熄灭状态。直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另一种文明———雅利安文明的出现,才使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之火重新点燃。

关于哈拉帕文明的起源问题,考古学界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哈拉帕文明起源于西亚,尤其是伊朗,经俾路支和阿富汗抵达印度河平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哈拉帕文明主要是从前哈拉帕文化发展而来的,西亚对其也有影响。

关于哈拉帕文明的缔造者,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是达罗毗荼人;也有少部分学者推测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苏美尔人就曾扩张到印度河流域,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些城市国家;还有的学者认为,来自伊朗地区的雅利安人或是《吠陀》等文献中所记载的民族,也可能是哈拉帕文明的缔造者。

同类推荐
  • 超自然现象背后的玄机

    超自然现象背后的玄机

    当令人匪夷所思的神秘事件层出不穷时,人们开始好奇——奇怪的石阵、阴森的古宅、频繁上演的失踪事件、无法逾越的死亡地带……太多的事情让人大惑不解。本书精选了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惊骇、最为神奇、最为诡异的“超自然现象”,希望人类尽快用科学、理智的力量掲开这些“超自然现象”的神秘面纱。本书图文并茂,力求为青少年朋友成长打造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 太空宇航知识篇(一)

    太空宇航知识篇(一)

    本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宇宙、太空、地理、数、理、化、交通、能源、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交通知识篇》(下)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交通知识篇》(下)

    本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宇宙、太空、地理、数、理、化、交通、能源、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
  •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适合3至8岁!用谜语对游戏,父母问孩子答,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动脑能力。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小朋友的谜语。看到最后,一切才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独特的视角,零距离的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独特的编排体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阅读习惯。
  •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
热门推荐
  • 神剑武尊

    神剑武尊

    神不公,灭神!仙不正,斩仙!魔王一怒穹苍震,一剑斩断九霄敌![粉嫩新人,求罩啦。]
  •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本书作者用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孟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戏虐的方式,以全新的视角讲解孟子及其思想,兼论中国历史与社会文化,其批判性的思考方式给读者以启发,引导其独立思考。
  •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史(上)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史(上)

    1840~1842年,英国殖民者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其导火线是由于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故称鸦片战争,也叫第一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以后,中国由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1840年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珠连合璧

    珠连合璧

    我要叙述的是一个偶然去海南三亚的机会,在路途中碰到的一位叫黄浙锋的旅友,因为恰巧遇到台风暴雨,被迫呆在酒店的我们,他便给我讲述了,他因父亲在他年少时失踪,长大后,追寻父亲留下的足迹,所遭遇的一些诡异经历,而在整个事件中,他先是从荒无人烟的大巴山,再到神奇的九寨沟,紧随着又是望而生畏的神龙架,一步步艰难走来,险象环生,好几次几乎丧命,却渐渐进入了一个谜团中,最终因为一封神秘信件,让他在四川黑竹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但那封信件却成了另一个迷……待他讲完,我将他的这份离奇历程整理一番过后,事情还要从一张残缺不全的羊皮膏纸开始……
  • 不搭理与不想嫁

    不搭理与不想嫁

    英俊的寡言冰山进化成黏在女友身上的居家忠犬。乔乔一直觉得,房子车子存款工作,哪一样都是她人生的必需品,但男人不是、婚姻不是、孩子也不是。她就是不想嫁!而陆泽在遇到乔乔之前,别提结婚了,他压根就懒得搭理人。遇到乔乔之后?乔乔表示崩溃,陆先生,当初说好的寡言呢?冷漠呢?为什么这么黏人!
  • 未知魔法国物语

    未知魔法国物语

    本应该拥有柏拉图式爱情的莎莉文公主,却陷入了月下之泉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离开了自己的王子,是为了拯救魔法国。但是她却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爱上了他人?那么卡洛斯王子该何去何从,调皮花痴的公主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真爱?她又能否拯救自己的国家?为了隐瞒他的身份,异世界的王子做出了很多爆笑的事情。《未知魔法国物语》2013年约定你!
  • 阿修罗王传2

    阿修罗王传2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战争游侠

    战争游侠

    “无论你是穿越者,异界人,主神玩家,NPC陆战队,还是高级怪物军团,尽管放马过来!老子座下的坦克履带已经饥.渴难耐了!”是要当英雄还是懦夫?你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勇气!一个年幼无助的孩子,身上背负着改变世界格局的秘密。一名心地善良的游侠,毅然站到孩子面前替她遮挡所有风暴。一组实力强劲的团队,无意间的闯入,让这名英雄得到了所向披靡的力量。这是一部讲述未来战场上的佣兵的故事,也是一名守护者的故事。故事元素:未来都市,超级科技,未来战争,丧尸,怪物,军事,帝国暴风兵,反无限流PS:无限流的轮回者们大概在10万字以后才会出现,请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
  • 守护甜心之一面天使一面恶魔

    守护甜心之一面天使一面恶魔

    天使是纯洁善良的象征,而恶魔是纯洁善良的反义词.........究竟天使和恶魔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天书残页

    天书残页

    原本是大家族安逸的小少爷,却因为嗜血的阴谋,被迫过上生死一瞬的生活,他毅然踏上远古大圣之路,拨开迷雾,寻找真相,震碎山河,斩落星辰,开启巅峰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