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0100000012

第12章 超发货币流向之股市(1)

吸纳超发货币的另一重要领域是股市。

股市为国企改革服务

中国股市一开始就承担着与西方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定位。我国设立股市的最初目的之一就是为国企改革服务,使得那些亏损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起死回生。这种定位决定着,中国的广大投资者将为国企改革承担责任。

2000年3月15日,当时的朱镕基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中国证券报》记者问:“中国证券市场目前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和四千多万投资者,请问朱总理如何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十多年来的发展?国企改革与脱困今年进入决战之年,中国证券市场能为国企改革提供哪些服务?”

朱镕基笑了一下说:“你问的问题不好回答。”稍微犹豫了一会儿后,他挺了下身子说:“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很快,成绩很大,但是很不规范。要取得全国人民的信任、股民的信任,还要做大量的工作。中国的股票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其实,资本市场的功能,不仅是融资,更是一种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平台:民众把暂时不用的资金,“借给”亟需发展资金的企业,分享企业发展收益,从而实现比把资金存入银行更高的收益(与通胀指数相比,中国目前已经步入负利率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是双赢的。然而,对资本市场转嫁改革成本的初期定位意味着,股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实是单向的平台,即股民向企业和强势既得利益者输血的平台。

中国股民一直不能获得稳定的回报,不仅是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也是影响中国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拉动内需、实现民富国强的障碍。

放下这些不提,股市对货币的吸纳作用也是赋予它的职责。

股市吸纳货币

我们知道,2003年,中国赋予房地产吸纳货币的使命,房价开始飞速上涨,而股市也一样。与房地产不同,股市要扩大吸纳货币的能力,必须解决一个障碍——股权分置问题。

股权分置改革,看起来国有大股东给了流通股一些补偿,但实际上受益最大的依然是国有股东。因为,国有大股东当初上市时并没有以现金在市场上购买股份,而是以远远低于真实市场价的资本估值而获得的股份及控股权,这些股权一旦上市流通,获取的收益是非常惊人的。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货币步入超发轨道的时候。也就是说,股权分置改革,实际上消除了股市对超发货币的吸纳阻碍,同时,也使国有股股价连涨数倍,做大了国有资产。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拉升股价的动力,这意味着,大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在利益方面有了共同点。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从99823点开始起飞,到2007年10月16日,创下了612404的历史高点。

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使得股市成为吸纳超发货币的重要场所。2007年10月16日左右,沪指登上6124点的历史高点时,两市A股总市值约为275万亿元人民币。而2007年11月6日,中国石油以约7万亿元的总市值高调上市,使两市总市值达到3362万亿元。

从吸纳到蒸发:香消玉殒

在货币持续超发后,常年累积的能量终于如岩浆般迸裂。2007年,物价飞涨,犹如火一样燃烧。中国缺少像美联储那样明确的注销货币的机制,这使得通过股市蒸发货币、消灭购买力成为选择。

随后,中国股市惨烈大跌,使财富迅速缩水,持续飞涨的房价立即掉头向下。国内开始出现通缩苗头。到了2008年10月16日,沪市总市值仅剩105万亿元,流通市值为31万亿元。一年以来,两市的总市值已经蒸发超过20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75%的GDP被蒸发掉!

如果理解了2007年通胀最严重时,政府对控制物价的严厉态度,就不难理解中国股市的这种看似怪异其实非常明了和直观的走势。股市下跌将部分购买力蒸发,成为从源头上抑制通胀的捷径——这正是我从2007年9月开始呼吁A股空仓的判断依据之一。

但A股更重要的作用是融资,从股市成立之初到现在,这个功能始终都很重要。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就无法准确判断中国股市的大趋势。

实际上,每每想到这一点时,我都忍不住痛心。2008年,在股市大跌时,我也曾呼吁政府救市。我的想法是:在全球哀鸿遍野的时候,在很多优秀企业濒临破产的时候,中国如果能够保持住资本市场的稳定,更有利于走出去,对外展开收购,这种机会转瞬即逝。而实际情况却是,中国股市比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跌得都惨,首先实现了自残,以至于使自己也陷入危机之中,再无力走出去。

实际上,中国买那么多美国国债,还不如多买些企业的股权——这也是我前面曾提到的——通过这种途径介入甚至控制外国的一些优质企业和资产。比如花旗银行,2006年,它的股票曾达到每股5570美元,市值达到2772亿美元,而在2008年跌到3美元,2009年的3月6日,更是在盘中跌至097美元,与最高时期相比,跌幅高达98%,总市值只剩55亿美元,与中国的上市银行相比,它仅仅高于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这两家城市商业银行,低于当时我国A股所有其他上市银行。

不仅金融业,美国优秀的制造业同样跌得惨不忍睹。比如,美国通用汽车股价在一年时间下跌90%,到2008年年底跌到3美元。对于中国而言,诸如此类的机会实在太多,而都被错过了。

中国的行事方式,缺少大棋局观。

扩大吸纳的海绵

我们已经知道,融资一直是股市的最大功能。既然如此,那么,股市对资金的吸纳能力毫无疑问也会加大。

2007年,A股市场首次公开募股(IPO)创历史纪录,沪深两市IPO募集资金约4771亿元,加上再融资3657亿元,2007年A股融资总额突破8000亿元,超过2002~2006年5年间的融资总和,也超过了美国的融资总和,中国IPO金额全球第一。而名列第三、第四的巴西、俄罗斯股市,新股发行规模只有200多亿美元。

2008年上半年,在股市一路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的情况下,A股依然融资243722亿元,与2007年上半年同比上升2531%。

2009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达512526亿元,融资规模居全球第一位。

2010年,政府投资发展到关键时候,当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截至2010年年底,531家公司在A股市场融资102752亿元(包括A股IPO、再融资和债券市场),成为A股有史以来最大的融资年份。其中首发347家融资4883亿元,超过全球IPO融资总额的一半,再创全球第一。2010年的首发市盈率高达5833倍,部分新股甚至定出了市盈率超过百倍的“天价”。许多公司已透支未来多年的发展。最为典型的便是海普瑞,询价机构与保荐机构互相捧场,询价机构的最高报价竟然达到250元,公司发行价最后定在148元,超募资金50多亿元。

2010年5月6日,中国第一高价股海普瑞在深交所上市挂牌交易,开盘166元,涨1216%

其实,从股市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的功能并非仅限于融资。

对股市简单化的定位是投资者无尽的哀伤。

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时间,平均每年8只;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也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而中国仅仅用20年的时间,就已发行了2000多只股票——这其实也是一种泡沫,一种因过量融资造成的横向扩大累积的泡沫。

由于过量融资,2010年,A股表现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仅略好于西班牙股指,居全球倒数第二。

同类推荐
  • 中国民生60年

    中国民生60年

    一个真正实现了民生变革的社会,是可以适应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一个具有良好的政治体制的社会,不但可以促进民生变革及其发展,也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民生变革60年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必须清醒地回首,并深深地思索。60年的民生变革怎么去形容和评价?古语云:鉴往知来。历史或许才是最好的回答。60年一个轮回,而中国民生变革的轮回需要回答和回味的的确太多太多。让本书带领你驻足回眸,去感受、去回味60年间,中国人民与中国民生变革历经的磨难和阵痛以及勇往直前的坚实步伐。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读完它,你会明白商家促销惯常的花招,你会解释生活中恼人的莫名其妙的冲动,你会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爱情。
  •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

    《汽车江湖》收录了来自北京交通广播的《汽车江湖》栏目的经典案例。对于刚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来讲,汽车市场还是一个风云莫测、变化多端的地方。同时由于最初的利益追逐,导致一些汽车企业迅速地扩张经销商,从而后备力量不足,致使目前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节目开播到现在,正是因为主持人始终坚持以公正、客观的报道角度,以多方沟通交流的节目播出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建立起了一个互通的平台,并最终解决了困扰听众的各类问题,所以赢得了极佳的口碑。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保险欺诈与陷阱案例汇编

    保险欺诈与陷阱案例汇编

    书中的案例大部分发生在我国,也有一些国外的经典案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保险欺诈与陷阱的概貌。本书全部以实际案例来展示保险欺诈的手段、方法,揭示欺诈陷阱,是广大保险从业人员必备的业务知识手册,也是广大投保人了解形形色色的骗保案件、避开投保陷阱的有益读物。由于保险欺诈和陷阱的花样翻新,编者根据不同险种的欺诈手段予以分类,以使读者明晰各类保险欺诈和陷阱的方法,便于识别和防范。
热门推荐
  • 灵师之神

    灵师之神

    突破自身修行,笑傲神魔之间。历万劫而不灭,掌天道于虚无PS:虽然书名不咋样,但是还是看看吧、、、、、、、。PS:本书不11,不11,不色情。PS:本书从100章左右将开始出现准确的等级划分
  • 剑弑八荒

    剑弑八荒

    浩瀚大陆,宗门繁多,群雄乱战,逆天夺命。一剑可破山河,秀口微吐,可食日月。转身间,星海齐动,执手风云!重活尊者,青衣仗剑,偌大天地,唯一人求索。
  • 覆阴

    覆阴

    命途顺顺,受清浊冷暖。命途舛舛,历生死磨难。修行路,遥遥漫漫,浩然一身无不可,魔心诡面也做得,天降大任,你待如何?
  • 烟虞录

    烟虞录

    现已更名《剑歌山河》,连载于起点中文网。此处不再更新,若有兴趣的读者,请移步起点中文网,谢谢!伧国、祈国;烟霞谷、落虞山、乾巽组织;宿敌、旧恨、新仇、绝爱。是使命让他们相遇,爱恨让他们别离,夙愿让他们再聚。命运之轮轰然而转,能否停歇?又或者,在以为结束的时候,重新开启……这是一部关于国家大义与江湖情仇、追寻与别离、爱与恨的故事。
  • 席方平传

    席方平传

    改编自《聊斋志异·席方平传》,盘古开天辟地,魔道两分,正邪誓不两立!涿鹿之战,天地喑,血泣中原,鸦鹊哀鸣,帝血剑挥处,人界始得安宁!千万年的等待,魔性依旧,中原重陷战火!席方平,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然父死魔侵之时,担起了扫魔重任,幸得七勇士相助,前途危恶,未知生死!然救世之途,却阴谋丛生,魔道之争,岂又是凡夫所知……七魂之殇,楼兰秦人,玄黄无极,中原大地,分久之合,合久之分,英雄备出之时,也造就了风卷云涌的英雄史诗!本书又名《魔道》《魔道三部曲》,兮群号:12613257
  • 乔卫

    乔卫

    一次冒险经历,让他的人生故事开启新的一页!深山中的怪异叫声,是野兽的怒吼,还是牺牲品的哭泣声?美丽迷人的少女背后竟然暗藏着不为人知的震撼!让生命创新的重组实验,是给人类开辟新的未来,还是送去毁灭的句号?湖面突起的怪物,在天空高高飞翔的人类,来自远方的两位“客人”……一连串的光怪陆离接二连三出现在他的城市,是异样的巧合,还是恶魔的处心积虑?当这一切过去,换来的却是另一深处的魔鬼般的嘲笑声……踏入《乔卫》的世界,让他亲自告诉你,人生也是一场痛快淋漓的冒险!
  • 恶魔少爷宠成瘾

    恶魔少爷宠成瘾

    童星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很多人认为是美好的,其实……
  • 在时光里走散

    在时光里走散

    从五岁的初遇,到十七岁的重逢,一切都像是上天注定的一样,使许引不知所措。那天天气很好,许引在好的天气里遇见了对的人,可她却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留下一个坚毅的背影来取笑世人。到底后不后悔那时的决定?那句竹马绕青梅,又能否在自己身上找到一丝的痕迹?
  • 西楚军师

    西楚军师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南宋?李清照《乌江?夏日绝句》知文懂武,识历史晓兵书,正当狄风无可作为之时,他有幸来到秦末,并在楚汉战争中大显身手。凭着知识赋予的智慧,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由此,一场全新的楚汉战争,尽在西楚大军师的把握之中!羽林骑QQ书友群:390196841(喜欢本书的兄弟姐妹们皆可以加群)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