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0200000023

第23章 谁在股市赚到了钱?(9)

1997年,前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交易员弗兰克·帕特诺伊(Frank Partnoy)写了一本书《FIASCO》(国内版本译作《诚信的背后》),书中就披露了这种游戏的内幕。他所在的那个部门,平均每年每一个人给公司赚进1500万美元。可以想象,与此同时又有多少人已经亏“死”了。

是否拥有了固若金汤的模型,在这场零和游戏中就能永远稳操胜券,在场上狠狠地击败对手,逼迫他们黯然离场而去呢?在这里必须告诉大家,愿望再美也终归只是愿望而已,没有一个模型能担保你在无须承担风险的情况下稳赚大钱。不管哪一种模型,即便这个模型设计得天衣无缝,它总会有一个死穴。比如说蒙特卡罗模型吧,它是假定你所用的那些数据必须是真正任意地选择的,可电脑程序产生的数据其实并非随意,而是模拟出来的;无论你将电脑程序编到如何极致,其产生出来的数据和现实总有差异,哪怕相差得微乎其微。

细节决定一切,此话不假。事情往往就是“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举个例子来说,假如IBM目前的股价在100美元上下,如果你买IBM的“买进”,每一股该付多少钱呢?定价高了对买“买进”的人不公平,而定价低了,卖“买进”的人又不乐意了。这可怎么办?这时华尔街开始风靡布莱克-舒尔斯模型了。此模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金融难题,是专为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定价位的。

布莱克-舒尔斯模型的最初基本概念是1973年由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斯先生(Myron Scholes)提出的。1977年,舒尔斯先生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又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布莱克先生(Fischer Black)共同合作,发明了布莱克-舒尔斯模型,不久便渐渐地被华尔街采用。不过这个模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真正“火”起来。在实际运用时,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模型里的各种参数也随之不断地被修正,于是形成了一个个不尽相同的版本,后来麻省理工的教授默顿(Robert C Merton)也参与了这个模型的修改。

这个模型在应用前有6个假设:1其特定股票(Underlying Stock)是可以卖短的;2不存在套利的机会;3这种股票能在市场上连续交易;4能有机会借贷现金,股票的交易费和税费支出都不计;5这种股票能被完整分割(如1%股);6其利息没有风险,等等。

即使满足了上述提到的所有6个条件(事实上也不可能),而方程式里有一个参数叫σ,这个符号是特定股票在特定阶段的上下浮动率(Volatility)。在布莱克-舒尔斯的模型方程式里,这个参数最为重要,它等于预示着这只股票的未来走向。而我们都知道,“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中”,时过境迁,以过去的数据预示未来最多只是个权宜之计。在投机市场中不存在百战百胜的法宝,任何分析方法与操作系统都有缺陷与误区。不由你不信,所谓华尔街“四大天王(LTCM、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和奥米伽基金)”的陆续跌下马就是最好的明证,其中LTCM的陷落特别令人震惊。

“武林高手”被点“死穴”

LTCM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长期资本管理)成立于1994年,它的掌门人梅里韦瑟(John Meriwether)在华尔街被誉为“点石成金”的债券套利之父。他召集了布莱克-舒尔斯模型的三位发明者中的两位:舒尔茨和默顿,连同华尔街一批证券交易的精英加盟,组成了华尔街的“梦幻组合”。特别引人瞩目的地方就在于布莱克-舒尔斯模型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奖,由于布莱克1995年已去世,结果由舒尔茨和默顿上台领了奖。

牛如这样的“梦幻组合”,就犹如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在当时号称刀枪不入,固若金汤,简直神勇无比。他们在设计好了数学模型之后,根本不用每天去公司打理业务,相反,他们天天打高尔夫球,去海滩度假,任由电脑帮他们操作运行。开始的3年,LTCM的业绩果然不出所料地辉煌骄人。在1994年公司成立之初,资产的净值为125亿美元,到了1997年末上升为48亿美元,净增长284倍。那几年投资他们的基金,平均回报率(扣除所有费用)为40%,远远超过了大市,比“股神”巴菲特的平均回报率都高出15%。

“梦幻组合”的各位大牛人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利用美国、日本和欧洲政府债券的固定收益套利交易。因为政府债券是“定期债务”,这意味着政府将在未来特定的时间支付固定金额的回报。然而,由于流动性导致了两种债券之间的小差异。他们通过一系列的金融交易,相当于购买了比较便宜的为期29年零3个月的国债(因为已经发行了9个月,交易频率降低,相对来说较便宜,收益率比利率高一点),卖空了比较贵的30年期国债(政府新发行的国债,交易频率最活跃,相对来说比较贵),从中产生差额利润。

不过这种差额利润虽然稳定,但很微小,要取得高利润回报,必须通过高杠杆。于是他们采用掉期交易来放大杠杠。在1998年年初,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衍生品的仓位约125万亿美元,超过其资产的25倍!这一切听上去都非常完美,那么又是怎样的小概率事件导致了这艘“泰坦尼克号”撞上了“海底冰川”呢?

其实LTCM出现败象的征兆始于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但基于基金管理人员对信息不对称的识别能力,败象显露得还不明显。可是到了1998年5月,基金回报率已经大幅下跌至亏损为-642%,至6月进一步降到-1014%,总资本减少了461亿美元,从而导致7月份所罗门兄弟公司的套利业务退出该基金。

而LTCM最致命的亏损,是1998年8月至9月。那期间因苏联解体,发生了俄罗斯政府的债券违约,从而导致俄罗斯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动荡。惊慌失措的投资者纷纷出售日本和欧洲债券,改为购买回报比较低却相对稳定的美国和德国国债规避风险。这样一来,LTCM所卖空的德国债券价格上涨,而做多的意大利债券等证券价格却全面下跌,也就是说,原本所期望的正相关变成了负相关,结果两头亏损。截至8月底,基金资本共损失185亿美元。真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想想看,该公司盛名远扬的年回报率接近40%,转眼间便犹如过山车般急坠至谷底。在9月的头3个星期,LTCM的资本还有23亿美元,到9月25日就只剩下了4亿美元。而其账面上无法兑现的资产却仍然超过1000亿美元,说明了这中间的有效杠杆比率超过了1比250 !

LTCM的电脑自动投资系统面对这只“黑天鹅”——原本忽略不计的小概率事件,错误地不断放大金融衍生产品的运作规模。换句话来说,以如此的杠杆比例押对了宝,盈利可以是250倍,如果押错了宝,其亏损也可以是250倍。

从LTCM公司的如日中天到骤然崩溃不过短短4年,恰恰验证了这世上没有一个模型能够担保你稳赚钱。一个看似小小的判断失误就会令投资者前功尽弃。就像一个拥有盖世武功的武林高手被点中了死穴一般,失败得如此之快,快得连弥补的机会和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这起事件使大家明白:千万别太过信赖某一个模型或某一个投资理念。

如果要追根究底,LTCM是失败在黑天鹅事件上,也就是建筑在历史数据上的模型错了。因为苏联解体是从未发生过的事件,属于黑天鹅事件,在发生之前人们都没有见过,也无从预料。这就是他们的模型之死穴——用过去的事件来预测未来。

为避免更广泛的金融市场大崩溃,纽约美联储不得不出面组成了一个债权人救助计划,总金额高达36亿美元。到了2000年该基金遭到全面清算,而基金创始人连同参与者也同样遭遇了“清算”。像高盛当时的CEO柯赞(Jon Corzine)由于密切参与基金的运作,被鲍尔森(后来的美国财政部长)领导的董事会政变一脚踢出局,CEO的位置由鲍尔森接位;一度盛传接位格林斯潘的马林斯(Mullins)也因此事件彻底破灭了接班的希望;而模型理论的创始人舒尔茨和默顿,则更受到了公众的指责。

即便LTCM失败得如此之惨烈,但渴望滞留于游戏场上不愿轻易退出赌局的豪赌之徒,却好似飞蛾扑火永不休止。LTCM的掌门人梅里韦瑟不甘心,在1999年12月又筹组了一个新公司——JWM对冲基金,高举先前LTCM“固若金汤”这一模型的幌子,居然筹集到25亿美元资本,继续着LTCM的投资策略,号称将财金杠杆减少到了15比1的标准,潜台词:风险降低了。这次一定万无一失!

不幸,在2007年9月到2009年2月的金融危机中,JWM再次被击中,亏损高达44%,该公司终于在2009年7月被迫关闭。不过,谁敢担保他们不再卷土重来呢?

同类推荐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

    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18岁以后,你最先要考虑的应该是经济学!经济学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就业、工作、婚姻、购物、消费等都要用到经济学知识和原理。《去梯言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学会选择,做出正确决策,减少成本,理性消费,感性生活。早懂经济学,你的生活多几份保障,你的未来更加光明!
  • 傲慢的地产

    傲慢的地产

    如果老百姓买不起房,谁买去了?!GDP演绎悲情后遗症:房地产绑架GDP的原罪,则是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和这个集团掠夺民间财富的模式,利益集团靠炮制一个又一个谎言度日,借拉动GDP之名行架空中国经济之实。
  •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知识服务业:都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

    本书是对知识服务业这一全新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的专著。内容从对知识经济和知识产业的讨论切入,对知识服务业的内涵、范畴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系统、完整的论述,并从大都市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知识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本书不仅理论上有创新,而且国内外相关资料翔实,在实证研究方面也有科学的判断,具有实用和指导价值;适合政府人士、学者及相关企业界人士阅读。
  • 竞争与繁荣:中国电信业进化的经济评论

    竞争与繁荣:中国电信业进化的经济评论

    多年来,作为一个长期垄断又与普通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电信业的变革堪称风起云涌,历经数次变革,几大巨头之间分拆合并,最终形成“数网竞争”的市场格局。从最初的中国电信一家独大,到目前移动、联通、电信的三家鼎立;从第一例IP电话诉讼案,到2013年上半年沸沸扬扬的微信收费,再到工信部于5月第一次开始向民营开放;从英美的变革,再到日本的发展,周其仁教授以其一贯风趣幽默的笔触,将电信这一垄断行业的进化史娓娓道来,系统阐述了它的变革和发展,针对这一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见解和观点。此外,周教授也运用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出现在这一行业中的各种现象,给予了经济学的解读和解释。
热门推荐
  • 剑女帝

    剑女帝

    叶孤城转世成一国公主,看她如何为祸天下!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穿越之糊涂胖妃,就是撞上你

    穿越之糊涂胖妃,就是撞上你

    刘美儿,我一枚普通大四学生,花一样的年龄,可是就在毕业典礼上,偶要和男神表白的时候,为啥好巧不巧的赶上穿越,我只是一枚普通人(作者:你不普通哟,可是我精挑细选出来的女主哦。美儿:哥无恩,眼看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你赔啊!呜呜~~~~(>_<)~~~~满脸汗颜的作者大大:我赔)好吧穿就穿为啥是一胖妞,是想让我逆袭吗?可是我为啥还要遇见他,一腹黑男,我本就不坚强看来我是要到那两天就嘎嘣的人啊。。。。。。。。。。。。穿越不搞点事情对不起广大群众啊,让我们一对一,来段缘分咯!
  • 美人迟暮

    美人迟暮

    “你说句话嘛,你不渡我么?你不渡我么?你渡我呀!你渡我嘛!渡我嘛!”???“既然你说我是仙人,我又为何要渡你?”“你可曾真的在意过我?”“这辈子,我从未在意过别人。若你肯回来,我皆可不要。”——茫茫人海,相识一场,是劫是缘?
  • 神界陆羽

    神界陆羽

    混沌,神,魔三界的故事。一切都要从战神台开始……
  • 七玄巅峰

    七玄巅峰

    她,莫沉央,黑道巅峰的‘墨迹’,一朝背叛,穿越到了不知是哪里的七玄大陆,成了日月大陆日月王朝的废柴——另一个莫沉央。这里没有武术,也没有魔法,只有七玄大陆的术气,也根据术气可以分成:剑术气、灵术气、唤术气、丹术气;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当她励志成为要站在这个大陆巅峰的人,成为俯视着天下众生的人。她遇到了他,注定是她的人。爱、恨、情、仇,她,在这里都统统尝了个遍。她说:“等我站上了巅峰,你我并肩,可好?”他给她的诺言:“好。”
  • 暴炎女王

    暴炎女王

    在一片诡异而又神奇的大陆上,人类的进化朝着相反的方向,女人的智慧与力量超越了男性,一场女人与男人的终极对决即将开始
  • TFboys请安静的说爱你

    TFboys请安静的说爱你

    爱情的种子是我埋下的,她叫安静。第一次的怦然心动。使初恋的永恒的,温暖的。可是啊,那没有开始的初恋就这样破灭了。是谁的错呢?我们的十八岁就是这样毁的。我真不想为你做些什么,我怕我陷得太深。但不管我是否沉默,那个叫做爱的魔咒开始从我们青春萌发却又开始陷入深渊。小凯,你问过你,我是友情还是你错过的爱情?这本书的别名叫做“雨后清晨最美的时光“
  • 异界修魔传

    异界修魔传

    穿越到异界,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我,华明一定要闯出一片天……
  • 末日牛人之为我而活

    末日牛人之为我而活

    一个只会玩游戏的超级宅男,在某天醒来时突然发现世界变了,曾经他所熟悉的世界被醒尸——walkers所占据,只想跟自己所重视的人一起活下去的他,终于带领起一支小小的队伍,逃出了最初困住他们的牢笼——一座名为丹卓斯的大厦。以丹卓斯为起点,他们历尽艰辛,竟发现这一切并不是一个小小阴谋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而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开始的小小前奏......前期作为铺垫,会比较沉闷,中前期(逃出丹卓斯之后)抖出矛盾和铺垫,文风开始偏向轻松搞笑,中期矛盾激化,渐渐转成悬疑,解答一部分铺垫,提出新的问题,后期疑问升级,直到全部或者部分矛盾解开,终章绝对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