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1300000021

第21章 笑话系统疾病(1)

(第一节)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及吞咽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不够发达,口腔黏膜干燥,因此易受损伤和局部感染;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因此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

食管长度在新生儿为8—10cm,1岁时为12cm,5岁时为16cm,学龄儿童为20—25cm,成人为25—30cm。食管横径婴儿为0.6—0.8cm,幼儿为1cm,学龄儿童为1.2—1.5cm。食管pH通常在5.06.8。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婴儿吸奶时常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奶胃容量在新生儿为30—60ml,13个月时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成人约为2000ml,故年龄愈小每天喂养的次数愈多。哺乳后不久幽门即开放,胃内容物陆续进人十二指肠,故实际胃容量不受上述容量限制。婴儿胃略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垂直。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由于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故易发生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稠厚含凝乳块的乳汁排空慢;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

儿童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或为坐高的10倍。小肠的主要功能包括运动(蠕动、摆动、分节运动)、消化、吸收及免疫保护。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食物残渣、进一步吸收水分以及形成粪便。婴幼儿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结肠无明显结肠带与脂肪垂,升结肠与后壁固定差,易发生肠扭转和肠套叠。肠壁薄、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加之口服耐受机制尚不完善,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黏膜进人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婴幼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一结肠反射,产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数多于成人。

五、肝

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中毒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脂肪浸润、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而肿大,影响其正常功能。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六、胰腺

出生后3—4个月时胰腺发育较快,胰液分泌量也随之增多。出生后一年,胰腺外分泌部生长迅速,为出生时的3倍。胰液分泌量随年龄生长而增加,至成人每日可分泌1—2L。酶类出现的顺序为:胰蛋白酶最先,而后是糜蛋白酶、竣基肽酶、脂肪酶,最后是淀粉酶。新生儿胰液所含脂肪酶活性不高,直到2—3岁时才接近成人水平。婴幼儿时期胰液及其消化酶的分泌易受炎热天气和各种疾病的影响而被抑制,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七、肠道细菌

在母体内,胎儿肠道是无菌的,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侵人肠道,主要分布在结肠和直肠。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儿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儿肠内的大肠杆菌、嗜酸杆菌、双歧杆菌及肠球菌所占比例几乎相等。正常肠道常驻菌群对侵人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许多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致菌群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八、健康儿童粪便

食物进人消化道至粪便排出时间因年龄而异:母乳喂养的婴儿平均为13小时,人工喂养者平均为15小时,成人平均为18—24小时。

1.母乳喂养儿粪便

为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或较稀薄,绿色、不臭,呈酸性反应(PH4.7—5.1)。平均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添加辅食后次数即减少。

2.人工喂养儿粪便

人工喂养的婴儿粪便为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pH6—8)。因牛乳含蛋白质较多,粪便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的臭味,有时可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大便1—2次/d,易发生便秘。

3.混合喂养儿粪便

喂食母乳加牛乳的婴儿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软、黄色,添加淀粉类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减,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各类蔬菜、水果等辅食时大便外观与成人粪便相似,初加菜泥时,常有小量绿色便排出。便次每日1次左右。

(第二节)口炎

口炎是指口腔黏膜由于各种感染引起的炎症,若病变限于局部如舌、齿龈、口角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或口角炎等。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缺乏等。感染常由病毒、真菌、细菌引起。不注意食具及口腔卫生或各种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导致口炎的发生。目前细菌感染性口炎已经很少见,病毒及真菌感染所致的口炎仍经常见到。

一、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常有此症。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从污染的乳具获得感染。

1.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周围无炎症反应,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糖、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此时可危及生命。重症患儿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孢子。使用抗生素可加重病情,促其蔓延。

2.治疗

一般不需静脉或口服抗真菌药物。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次。亦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预防应注意哺乳卫生,加强营养,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二、疱疹性口腔炎

疱瘆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从患者的唾液、皮肤病变和大小便中均能分离出病毒。

1.临床表现

常好发于颊黏膜、齿龈、舌、唇内和唇黏膜及邻近口周皮肤。起病时发热可达38—40,12天后,上述各部位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约2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软腭、舌和咽部。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拒食、流涎、烦躁,常因拒食啼哭才被发现。所属淋巴结常肿大和压痛,可持续2—3周。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1—2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大都由柯萨奇病毒所引起,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2.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为宜,避免刺激性食物。局部可涂疱疹净(碘苷)抑制病毒,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2.5%—5%金霉素鱼肝油。疼痛严重者可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发热时可用退热剂,可行全身抗病毒治疗,抗生素不能缩短病程,仅用于有继发感染者。

(第三节)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胃炎

胃炎是指由各种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有害因子引起的胃黏膜或胃壁炎性改变的一种疾病。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后者发病率,。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急性胃炎

多为继发性,可由严重感染、休克、缺血缺氧、颅内损伤、严重烧伤、呼吸衰竭和其他危重疾病所致的应激反应(又称胃肠功能障碍/衰竭)弓丨起。误服毒性物质和腐蚀剂,摄人由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食物过敏,胃内异物,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和各种因素所致的变态反应等均能引起胃黏膜的急性炎症。

2.慢性胃炎

是有害因子长期反复作用于胃黏膜引起损伤的结果,小儿慢性胃炎中以浅表性胃炎最常见。

(1)感染”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所致的胃内感染是胃炎的王要病因。

(2)胆汁反流:各种原因引起胃肠道动力异常,胃窦内容物滞留或十二指肠胃反流,反流的胆盐刺激减低了胃黏膜对离子通透的屏障功能,使得胃液中氢离子得以反弥散进人胃黏膜引起炎症。

(3)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如粗糙、过硬、过冷、过热、辛辣的食品,经常暴饮、暴食,饮浓茶、咖啡,吃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及类固醇激素类药物。

(4)精神神经因素:持续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可使消化道激素分泌异常。

(5)全身慢性疾病影响:如慢性肾炎、尿毒症、重症糖尿病、肝胆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其他因素:如环境、遗传、免疫、营养等因素均与发病有关。

(二)临床表现

1.急性胃炎

发病急骤,轻者仅有食欲缺乏、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感染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2.慢性胃炎

常见症状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的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数位于上腹部、脐周,部分患儿部位不固定,轻者为间歇性隐痛或纯痛,严重者为剧烈绞痛。常伴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继而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胃黏膜糜烂出血者伴呕血、黑便。

(三)实验室检查

1.胃镜检查

为最有价值、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及其程度,可见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有时可见黏膜表面的黏液斑或反流的胆汁。HP感染胃炎时,还可见到胃黏膜微小结节形成(又称胃窦小结节或淋巴细胞样小结节增生)。同时可取病变部位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和病理学检查。

2.幽门螺杆菌检测

(1)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与培养,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2)尿素酶试验:此法快速、简单,特异性和敏感性可达90%以上。

(3)血清学检测抗Hp抗体:但是IgM抗体可在清除了Hp几个月后仍保持阳性,限制了其诊断意义。

(4)核素标记尿素呼吸试验:让患儿口服一定量同位素13C标记的尿素,如果患儿消化道内含有Hp,则Hp产生的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产生CO,由肺呼出。通过测定呼出气体中13C含量即可判断胃内Hp感染程度,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90以上。

(四)病理

1.急性胃炎

表现为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固有膜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无或极少有淋巴细胞、浆细胞,腺体细胞呈不同程度变性坏死。

2.慢性胃炎

浅表性胃炎见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细胞增生,固有膜炎142—

症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萎缩性胃炎主要为固有腺体萎缩,肠腺化生及炎症细胞浸润。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检、临床表现、胃镜和病理学检查,基本可以确诊。由于引起儿童腹痛的病因很多,急性发作的腹痛必须注意与外科急腹症,肝、胆、胰、肠等腹内脏器的器质性疾病,以及腹型过敏性紫癜相鉴别。慢性反复发作性腹痛应与肠道寄生虫、肠痉挛等疾病鉴别。

1.肠蛔虫症

常有不固定腹痛、偏食、异食癖、恶心、呕吐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有时出现全身过敏症状,驱虫治疗有效等可协助诊断。有吐、排虫史,粪便查找虫卵可以确诊。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肠蛔虫症在我国已经大为减少。

2.肠痉挛

婴儿多见,可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腹部无异常体征,排气、排便后可缓解。

3.心理因素所致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身心疾病。原因不明,与情绪改变、生活事件、家庭成员过度焦虑等有关。表现为发作性腹痛,持续数十分钟或数小时而自行缓解,可以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临床和辅助检查往往无阳性发现。

(六)治疗

1.急性胃炎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服用一切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监测生命体征及呕吐与黑便情况。静滴H受体拮抗剂,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可用局部黏膜止血的方法。细菌感染者应用有效抗生素。

2.慢性胃炎

(1)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饮食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服用刺激性食品和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3)药物治疗:(1)黏膜保护剂,如碱式碳酸铋、硫糖铝、蒙脱石粉剂等。(2)H!受体拮抗剂,常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3)胃肠动力药,腹胀、呕吐或胆汁反流者加用多潘立酮、西沙必利。(4)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进行规范的抗Hp治疗(见消化性溃疡病治疗)。药物治疗时间视病情而定。

二、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其他胃肠道部位。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婴幼儿多为急性、继发性溃疡,常有明确的原发疾病,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相近;年长儿多为慢性、原发性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可有明显的家族史。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诸多因素有关,确切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溃疡的形成是由于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子(酸、胃蛋白酶、胆盐、药物、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与黏膜自身的防御因素(黏膜屏障、黏液重碳酸盐屏障、黏膜血流量、细胞更新、前列腺素等)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一般认为,与酸有关侵袭因素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意义较大,而组织防御因素对胃溃疡有更重要的意义。

1.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

酸和胃蛋白酶是对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有侵袭作用的主要因素。因胃酸分泌随年龄而增加,所以年长儿原发性溃疡的发病率较婴幼儿高。

2.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功能

决定胃黏膜抵抗损伤能力的因素包括黏膜血流、上皮细胞的再生、黏液分泌和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在各种攻击因子的作用下,黏膜血循环及上皮细胞的分泌与更新受到影响,屏障功能受损,发生黏膜缺血、坏死而形成溃疡。

3.幽门螺杆菌感染

儿童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约为60%,Hp被根除后溃疡的复发率即下降,说明Hp在溃疡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4.遗传因素

同类推荐
  • 助听器学

    助听器学

    本书共13章,从助听器的发展简史,到助听器的物理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助听器的分类等方面介绍了助听器的基本结构及性能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着重介绍了助听器的临床应用经验、不同人群的助听器选配方法,以及如何遵循选配步骤,为听障人士选择符合其听力损失的最优助听器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听力学专业的学习教材、各大助听器公司的培训手册、助听器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提供给对助听器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包括有听力损失的成人和听力损失儿童的家长),使他们能够对助听器有更科学、系统、专业的认识!
  •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黄春林教授肾病医案医话集

    本书包括医案集与医话集两部分内容,医案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在肾病的治疗经验与临床案例,医话集主要介绍黄春林教授的学术观点。
  • 护理员

    护理员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中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医学旨在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它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根据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可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部分,各部分又包括有不同的专门学科。
  •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是神经症中最顽固、症状最复杂多变、患者感觉最痛苦的一种疾病,药物疗法和各种心理疗法都很难奏效,精神科的医生和心理医生都对强迫症感到很棘手。作者于l996年开始,全身心投入森田疗法的研究,并逐渐萌生编写“强迫症的森田疗法”一书的想法。但作者深知,必须对强迫症的症状特征和发病机制有深刻理解,将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摸索出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在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敢着手此书的撰写工作。10余年来,作者不断收集相关病例,并完善治疗方案,终于2010年完成这本《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河北省沧州市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涌现出神医扁鹊、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等杏林巨擘,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先驱张锡纯,其专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至今在医学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伪物之境界

    伪物之境界

    伪物之境界,一个位于天琴市半调子原力者公会,韩晓风误打误撞,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这个全世界最失败、最吵闹、最暴力,最无节操但也是最快乐的公会里,他和他的同伴们借着各种委托人的任务而不断变强,伙伴也一个一个加入,故事就这样渐渐揭开……
  • 本我之罪

    本我之罪

    心理画像,微表情,梦的解析。。。。。一个阴暗少年的阴暗心理人格造就了他对阴暗心理的独特嗅觉,离恶魔最近的只能是恶魔!
  • 救赎救世主

    救赎救世主

    救世主声称要拯救人类,灭亡逐步迫近。跨世纪的斗争,当杀戮=救赎时,谁又是真正的SAVIOUR?无数个犯人在犯案时被杀,连环凶手在现场以鲜血刻画环形蛇图案,并写上「IamtheSAVIOUR」字句,令大家纷纷崇拜这位反罪恶的「救世主」,更认为坏人罪有应得。然而,获救的受害者苏醒后竟变成疯子,法医更发现死者的心脏被活生生挖走。一切证据都不显得凶手是为了救人而犯案,但真正动机是什么?警察周纪炀和戴晓茹奉命追查案件,渐渐发现真相可能远超乎现实想像。最恐怖的是,在调查的过程中,连他们也不知不觉堕入圈套,犹如牵线木偶般任人摆布,甚至陷入永远无法爬出来的深渊……已出版实体小说,逢星期四晚更新
  • 逆水

    逆水

    我对自己青春的交代,只以懒散的文字。虽轻描淡写,但内心也已饱经风霜。
  • 武林之论剑

    武林之论剑

    地球联邦历108年,智能机械化替代了人工,人类大量失业,犯罪率持续增长,为了缓解压力,联邦用时十年制作出一款号称第二世界的虚拟游戏轮回------《江湖》!一个重生者手持三尺青锋闯入其中,试问天下:“什么是剑!”武林纷争从此揭开。旷世绝学、神兵魔器、武林各榜、血雨腥风、天下大乱!犯我朋友者,千刀万剐!犯我兄弟者,斩尽杀绝!犯我威严者,满门抄斩!---------------------------------------------------------------------求推荐、求收藏,新人新作还需各位兄弟姐妹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源泉,在此敬谢!
  • 天灵地元

    天灵地元

    一位仙人神游太空时在地球遇到了千古不出的混元体弘宁,绝定不浪费这种万古才有两人的体质,就将他带到了不灭大陆磨练,弘宁也没辜负他的期望,战上了仙路……
  • 雪墨染倾城

    雪墨染倾城

    林墨雪第一次看见顾倾城的时候,只是觉得此人太危险了,太不食人间烟火了,自己要离他远一点……可是从没想到自己在顾倾城的眼里恰恰相反……
  • 看爱的蔚蓝海岸

    看爱的蔚蓝海岸

    大消息!有剧组要来星海学院选学生来当主演!所有学生都可参加海选。糖霜霜误打误撞的成为女主,“暖男”校草初梦云天脱颖而出成为男主!天然呆遇上毒舌男,一场编织着欢笑与泪水的故事就此展开......
  • 探索未知丛书-化学天地(二)

    探索未知丛书-化学天地(二)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倒霉蛋阿歪——不服和我过过招

    倒霉蛋阿歪——不服和我过过招

    《倒霉蛋阿歪》系列丛书围绕主人公阿歪展开情节,分别讲述了阿歪在学校、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事情,突出反映了小学校园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有趣情境,以及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艺术,反映了现代小学生群体活泼灵动的生活面貌及可爱无矫饰的个性特征。故事幽默搞笑,其中不乏关于善良、友谊、家庭教育、学习、成长等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