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83900000019

第19章 陶侃仙去 2

陶侃管理西部八州军事,东晋三大强州独占其二。陶侃的死去,引起权力的重新洗牌,政坛巨震。

陶侃死前一个月。

陶侃死前一个月,殷羡匆匆地从武昌赶到芜湖,参拜过安西大将军庾亮后,说道:“卑臣在陶太尉身边十年,自比太尉家臣。太尉病危,卑臣私自拜会大将军,请大将军为太尉诸子封官加爵。”

庾亮迟疑不已,说:“我看出你对太尉的忠诚,但太尉膝下现有十余子,不可能全部加官。就算我将表章奏与朝廷,恐怕朝廷也不会同意。”

此时汪范在一旁,轻轻走到庾亮一边,轻声对庾亮说道:“殷大夫是自己人,他急急来推荐,恐怕不只是为了报答太尉的知遇之恩。”

庾亮这才回味过来,挥手将其他人支走。厅中只剩四人,除庾亮、汪范、殷羡外,殷浩也没有出去。前文交代过庾亮将殷羡的儿子殷浩起为僚佐。他还把殷浩的士级定位三品。本书前册说道,三品是名士的门槛,四五六算寒士,七八九是劣士,再有钱也得回家种地。

其他人等走后,殷羡说道:“太尉将不久于人世,其兄弟和长子皆先其而去,世子陶夏年轻,不足于指挥荆江,太尉为此愁楚,我恳请朝廷加封太尉儿子的官爵,使太尉安心,我将努力劝太尉将八州兵符印鉴送与大将军厅下。”

这个殷羡原来是来投诚的!

虽然国家职务绝非世袭,但是东晋的特点是,边缘地盘都是军阀打下来的,军阀死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子侄来守卫这块地盘,最次还能管理自己的军队。祖逖去世后,由他的弟弟祖约接管豫州;凉州刺史周访死后,他的儿子周抚由于年轻未能接任梁州刺史,但是还管理着襄阳城和周访所有的军队。后来淮南的郗鉴,三代经营北府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此陶侃即使想让陶夏接任荆州刺史,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陶侃深知世子陶夏年轻,不足于指挥荆江,太尉为此愁楚。

庾亮恍然大悟,很快明白了事态的严重。陶侃一死,处理不好,陶氏子弟可能闹独立,甚至把北庭引来。处理巧妙,可以尽收荆江。自己则能够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安西大将军”!

危机,危机,危险来了,机会也跟来了。

庾亮赶紧站起对殷羡一拜:“我误会了您,殷大夫此来是为了国家社稷,天下苍生!”

庾亮明白过来后,毫不犹豫亲自奏请朝廷,请朝廷将陶侃的十余子全部加官进爵,并奏请朝廷封陶侃为大将军!

大将军、丞相,汉朝之后,一般取消这两个官职。即使个别的出现,也往往都是权臣自己加给自己的,比如曹操的丞相职位。大将军官位比丞相高半格,丞相比太尉(三公)高半格。王导、庾亮都曾被下属尊称为相爷,王导因为是三公,而被下属称为相爷;庾亮曾经做过“实权宰相”中书监,也被下属尊称为相爷。庾亮自贬为“安西大将军”,才是三品官。

庾亮的奏表被快八百里加急快马送与朝廷,送入皇宫。自东汉之后,太守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不再归宰相三公所有,而是皇帝一手抓。这样表示:某个人做了封疆大吏,不是宰相看得起你,而是皇恩浩荡。

可是皇帝要照顾那么多老婆,哪有空闲管这些。这些事就落到了皇帝私人秘书身上。所谓“中书省”就是皇帝的政治秘书处。秘书叫侍中,官阶不高,但皇帝身边的红人宰相也要让三分。秘书长叫中书令(魏晋时设中书监,高于中书令)。因此中书令、中书监经常被人称为“实权宰相”。

司徒(三公之一)王导的长子王恬是中书侍郎,小皇帝的副秘书长,送入皇宫的表章都由他处理。有这么大来头的副秘书长在,别管谁做了中书令,都得回家喝茶。

王导世子王恬看过奏表之后惊讶不已,匆匆来找王导,拜过之后说道:“庾亮这样做,难道是想尽收陶侃势力,这人野心真大。”

王导接过奏表,仔细看后,淡淡的对王恬说:“一切照办吧。”

王恬大惊:“那这样,庾亮岂不成为第二个陶侃?”

王导说道:“现在主要的危险是陶氏家族,陶侃死后,搞不好西藩会大乱。到时兵戎相见,即使国家赢了,也会元气大伤。如何妥善的接受陶侃势力,是今天的主要矛盾,现在情况下,只有庾亮名正言顺,也有实力接受荆州。”

王恬说道:“那江州呢?江州可不能让庾亮接手。荆、扬之间,谁占有江州,谁压对方一头!不行我亲自去做江州刺史。”

“首先!”,王导伸出食指严肃说道:“首先,全力支持庾亮安抚西藩,此事事关国脉兴衰,你决不可捣蛋!”

王恬不敢再辩:“谨遵父命。”

王导脸色缓和了很多:“就算陶侃亲手将江州刺史的大印交给庾亮,庾亮就能坐上刺史职位吗?这事还得容朝廷从长计议。”

王恬终于明白了,姜还是老的辣。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的印件传入武昌,奄奄一息的陶侃叹道:“普天之下,老夫只看到庾亮这一个君子!将陶氏托付给他,我也安心了。”

公元334年7月,77岁的陶侃病逝。一来陶侃自己活得岁数大,兄弟们都已去世,而长子又在几年前死在战场上;二来世子陶夏岁数不过三十出头,做太守或许还说得过去,做荆江这样的大州刺史是很难服众的。陶侃也知道无法将荆州传与子弟,于是临死前在殷羡的劝说下,由殷羡将八州刺史的兵符、印件全部上交给庾亮,并向朝廷推荐庾亮代管荆江二州。还命王愆期代为统领整个江州部队,等待庾亮接收。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来统领。

陶侃没有将军队交给几个儿子,表现出了愿意听从朝廷安排的决心。

46岁的庾亮接到八州刺史的兵符令箭,兴奋!可高兴之余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再次问津于范汪。

范汪说道:“在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对于荆江二州,您应分别对待。我的计谋核心就是八个字:安抚荆州,掌控江州。”

庾亮满腹经纶,却并没有什么战略才华,于是赶紧请汪范说明。

汪范说道:“荆州的将领清一色陶氏子侄,应以安抚为主,让其子侄分别带领部队,各守一郡。分散他们的军事实力,防止他们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对于江州,却必须做到控制江州,没有江州给荆州造成的军事压力,荆州的陶氏子弟是不会乖乖臣服的。”

庾亮醒悟:“一面安抚荆州陶氏,一面控制江州,对陶氏来说是恩威并举。好计谋,可是如何控制江州?”

“仍然是恩威并济,”范汪说道:“由于我军主力部队紧邻江州,派大将毛宝移防黄冈,对武昌造成压力。之后,您再亲自移镇武昌,接收王愆期代领的江州主力部队。”

“江州主要有三支部队,王愆期、邓岳和周抚。王愆期原本就心属大将军,您可以请他来做您的安西将军司马(此一职务是庾亮的军事参谋长,其地位已经超越太守)。”

汪范接着说:“而周抚是陶氏姻亲,邓岳为陶氏故吏,必须把他们支走,换上我们的人。不过要下大本钱,只有给他们好处,让他们高高兴兴的走。”

庾亮不住的点头。

汪范:“在下认为升武昌太守邓岳为广州刺史,让其远离江州;南昌太守周抚升为益州刺史,让他去巴东监控蜀国。这样将军的嫡系部队便可轻松控制江州。”

庾亮大喜:“就照你的意思办!”

一切说好,按汪范的谋略办。汪范该走了却没有动一步。

“还有什么不妥?”庾亮问。

汪范答:“这次行动事关国运,动的强人太多。不管是陶氏四强,还是周抚、邓岳都是军事强人,而且六人互为依仗,疏忽了一个就可能战火纷飞!所以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要照顾到。”

庾亮疑惑的说:“封周抚、邓岳为封疆大吏,支出江州。分散陶氏四兄弟做四方太守,你的方案已经很好了,我没觉得还有哪一方没有照顾到。”

汪范说:“荆州的上游还有一个桓宣,他对下游的陶氏四兄弟压力极大,还有他,没有照顾到。不过现在只要陶氏四强听话,我们没并动陶氏四兄弟的想法,所以如何拉拢桓宣倒不是很紧要的事情。可是,眼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有一位大咖的利益没有照顾到,他若有一点点煽风点火,我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哦,是谁!?”庾亮惊问。

汪范没有说话,却伸手指了指东方。

庾亮默不作声,沉思着说:“给我们捣乱,对他有什么好处?”

汪范鞠躬道:“大将军不能这样想,王导老了,现在由他的儿子们掌握朝中权柄,万一有人对我们不满意,从中捣乱,我们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庾亮沉思了一会儿,叹道:“近年来我管理西藩,确实对王司徒关心很少。”庾亮果然是清新高雅,语出不凡。

汪范说道:“琅琊王氏上一代人才凋落,而新人大多年轻,还请大将军能扶持一二,以表关怀。”

庾亮没有回答。

过了一会儿,庾亮悠悠的问道:“新一代琅琊王氏谁为翘楚?”

汪范答道:“王允之。”

庾亮一愣:“再次?”(王允之虽然年轻,但是阅历丰富,如今已是四郡太守,被琅琊王氏寄予厚望,可出将入相。他的职位已经很高了,庾亮不可能把他请来。)

汪范答曰:“王胡之。”

庾亮摇了摇头:“再次?”

汪范犹豫了一下,回道:“王羲之。”

庾亮点了点头,“让王羲之来做我的长史,你意下如何?”这个长史的位置,本来很多人以为非汪范莫属。

汪范回曰:“王羲之的确是最佳人选,因为他还是司空郗鉴的女婿。不过,我请求您请王胡之和王羲之同时来武昌。王胡之愿意留下,则高官聘用。”

同类推荐
  • 独裁天下

    独裁天下

    生活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当秦渊在凉州驰骋沙场的时候,却想不到有一天还能醉倒在洛阳的温柔乡。长铗归来呼,食有鱼;长铗归来乎,出有车;长铗归来乎,醉卧美人!————————————————我要让我的功业青史留名,也要让我的风流韵史为千古传唱,一段风光的草根崛起史,一段笑傲花丛的风流史。【求点击、收藏、推荐票支持,拜谢!】
  • 山贼三国

    山贼三国

    浅宅男一个,毕业告别。喝酒之后迷迷糊糊的就来到了东汉末年,这时候黄巾还没起义,董卓也没火烧洛阳,蔡文姬当然没被掳走,……抱歉,别想太多。我只是个小人物,没什么大志向,只想在山上当个幸福的山大王……
  • 三国兵者诡道

    三国兵者诡道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许嵩说

    许嵩说

    一首好歌,一个故事。还记得那场玫瑰花的葬礼吗?还在问断桥是否下过雪吗?还在人间彷徨苦苦寻匿那清明雨上吗?将许嵩的每一首歌改编为一个让你心痛的短篇故事,这许多的短篇故事,加在一起,就是这本《许嵩说》。
  • 狗腿子的崛起

    狗腿子的崛起

    我是一猥琐的胖子,职业是大明帝国的狗腿子。我平常贼眉鼠眼,眉飞色舞,生冷不忌……
热门推荐
  • 遇见是最好的初恋

    遇见是最好的初恋

    爱情,是一味毒药,亦是一味良药。她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亦在对的时间爱上错的人。她在他的甜言蜜语中无法自拔,亦在他的温柔陷阱里缠绵缱绻。与其说是他蒙骗了她对于爱情的所有美好幻想,不如说是她甘愿沉浸在他的温声细语里。她说:“我此生最后悔的事便是遇见你。”他却说:“我此生最幸运的事便是爱上你。”他和她之间,该何去何从?是有缘无分,还是终成眷属。。。
  • 一品刺客

    一品刺客

    蛰伏三千日,一朝现身,天下动容!利刃袖中藏,待出手,风云变色!
  • 帝恋:神偷是个小太监
  • 不经意邂逅:布拉格旧事

    不经意邂逅:布拉格旧事

    初时不经意的邂逅,谁也不知宿命的纠缠就这样开始,千回百转,枝繁叶茂,留下这一生都不可泯灭的记忆。离不开,舍不得,放不下,他苦心积虑,妄想两全,原来未来不过是再也不会来的未来;爱多爱少,错过过错,他浮华一梦,蓦然回首,原来梦里流转的触感,已是不可追的经年;一处布拉格,两处相思。那些温柔的低语,清澈的眼神,最终化成布拉格想念的落寞。而这世间,从来没有完美的爱情,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在不完美里追求最大程度的完美,把偶然变成必然,把瞬间写成永恒。你说,布拉格的星星最温暖,可是我还在布拉格,却再也找不到你。
  • 恐怖之极度恐惧

    恐怖之极度恐惧

    也许你不知道,我们周边都有灵魂的存在,而它们生存只能如同寄生般的生存,它们可能存在于人的思维里,它们可能存在于广播之中,或者它们会变得很强大,然后如病毒般的传播,却只由一个大脑掌控。
  • 一度空间

    一度空间

    在灵异的空间里,什么都不存在。灵异的奥秘就是在你看来,什么都不可能的事实却总是在你眼前出现。
  • 鼎玄

    鼎玄

    .世上有一奇鼎,内蕴神火,聚灵液,可炼药,可护体!此鼎形如凡物,药在其内,自主成丹!人在其内,可炼肉身!神在其中,可净化魂魄!
  • 皇上,皇后不要你了

    皇上,皇后不要你了

    她无意间穿越成了一位白痴小姐凛玉蟾,却仗着自己天生比别人敏感的嗅觉,在御宴之上震撼了前来挑衅的异国使臣。引起帝王的垂青,做了妍香郡主。帝王将相们渐渐都对她起了浓厚的兴趣……
  • 腹黑王爷的小甜妻

    腹黑王爷的小甜妻

    他们彼此深信,是瞬间进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这样的确定是美丽的,但变幻无常更为美丽。最深的黑夜即将过去,你看月亮出来了。“王爷,不好了,王妃说要杀了你”“没事”“南宫炫,姐杀了你,居然敢骗婚,你有病啊”霸道王爷遇上刁蛮大小姐。
  • 紫虚道

    紫虚道

    天纵世界有;东、南、西、北四块大陆,每块都有着四块天壁。天壁没有任何人知道它是如何形成,是在哪个时代开始存在……它如像应天地而存……它有独立神秘天地……它如像天纵世界的根本……与天纵共存有。天壁的神秘面纱……在无数年来凡是得到它的门派都会变成至强势力。它的神秘面纱……但却从来没有人能够解开。天壁在人们眼中,它;悬疑、神秘、又充满着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