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94500000020

第20章 纪实(6)

上午在七楼会议室举行“中国文联千名文艺家万里采风团宁夏分团出发式”,自治区有关领导前来送行。

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活动,多年来在文联还是第一次。

5月23日

早8点,我们乘坐的大轿车准时离开银川,一路向南驶去,开始了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

我们一分团是个综合团,成员有作家、演员、书画家共三十四人,加上两名电视台随团记者共三十六人。我们将到“1236”工程将要经过的两地四县的工地和农村进行采风。

11时抵中宁。旋即去参观固海扬水工程的泉眼山泵站。山名泉眼,其实无泉,只见一片乱石荒坡。倒是山下的泵站,由七星渠(多么美丽的名字)、高干渠,把黄河水提升到高高的坡地,使千古荒原变成了沃野良田。

固海扬水工程,于1986年建成。灌溉面积62万亩地,解决了20万人的饮水问题。使灌区内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从山区搬迁农户2.5万户,12万人。这些深受干旱之苦的山民们,从此有水有粮,从世世代代的贫困中走了出来。固海扬水工程,是扬黄提灌的一次成功演试。

泵站旁那用汉白玉砌成的方尖塔,是这一工程的纪念。塔身镌刻着七个大字“千年黄河上高原”,在春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下午去“1236”工程红寺堡一泵站工地。

十一天前,我和谭书记、杨秘书长刚到过这里。那天,这里彩旗飘扬,鞭炮齐鸣,“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典礼”在这里举行,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为这项跨世纪的工程铲下了第一锹土。今天,这里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几名大型挖土机地动山摇地轰响着,正在挖掘泵站的基坑,不远处两间草房,几顶帐篷,是工人们的住处了。

采风团的艺术家为工人们表演了秦腔、京剧清唱、男声独唱、宁夏坐唱、手风琴独奏。没有任何舞台设备,甚至连个坐处也没有,就那么面对面地,演员们为工人献上了自己的歌声。

下午,采风团与中宁县领导和县文艺界朋友一起,召开了“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4周年座谈会。”采风团团长、文联党组书记谭积洪及县领导讲话,“1236”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程情况。

晚间,书画家们为县里作画,其他人与县文艺界同行联欢。

5月24日

向同心县去。

途中访问河西区淌坊村。

这是一个吊庄移民点。十七年前,固海扬黄工程把黄河水引上这片干渴了千年的工地,几十户村民也随即从干旱到极点的喊叫水乡搬迁过来。他们拉着小毛驴车,他们的全部家当连个小小的毛驴车也装不满。他们携妇将雏,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垦荒地,垒墙盖屋,在这片终于有了水的土地上一切从零开始。如今,十七年过去了,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了?

未进村,但见大片大片的麦田在和煦的春风里涌动着绿浪。进了村,是成排成行的白杨树。沿村道走进几户农家,农家的住房一概是瓷砖贴墙、瓷砖铺地的新屋。屋内有沙发,有带遥控的大彩电,有高级音响,和城里人家的摆设几无差别。而住房的宽阔敞亮却是城里人无法相比的。院子足有两亩地大,院角有栅栏,栏里有十几头大大小小的黄牛。主人讲,小黄牛养上不到半年便可出栏,每只可卖得五六百元钱。牛栏旁停着小手扶,是主人跑运输用的。这几户人家,有一家在村子里开着油坊,有一家开着碾房,还有一家的男主人外出做买卖。当然,首先是村外那大片的麦田,保障着每人二亩水浇地,这些都是农家的经济来源。

最让我羡慕的是那两亩大的院子,院子里种满苹果梨杏桃,和一架一架绿茵茵的葡萄。满院的果树,渲染出满院浓浓的绿意与宁静,不时有一声两声鸟鸣自果林中传出。“赶明儿我要住到你们家来呢!”我握住头顶小白帽的女主人的手说,虽是玩笑,这安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倒真是我倾心已久的呢。

二十年前,我曾乘车从此处经过。那时这里遍地黄沙,满目荒凉。是黄河水,使这片千古荒原变成了绿野;是黄河水,使十七年前从喊叫水乡走来的连口甜水也没喝过的穷汉子们,变成了富足的庄稼人。

这神奇无比的水啊!

下午去王团乡大湾村。这是个躲在大山旮旯里的小村子。

这里没有一条小河,这里没有一条小溪,这里甚至没有哪怕一个小小的山泉。这里的人世世代代吃窖水——就是把天上落的雨雪水存在窖里,人畜的吃喝洗刷全靠它了。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只能靠天吃饭。这里的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不到200毫米。这里十年九旱。眼下,是连续四年的大旱大荒之后,这已是第五个年头了,开春以来依然不见雨水。正是庄稼生长的季节,塬上却是燃烧过的灰烬般一片惨白。有星星点点的绿色,那就是山里人种下的庄稼了,指望这星星点点的庄稼能有怎样的收成呢?白花花的太阳照着白花花的地坪白花花的土崖,崖畔凿着幽黑的窑洞,这便是大湾人的居所。一盘土炕,一个灶台,炕上两床破被,灶台上一口铁锅,这便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家当。也有粮缸,却缸中空空,因为已经几年无粮可装;也有电线,却被剪掉了灯头,因为交不起电费。连年大旱,粮食绝产,颗粒无收,大湾人只能靠救济粮度日。青壮劳力大多外出抓发菜挖甘草另找生路去了,几个老汉娃娃伴我们由村东走到村西。

马老汉,说是九十岁了,穿一件脏旧得辨不出本色的女式西服,腰里扎着草葽子,头上一顶破草帽,诉说着山里人的艰辛。天不下雨,庄稼不成,缸里没粮,窖里没水,吃没吃的,喝没喝的,山里人活得孽障咧。老汉知道固海扬水,知道“1236”工程,老汉急切地盼望能早日搬下山去,搬到有水的地方:“活了几十年了,能到个有水的地方,过几天好日子,也不枉一辈子,只怕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一个小女孩,自我们一进村便寸步不离地跟在左右。问她,叫尔舍,是经名吧?十岁了,小女孩圆圆脸蛋,大大眼睛,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地甚是可爱。秦腔演员马桂芬老师喜欢上了这个小姑娘,问她,可愿意跟奶奶到城里去学唱戏么?小姑娘抿着嘴唇不吭声,眼睛里却分明满是向往,马老师拉着她的小手往她家窑洞里去了。这小姑娘眉眼竟然长得很像马老师,也许这一老一少果然有缘?也许这真是小姑娘命运的一个转机?我们正为小姑娘庆幸时,马老师却一个人回来了。小姑娘的父母很高兴女儿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女儿其实也想,却是终于舍不得破窑洞里的妈妈大大和奶奶。傻丫头啊,我为小姑娘惋惜。

看身边围着的孩子们,不论男娃女娃,全都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长得都很心疼。问他们,却都没有上学,是啊,连吃的粮食都没有,哪来的钱读书。今天是星期六,城里的孩子们也许正在计划去吃肯德基还是去吃麦当劳,在讨论中国的巧克力和外国巧克力哪个味道更好。这里的孩子们却没钱读书,甚至没有粮吃,没有衣穿,甚至没有一点点水洗洗他们那脏兮兮的小脸。其实他们长得不比任何一个城里孩子差,也不比任何一个城里孩子笨。只是因为他们生在这个穷山沟,他们便只能脏着小脸,穿着破旧的衣服,喝着黑乎乎的也不知用什么东西搅成的面糊糊,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

这里穷,是因为这里没有水,这是一片干渴得冒烟的土地,这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我想起了喊叫水,这个地名令人触目惊心,让人想起仰首苍天、杜鹃啼血般的呼喊。那不是一个乡的喊叫,那是这一片土地对于水的喊叫。那是生命的呼喊,前些天,我写了散文《喊叫水》,此刻,站在这极度干旱的大湾村,站在这因为极度干旱而极度贫困的老老少少们中间,我不仅仅用笔,而是用我的心,与这里的乡亲们一起呼喊——水!水!水!

由大湾回来后,听丁玲县长介绍情况,在同心县,如大湾一样极度干旱极度贫困的乡村,遍布于这个县的大部分地区。

同类推荐
  • 梅朝荣品诸葛亮

    梅朝荣品诸葛亮

    诸葛亮已经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他是五行八门中,智的代表、慧的楷模。可是他的智慧掺杂了多少权术,揉进了多少虚伪,拼凑了多少狡诈,埋藏了多少阴谋。他是智不是大智,他的慧不是聪慧。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书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
  •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本书讲述了那些发生在地震中的真实故事。我们可以从每一个故事中,分享到那些感人的经历。在灾难面前,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特殊时刻,他们的选择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黯然流泪。
热门推荐
  • 半糖主义

    半糖主义

    猫街一家小小的甜品店,“半糖主义”,见证了帅气甜品师宇文宸的成长,也见证了他与夏半糖的相遇相知。四年一次的甜品盛宴,“甜蜜度厦甜品大赛”,实现了大家的梦想,也实现了甜蜜度夏的诺言。好了上面都是废话这本书其实是裹着糖衣的校园都市霸道总裁爱上我治愈言情小说内含各种各样甜品炮弹轰炸你的夏天吃货必看就这样。
  • 2104(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2104(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王二的故事,但是此王二已非彼王二,这让我诚惶诚恐。于是我只能叙述自己所知悉的王二,十七八岁时的王二和一百多岁后的王二,在过去和未来两个迥异的时空里,稍微讲述一下王二存在之尴尬。我为王二介绍了两个女友,一个是十七八岁时就进入王二生活的女友,一直伴随王二到2104年而不肯罢休,另一位是王二在2104年工作时认识的女友,后来异想天开,变成了一只麻雀,被保安一枪打死了。由此可见,到了2104年,保安已有了配枪的权利,但人们却失去了变成鸟去天空飞翔的自由。就这样,我尝试着这么去继续王二的故事。
  • 狼牙再生

    狼牙再生

    一个杀手意外暗算,重生后经历了怎么样的生活??
  • 暮熙

    暮熙

    熙,只因那一眼回眸。吾昌珉誓言自此只为你一人拔剑。----司战。暮晨在这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无孤独地等待着。----浅逝熙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在这里。对你不离不弃。----凌天浩
  • 《平凡中的不平凡》

    《平凡中的不平凡》

    某个场景:"你··你··,你-到-底-是-谁,你绝对不是沐艾艾那个呆瓜,绝对不是。”沐乐乐带着颤抖的声音、惧怕的眼神向沐艾艾大吼,这好像是在给自己壮胆。沐乐乐看见满脸笑容、但双眼却散发出冷冷的气息的沐艾艾,沐乐乐见到她如见了魔鬼一样,一边往后面退一边用正在颤抖的手指指着沐艾艾。"姐姐,我当然是你的妹妹艾艾了,不然我是谁呀。姐姐竟然不认识我了,真伤心。。”沐艾艾脸上可怜兮兮的说。.......§如有写得不好的地方,请莫怪§
  • 金色纪

    金色纪

    认识古金的人都有个共识——这家伙是个麻烦,天大的麻烦。
  • 仙骄百媚双修缘

    仙骄百媚双修缘

    双修洞府,天骄百媚;傲情逍遥,难解良缘。半仙之体,破碎虚空;纵意天域,仁者无敌。出身寒微的任斌努力学医,只想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可在两国交战时他却被卷入仙门,从此踏足仙界。凭借一座神秘的双修仙府,任斌以半仙之体杀出重围,在漫漫仙途中,创造一个属于他的逆天传奇!只有通过合体双修才能晋级突破,如此香艳无敌的修炼,一日都不能停,你让其他修仙的人情何以堪。君请看《仙骄百媚双修缘》,仙骄无双,百美妩媚,就让一切随缘而仙!(升级流的爽文,热血装逼打脸,主角超无敌,双修超想象!)
  • 倾城绝世魔女

    倾城绝世魔女

    她是尘封在地狱的魔女,她是二十五世纪的女王。她是百鬼敬畏的对象,她是让人又怕又爱的对象。当她死亡来到地狱。当她苏醒看见了她。双魂相遇,和为一人,轮回!她是江湖的魔头。他是江湖的神。他的身上仿佛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引诱着她,到最后她发现,原来自己早就沦陷了!但正所谓好景不长……喂喂喂!别打我啊!咳咳,总而言之呢……你们还是看文吧
  • 暮色点西桥

    暮色点西桥

    一座依湖而建的房子里,面容温和的女子向孩子和小表妹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初见他时,她不过七岁而已,又帅又臭屁的他让她一见钟情,从此追着他跑,毕生志愿就是成为他独一无二的新娘,拔掉他身边所有的野花。紧张的高考前夕,她惊悉他接近自己另有目的,一见钟情不过是他的骗局。心痛之下,她愤然和巴巴站在她身后的守护者离去,连一个认真的分手都吝啬给予。一别七年,她一无所有重新来到他的面前,他站在商界之巅睥睨众人,却再次让她心甘情愿走入情局。他亲口告诉她,在感情至深时将对方抛开,是他们最为热爱的把戏,这一生,他们都无法逃离。
  • 成功管理的思维与智慧

    成功管理的思维与智慧

    本书介绍了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分为六章,内容包括:人才的选拔与安排、成功管理的领导决策法则、做好沟通的枢纽、实现管理的激励手段、改革与创新的管理思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