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6100000027

第27章 胡雪岩事业的贤内助——螺蛳太太(8)

为了替乌先生接风,古应春稍微用了些心思。乌先生既是生客,应该照通常的规矩,男女分席,但主客一共四个人,分做两处,把交情都拉远了,而且说话也不方便,因此古应春决定请乌先生“吃大菜”。

在人家家里“吃大菜”,乌先生还是第一回。幸好做主人的想得很周到,“吃大菜”的笑话见得多,刀子割破舌头虽是夸大其词,拿洗手指的水当冷开水喝,却非笑话。至于刀叉乱响,更是司空见惯之事,所以古应春除了刀叉以外,另备一双筷子。选的菜,第一,避免半生的牛排;第二,凡是肉类都先去骨头;第三,调味少用西洋的作料。不过酒是洋酒,也不分饭前酒、饭后酒,黄的、白的、红的,摆好了几瓶,请乌先生随意享用。

“乌先生!”七姑奶奶入座时就说,“自己人,我说老实话,用不惯刀叉,用筷子好了。”

“是!是!恭敬不如从命。我就老实了。”乌先生欣然举箸。

“乌先生看见罗四姐的新房子了?”

七姑奶奶有意将“子”字念得极轻,听去像“新房”。在她是开玩笑,乌先生却误会了,以为将来罗四姐会长住上海,她目前的新居,将来便是双栖之处。心想,如果是这样子,又怎么让罗四姐去当家?

心里有此疑问,却不暇细思,因为要回答七姑奶奶的话,“好得很。”他说,“我听罗四姐说,是古太太一手经理的。”

“乌先生,”罗四姐不等他说完,便即说道,“你叫七姐,也叫七姑奶奶好了。”

“好!七姑奶奶,真是巾帼英雄!”

“怎么会想出这么一句话来?”罗四姐笑道,“恭维嘛,也要恭维得像才是。七姐又不是‘白相人嫂嫂’,怎么叫巾帼英雄?”

乌先生自己也觉得拟于不伦,便即说道:“我来之前,‘大书’说岳传,正说梁红玉擂鼓破金兵,‘巾帼英雄’这句话听得多了,才会脱口而出。”

“乌先生喜欢听大书,明天我陪你。”古应春爱好此道,兴致勃勃地说,“城隍庙的两档大书,一档‘英烈’,一档‘水浒’,都是响档。乌先生不可错过机会。”

“苏州话,”罗四姐说,“乌先生恐怕听不懂。”

“听得懂,听得懂。”乌先生接着用生硬的苏白说道,“阴立,白坐。”

大家都笑了。

“乌先生不但懂,”古应春说,“而且是内行。”

原来“阴立,白坐”是“英烈,白蛇”的谐音,是书场里挖苦刮皮客人的术语,有的阴阴地站在角落,不花一文听完一回书,名为“阴立”;有的大大方方坐在后面,看跑堂的要“打钱”了,悄悄起身溜走,名为“白坐”。

由于彼此同好,皆有喜遇知音之感,大谈“大书”,以及说书人的流派。罗四姐见此光景,轻轻向七姑奶奶说道:“乌先生这顿酒会吃到半夜,我们离桌吧!”

七姑奶奶亦正有此意,找个空隙,打断他们的谈锋,说了两句做女主人应有的门面话,与罗四姐双双离席。

七姑奶奶将她带到楼上卧室。这间卧室一直为罗四姐所欣赏,因为经过古应春设计,改成西式,有个很宽敞的阳台,装置很大的玻璃门,门上加两层帷幕、一层薄纱、一层丝绒,白天拉开丝绒那一层,阳光透过薄纱,铺满整个房间,明亮华丽,令人精神一爽。晚上坐在阳台上看万家灯火,亦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像这种夏天,在阳台上纳凉闲谈,是最舒服不过的一件事。

“你是喝中国茶,还是喝洋茶?”

所谓“喝洋茶”是英国式的奶茶。七姑奶奶有全套的银茶具,照英国规矩亲自调制,而且亲自为客人倒茶,颇为费事,罗四姐此刻要谈正事,无心欣赏“洋茶”,便即说道:“我想吃杯菊花茶。”

黄白“杭菊花”可以当茶叶泡来喝,有清心降火之功,七姑奶奶笑着问道:“你大概心里很乱?”

“也不晓得啥道理,心里一直烦躁。”

“我们到阳台上来坐。”

七姑奶奶挑到阳台上去密谈,是替罗四姐设想,因为谈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她难免腼腆,阳台上光线幽暗,可以隐藏忸怩的表情,就比较能畅所欲言了。

名分之争

等小大姐泡了菊花茶来,背光坐着的罗四姐幽幽地叹口气说:“七姐,只怕我真的是命中注定了。”

“喔,”七姑奶奶问道,“胡家托乌先生来作媒了,他怎么说?”

“他说的话也不晓得是真是假,说胡大先生的意思,要我去替他当家。”

“不错,这话应春也听见的。”

“这么说,看起来是真的!”罗四姐心里更加踏实,但心头的疑虑亦更浓重,“七姐,你说,我凭啥资格去替他当家?”

七姑奶奶心想,胡雪岩顾虑者在此,罗四姐要争者亦在此,足见都是厉害角色,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必中要害。不过,她虽然已从古应春口中摸透了“行情”,却不愿轻易松口,因为不知道罗四姐还会开什么条件,不能不谨慎行事。

于是她试探地问道:“四姐,你自己倒说呢?要啥资格,才好去替他当家。”

“当家人的身份,身份不高,下人看不起,你说的话他左耳进、右耳出,七姐,你说,这个家我怎么当?”

“是的。这话很实在。我想,我们小爷叔,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他总有让下人敬重你的办法。”

“啥办法?”罗四姐紧接着问,“七姐夫怎么说?”

“他说,胡老太太托我来做媒。不过,我还不敢答应。”

罗四姐又惊又喜,“原来是胡老太太出面?”她问,“胡太太呢?”

“他们家一切都是老太太作主。胡太太最贤惠不过,老太太说啥就是啥,百依百顺的。”

听得这一说,罗四姐心头宽松了些,不过七姑奶奶何以不敢答应做媒?这话她却不好意思问。

“我为啥不敢答应呢?”七姑奶奶自问自答地说,“因为我们虽然一见如故,像同胞姐妹一样,到底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你没有跟我详详细细谈过,我不晓得你心里的想法,如果冒冒失失答应下来,万一做不成这个媒,反而伤了我们感情。”

“七姐,这一层你尽管放心。不管怎么样,你我的感情是不会伤的。”

“有你这句话,我的胆就大了。四姐,除了名分以外,还有啥?请你一样一样告诉我。看哪一样是我可以答应下来的,哪一样我能替你争的,哪一样是怎么样也办不到的。”

“怎么样也办不到的事,我也不会说。”罗四姐想了一下说,“七姐,我顶为难的是我老娘。”

她老娘何以会成为难题?七姑奶奶想一想才明白,必是指的当亲戚来往这件事。以她的看法,这件事是否为难,主要的是要看罗四姐自己的态度,倘或她坚持要胡老太太叫一声:“亲家太太。”这就为难了!否则胡家也容易处置。

谈到这里,话就要明说了,“四姐,你的意思我懂了。”她说,“还有啥,你一古脑儿说出来,我们一样一样来商量。”

“还有,你晓得的,我有个女儿。”

“你的女儿当然姓她老子的姓。”七姑奶奶说,“你总不见得肯带到胡家去吧?”

“当然,那算啥一出?”

“既然不带到胡家,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不管你怎么安排,胡家都不便过问的。这件事可以不必谈,还有啥?”

“还有,我只能给老太太一个人磕头。”

“是不是!”七姑奶奶马上接口,“我不敢答应,就是怕你有这样的话,叫我说都不便去说的。”

罗四姐自己也觉得要求过分了一些,不过话既已出口,亦不便自己收回,因而保持沉默。当然,在七姑奶奶看,这就是不再坚持的表示,能商量得通的。

“四姐,我现在把人家的意思告诉你,第一是称呼,下人都叫你太太;第二进门磕一个头,以后都是平礼;第三生了儿子着红裙。这三样,是老太太交代下来的。”

罗四姐考虑了一会,觉得就此三事而言,再争也争不出什么名堂来,不如放漂亮些,换取对方在他处的让步。

于是她说:“七姐这么说,我听七姐的。不过,我进他家的门,不晓得是怎么个进法?”

七姑奶奶心想,这是明知故问。妾侍进门,无非一乘小轿抬进门,在红烛高烧之下,一一磕头定称呼。罗四姐问到这话,意思是不是想要坐花轿进门呢?

当然,照一般的办法,是太委屈了她,但亦决无坐花轿之理。七姑奶奶觉得这才真的遇见难题了。

想了又想,七姑奶奶只能这样回答:“这件事我来想办法,总归要让你面子上看得过去。你明天倒问问乌先生,看他有啥好办法?”

正事谈到这里,实在也可以说是很顺利了。做媒本来就要往返磋商,一步一步将双方意见拉近来,罗四姐明白事缓则圆的道理,因而很泰然地答说:“事情不急,七姐尽管慢慢想。”

“你是不急,小爷叔恐怕急着要想做新郎倌。”七姑奶奶笑着将她的脸扳向亮处,“不晓得你妆扮成新娘子,是个啥样子?”

这话说得罗四姐心里不知是何滋味,说一句,“七姐真会寻开心。”一闪站起身来,“乌先生不知道吃好了没有?”

“我们一起下去看看。”

两人携着手复回楼下,只见古应春陪着乌先生在赏鉴那些西洋小摆设。七姑奶奶少不得问些吃饱了没有之类的客气话,然后问到乌先生下榻之处。

“客栈已经定好了。”古应春问道,“不知道罗四姐今天晚上,是不是还有事要跟乌先生谈?”

“今天太晚了。”罗四姐答说,“有事明天也可以谈。”

“那么,我送乌先生回客栈。明天一早我会派人到客栈陪了乌先生到罗四姐那里。下午我陪乌先生到各处逛逛。”

等古应春送客回来,七姑奶奶还没有睡,等着要将与罗四姐谈论的情形告诉他,最后谈到罗四姐如何“进胡家的门”。

“一顶小轿抬进门,东也磕头,西也磕头,且不说罗四姐委屈,我们做媒人的也没有面子。”

“为小爷叔,没有面子也就算了。”古应春说,“你不要把你的想法也摆进去,那一来事情就越发摆不平了。”

“好!那么罗四姐,总要让她的面子过得去。”

“这有点难办。又有里子,又要面子,世界上恐怕没有那么便宜的事。”七姑奶奶也觉得丈夫的话不错,不过已经答应罗四姐要让她“面子上过得去”,所以仍在苦苦思索。

“睡吧!我累了。”古应春旅途劳顿,一上床,鼾声即起,七姑奶奶却无法合眼,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而且自己觉得很得意,很想唤醒古应春来谈,却又不忍,只好闷在心里。

第二天一早,古应春正在漱洗时,七姑奶奶醒了,掀开珠罗纱的帐子,探头说道:“不要紧了!我有法子了。”没头没脑一句话,说得古应春愣在那里,好一会才省悟,“你是说罗四姐?”他问。

“对。”七姑奶奶起床,倦眼惺忪,但脸上别有一种兴奋的神情,“他们的喜事在上海办,照两头大的办法,一样可以坐花轿、着红裙。”她问,“你看呢?”

“小爷叔在杭州有大太太的,无人不知,人家问起来怎么说?”

“兼祧!”七姑奶奶脱口回答,“哪个去查他们的家谱?”

“这话倒也是。不知道小爷叔肯不肯?”

“肯不肯是他自己的事,我们做媒人的,是有交代了。”七姑奶奶又说,“我想他也不会不肯的。”

古应春考虑了一会,同意了她的办法,只问:“回到杭州呢?”

“照回门的办法,先到祖宗堂磕头,再见老太太磕头。”

“这不是啥回门的办法,是‘庙见’,这就抬举罗四姐的身份了。”古应春深深点头,“可以!”

“你说可以就定规了。下半天,你问问乌先生,看他怎么说。”

“能这样,乌先生有什么话说?至于你说‘定规’,这话是错了,要小爷叔答应了才能定规。”

“你这么说,那就快写信去问。”

古应春觉得不必如此匆促。不过,这一点他觉得也不必跟爱妻去争,反正是不是写了信,她也不会知道,所以答应着说:“我会写。”

乌先生上午去看了罗四姐,下午由古应春陪着他,坐了马车去观光,一圈兜下来,乌先生自己提出要求,想到古家来吃晚饭,为的是谈罗四姐的亲事。

“我跟她谈过了,她说她的意思,七姑奶奶都晓得。不过,既然我是媒人,她说有些话,要我跟七姑奶奶来商量。”

“是的。乌先生你说。”

“第一件,将来两家是不是当亲戚来往,现在暂且可以不管。不过,她的女儿,要胡太太认做干女儿,将来要到胡家来的,下人要叫她‘干小姐’。”

“胡太太的儿女,还要叫她妹妹。”七姑奶奶补充着,极有把握地说,“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第二件比较麻烦,她说七姑奶奶答应了她的,要我请问七姑奶奶,不晓得是啥办法?”

“办法是想到一个,不过,还不敢作主。这个办法,一定要胡大先生点了头才能算数。”

“是的,做媒本来要双方自己愿意,像七姑奶奶这样爽快有担当,肯代胡大先生作主,真是难得。”乌先生说,“不过,先谈谈也不要紧。”

这件事很有关系,七姑奶奶心想,倘或自己说错了一句话,要收回或更改就不漂亮了,不如让她丈夫去谈,自己在一旁察言观色,适时加以纠正或者补充,比较妥当。

于是古应春便在她授意之下,讲他们夫妇这天清早商量好的办法。讲得一点不错,七姑奶奶认为无须作何修正。倒是乌先生的态度,让她奇怪,只见他一面听,一面锁紧眉头——她不知道这是乌先生在用心思索一件事时,惯有的样子,只当他对这样的办法还不满意,心里不免大起反感。

于是等古应春讲完了,她冷冷地问:“乌先生觉得这个办法,还有啥欠缺的地方?”

“不是欠缺,我看很不妥当。”

这就连古应春都诧异了,“乌先生,请你说个道理看。”他问,“何以不妥当?”

“胡大先生现在是天下闻名的人,佩服他、赞成他的人很多,妒忌他、要他好看的人也不少。万一京里的御史老爷参上一本,不得了。”

“参上一本?参胡大先生?”

“这我就不懂。”七姑奶奶接着也说,“犯了啥错?御史要参他。”

“七姑奶奶,请你耐耐心,听我说——”

原来乌先生的先世是杭州府钱塘县的刑房书办,已历四代,现在由乌先生的长兄承袭,《大清律例》是他的家学,对《户婚律》当然亦很熟悉,所以能为古应春夫妇作一番很详细的解释。

他说,以“兼祧”为娶“两头大”的借口,是习俗如此,而律无明文,不过既然习俗相沿,官府亦承认的,只是兼祧亦有一定的规矩,如俗语所说的“两房合一子”,方准兼祧,这在胡雪岩的情形,显然不合。

“你们两位请想,既称‘胡大先生’就有‘胡二先生’,好比合肥李家,有‘李大先生’李瀚章,就一定有‘李二先生’李鸿章。胡大先生既然有兄弟,就可以承继给他无子的叔伯,何用他来兼祧?”

“这话说得有道理,‘胡大先生’这个称呼,就摆明了他是有兄弟的。”古应春对他妻子说,“兼祧这两个字,无论如何用不上。用不上就不能娶两房正室。一定要这么办,且不说大清律上怎么样,论官常先就有亏了,这叫做‘宠妾灭妻’,御史老爷一本参上去,事实俱在,逃都逃不了的。”

一听这话,七姑奶奶吓出一身冷汗,“真是亏得乌先生指点,”她说,“差点做错了事情,害我们小爷叔栽个筋斗。”

“筋斗倒也栽不大,不过面子难看。”乌先生又说,“讲老实话,胡大先生还在其次,我先要替罗四姐想一想,倘或因为她想坐花轿、穿红裙,弄出来这场麻烦,胡老太太、胡大先生一定很不高兴,说风凉话的人就会说:‘一进门就出事,一定是个扫帚星。’七姑奶奶你倒想,罗四姐以后还好做人?”

“乌先生,你想得真周到,见识真正高人一等。”七姑奶奶由衷地佩服,“而且人家本来不知道罗四姐是啥身份,这一来‘妾’的名声就‘卖朝报’了。”

“卖朝报”是句杭州的俗话,还是南宋时候传下来的,老百姓的名字忽然在“朝报”上出现,一定出了新闻,“卖朝报”的人为扩招徕,必然大声吆喝,以至于大街小巷,无人不知。如果胡雪岩因为“宠妾灭妻”而奉旨申斥,上谕中就会有罗四姐的名字——清朝的“宫门钞”就是南宋的“朝报”,所以七姑奶奶的这个譬喻,十分贴切。

“是啊!”乌先生说,“那一来,不但杭州上海,到处都知道了,真正叫做‘求荣反辱’。我想我只要一说明白,罗四姐一定也懂的。”

“是,是!”古应春急忙接口,“那就拜托先生跟罗四姐婉言解释。只要这一层讲通了,我想我们的这个媒就做成功了。”

罗四姐自然能够体谅其中的苦衷,但总觉得怏怏有不足之意,不过对七姑奶奶极力帮她讲话出主意,非常感激,因而也就更觉得可以说知心话,所以反而拿乌先生向她解释的话,来跟七姑奶奶商量。

同类推荐
  • 诅咒(蔡骏作品)

    诅咒(蔡骏作品)

    年轻的考古学家江河自古楼兰考古归来后,性情大变,三周后猝死。留给未婚妻白璧的唯一线索,是一串神秘的钥匙。白璧试图借此解开疑团,事件却愈发扑朔迷离。此后的一个月内,考古研究所接连发生五起离奇死亡。警官叶萧接手此案展开调查,却意外揭开了一个绵延千年之久的秘密。古老而永恒的诅咒,不仅令一座城市就此消亡,更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轨迹……
  • 温柔娇妻来点名

    温柔娇妻来点名

    谁会在结婚后还不知道老公的家世背景?偏偏这么离谱的事情就发生在她身上!原本幸福的婚姻生活,因为他父亲重病而生变,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亲亲老公探亲回来。她没耐性等下去,干脆收拾行囊万里寻夫去……财大势大的夫家一再让她吃闭门羹,摆明了不承认她这个“不告而娶”的媳妇,好不容易偷渡成功,却被他们一家子人搞胡涂。父子感情比起陌生人还要冷淡不说,他见父亲心脏病发竟然无动于衷的转身离去。天啊!她该不会是嫁了个冷血丈夫吧……
  • 傲风·诸神大陆I

    傲风·诸神大陆I

    君王器出风云变。飘过诸神大陆的云朵卷起睥睨天下的苍茫之气,而与你的千年之约即将实现——她的同伴都知道,她以“秦傲风”之名担负的愿望不止寻父或救母。她率领他们踏上过天地万象台的阵法,又将暴乱的星辰从非雨城带去梵帝宫;她与他们横穿冰雪的荒原,在天地规则的银色光华下名震诸神,但她始终记得曾有一人誓以地狱莲花为聘礼,用一千零三十一年八个月零七天的想念,铺成永恒归来的路途——往生河畔开出了云色的断魂草,四下却未见流离,未见动荡,仿佛千万年的逝去,也不过是我自你眉梢遇见的一回久别重逢。这片大陆于我的意义,不在“我或你”何时到来,而在“我同你”如何离开。
  • 如沐春风

    如沐春风

    相国之女冉沐,因为好色而死,成为专职打理青莲的小鬼。得星君相救后,便痴迷地爱上了他……星君待人如沐春风,温柔可亲,冉沐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可惜妾有情郎无意,表白一直遭拒。若只是情场失意也就罢了,偏偏她那顶头上司——容色过人,个性却恶劣的白帝还总爱找她的麻烦。他对她百般挑剔、处处设计,恨不得丢她下十八层地狱,却又一再阻挠她追求星君,甚至强迫她做自己的侍妾。对她百般照顾的,拒她的感情于千里之外。讨厌她折腾她的,却要强将她锁在身边。她本以为自己已经够看不清楚他们,但等更多的真相摊开在阳光之下,她才发现,连同自己在内,她从未看清过谁……
  • 赎凡尘

    赎凡尘

    作品的女主人公西弟小漾因童年和少女时特殊的经历,决定成为一个能抚平人的心灵创伤、给人精神指引的人。她与自己从小有着非常珍贵感情的欧阳建辉灵肉结合、相爱四天后,毅然决然前往西部一所厂矿子弟学校任教。此后,又告别她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顾怀桦,前往更西部的山区。她走进一个叫齐为学男人的家庭,深刻体验到没有爱情、理解、尊重、信任家庭生活的悲剧,以及社会上你争我夺财富地位就业机会的不均。她终于凤凰涅槃能实现自己小时候的心愿,成为一名性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者,帮助那些和她小时候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热门推荐
  • 血色星辰夜

    血色星辰夜

    一个妖界之王寄宿在了星辰夜体内,未得得到重生,妖王和星辰夜定下了契约,必须帮助他去完成一件事,在这过程中遇到了几个要好的伙伴,同时也卷入了人神大战的事件中,“欲望永无止境!”
  • 医品天下

    医品天下

    她是现代的高材生,却因一场意外穿至贵府庶女身上。自幼中毒命不久矣?内外阴谋扑朔迷离?离开深府,习医练武,七载后解毒归来,解疫情,破阴谋,寻真相,绽放风华,名动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学院战斗公约

    学院战斗公约

    这是一个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野兽,因为想要融入这个世界,而被迫扮作绵羊的故事。然而野兽终归是野兽
  • 以后我归你管

    以后我归你管

    对于阮莫染来说,最美的爱情就是“始于心动,终于白首。”但对于尹黎耀来说,爱情只是生活的调剂,他从来就不相信爱情这回事。可自从见到阮莫染的第一眼起,他就知道这就是他躲不开的命运。
  • 生

    “我”从军医大学毕业,想着以成绩和实习表现,一定能分配到某个大军区的总院,走上一条越来越宽的路。结果现实给“我”开了个彻彻底底的玩笑……这是一篇贴近生活,细腻生动,充满艺术真实的短篇小说,描绘的是人心的巨变,主题是道德的重返。
  • 解怨

    解怨

    冤家宜结不宜解,杨峰背负着血海深仇却在复仇的道路上意外解开了纠缠多年的仇恨。
  • 启神座

    启神座

    要是一个人,神都害怕他,那他说的话,连天也要听。百年孤寂后,是不死的轮回新生,还是真正的大毁灭。当是非已难分时,真正的对错便如彼岸一样遥不可及。看一个男孩如何抉择一生,若心不悔,神也得避让。
  • 老先生

    老先生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作者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并首次公开了这些老先生的书信手迹。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
  • 倾世独宠:王爷好难缠

    倾世独宠:王爷好难缠

    前世他曾为自己放下屠刀,今生她甘愿为他堕入魔道。千年恩怨,一朝重生。当沉睡的记忆再次苏醒,她方才醒悟,自己不知不觉的又落入了别人的圈套。只不过这一次,她心甘情愿——“凌霄,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好不好?”“这句话,你上辈子就说过了。”
  • 画龙变

    画龙变

    没落的王家,出现了大陆千万年来最耀眼的天才。他说:“我王家人。他们与生俱来就是光荣的,我不能自私的夺走他们赖以生存的光荣。现在,让我重拾王家数千年的辉煌,重拾各位先祖的荣光。”他说:“虽然你我此时都是那么的弱小,可是终有一天,我们会让这片大陆好看。”他不是最无敌的,但他会是最无畏的!我们且看天才是如何在这片大陆山呼海啸的围杀下,成长,发光!让燕国王家的名声再一次响彻天下,振聋发聩。新人新书,诚意之作,绝不太监。我不是要写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小说,只求为大家调剂生活,或者在大家陷入低谷的时候,催促大家,我们还有梦可追。我画龙,愿你们为我点睛。真的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