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900000023

第23章 结缘越多,成就越大 (1)

不结良缘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

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闲看几十年。

——晋·跋陀罗

人没有无缘无故的得到,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去。做人不以聪明为先,而以尽心为要;处世不以成功为急,而以结缘为尊。让步不一定吃亏,从礼让中,我们才能和谐双赢。分享,可以扩展我们的生活领域,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利他利人,散布欢喜

【佛心智语】

为别人作因缘,不仅是因为利人可散布欢喜,更是因为利人可让自己得大欢喜,大自在。

中国古代哲人历来强调“君子成人之美”,这是一种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世事的情怀,一种“极目楚天舒”的境界。把美好的事情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能够由此得到乐趣,而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这才是君子之风。一个人如果拥有了成就他人的心量,也就拥有了君子风范。而在佛家观点里,君子成人之美意,即人在护持他人修行的过程中,不仅能超越自我限制,还能成就自己的菩萨道业。

《贤愚经》中记载了阿难护持修行人的故事。

一个师父收了两个徒弟,一位比丘和一沙弥,这位师父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沙弥喜欢诵经,只是苦于饮食等资具不足,需要外出托钵。如果托钵顺利,他就会有充足的时间诵经,否则回寺时间太晚,便会因为耽误功课而被师父责罚。

一天,沙弥托钵时间结束得晚,由于担心无法完成功课而被师父呵斥,因此感到愁苦。正当他无奈落泪时,一位长者经过,见沙弥哭泣便上前关心询问。于是沙弥便将他担忧的事情向长者倾诉。长者听后,恳切地说:“以后我来供养你。请你天天到我家来,这样你就能专心诵经用功了。”从此以后,沙弥在长者的供养下专心诵学,无论师父规定多少功课他都能如期完成。

故事中的比丘即是定光佛,沙弥即是佛陀,供养饮食的长者就是阿难。因为护持他人修行,阿难因此修得大福报,在今生能听闻法音一字不失,这便是他为他人作因缘所得到的极大果报。

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巨大,世人你争我夺就算不损己也不愿利他。为他人作因缘的人似乎很难见到,于是人的自私心便重了。自私心重的人,心灵之泉会慢慢枯竭,欢喜也便因人的心灵枯竭而慢慢枯萎。这世间还有什么比欢喜更为珍贵?佛家倡导世人从善如流,为别人作因缘,不仅是因为利人可散布欢喜,亦是因为利人可让自己得大欢喜,大自在。

在印度,有一位牧牛老汉听说佛陀正在河边讲法,便拄着拐杖去了。当他到达佛陀讲法处时,已是人山人海。信众个个神情专注,用心聆听佛音。老人无法挤进人群,只好拄着杖站在河边的石头上听,不料他的拐杖正好拄到卧在石头上的一只蛤蟆。那只蛤蟆当时正在石头上静静地听佛陀讲经,没有留意到老人的拐杖,因此来不及躲闪,而老人也因太专注于听法而一直没有觉察。

拐杖正好压在蛤蟆的脊柱上,蛤蟆剧痛难忍,但始终不发一声。因为见老人如此专注地听法,如果自己发声必然会扰乱老人的心,打断他听法。为了成全老人听法,蛤蟆默默忍受着锥心的疼痛,直到伤重死去。

蛤蟆死前听闻了佛法,它在生前承受巨大痛苦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护人听法的清净心,因此它在命终之后,神志脱离了畜生道,升上了四天王宫。

量大福就大,帮助他人而不计得失乃极大心量,这种心量成就了众生,也成就了自己。然而自私的人却不这样想,他们总把自己的利益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会不择手段,诸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利人者是痴傻人,利己者是聪明人”等,都是他们的典型观念。自私的人,没有人愿意与其共事,因而他们也难以成大事。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做些利他行为,如关心和帮助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等。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从而与人结下更多缘分。

分享的过程是结缘的过程

【佛心智语】

只有懂得与别人交流和分享,我们才能够在智慧和情感的分享中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

心灵无私,懂得分享,是我们获得快乐的途径。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都知晓,只是出于私心或者出于忙碌,常常忘记罢了。

没有人分享的生活,是一种惩罚,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寂寞的生活。即使功成名就,如果没人分享,再多的成就也不圆满。如果没有分享,谁来聆听我们心中的清音?如果没有分享,谁来领略我们生命中的精彩?没有分享,仙境也会变成地狱。

佛祖领着一位学禅者去参观地狱与仙境。

他们来到一个房间,只见一群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围坐在香气四溢的一锅肉汤前,因手持的汤勺把太长,虽然他们争抢着往自己的嘴里送肉,可就是吃不到,又馋又急又饿。佛祖说:“这就是地狱。”

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里空气中同样飘溢着肉汤的香气,人们同样手里拿着的是特别长的汤勺。但是,这里的人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原来他们个个手持特长勺把肉汤喂进他人嘴里。佛祖说:“这就是仙境。”

地狱与仙境,环境一样,只因心灵的差异,便导致了里面的人生存境遇的迥然不同。一心只想到自己,不考虑他人,仙境也会变成地狱;互相关爱和分享,彼此照顾,能使大家都受益,地狱也会变成仙境。

人间最宝贵的财富莫过于分享。佛家有云:“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这与儒家提倡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独占也不意味着拥有,懂得分享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收获一些惊喜。一个懂得分享的人,往往生命丰沛而且充满活力。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菊花,三年之后的秋天,院子里已经开满了菊花,花香随风四散,甚至飘到了山下的乡村里。

到禅院里礼佛的信徒们常常流连于这美丽的花园之中,交口称赞:“多么美丽的菊花啊!”

有一天,一个信徒对智德禅师说他想要跟禅师讨几株菊花种到自己家里,想让自己的家人也能每天看到如此美丽的花朵,嗅到这股芳香。智德禅师立刻答应了,并亲手帮他挑了几株开放得最旺盛,枝叶最繁茂的,然后将根须挖出来送给他。

消息传开之后,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智德禅师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久,禅院中的菊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荒芜的禅院,不禁有些伤感,他们略带惋惜地对智德禅师说:“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是满园飘香啊!”

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们想想看,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将会是满村菊香啊!”

“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心中的不满和惋惜立刻被消除了。

通过“满村菊香”,弟子们明白了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也明白了存在的意义。分享可以让幸福快乐成倍增加,也可以让痛苦寂寞随之减半。

分享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只有懂得与别人交流和分享,我们才能够在智慧和情感的分享中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

人人重要,独“我”不重要

【佛心智语】

在图利他人、成就对方的同时,我们也逐渐成就了自己。

日本学者木村泰贤指出在《增一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教导了一个“自通法”:“凡于自己不爱不快之法,于他亦为不爱不快之法,然则我缘何得以自己不爱不快之法,而紧缚他人哉!”慈悲为怀的人,总是会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切身感受,为他人着想。

如果希望别人认为我们很重要,就必须先认为别人很重要。只要肯为别人着想,自然会有人肯定我们。与人交往,不必患人之不重己,而要患己之不重人。重人而后人重之,这正符合佛法里所谓的“因缘果报”的真理。

一位禅师受世人敬重。某日,有两家寺院同时安排了午宴,欲邀请禅师素斋谈禅,两家寺院因此相持不下。禅师知道后立即向两家寺院承诺,是日将依约分赴两地。

到了那天,这位禅师在一个半小时内乘车行走于两个寺院间,没有失信,亦没有让信徒们失望。第二天,两家寺院的住持到禅师处谢礼道歉。禅师坦然一笑道:“你重要,他也重要,我不重要。”

倘若人人能以“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的观念来待人,不知能结多少善缘,免除多少纷争,给人多少希望,予人多少欢喜。经云:“菩萨发心,自己未度,先度他人。”其实在图利他人、成就对方的同时,我们也逐渐成就了自己。图利他人就是在为自己广结善缘,最终得利的还是自己,给人方便,也就是给自己方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培养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美德,搞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经云:“人我一如,自他不二。”我们要以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感受,想象别人的处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一位得道禅师每到天寒时,天不亮就早早起来,然后径直走进厨房,熟练地生火、烧水、煮粥。满满的一大锅粥要熬上很长时间,老禅师每次都耐心地等着。清甜的粥香顺着热气渐渐充满厨房,飘到了院子里。

院子的另一边,僧人们伴着这熟悉的香气陆陆续续起床,洗漱完毕后,来到厨房,并接过禅师盛起的满满一大碗热粥喝了起来。

有一位学僧见禅师如此忙碌甚是心疼,一次他问禅师:“天气这么冷,您又何苦这么操劳呢?”

老禅师语重心长地说:“正是因为天气这么冷,所以让大家喝些热粥,心中有些热气,这样修起佛来才不会伤身体。”

图利他人的精神,正是社会祥和幸福的原动力。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周围有许多与自己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人,为使学习顺利、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人们应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则是实现人际关系和睦、融洽的重要法则。一个有仁德的人,想要自己站得住,就要先帮助别人站得住;想要自己事事行得通,就要先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从而真正做到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

主动吃亏,才能实在获得

【佛心智语】

“利他”看起来是一种“吃亏”的行为,但是,聪明的人往往能从这种“吃亏”中学到很多的智慧。

佛法从缘起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实际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爱人者,人爱之;损人者,人损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损人利己。这也正如印光法师所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恨,如影随形。利人即是利己、害人甚于害己。”

弘一大师在一次演讲中讲到“利他方是利己”这样一个观念,并且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两只手和两只脚,这本来就是为劳动而准备的,倘若我们不将它们用来劳动,不但无法让双手和双脚发挥作用,而且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好处。换句话说,倘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很健康,这样对双手和双脚有利的同时也对身体有利,可谓是一举两得。

“利他”看起来是一种“吃亏”的行为,但是,聪明的人往往能从这种“吃亏”中学到很多的智慧。一个人若能真正懂得“吃亏”中的利害关系,那么,他一定能在“吃亏”中获得不小的收获。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甄宇的人,时任太学博士,他为人忠厚,遇事谦让。

有一次,皇上把一群外番进贡的活羊赐给了在朝的官吏,要他们每人得一只。

在分配活羊时,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这群羊大小不一,肥瘦不均,怎样分群臣才没有异议呢?

这时,大臣们纷纷献计献策。有人说:“把羊全部杀掉吧,然后肥瘦搭配,人均一份。”也有人说:“干脆抓阄分羊,好不好全凭运气。”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时,甄宇站出来了,他说:“分只羊不是很简单吗? 依我看,大家随便牵一只羊走不就可以了吗? ”说着,他就牵了一只最瘦小的羊走了。

看到甄宇牵了最瘦小的羊走,其他的大臣也不好意思专牵最肥壮的羊,于是,大家都挑最小的羊牵,很快,羊就被牵光了,每个人都没有怨言。

同类推荐
  •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阳光灿烂的日子

    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阳光灿烂的日子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说道:人生60个大彻大悟

    说道:人生60个大彻大悟

    所有的学问都为人生。两千多年前,老子说,“上善若水”,又说“柔弱胜刚强”,指出人的一生应是顺应自然的一生,这样才会长久。“人定胜天”的牛吹大了,谁见过人能胜过天千千万万的人死去,天地还好好的。人要是虚妄到了不知敬天畏道,大概离死不远了。道家人生一方面崇尚自然之道,一方面崇尚自己。崇尚自己,就可以享受固有之道。每个人本来美好,却因过分进取,伤了元气。所谓大彻大悟,就是要为自己。所谓“为自己”,就是让自己真实起来,这样才能爽起来。
  • 如何掌控你的工作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如何掌控你的工作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本书从当代人的生活状况出发,剖析了人们工作、情绪、生活失衡的种种现象,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内在原因,同时提供了一系列掌控工作、情绪、生活的高效方案,为广大读者提高工作效率、调控思想情绪、优化生活秩序指明了便捷的通道。全文事理结合,告诉大家如何改变现状,释放忧郁、焦虑,排解烦恼、苦闷,游刃有余于工作和生活之间,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在生活中获得幸福,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
  • 优等生最爱做的228个科学游戏

    优等生最爱做的228个科学游戏

    本书为你精心挑选了228个妙趣横生的科学游戏,内容涉及大自然、身边游戏、光的世界、声音、简单力学、电和磁、动植物等多个领域。
  • 让学生感受至爱亲情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感受至爱亲情的66个故事

    本书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快乐成长故事之一,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热门推荐
  • 病毒,丧尸危机

    病毒,丧尸危机

    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同学,变了,吵吵闹闹的学校没了,世界,变成了一片死寂,家人,朋友......都成了...丧尸
  • 天才少年

    天才少年

    落魄大学生突然获得透视眼,奋发图强的心顿时有了用武之地,有点痞气的他用非常手段征服巨商豪门,搞掂纷扰的娱乐圈,恶斗市井刁民……在王者之路上一路狂奔,在收获事业成功的同时也收获了美满的爱情生活,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

    本书不仅仅是口才训练书,也是一本综合开发自我潜能的修炼指南。一经问世,就创造了人类出版史上一个奇迹:10年之内发行了2000多万册,被译成了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口才指南”。本书不仅仅谈论公开演说术和所有的演讲技巧,而且还囊括推销术、谈判技巧、辩论术等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克服恐惧、建立自信的方法,阐述了演讲口才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指导人们克服人性和心理弱点,学会语言的艺术和技巧,顺乎自然地发挥自我潜能,在各种场合下发表谈话,博得赞誉,从而获得人生和商业的成功。
  • 崩坏世界:世界

    崩坏世界:世界

    这是两个世界的事情,却在一个世界上上演。少年背负着世界的希望,承担了世界的痛苦,在本不应该走上的不归路上行走。若是存在即为合理,那么,不应该存在的存在是否是合理的呢...
  • 都市达人

    都市达人

    那时他是军队的王者,曾经他是华夏商场的领头人,过去他是京都第一家族的领军人,昔日他是华夏乃至全球的黑道教父,京都因他而流传:你可以看漂亮的女人,但绝不可以对美的女人动心思。因为这些女人同属一个人!这就是那个人的故事!他,叫季风!【都市达人集中营:285984875】
  • 我的姐姐是狂三

    我的姐姐是狂三

    狂风,放荡不羁又潇洒,作为一个三好又富有爱心和道德的患者,我被主神大大拉到这里来参加主神选拔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把把偷小护士的内裤还给她,这时我一生的遗憾,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打算继续在这个世界疯狂下去!哈哈哈哈哈哈哈(本小说三观正主角逗比,喜欢这个调调的读者大大可以看一下,不喜欢的也请别喷,写到原著时设定哪不对欢迎留言指正,我尽量改进,角色性格方面,我也只能说尽可能还原了。)
  • 因为你是权志龙

    因为你是权志龙

    收养女孩和权志龙的爱情故事,他们经过种种阻挠,终于。
  • 王爷就要小呆妃

    王爷就要小呆妃

    我是史上最呆、最颓废、最无害的妃子,比天然有机大白菜还要健康绿色。我有个美得冰天雪地的面瘫爹爹,我有个“西施投河,贵妃上吊”的妖媚哥哥,我有只看到美男会流口水的色猪,我有个宇宙最强、银河星爆的奶妈,我有个斯文败类、腹黑无比的王爷老公。谁的生活会有我的多彩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夙卿歌

    夙卿歌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以整个天下为局,百万平民百姓为子,下一场旷世棋局,以命博,为争那天下。她,黎夙卿,本是尊贵的两国公主,无心于世间权贵,只愿一把琴,一壶酒,逍遥天下。奈何乱世逢生,她无路可退。于是,以倾凰之姿,凤舞飞天,涅槃重生,弃罗衫,清君侧,平叛乱,只为护得家国平安。他,兰臻,幼时深受苦难,西秦皇宫里的无数阴谋诡计,踏着累累白骨,最后出现了名震七国的一代权王。只是当那双凤眸填满算计,那双素手沾满血腥之时,他可会感到一丝孤独?当命运无法逆转,一场寿宴,他遇到了她,又是谁的劫,戏局内外,棋逢对手。青丝落,佳人离,琴弦断,家国破,谁再为她谱写一首夙卿歌!
  • 药命逆仙

    药命逆仙

    作者很纠结,抠细节ing,爱修改,常修改,至于内容,自己看吧。望广大读者盆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多提宝贵意见,谢谢我是个懒人,不知能否坚持写下去,而且逻辑思维不缜密,难免出bug,谢谢每一个读过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