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900000027

第27章 不贪不求,简单就是一份厚礼 (3)

比舍是一个珠宝商人,同时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舍带领了500商人驾着几艘船入海采宝。他们一路顺遂,很快到达了珠宝产地。

商人们登岸后,看到遍地的宝石便贪心地搬运。转眼间,所有的船都被耀眼的珠宝装满了,但商人们仍不满足,眼看船只就要被压沉了。比舍不断劝告大家不能超载,可是被贪欲迷惑的人们听不进他的劝告,他们宁愿死也愿不舍一粒珠宝。无奈之下,比舍只好把自己船上的宝石全部抛弃,驾驶着空船与满载而归的船队离开。果然,船队刚刚入海,超载的船全都沉入海底。幸好还有比舍的空船,他将500商人全部救出。

当500商人坐着比舍的船到达陆地后,一个神出现在海面上,并将比舍抛弃的珠宝全都给了他。

比舍失而复得后十分欢喜,但他看着其他人憔悴烦恼的样子,于心不忍,于是又把自己失而复得的珠宝与众人平分。

商人们想获得更多,不懂放弃,反而失去更多。很多时候,只有放弃眼前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要想有所得,就要学会放弃。为了更好的明天,就要放弃眼前的小利,只有勇于舍弃的人才是智慧的人。成大事者永远都是勇于舍弃,能够高瞻远瞩的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活于人世间,我们必须学会放弃。人的一生很短暂,精力有限,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顾及到,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炫目的精彩,这时候,放弃就成了一种大智慧。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如果想兼得“鱼和熊掌”,恐怕会连鱼也得不到。

从前,摩罗国的一位富翁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临终前,他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嘱咐他们要好好平分他的遗产。话未说完,富翁就去世了。

面对着万贯家财,兄弟二人在贪念的诱惑下开始争夺,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分配遗产,都不能令双方满意。于是,一位老人建议他们,无论什么东西都从中间平分就能平均了。兄弟二人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迫不及待地将所有东西都从中间,小心谨慎地分成两半。

转眼间,他们的万贯家财,就变成了一堆堆一文不值的破烂。

兄弟二人困于钱财,被财物耍得团团转,最后还是失了钱财。如果二人懂得舍弃一些东西,也许结局就不会这样。

其实,放弃是另一种获得。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放弃娇嫩白净的肌肤;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弃咖啡和可乐;要想获得掌声,就得放弃眼前的虚荣。梅、菊放弃安逸和舒适,才能得到笑傲霜雪的艳丽;大地放弃绚丽斑斓的黄昏,才会迎来旭日东升的曙光;春天放弃芳香四溢的花朵,才能走进硕果累累的金秋;船舶放弃安全的港湾,才能在深海中收获满船鱼虾。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背负太重,之所以背负太重,是因为还没学会放弃。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渴求,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放弃了烦恼,便与快乐结缘;放弃了利益,便步入超然的境地。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于是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变得贪心。追求越多,失望也越深,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往往是一无所有。所以一定要保持头脑的清醒,越是身陷嘈杂越要守住简单,做好取舍,才能收获更大的幸福。

舍一分利心,得一份简约

【佛心智语】

多布施一分钱财,就多舍去一分贪心,多收获一分善缘;多清空一分财富带来的负担,就多体会到一分简单生活的真谛。

有些人在活着的时候对名利和财富异常重视,到死都不肯放手,但在死后,这些名利钱财都不再属于他们,所以活着的时候吝啬物质上的付出,就显得毫无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都要把千金散尽,而是人们对待财物的态度应当保持自然,不要太吝啬。适度的物质享受是合理的,一旦过度就成了奢侈;而死死攥住手里的钱,自己不肯用,更不肯施与他人,更是大错特错。

人从出生到死亡,不过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在生命的过程中,如果只想着做一个守财奴,那么赚再多的钱也没有任何意义。这些钱在我们生时,是束缚的枷锁,在我们死后不知又将成了谁的枷锁,不如舍去,换取更多的温暖。那些用了的钱财,才是自己的。

金钱和财富很美好,常令人们对其趋之若鹜,不遗余力地追求。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财富也未必总能令人快乐,只有超越其存在,才能享受生活。佛家告诉世人,真正的金钱观,是要对金钱等物质上的东西喜于接受,也喜于付出。

有位信徒对默仙禅师说:“我的妻子贪婪而且吝啬,对于做好事行善,连一点儿钱财也不舍得,你能到我家里来,向我太太开示,使她能行些善事吗?”

默仙禅师是个痛快人,听完信徒的话,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当默仙禅师到达那位信徒的家里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可是却连一杯水都舍不得端出来给禅师喝。于是,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的,你觉得怎么样呢?”

信徒的妻子说:“如果手天天是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啊!”

默仙禅师说:“对,这样子是畸形。”

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展开,并问:“假如天天这个样子呢?”

信徒的妻子说:“这样子也是畸形啊!”

默仙禅师趁机立即说:“夫人,不错,这些都是畸形,对钱只知贪取,不知布施,是畸形;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而出。”

握着拳头暗示过于吝啬,张开手掌则暗示过于慷慨,信徒的妻子在默仙禅师这样的比喻中,对为人处世、经济观念、用财之道,都豁然领悟了。

有的人过于贪财,有的人过分施舍,这都不是禅道里所讲的财富观。我们应该知道喜舍结缘是发财顺利的原因,因为不播种就不会有收成。布施的人应该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去做,同时也别忘了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否则,就不是纯粹的施舍。

在现代社会,许多有钱人都乐善好施,对金钱可以慷慨解囊。他们认为,钱财并不总是给他们快乐,而散财、做慈善事业,反而让他们找回了幸福感,这是一种正确的财富观和布施方式。

对于普通的人来讲,虽然没有大笔的财富,但也不必要为了金钱而变得锱铢必较。钱财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而不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提心吊胆,或者终日汲汲而求。

那些被我们牢牢攥在掌心的财富,到最后也不可能永远为我们所有。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被自己用出去的钱财才是自己的。多布施一分钱财,就多舍去一分贪心,多收获一分善缘;多清空一分财富带来的负担,就多得到一分简单生活的真谛。

布衣桑饭,知足就能开心

【佛心智语】

对于一个不知足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没有一块美玉是无暇纯净的。

《金刚经》有文:“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种大彻大悟很难有人做到,舍也好,得也罢,最高境界恐怕不是在权衡各种利弊得失之后作出的判断,而是在看淡了名利,看淡了自己,看淡了世间一切“法”之后,一种随意的“舍”。

我们常人且不论达到这种境界,最起码应当学会舍,舍弃生命中多余的欲望,知足常乐。“祸莫大于不知足。”这是《道德经》中的名言。孟子也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两者说的都是“知足常乐”的道理。

对于一个不知足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没有一块美玉是无暇纯净的。古人“布衣桑饭,可乐终身”,一个不懂得知足的人,即使拥有荣华富贵,也摆脱不了愁苦。

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自身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搞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便能保持心理平衡,不掉进贪欲的牢笼,不得解脱,既看不到眼前的幸福,也看不见生活未来的方向。

从前在普陀山下有位樵夫,世代以打柴为生,他整日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但仍然常常揭不开锅。于是,他老婆天天到佛前烧香,祈求佛祖慈悲,让他们脱离苦海。

苍天有眼,大运降临。有一天樵夫突然在大树底下挖出一个金罗汉,转眼间他就成了百万富翁!于是他买房置地,宴请宾朋,好不热闹。亲朋好友都像是一下子从地下冒出来似的,纷纷赶来向他表示祝贺。

按理说樵夫应该非常满足了,总算知道荣华富贵是什么滋味了。可他只高兴了一阵子,就又犯起愁来,吃睡不香,坐卧不安。他老婆看在眼里,不禁上前劝道:“现在吃穿不缺,又有良田美宅,你为什么还发愁呢?就是贼偷,一时半会儿也偷不完啊。你这个丧气鬼!天生受穷的命。”

樵夫听到这里,不耐烦地说:“你个妇道人家懂得什么?怕人偷只不过是小事,关键是十八罗汉我才得到其中一个,其他十七个我还不知道它们埋在哪里呢,我怎么能安心呢?”说完便瘫软在床上。樵夫整日愁眉不展,落得疾病缠身,最终离幸福和健康越来越远。

樵夫的不幸在于不知足,太过贪婪。很多人认为,不知足者常乐,似乎只有不知足才能不断进取,才能不断拥有。其实不然,世间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倾尽一生努力也无法得到的。明知不可得,却听从欲望的魔鬼引诱,在一次次徒劳的努力中耗尽心神、尝尽失望的苦酒,最终又怎能得到快乐呢?不知足,是因为得到的不再觉得珍贵,而认为不曾拥有的才是最好的。

在为买不起漂亮的鞋子而难过的时候,想想那些没脚的人,是否会释然?玉皇大帝让吴刚砍桂树,桂树砍倒了又会马上长起来,即便如此又如何?欣赏桂树重生的壮景,苦也知足,累也知足,即使是他人眼中的悲剧也知足。

知足常乐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大学》曰:“止于至善。”就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也是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这样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最终碌碌无为。

生活的本质是简单,身外再多的繁华,最终也会褪尽铅华,只有简单永恒不变。知足意味着看透身外之物的清醒,意味着对简单生活的认同。我们应该明白:布衣桑饭,知足就能开心。

“只需一口井”的财富观

【佛心智语】

收取不义之财的人将永远受制于人,只有不违背良知得来的财富,才能让我们坦荡生存于世。

同类推荐
  • 老黄牛升职记:职场人必读的办公室转运学

    老黄牛升职记:职场人必读的办公室转运学

    本书的主旨就在于:给他们提供一种避免吃亏上当的处世哲学;让?们看清职场的形势,摸清自身所处环境的布局;给他们提供一种灵活而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告诉职场里的老黄牛们,如何尽快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能够更快、更好地行走于职场,在职场理直气壮地占有一席之地,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 怎样当好职工代表

    怎样当好职工代表

    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企事业单位实行职工民主管理的法定基本形式,也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企事业单位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实行民主管理,既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反映了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特征。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150年来,很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人,进入美国军界、政界和商界等领域,获得显赫的职位。
  • 交际礼仪

    交际礼仪

    本书是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金正昆教授所著的“礼仪面对面丛书”之一。本书具体介绍了人们在其日常性的交际应酬中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包括会面礼仪规范、应酬礼仪规范、交通礼仪规范、聚会礼仪规范、餐饮礼仪规范及公共礼仪规范等。本书兼具权威性、规范性、对象性及技巧性等特点,可供各类在校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之用,亦可供其他机关单位与企业的人员自学之用。
  • 经营一生的关系

    经营一生的关系

    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终归只有少数人是幸运者,大多数人仅仅成为牺牲品。许多人由于不会认识和把握关系,最终成为生活的弱者。面对全球一体化浪潮,地球变成一个村庄。我们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竞争越来越大。本书充分研究国内外关系经营的精彩案例,根据自己多年人生的心得,进行短小精悍的评点,力图给广大读者带来事业上的启发和思索。但愿每一位朋友能够遇到关系,不错过关系,真正做到心想事成,这是我最大的快乐,也是最衷心的期盼。
热门推荐
  • 爱慕情深,难自已

    爱慕情深,难自已

    你不是说你的心里只有我么?那她呢?白熙晨To慕惟深我从来没有放弃过爱你慕惟深To白熙晨我会比他还爱你萧昱晗To白熙晨对不起,我还是放不下他白熙晨To萧昱晗我等你,一直等你,我等你肯放下他的时候萧昱晗To白熙晨他们之间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慕惟深到底有多爱白熙晨?萧昱晗又有多爱她?白熙晨的心又在哪?旧爱还是新欢。看我娓娓道来。
  • 警校女生白小凉

    警校女生白小凉

    高考后的白小凉去了一所大专院校的警校.因为高考后不得治所以在学校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偏偏白小凉又转了专业,到了一个优秀的区队。还结实了林健这个帅哥。区队男生特别多,各种类型的都有。白小凉和唐糖成为知己好友。演绎着警校内的生活以及毕业后大家的生活状态与人生态度。作品以写实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的亲身经历。
  • 我们终究变成回忆

    我们终究变成回忆

    风光无限、最耀眼无比的大明星一夜之间失去一切:哥哥意外去世,亲人离她而去,事业一落千丈。一时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世人唾弃。低谷时,一个男人走进了她的生命里,给她鼓励给她温暖,让她又恢复到昔日女强人,日久生情,殊不知自己一直都只是别人的替身……她尝尽各种办法挽留这段感情,不惜弄得遍体鳞伤,只为他能收回那份冰冷的“离婚协议书”,可终究,还是不能改变他那毫不动摇的决心。直到她心灰意冷,如愿消失,他才懊悔不已,可是……这一切还来得及吗?
  • 小木匠的喜怒哀乐

    小木匠的喜怒哀乐

    无论是谁,只要胸怀大志,洞明世事,方能数风流人物……
  • 灵犀

    灵犀

    东海有龙,名曰灵犀。“那两人是你仇家?”灵犀闷闷道:“算是吧。”“连你都怕……他们什么人?”“左边那个是双头蛟,右边是三头蛟,千万不能让他们看到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血路

    末世血路

    末世,人类经历鼎盛文明,再次进入野蛮的鸿蒙,为达饱腹之欲,杀戮和被杀戮成为寻常。人类早已忘却文明和秩序,忘记伦常和教化,在这重新沦为废墟的星球,除了要对抗各种变异生物、丧尸,更要对抗人性中的丑陋。程立,如何冲出黑暗和无边阴谋,重建人类的辉煌?每天下午六点到十点更新,每日更新字数尽量在5000字以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收藏和各种票,狠狠的砸给我吧!另外,要互推的作者可以留言,我根据情况来定互推!生存不易,写作更不易,谢谢!
  • 品味谈吃

    品味谈吃

    本书介绍了饮食的基本知识,对食料和品味尤其注重,趣味和知识性都很强。
  • 志学行

    志学行

    志学,指的是男子十五岁。行,是路。十五岁,在许多人看来还只是个孩子的年纪,他们的路被认为只能是在校园,在课堂上。而对于十五岁的秦明来说,他的路注定和校园课堂扯不上任何的干系。因为他的十五岁不是孩子,是大人。其实大人和孩子的差别从来都不在于年龄,在于的是经历。年龄越大经历的就会越多,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识,可是,谁也不能说年龄小他们经历的就会少,是吧!
  • 恶忆

    恶忆

    1976年,海岸边的打渔少年第五佑一,有着世界上最强的潜水本领。每当夜里他潜入水中的时候,水里就会出现一个女孩儿,与他始终保持固定十米的距离。佑一十六岁生日时收到“父亲的绳索”的指引,与邻家的女孩儿水田西一同出海,遇上了“海鸟先生”,因食物耗尽他们只能吃海鸟。然而在吃完海鸟之后,远处又飞来一只同样的“海鸟先生”,佑一发现这是个有着某种规律的循环……1996年,探长徐成接到一宗神秘溺水杀人案,之后接连又遇上许多看似巧合又像刻意人为安排的怪事,自己的女儿也遭到了绑架。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徐成发现自己的记忆世界正在渐渐产生变化。2016年,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作《出海日记》。这,是故事最初的起源……
  • LOL页游—法师篇

    LOL页游—法师篇

    自从接触那款高仿LOL的页游,主角进入漫长的主线任务,变身LOL中的各种法师英雄,探索最后的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