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900000032

第32章 心存善念,身体力行 (1)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明·刘伯温

世间是一半一半的世界,善的一半,恶的一半,我们当然要用善的那一半,去净化恶的一半。心怀善念,日日是好日;邻里和睦,处处是净土。好心一起,一切吉祥如意;恶念一生,百万障门开启。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是富有的人生。若能被人需要,为人付出,那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爱如山谷,每一份付出都有回声

【佛心智语】

一个人只有时时抱持一颗善心,一颗悯物悯人之心,才能听到来自善之山谷的回音。

一个人要想被别人喜欢、敬重,就必须学会关爱别人,真正地尊重别人、爱别人,激励他们展现最好的一面。这样,就像不求报酬做善事终会有所回报一样,别人也会加倍地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因为每一种善行都有回声,每一种付出最终都会有回报。这也是“福在积善”的道理所在。

当我们用善良的心给别人带去关怀和温暖时,自身也一定能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当我们总是抱怨人间的爱太少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付出了爱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互的,我们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我们好,当我们对别人不好的时候,我们又怎能希望别人将爱倾注在我们身上呢?拥有一颗爱人之心,才能为人所爱。而且,爱别人也是爱自己。

有一天,佛陀与阿难、迦叶两位侍者行脚。到了中午,三人口渴,正好附近有一处瓜田,佛陀便请阿难前去化缘西瓜。

阿难来到瓜田化缘,不料,看守瓜田的年轻女子恼怒地拒绝了阿难的要求,并将阿难赶出了她的瓜田。阿难失望地回到佛陀处,向他诉说了刚才的经历。佛陀听后,便让迦叶前去。

迦叶到了瓜田,那年轻女子一见他便向他顶礼,殷勤地问候他,还主动挑了一个最好的西瓜给迦叶。

迦叶抱着西瓜回到佛陀处,向佛陀请教为何阿难与自己的境遇会如此不同。于是,佛陀便向他们讲述了两人前生的因缘。

数万劫前,迦叶与阿难同为出家人,二者经常结伴行脚。盛夏的一天,二人在路上碰到一具已然腐臭的猫尸。走在前头的阿难看见了,掩鼻走过;而走在后面的迦叶,却慈悲地将死猫掩埋,并为它三皈依。

佛陀说:“那死猫转世后便是那瓜田中的女子。她之所以能得人身,是因为当年迦叶为她皈依祝愿。所以,她才对迦叶心生欢喜。而阿难之所以受到辱骂,就是因为他当年的一念嫌恶之心。”

佛经有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故事中,迦叶在守瓜女处得到了比阿难更好的待遇,正是因为他具有善因善缘,积累了福报。在佛家看来,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外的事物,关系到他如何对待自己,因此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

爱的力量是相互的,要获得他人的喜爱,首先必须真诚地喜欢他人。这就好比自己是一块方糖,因为我们是甜的,所以我们感染的世界也会是甜的。生活中,一个人在爱别人、尊重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爱和尊重。相反,祸在积恶。如果我们总是对他人恶语相向,欺骗蔑视,那么我们也只能收获祸端。

爱人者人恒爱之,唯有对他人施予仁和爱,他人才会以德报德。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显贵,只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不吝为他人付出,他就能广结善缘。人生来便受父母之爱恋、兄弟姐妹之悌怜,情义仁爱是最早具备的情感和德行,它最能体现人情味。人与人之间的情深义重,正是靠不断地相互付出来维系的。一颗时刻想着付出的心,是人性中的无价之宝。

为他人付出,不见得立刻就有直接的回报,但这种付出的功德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身上。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去关爱别人,那么自己最终也能得到很好的爱护。一个人时时抱持一颗善心,一颗悯物悯人之心,便能听到来自善之山谷的回音。而这种回音,远远胜过任何物质上的回报。

播一颗花种,收一园花香

【佛心智语】

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

何谓因果?因者就像种子,被种在泥土中,将来可以长成果实。果者譬如果实,先要有种子的发芽,然后才能渐渐地开花结果。这正如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有善有恶,不好的行为必然导致不好的结果,而好的行为也自然会带来好的结果。所以,要想避凶得吉,消灾得福,我们就必须多种善因,努力改过从善,如此,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的好结果。

因果报应是佛法教义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是佛法世界观、人生观的精华之所在。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在佛教教义体系中,因果是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也就是能引出果的是因,由因而生的是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结果不是由它的原因所生成,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因果报应是有其规律的,佛教里把因果称为因缘果报。打个比方,因就是我们所有的思想、言论、行为,这个因就如同种子一样,当遇到了适宜的土壤、阳光、养分之后种子就会生长,开花结果。土壤、阳光、养分,这些能够促成种子生长的因素,就是缘。当我们自己种下的因,遇到适合的条件就会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我们所说的报应——果报,它会体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因到果的这个过程就是因缘果报。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人,享受的事物,种种际遇,无不是从前我们种下的因,遇到了适当的缘,而结成的果。而我们现在的所想、所言、所行,又依然会成为新的因,将来也一定会有相应的结果。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果报应与宿命论是截然不同的,这一世的生命发展,可以由不同的努力(不同的因),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果)。“事在人为”、“人定胜天”便是这种因缘果报。

由于佛法有因果关系一说,所以由此衍生出有业有报的说法,进而又形成了因果报应的说法。业是一种行为,主要有善、恶两种。不论做了善行还是恶行,将来都会有结果。由于一般人“近视眼”的关系(这种近视不是眼睛的近视,而是认识的近视、智慧的近视),他们往往认为,干好事,干完就结束了;干坏事,只要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干完也就完了。但是佛法认为,一个人做了善的行为,或者不善的行为,将来都是会有结果的。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至于结果什么时候产生,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有可能是现生受报,有可能是来生受报,乃至要经过更多次的受生,什么时候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就会产生结果。

一个人在干了好事,或坏事之后,心里会留下一种影像。所以,干坏事的人一天到晚不得安宁,干好事的人心安理得。也就是说,一个人干好事或坏事的行为会折射成影子,回归到他自己的思维里,佛法把那些好事或坏事叫做种子。当我们干好事或干坏事的时候,我们就种下了善的或恶的种子。此外,善恶的行为还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当我们伤害一个人时,对方不是受到伤害就完事了,他会怀恨在心,甚至等待机会报复,一旦因缘成熟,那么他内心的种子就会跟客观条件产生感应,这时,果报就成熟了。

印度有一个婆罗门阶层的富翁,家财万贯,膝下有一独子,年方二十,刚娶媳妇未满七天时,富翁的儿子为了讨爱妻开心,爬上树摘花,没想到却摔死了。

当时,全家人抱着男子的尸体哭得呼天抢地,悲痛欲绝,大骂上天不长眼睛。等依俗送葬后,全家仍然沉溺在悲伤之中。

佛陀知道后,悲悯这一家人,便前往慰问,劝慰富翁说:“万物万事都是无常的,有生就有死,祸与福相依,现在这个孩子死了,但有三处众生为他哭泣,你知道他究竟是谁的儿子,谁又是他的双亲吗? ”

富翁不明佛陀之意,停止哭泣,请求佛陀开示。

佛陀说道:“很久以前,曾经有一个孩童手拿弓箭,来到一棵树下,仰着头搭起弓箭准备射鸟,当时旁边有三个孩童大声叫好,这孩童就得意地拉起弓箭,一箭就把树上的鸟儿射死了。旁边的孩童看了,都不禁为他欢呼鼓掌。

“后来经过无数劫的生死轮回,那树下的三个孩童,一个有福报,现于天界为天神;一个在海中为龙王;另一个就是你。在树下射鸟的那个孩童有一生在天界为天神之子,然后转生人间成为你的儿子,在树上摔死之后,马上投胎化生为龙子。然而,在他投胎刚化生时,就被大鹏鸟吃了,而那只大鹏鸟,便是以前被他所射中的那只鸟所化生的。

“现在,有三处在为这个儿子哭泣,一个是天神,一个是你,一个是龙王,你们都因为他曾是你们的儿子而伤心欲绝,这全是因为在前生你们鼓励他射鸟杀害生命,并为他欢喜,而今生你们三个注定要为他哭泣,这全都是报应啊!”

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看到好人没好报的事例,便觉得做好事并没有益处。其实,因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其中还有客观条件是否成熟的问题。而且,所谓的好报也不只局限于现实的利益,所以做人不能只追求一时的功利。倘若做好事完全只是为了得到善报,那么,这种善,也是需要考量的。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佛家对善念的推崇。为他人奉献善心,为社会造福祉,他人和社会必定以善回报于我们。人们往往忽视了自己也是需要付出的,而只去一味寻求结果,最后使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地怨天尤人,抱怨自己没有得到善报。

种善因,便能得善果,任何一种真诚而博大的爱都会在现实中得到应有的回报。福往与福来恰是一对因果,追前因,才能逐后果,不执著于世俗的成果,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谛。

幸福就藏在付出的怀抱里

【佛心智语】

不求回报地给予和付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快乐,更是光辉灿烂人性的体现。

如果一个人心里只想着拥有更多,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有幸福感。当了贵族想当皇帝,当了皇帝想统治地球,统治了地球想统治全宇宙,欲望无穷无尽,而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却是有限的,所以人们才会因为贪婪而生出无数的痛苦和悲剧。如果我们将心态转变一下,懂得付出,那么在看到别人满意的表情时,就会发现获得幸福是如此简单。幸福不在于名利,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态度。快乐是人生的至高追求,即使拥有了金钱、爱情、荣誉、刺激,一个人也不一定拥有快乐。所以,只有通过给予和付出,我们才能实现这一追求。

一个男子坐在一堆金子上,伸出双手,向每一个过路人乞讨着什么。

佛陀走了过来,男子向他伸出双手。

“你已经拥有了那么多的金子,你还在乞求什么呢?”佛陀问。

“唉!虽然我拥有如此多的金子,但是我仍然不幸福。我乞求更多的金子,我还乞求爱情、荣誉。”男子说。

佛陀将男子需要的爱情、荣誉送给了他。

一个月后,佛陀又从这里经过,那男子仍然坐在一堆黄金上,向路人伸着双手。

“孩子,你所求的你都已经有了,难道你还不幸福吗? ”佛陀问他。

“唉!虽然我得到了那么多东西,但我还是不幸福,我还需要快乐和刺激。”男子说。

佛陀把快乐和刺激也给了他。

一个月后,佛陀又看见那男子坐在金子上,向路人伸着双手——尽管已经有爱情、荣誉、快乐和刺激陪伴着他。

“你已经拥有了你想要的,你还乞求什么呢? ”

同类推荐
  •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本书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讲述蕴含中国式智慧的处世技巧和原则,小中见大,剖析全面。读三国的目的不是为了用古人的悲剧来浪费自己的精力和眼泪,也不是为了用古人的喜剧来使自己得到片刻的满足或快乐。这里面的智慧、谋略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有用心体会,用情感悟才会有所收获。
  • 感悟人生学会选择

    感悟人生学会选择

    主宰自己命运的关键就是拥有一种人生的选择智慧,不管是命运、事业、婚姻、健康还是财富,人生的每一步都不可小觑,选择好每一步,然后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我们才能更快地迎来人生的成功!
  • 舍得大全集

    舍得大全集

    舍得一词,举重若轻,似四两拨千斤般解释了人生旅途上大大小小的事物。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在于天地,存在于人世,存在于我们的心间,存在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
  • 幸福源于心态

    幸福源于心态

    幸福是由心态决定的,我们要想获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看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生活。学会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用幸福的心态和对身心有利的心态去思索,就会时时有幸福感觉。世界上并不缺乏幸福,而是缺乏一颗体味幸福的心。只要我们放平心态,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我们就会拥有幸福;只要我们拥有美丽的心情、阳光的心境,我们每天都会享受到幸福!本书是适合所有社会人士阅读,特别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里,更是一本抚慰大家心灵的一本贴心读物。
  • 人为谁活着

    人为谁活着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热门推荐
  • 神秘境界

    神秘境界

    一位朋友的神秘经历,使他步入了一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境界。又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步入了佛道的禅悟境界。以此,他对世界万事万物有了超出于常人的另类解读。也许这正是千古佛道的正觉吧!可以给宇宙万物之谜一种解答。
  • 末世战争之血液

    末世战争之血液

    丧尸的世界,死亡的时间,人类能够生存下去吗?
  • 军婚撩人:报告首长,夫人要跑

    军婚撩人:报告首长,夫人要跑

    一次刺杀,她失手了又惹上了自己那个神秘的上级,本以为他会杀她,谁知,她却被他,按上了首长夫人的标签,她三番五次的要逃走,他却一把扯过她,在她耳畔轻轻说:“还有力气啊,看来昨晚没折腾够,今天继续········”
  • 你许我的白首不离

    你许我的白首不离

    她们是中国古代名倾一时的女子,更是红尘中命薄如纸的佳人。当家道中落、身无所依,只能靠自己的才情与美貌事人,以此维持生计。命运的残酷改变了她们的生活方式,却无法改变她们追求爱情的决心。于是,一段段或缠绵悱恻,或凄婉悲凉的爱情故事纷纷上演。
  • 这是我的天下

    这是我的天下

    一个皇帝,皇位被夺,看他如何转世重修,并完成称霸天下的宏图。。。
  • 神飨攻略游戏

    神飨攻略游戏

    且看神秘少女墨皊如何在游戏中,玩转异世,收男主,虐白莲,治渣男。等等!我只是个神使,那位神明,您的节操呢?p.s.第一次写快穿,全凭喜恶,欢迎入坑!
  • 抓个蛇做老婆

    抓个蛇做老婆

    宅男仲小亮无意中得到一个捕妖索,极度渴望妹子的他决定去抓个蛇妖做老婆。呃,让她穿女仆装还是玩制服诱惑呢?
  • 蝇证

    蝇证

    湘南,鸟岛。女友莫名地被钝器所杀,犯罪嫌疑人犯罪证据确凿,毕素文却利用法医昆虫学知识,迫使警方无罪释放了嫌疑人。峡谷沙地被淹死的尸体,鹅岭山上的颅骨,让法医渐渐逼近真相,不料,死去的女友却突然出现在他眼前……
  • 青春舞台剧之茉莉花开

    青春舞台剧之茉莉花开

    这是一部关于青春的小说,主要是女主茉莉在校园中励志的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在这途中有帅气的锅锅来陪伴她哦!是不是很想知道内容呢!就一起来看看吧!这个真实的蜕变的故事!!!
  • 养尸记

    养尸记

    科技时代,人们都以科技为准,谁会相信还有僵尸一说?可是他就是一个僵尸!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僵尸。他吞掉了墓主,他曾和秦始皇有过恩怨!看他如何由一个小僵尸成为世界的主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