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67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4.关于党员权利与党内民主研究。立足于党员的角度对党内民主发展进行研究是为数不多的研究视角,把党员权力与党内民主进行关联性研究无疑是一个新的尝试与突破。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艾国,《党员权力与党内民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杨东广,《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构建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代表性论文主要有:马慧吉,《论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的特征、实质和功能》(《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苗伟东,《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探析》(《长白学刊》2011年第2期);黄明哲,《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经验、教学与启示》(《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6期);艾国,《论党员权利的特征、实质和限度》(《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5.关于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研究。对于党员主体地位展开研究,较早的是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的刘益飞教授,1998年出版了专著《党员主体论》;而近来最新的著作则是河北省委党校的杨东广教授,2009年出版专著《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构建研究》。从近些年涌现的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方面的著作与论文看,成果主要集中在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提出背景、科学内涵、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等方面。

关于党员主体地位课题的重要性。党员主体地位课题的重要性,是展开党员主体地位专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有:刘益飞,《关于深化党员主体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曾志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理论基础及时代价值》(《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欧阳淞,《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几点认识》(《党建研究》2008年第10期);韦英思,《坚持和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桂海论丛》2008年第2期);高丽芳,《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石》(《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2期);胡承槐,《论胡锦涛“始终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命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性》(《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等。这些成果的研究角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坚持党员主体地位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内在动力;党员主体地位的提出和研究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理论创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获取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渠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内在动力。

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这方面的文章有:刘益飞,《党员主体: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理论创新》(《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曾志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与增进党内和谐》(《延边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赖宏,《关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谢忠平,《党员主体地位思考》(《理论月刊》2008年第5期);邸乘光,《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本质和特征》(《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10期)等。这些研究成果集中表现为三个观点: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党员在党内权力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的辨证统一,是双重主体。

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代表性论文有:刘益飞,《持之以恒地确立党员主体地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3期);李春耕,《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与发展党内民主》(《理论探索》2009年第1期);马友,《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增强党的创新活力--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增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行使民主权利能力研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王继元,《试论坚持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岭南学刊》2008年第4期);邸乘光,《党员主体地位的内涵、本质和特征》(《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10期)等。这些成果主要有三种研究视角:从党员主体地位的标准来理解其特征;着眼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具体过程来理解其特征;从学理与法理上认为党员主体地位具有法定性、严肃性、广泛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等特征。

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现状分析。代表性论文主要有:滕振军,《中国共产党对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历程》(《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10期);陈焕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关于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经验总结》(《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2期);储霞,《影响党员主体地位显现的主要因素》(《共产党员》2008年第17期);唐晓清,《以“党员主体”理念推进党内民主理论和制度创新》(《长白学刊》2008年第5期)等。这些学者一致认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多年实践分析,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确立。主要表现为党员的知情权、决策权、选择权与监督权没得到切实保障,党员权利受到侵犯时救济困难:最能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选举制度还很不完善;在党的决策上,党员以无条件贯彻执行为主,很少参与党内民主决策;党员基本上是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的对象,以完成党组织分配的任务为主;党员在党内履行义务多、行使权利少;党员在党内的意见表达渠道不畅通。

关于党员主体地位还没有很好确立的原因分析。代表性论文主要有:郭群英,《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党员主体意识中的作用》(《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7期);黄明哲,《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6期);黄明哲,《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对策思考》(《理论前沿》2007年第24期);毛栋英,《党代会常任制是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必然选择--以浦东新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为例》(《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第6期)等。这些成果主要体现为三个研究角度:从党员个人的角度看,原因主要是党员主体意识普遍不强、主体素质不高、主体能力不强等;从领导干部的角度看,一些领导干部把党员仅仅作为党的工作对象和利用工具,特权等级思想严重;从党的制度角度看,对党员特别是一般党员民主权利的忽视,党员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权利还不能完全得到制度的保障。

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路径。代表性论文主要有:贾绍俊,《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双向互动及实现途径》(《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11期);田久玲,《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新视野》2009年第5期);储霞,《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析》(《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6期);肖剑忠,《党员主体地位的基本实现途径》(《党建研究》2008年第1期)等。对于保障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建议措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要树立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的主体理念;要着力提高党员素质,特别要着力培育党员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激发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最核心的是要确保党员的选举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等;加强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建构,为确立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名副其实的政党政治的世界。在国际上,许多政党都在经历从重视国家民主到国家民主和政党民主并重的转型,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已经成为政党政治普遍的热点与重点话题。因此,国际上继续深化政治民主研究的同时,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撇开意识形态等因素,其中不少有价值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把民主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来研究。国外关于民主与政治民主的相关研究,首先是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出现的。西方学者一般都视古希腊雅典民主为民主理念的源头,而作为一种民主思潮,是近代人类政治发展的产物。从斯宾诺沙的“天赋人权”到霍布斯依据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证明资产阶级的君主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主义,到洛克的权力分立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再到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而民主作为一种普适价值观,则是20世纪的产物。1215英国的《大宪章》,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等,是民主作为一种有效统治方式而在西方国家取得支配地位的标志性事件。

同类推荐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党建工作实务:邓小平理论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历史的拐点

    历史的拐点

    历史是连续的,任何人都不能割断历史,它的全部轨迹都丝丝入扣,一脉相承;历史是全息的,事事相通,因果相连,它既可以古鉴今,也可以今知古。一句话,历史并不是过去的风景、斑驳的履痕和发黄的陈迹,而是令人永远也学不完、读不尽的教科书。因此,古往今来的伟人巨擘们都非常重视历史。《战国策》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由此可见,尊重历史,学习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何等重要。
  • 局中局:中国外企官场透视

    局中局:中国外企官场透视

    本书是国内首部描写外企内部政治斗争的现实题材小说。惊暴外企内部腐败;揭示外企深层复杂人际关系;感受外企阴谋与爱情的较量。
热门推荐
  • 梦春秋

    梦春秋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待你君临天下,怕是为笼囚花待我名满华夏,许你当歌纵马。待你名满华夏,已无相安年华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待你了无牵挂,怕是红颜已差待我高头大马,许你嫁衣红霞。待你高头大马,我自从夫而嫁待我富贵荣华,许你十里桃花。待你富贵荣华,红颜枯骨成沙待我不再有她,许你淡饭粗茶。待你不再有她,君言何断真假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 末世有个家

    末世有个家

    不知不觉……末日阴影悄然笼罩。
  • 雄霸天下之决战紫禁之巅

    雄霸天下之决战紫禁之巅

    天下会帮主雄霸欲得天下,请神算泥菩萨批算,泥菩萨预言他的前半生:“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于是雄霸下令找两名孩童收为徒弟,他们生辰八字要与批示相符,以助雄霸大业。他们就是聂风和步惊云,但实际上二人都与雄霸有不共戴天之仇。风、云与大师兄秦霜及雄霸女儿孔慈成长成人,习得一身好武艺,天下会几乎称霸武林。惟有死对头剑圣让雄霸不放心,但“成也风云,败也风云”,雄霸开始以女人为工具对付聂风和步惊云,并造成孔慈之死。逃走的步惊云为楚楚所救回。步惊云、聂风携手对付雄霸……
  •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

    明州天童景德禅寺宏智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葬藏

    葬藏

    我是李落。我的家庭很幸福也很平凡。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但是我知道事实不是这样。在我7岁那年正在睡梦中的我突然惊醒。没有预兆地。借着月光,我看到一个轮廓在我床边。我看到她的手慢慢靠近我,然后悬浮在我头顶上空。我禁不住害怕大声哭了出来。爸妈听到声音跑到我房间。那个时候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他们都是新时代的知识份子,一直认为我是做恶梦了。他们带我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是怎么看的我却不记得了。时间久了,很多事情也都慢慢淡忘了,包括那件事。但是忘了就不代表它结束了。直到我17岁那年……它,又苏醒了
  • 骑士光辉

    骑士光辉

    我们的梦想,我们的光辉。身为骑士,我们要为了和平战斗。。。
  • 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

    你是我的人间四月天

    罗素素因为家庭暴力,不得已离婚到北京投奔好姐妹高原,在北京仁和医院找了一份工作,在新的环境下她认识了在医院工作的四个女人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一个偶然的机会,罗认识了院长何世雄,何不仅医术超群而且为人正派为,他在对罗的照顾中感情日渐深厚,当何下定决心要离婚和罗在一起的时候,他的妻子查出癌症,不得已何暂时和罗分开……整部小说用细腻而沉重的基调写出一个不幸的女人的悲欢离合,同时也描写了一群可爱可敬的医护人员和背后不为人知的心酸委屈及对事业和生活的困惑和追求,同时用柔情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读起来如泣如诉,沉重而辛酸。
  • 一步莲华生

    一步莲华生

    陪君笑醉三万场,纵横间沉起沉浮。只我笑看俗世繁华,都付与昨夜梧桐。茶一壶,琴一曲。杯也从容,歌也从容。归去也,我欲乘风。这是一个睡了三万年的神女,醒来后的故事,跟不上世道还得出去走一走。咦!只我一人?没事,姜太公还愿者上钩,很快就有人跟过来了。
  • 窒夜

    窒夜

    我曾爱一个人,也恨一个人。下一次,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不再选择你——by夏丝儿我,后悔。不该被迷惑……丝儿,我爱你。——by千尚易天使的翅膀,指向未来的希望,恶魔的棱角,屠杀未来的曙光……——前世缘,今世恨——
  • 沦陷之武汉抗战

    沦陷之武汉抗战

    1938年秋,武汉沦陷。打入军统,后来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李国盛,作为军统武汉区区长,率领军统特工在武汉展开一系列情报组,城市游击战等抗敌行动,打击日寇。另一位主人公,中共情报组织武汉特委领导人王家瑞,率领武汉特委情报人员,收集日军情报,配合新四军游击队袭击日寇,扩大抗日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