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6700000023

第23章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的历史发展(7)

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非常透彻地说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中国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随着党的抗日民主政府的民主主张及其实践,人民的革命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和凝聚,1940年已经进入到民族革命的高潮。中国共产党将党内发展较为成熟的民主原则(认可党员主体地位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及相应策略,开始运用到未来的国家建设蓝图设计之中,这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集中和系统的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各革命阶级即使是经济上仍存剥削性的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尚有革命性的一面,当然要参加到“民主的联合政府”当中来。“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内的重要组织原则,同时也是政府的组建及运行原则,因为“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命的敌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不是一般地反对资产阶级,他们在经济上也受到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击,政治上是具有一定革命性的,因此革命胜利后的“联合政府”所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就是这种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集中的表现。”

如果说党员主体地位意识随着革命进程和党内民主实践的发展而呈“增量”式发展的话(主要体现在1921-1956年期间),那么,历史文化传统中关于人的主体地位意识“存量”的薄弱与“专制”意识的浓厚两相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历史文化传统因素来看,既有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积极性政治资源,更存在消极影响的文化因素。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专制思想根深蒂固。辛亥革命以政治的手段“驱赶”封建专制、播撒民主的种子,新文化运动则以文化的手段抨击封建专制、传播民主的思想。这两次伟大的运动以不同的方式大大荡涤了封建专制体制的历史影响,为民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基础。但这种历史“顽疾”却印证了社会意识具有滞后于社会实践的特性,随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主革命进程中与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小农意识综合影响着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其中“家长制”便是专制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毛泽东认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邓小平也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民主革命时期,特别是党的创建与大革命时期,党内存在的“家长制”现象,与专制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不无关系。对此,邓小平曾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家长制”、“一言堂”等现象与党员主体地位是相向而行的,这些现象的客观存在,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

(二)战争等外部因素对党内民主环境的冲击

列宁曾表述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执行民主集中制应有不同侧重的思想。“在黑暗的专制制度下,在流行由宪兵来进行选择的情况下,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制’只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在黑暗统治下、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民主集中侧重于集中具有某种历史合理性。即使这样,“在目前的政治条件下实行民主(的)集中制固然有其困难,但是在一定限度内仍然是可以实行的。”因此,总体上列宁是倡导党内的民主集中制的,只是根据党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而已。

战争与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受到反动政府的镇压,不得不处于秘密的地下活动状态,即使是大革命中的公开活动,随着革命的受挫又处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之中。因此,随着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毛泽东在1937年5月,曾指出:“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不难看出,无产阶级政党向来是奉行民主集中制的,出于策略的考虑,在政党处于不同环境下(尤其是战争环境中)侧重于集中,既具有一定历史合理性,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问题的另一面,即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对党员甚至一些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的保障,这也给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发展党内民主带来某些冲击。

(三)相应制度规范的缺乏

改革开放前党的建设历史上,制度建设中强调党员的义务多于权利、制度执行中强调集中多于民主,并且在不同的革命和建设阶段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的初期,由于思想认识和战争环境的局限,在党纲和党章中较多地规定党的组织和党员的义务,而权利的规定则是隐含在有关的条款之中。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规定,“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党的二大提出,“在目前激烈的国内战争时代,共产党必须按照高度集中的方式组织起来,在党内实行像军事纪律那样的铁的纪律,党的中央机关必须拥有广泛的权力,得到全体党员的普遍信任,成为一个有权威的机构。”这种强调中央权威的做法,到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中仍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共产国际代表大会,或本党代表大会,或党内指导机关所提出的某种决议,应无条件的执行,即或某一部分的党员,或几个地方组织,不同意于该项决议时,亦应无条件的执行。”因此,在党内实行“高度集中”的组织方式、实行“像军事那样铁的纪律”,对于保障中央领导机关的决议能够“无条件地执行”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具有一定历史合理性的党内民主状况,却也造成党的下级组织和党员权利的“被集中”,而这种党内民主渠道的不畅通所掩盖的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问题,往往又是党的决策科学性及实践合理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点,大革命的失败、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党内的“左”倾错误以及“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都能在这种现象中找到归因。

随着党的建设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党的领导人也逐渐认识到党内民主建设应改变过去侧重于集中的状况。1937年,毛泽东就指出:“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首次明确规定了党员拥有的权利。党章的第一章第三条有四项规定,涉及到党员拥有的讨论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议权和声明权、批评权等。这些权利规定,使得党员行使权利有了充分的根据、党内民主的建设和发展也由此获得了可靠而稳定的主体力量。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增加了三条,涉及到党员应拥有的:处分或鉴定性决议时的知情权、参与权,保留意见权,声明、申诉和控诉权。但是,党的九大党章则取消了关于权利的规定,党员行使权利失去了最根本的依据和保障,在剧烈的社会运动中大批党员包括党员干部遭到批判和打击,甚至失去了生命,党内民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陷入到空前的危机境地。这种状况直到十一届三中会才得到恢复、改善和发展。

改革开放前,从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角度看,党内民主建设大致经历了由强调集中到明确规定党员的民主权利,再到取消党员民主权利的这样一个过程。而这样一个过程,同党的建设和党所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兴起与挫折密切相关,历史地证明了只有将党内民主建立在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基础之上,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才能获得健康发展。也正是如此,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四)“大民主理论”及“群众运动”的错误选择

围绕“大民主”是不是民主或者是不是真正的民主,在学术界有过争论,在思想界也曾引起过混乱。毛泽东在《1957年夏季形势》一文中提出:“大字报,除商店的门市部、农村(区乡)、小学、军队的营和连队以外,都可以用。在我国条件下,这是一个有利于无产阶级而不利于资产阶级的斗争形式。怕大字报,是没有根据的。”在此之后“大民主”理论逐渐形成,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鼎盛,并且还写入了1975年的宪法。1967年11月6日,由《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周年》的文章,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大民主问题”的提法,表明“大民主”理论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取得了政治上的支持和舆论界的主导地位。学者林尚立认为,“‘大民主’既不是民主的形式,也不是民主的手段,它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个人崇拜的手段。”许耀桐认为,“‘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大民主’完全背离了民主,它根本不是民主,而是反民主。”从党内民主建设与发展来看,这种“大民主”以表面上的“民主”摧毁了党内应有的民主,使党内民主陷入极不正常的状态;从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的保障与行使来看,这种“大民主”保障的是部分党员的部分权力的行使,是以剥夺其他党员民主权利为前提的权力滥用。

在所谓“大民主”理论指导下,“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搞了起来。民主的实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群众运动”也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但是,关键要看发动“群众运动”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要看“群众运动”所采取的具体行动方式促进了什么、危害了什么。从“文化大革命”的最终结果来看,“群众运动”运用的是“大民主”的思维之名,而行无民主、无秩序之实;“群众运动”借用的是公民拥有言论、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等自由和权利,而可以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的自由权利乃至剥夺他人最基本的生命权;“群众运动”采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这种所谓“四大自由”的手段,依照“权威”的意志用权力“改造”权利。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群众运动”的民主形式,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猖獗,唯心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派系严重泛滥”的一个缩影;其结局就是“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和国家遭到严重挫折的历史事实,表明“‘大民主’之所以能成为党领导社会的一种重要政治形式,与党的高度集权要穿越制度屏障直接控制国家制度有密切的关系。”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文章中,基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明确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而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对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足够的认识,成为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可以说“大民主”理论及其影响下而采用的“群众运动”并不是民主运行方式的合理选择。

同类推荐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新中国外交谈判

    新中国外交谈判

    新中国诞生后,面对西方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行的封锁、孤立与扼杀的政策,自1949年底起,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建交心须经过谈判的政策。只有经过双方磋商谈判,确认与台湾断交,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双方才能确定建交。《新中国外交谈判》主要内容为新中国建国前夕,最早的中美建交谈判流产了,新中国建交谈判基本原则:只有一个中国,印度后来居上,抢在缅甸之前谈判与中国建交,毛泽东对富尔说:美国america—渔翁fisherman!等。
  • 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宁夏党史口述文库

    《宁夏党史口述文库》编辑出版的宗旨为: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组织有序地开展口述史资料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工作,力求通过鲜活而又具体的历史情节,使党领导宁夏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重要历程与风貌更为丰满和动人地“原生态”保存与展示;并在历史经验的总结上,使党组织的集体认识和参与者的个人感悟相结合地凝聚与呈现,以此更鲜活更有效地发挥党史工作存史和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 以规矩成方圆:欧盟技术标准化制度

    以规矩成方圆:欧盟技术标准化制度

    本书介绍了技术标准化的概念、历史、分类;从历史的角度、分阶段阐述欧盟技术标准化体系形成的过程、内容和特征,以及它“对内自由、对外保护”的作用。从“无处不在的标准化”到欧盟标准化的国际目标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列举了一些遭遇贸易壁垒的案例。
  •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本书遵循古为今用的原则编撰了《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一书,旨在给正在创业和创业有成者提供创业与守业的参考读本。我们力求做到去其糟粕而九九加一,旨在告诉人们。要想获得成功,需靠九十九分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试想,中国古代的缔造者、仁臣良将哪一个不是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才达到成功彼岸的。
热门推荐
  • 浮华渡

    浮华渡

    “若问三界俏儿郎,琴帝蓬莱当莫属。若问三界美人最,箫皇之外再无君。”琴帝梦华,乃一十三天最为淡漠的上古尊神,常年于缥缈宫避世不出,万年难得一见。同为上古尊神的蓬莱仙境之主百里轻染与箫皇君染歌偶在重大宴会上露面,供后辈敬仰。琴帝与蓬莱之主同为上古尊神,却是诞生至今不曾见过半面,可谓十万八千里也到达不了的距离。这样的遥远距离直至那日天君墨麟晨与北荒女君离心被打破。那日,天界暖风洋溢着感染人心的欢喜气息,春风扑面桃花迷人。在地界幽冥司,一座仙气缭绕的凉亭内,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就此不断。
  • 无双刀

    无双刀

    刀、枪、剑,命运赋予了每个人不一样的角色,命运也牵动着所有人的羁绊。围绕着三个孤儿的情感、成长、纠葛,甚至是阴谋。未来将会怎样,现在又有谁能知晓!
  • 云剑江山

    云剑江山

    白雪的世界,绵长的河流,无尽的海洋。荒芜的旷野,石铸的楼会,用魔法的学生。石像鬼转头,看的就是你——
  • 剑道绝圣

    剑道绝圣

    这是一个人人修炼剑气的世界。在这里,科举科目废旧立新,剑童、剑才、剑士、剑师……普通人只有苦修剑气,通过科举,方能获得剑位,上可追求剑道,下可步入朝堂。此时,人类危机四伏,内有七国相争,外有妖邪作乱。平凡少年陈风,带着地球上的诸多剑法,科举路上披荆斩棘,舞练惊世剑法,踏上了前无古人的剑圣之路。“悠悠剑道,万世春秋,芸芸众生,唯我至圣。”--------------------新人新书,每日两更,默默码字,适时多更,求收藏,求推荐!中午12点一更,晚上7点一更。
  • 品牌伐谋

    品牌伐谋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在品牌建设中的经验感悟,以品牌创建、发展、创新和维护主线,从十个方面详述了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本土品牌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 末日之带着空间不愁吃

    末日之带着空间不愁吃

    她苏皖向来是乖乖女,末日来临怎么会赶到她身上?没关系,咱有空间在手,虽然是狗屎运弄来的...到了外星又怎样?什么狗屁领导人..还想独裁啊那是不可能的!美人计对她苏皖来说不好使,拿钱砸吧..咱也建了个群5598527。都去吧~~给建议哈~
  • 九天玄月

    九天玄月

    孤女苏小溪从小和收养自己的爷爷在西山长大,一直过着安静适宜的生活,直到有一日,一群黑衣人为夺取九天玄月追杀爷爷,苏小溪才知晓爷爷是退隐江湖的高手,爷爷为救苏小溪而死,苏小溪侥幸逃命,幸得遇到了青羽山庄庄主顾翌晨,苏小溪身负深仇,想要为爷爷报仇,在她寻找复仇线索中,先后遇到了三个性格迥异的男子,并开始展开一段关于上古仙物九天玄月的恩怨情仇的故事……他,深爱她,却因为软弱而错过,一错过便是一生;他,以为她是曾经的她的替身,后来她却真的成为他无比重要的人;而她和他,第一次的遇见便知道,彼此今生只能忘记宿命,纠缠一生……
  •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指南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指南

    《有趣的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指南》从不同角度入手,介绍了体育健身的相关知识,其中包括体育健身常识、锻炼项目选择、运动时间以及运动量的掌握等,还有一些急救常识和防护措施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青少年以一定的指导。作者谢芾把课堂里学到的知识与课外从事的各项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以提升所学知识的印象。
  • 帅哥,站住!

    帅哥,站住!

    碰上像朴野阳这样的高傲自大、攀龙附凤、学校风云人物NO.1的超级大帅哥,我是能躲则躲,但是却为了‘吃’丢弃尊严跑去告白!碰上像崔白伊这样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内心寂寞、学校冷酷心狠大哥大的超级大帅哥,我是顺其自然,然而却为了‘计’戴上面具去安慰!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我们三个各自站在一个角上,三条边把我们紧紧套牢。“帅哥,站住!”不管是两年前我和朴野阳发生了什么,还是朴野阳和崔白伊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崔白伊和我因为脸上的疤痕有联系。我要的是最后完美大结局!
  •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揭开青春期的奥秘(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中学生阶段,在生理的发展上,正是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既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年人。它的最大特点是生理上蓬勃的成长,急骤的变化。人体从出生到成熟,其生理发育有快有慢,有两个阶段处于增长速度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就是青春发育期。在科学上叫它们为“人生的两次生长高峰”。除此之外,生理发育的速度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