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3200000011

第11章 葡萄牙帝国的巅峰(1)

与“老东家”瓜分地球

欧洲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据说在印度有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圣人,他以贤良的品德和虚怀若谷的精神在异教的世界里面传播着基督的福音,并且还建立了基督的王国。在葡萄牙,人们称这位圣人为“印度的普莱斯特·若昂”。于是,葡萄牙最伟大的国王之一的若昂二世决定接手亨利王子的航海事业,致力于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

若昂二世被人们尊称为“完美太子”,当然,这个称号不是浪得虚名的。1481年12月,若昂二世派阿赞布雅出发探险,第二年1月,他们到达今天的加纳沿海,发现这里的黄金矿藏极为丰富,于是把这里命名为“米纳”,意思是矿藏,这也是加纳被称为黄金海岸的由来。

葡萄牙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要塞:圣乔治堡,它起到了三重作用:它是葡萄牙在遥远的非洲海岸权力和领地的象征;可以与当地人进行大量的贸易,每年把贵重物品运回国;最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对未知地区作进一步探险。

有人估计,1450年—1500年这50年内,葡萄牙从西非掳得的黑奴共达15万人。至于黄金,则一向缺乏黄金的葡萄牙,从1457年起便大量铸造克罗塞多金币。这种金币直径3.78厘米,含纯金98.9%。

可见掳掠的黄金也不在少数。另一估计说,在1496年—1521年间,葡萄牙从这一地区每年进口的黄金就值17万金币。由于有米纳作前进基地,葡萄牙以后的地理发现就容易多了。1482年卡奥率三艘轻快小帆船出航,很快就越过了此前葡萄牙到达的最南端。此行,卡奥带了很多叫做“帕德劳”的标柱,以作为葡萄牙对该地拥有权利的标志。

卡奥此行不仅为葡萄牙增加了1000多英里海岸线,而且找到了约翰王的线索,所以在葡萄牙引起了轰动,甚至有谣传说他已绕过非洲发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国王命令严守卡奥航行的秘密,让谣传抹上了几分真实的色彩。若昂二世对卡奥的工作很满意,赐给他终身年金,封他为贵族。

1484年,卡奥又一次出航,带着那几个已改信基督教的黑人和准备送给玛尼刚果的贵重礼物,目的是要绕过非洲。卡奥让黑人在刚果上岸后,自己又南行。他到达了圣玛丽角以南700英里的克罗斯角,在这里立了最后一根“帕德劳”石柱。此后,卡奥的记载就从历史上消失了,他应该就是死在这里。

在卡奥的两次航行之间,改变历史的人物——哥伦布出现了。哥伦布生于1435年的热那亚,从小家境贫寒,14岁时就出外航海,后来成了优秀的水手。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因此从欧洲向西航行而不是向东航行也可以到达印度,而且航程短,花费少。他的计算结果其实是错误的,他认为从加那利群岛到目标的距离是2500多海里,实际上有一万多海里。

若昂二世的顾问委员会认为,虽然从理论上讲向西航行可到达印度,但实际距离比哥伦布的计算结果要远得多,况且葡萄牙为探险向东的航线已花费的65年时间和大量的金钱,很快就要发现到印度的航线了,因此没有必要再向西探索一条新航线了。根据这个意见,若昂二世拒绝了哥伦布。后来,他又向西班牙国王游说,最后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哥伦布于1492年到达美洲发现了新大陆,虽然他一直认为他到达的就是印度,由此哥伦布也成了与马可·波罗齐名的人物,西班牙在美洲殖民获得巨额财富,建成了西班牙帝国。

为了加快探索向印度的新航路,卡奥国王1487年派出了两个探险队,一个陆路,一个水路。陆路探险队由两个人组成,一个叫科维良,一个叫派瓦。他们的任务是横渡地中海,进入红海,然后到达印度和约翰王的国家。科维良这时只有20多岁,精明能干,多才多艺,能讲多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对于派瓦,人们除了知道他能讲几句阿拉伯语,其余一无所知。1487年5月7日,陆上探险队出发。他们两人扮作穆斯林商人,携带蜂蜜等礼物到达亚丁,在这里他们分成两路。派瓦的使命是向南进入阿比西尼亚山区,与约翰王进行联系,但这时若昂二世的目的不是要结成联盟,而是要干脆向这个王国扩张了;科维良的使命是向东进入印度,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关香料贸易的有关情况,这使他实际上成了一个经济间谍。科维良历经艰辛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在此他获得了重要的情报。科维良在印度一直呆到了1489年,然后他乘船来到了索法拉,这是阿拉伯人在非洲东南部最南端的贸易点。

1490年,他来到开罗,在这里他得知了派瓦得热病去世的消息和国王的新命令,让他到阿比西尼亚去完成派瓦未完成的工作。他给若昂二世写了一封长信,报告了他所知道的有关港口和贸易的情况。

这封信对达·伽马的航行起了重要作用。约在1493年,他见到了阿比西尼亚皇帝、朱达哈部落首领、众王之王亚历山大。在这里他失去了自由,亚历山大皇帝虽然对他很好,但却禁止他离开,科维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余生。

水路方面的探险由迪亚士进行。他对这次探险作了精心的准备,在三条船中,有一条专门的补给船,这个措施可以让他们航行更长的时间。后来的许多的航海家都仿效这一做法。1487年秋,在科维良出发几个月后,迪亚士也出发了。他很快越过了卡奥到达的非洲最南端——克罗斯角,继续向南行驶。这时,来自南方的狂风和水流使航行变得十分艰难,迪亚士命令将补给船留下,他率其余的两条船继续南行。在离开卢得次湾后,他遇到了风暴,这个小探险队被一直向南吹,13天后,风暴停息,他们向东航行希望再次靠近海岸,可是始终找不到陆地,几个月后,他们想明白了,原来他们已驶过了非洲大陆的最南端。迪亚士下令向北行驶,几天后他们看到了陆地。

迪亚士注意到海岸不是南北向的而是东西向的,他看到了非洲南部海岸,这是许多航海家的目标,他已到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这时,他们又转向东方,一直航行到清楚地看非洲向北弯曲的部分,这就告诉他们已驶进印度洋了。在大鱼河河口,迪亚士命人立了一根“帕德劳”石柱,10年以后,达·伽马看到了这一标记。

本来迪亚士还想前进,但食物、淡水不足,船本身的状况很差,船员们都反对,希望回家。此次迪亚士将新航路延伸了1260英里。

在归途中,他们在非洲南部海岸看到了一个壮观的大海岬,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1488年,他们返回了里斯本,国王不但没怪罪他没有到达印度,反而热烈地欢迎了他,并饶有兴趣地听取他的汇报。

现在已证实非洲南端有一条通道,现在需要证实的就是这条通道能否直通印度,若昂二世对此寄予热望,所以他给风暴角起了一个新名字——好望角。

但哥伦布的远航使事情变得复杂了。1481年,当时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与卡斯提王国订立了《阿尔卡索瓦斯条约》,当时因为卡斯提王国正在对当时摩尔人最后一个在伊比利亚岛上的据点格拉纳达进行战争准备,对外界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在条约中规定待发现世界以加那利群岛的平等线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由卡斯提开发,南部由葡萄牙开发。因此,当哥伦布于1493年从新大陆返航途中在里斯本见到若昂国王并得意洋洋地宣称自己发现了日本时,国王告诉他说,根据条约,大西洋西边发现的新大陆不属于西班牙,而属于葡萄牙。哥伦布赶紧写信报告西班牙统治者斐迪南和伊莎贝尔,说若昂有与西班牙竞争领土的意思。

这两位统治者看到信后非常吃惊,他们去恳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让西班牙对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明确拥有主权。亚历山大是阿拉贡的博尔哈家庭的人,是他们的好朋友,所以他答应了他的请求,发出了有名的教皇训谕《划子午线为界》。在训谕里,他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中“任何一岛”的“西部和南部”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出一条界线,把位于线西的一切土地的所有权和发现权给予西班牙,完全不提葡萄牙。后来,亚历山大又于1493年发出一道训谕《划界以后》,把过去许多教皇承认的葡萄牙占有非洲发现的土地的权利一笔勾销,这使得葡萄牙只能保有在非洲实际占有的部分,就是说,除了摩洛哥的城市外,就只有阿尔金和米纳一些据点了。

此外,这道训谕还企图不准葡萄牙再向东方航行。若昂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不公平的安排。但他并没有到教廷抗议,因为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在当时的欧洲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若昂那样做的效果不大。他转而威胁西班牙,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公平解决就要兵戎相见。在战争面前,西班牙退缩了。

1494年6月7日,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条约中规定,在佛得角以西37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线,将世界分为两半,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教皇子午线。葡萄牙被赋予了线东的垄断权,它可以探险、贸易、宣布占领新领地;西班牙得到了线西的垄断权。换句话说,这个条约再一次确定了葡萄牙对几内亚贸易和环非洲海路的控制;宣布了西班牙对大西洋的统治。

根据此条约,西班牙对新大陆有绝对的权利,但对巴西是个例外,这个南美洲的隆起部分归葡萄牙所有。当然,在已发现的领土上和未发现的领土上的人民的意愿是根本不在考虑之列的。葡萄牙人对这个条约很满意,因为它的要求得到了满足,若昂得意地认为这是他的一个外交胜利。

葡萄牙人无畏的探险和勇于发现的冒险精神直接促成了地理大发现,整个世界骤然变得狭小,原本那些出产茶叶和丝绸的东方神话国度也变得越来越近,可以平视了。葡萄牙国土面积甚至不如中国的一个福建省,然而却在15世纪末期时与西班牙瓜分了世界,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是由“海上霸主”葡萄牙创造的殖民帝国奇迹。

葡萄牙残酷的殖民政策自达·伽马开辟了直达东方的新航路后,半个世纪内,葡萄牙在亚洲的殖民侵略从西非向东扩张到日本九州。葡萄牙殖民帝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殖民帝国,并且是欧洲最早建立和最长久的殖民帝国。

葡萄牙殖民帝国向外扩张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寻求财富,二是寻求灵魂。

寻求财富指寻找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和香料。寻求灵魂则指教会的对外扩张。15世纪,欧洲的社会经济在摆脱黑死病之后开始复苏,人口得到恢复,抛荒的土地得到复垦,城镇兴起,商业也开始繁荣,庄园主也开始要求用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这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货币不足。欧洲本身贵重金属的蕴藏量就不多,这为数不多的贵金属在与阿拉伯商人进行的香料和奢侈品贸易中又大量流向东方,进一步加剧了严重的金银荒。1460年~1530年间,欧洲的白银产量增加了4倍,仍供不应求。黄金在伊比利亚半岛完全消失。“在15世纪,追求黄金的热病弥漫全欧洲,其中葡萄牙高烧尤甚”。由于黄金不足,葡萄牙政府实行减少黄金成色的货币政策,导致物价飞涨,大批中、小贵族因通货膨胀地租收入不足而濒临破产,王室的收入也大受影响,社会矛盾激烈冲突。由于欧洲封建制的特点,国王和贵族无法无限地压榨平民取得财富,实行扩张可有效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缓解从根本上说是由于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带来的矛盾,不论对国王、贵族、平民、教会来说都是如此。因此,扩张成为全社会各阶层都支持的事业,持续时间长达上百年。

寻求灵魂的历程则与基督教有关。与世界其他两大宗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不同,基督教浸透了普世主义,改变异端宗教信仰和好战精神。

《圣经》还表达了这样一条基本教理:基督之所以出世,不仅是为了安排以色列人的命运,而且也是为了安排全人类的命运。基督教唯我独尊的上帝观和拯救全人类的使命感成为传教运动的内在动力。积极传教一直是基督教会的主要特点。自被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基督教在欧洲的发展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教会不但没有随罗马帝国的崩溃而崩溃,相反那些“蛮族”人还接受了天主教。但与伊斯兰教相遇以来,它却一直处于下风,伊比利亚半岛被穆斯林轻松夺取,直到1492年基督徒才把穆斯林势力完全逐出半岛。但圣城耶路撒冷仍然落入穆斯林之手。1095年,经过教皇乌尔班的煽动,基督教世界先后组织了8次十字军东征,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中东建立了三个基督教小王国,但在穆斯林的大反击中又先后失去。在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中,见识过东方繁荣富庶的欧洲人对东方魂牵梦绕。14世纪,强悍的奥斯曼土耳其兴起,1453年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灭亡,穆斯林又向欧洲发动了猛攻,占领巴尔干继而到达中欧,虽然1529年围攻维也纳失败,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扩张的脚步。基督教世界面临着穆斯林的巨大威胁。

在欧洲很早就流传着一个约翰王的传说,据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基督教国家,由普罗斯特·约翰统治,那里有75个藩属王国,盛产香料,地下能冒出牛奶和蜂蜜,生活繁荣富足。因此欧洲的基督徒一直想找到这个国家,以联合起来夹击穆斯林。人们还传说,顺着尼罗河的一条支流就可以到达约翰王国。

黄金、香料、基督教三大动力都指向了东方,东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欧洲人。然而怎样从海路到达东方在欧洲人属于未知领域,欧洲人虽然很早就开始了航海,但都是一些短途航行,开辟遥远神秘的到东方去的新航路,长途漫漫,路途艰险,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探险。这些探险者的动机说不上高尚,甚至还有血腥与罪恶,但这一行为毕竟把相互隔绝的人类几大文明区域相互连通了起来,从此人类文明进程明显加快,甚至有人说全球化时代应从大航海时代算起。

在非洲,自15世纪中期起,他们就在西海岸贩卖奴隶并进行掠夺性的贸易,如谷物海岸、象牙海岸、黄金海岸都在此时得名。16世纪初,葡萄牙还只是一个小国,经济仍然落后。它所侵略的对象是文化发达的国家,因此它采取以侵占军事据点和商站为主,同时采取垄断商路,进行抢劫、走私、欺诈性贸易的方法,大量掠夺财富。他们占领了非洲东海岸、红海和波斯湾的入海口。在亚洲,1509年他们在印度的第乌港击溃了土耳其、阿拉伯和印度的联合舰队,开始取代阿拉伯人垄断东方的贸易,在占领果阿时曾屠城三天,把果阿作为在印度洋进行侵略的主要据点。

同类推荐
  •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

    《长城边的中国》以长城边的中国社会为观察主体,这是一个很现实的话题,因为它关乎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这个远离现代工业、商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域,在这个曾经战火纷飞、而又曾经被过度开垦的地域,人们依然以俭朴的农耕或牧业作为群体和家庭生活延续的重要手段。这个长城边的社会、这个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不会想到的人群,是现实中国的另一个样本。
  • 凡人巅峰传

    凡人巅峰传

    从正史到改史,从混乱再到正史。从蒙古到大宋,从纷争到一统!从骑奴到统帅,从藩镇到帝国!从欢乐到悲壮,从拥有到失去!从友情到爱情,从热血到热泪!从温和到残酷,从随波逐流到野心勃勃!征战,后宫,搞笑,感人,一个死循环的种田小说。
  • 中国阿昌族

    中国阿昌族

    本套图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著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一有历史的传承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题材,提炼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使之脉络清晰,连贯自然,富有时代感。二有宽广的包容性。
  • 梦回龙江

    梦回龙江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虽然还是华夏大地,但汉朝、唐朝、明朝出现在同一个时点,长江、黄河融汇成了一条“龙江”。三个现代人,因为时空裂变,来到这个混乱的世界。三个主角,三方势力的碰撞,势必天崩地裂。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华夏的传承?一切尽在此书中。
  • 大秦飞虎

    大秦飞虎

    对只身入秦变法的法家至尊卫鞅,表示由衷的敬意。从卫鞅变法开始到卫鞅五马分尸,换一个角度诠释这段历史。不是穿越,也不搞笑,努力让你感觉到一些热血沸腾之后的快感。如果我做到了,请你留下足迹。
热门推荐
  • 奇葩医生

    奇葩医生

    一位心内女硕士,内分泌博士的富豪之路,在医院经历了心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科和急诊科之后,她最终做出了辞职的决定本来出生小市民家庭,被逼得奇葩的她只希望有一份高薪的工作,虽然经历了很多,但是她最终达到了目的,小说中,作为普通医学院心内科硕士的她和最爱的心内科失之交臂,成为内分泌医生,但内分泌看似轻松实则无聊的工作让她痛不欲生而心内科主任的旷世绝恋让她的好姐妹--暗恋主任的小梅和主任的妹妹景云儿都辞职了,自己在景云儿的影响下最终决定出国淘金最终感情上,她和巨星经历了风雨,见到了彩虹在事业上,她和心内科主任的女儿谢玺文以及他的妹妹景云儿一起组建了洱海创业,在美国上市
  • 大君主

    大君主

    大君主,完全凌驾于天地之上的至高存在,万道争雄,风云色变,天下万物,皆握于我手!出身在一个小王朝的少年,锋芒暗蕴,凭借坚毅的性格,不服天不服地的品性,一步一步的攀上那天之主宰之境!妖邪撕裂位面空间降临剑尘大陆,世间命运尽数系在一个少年身上。天下万道,谁与争锋,手握轮回,掌动乾坤,世间吾为大君主!
  • 契约豪门:迷糊娇妻,哪里逃

    契约豪门:迷糊娇妻,哪里逃

    他曾对她说过三句话,“我们只是协议结婚,我不会碰你。”“没有感情的利益,我不会爱你。”“你我毫不相干,我不会帮你。”据说,帝国有三大禁忌。一林洛寒,二林洛寒,三林洛寒。林洛寒,站在世界顶端的男人,商业遍及全球。各个行业都有涉及,且富可敌国。就这样一个有钱,有颜,有地位的男人,心里却深藏着一个爱人。有一记者问道:“林总,如果你没有遇到你的妻子——姜影疏。你会终身不娶吗?”林洛寒看了一眼旁边的姜影疏,才一字一句的说:“暮年不遇姜影疏,盛世繁华过云烟。”有一种花叫白玫瑰,送你16枝。请接下我的盖章!
  • 我的超级小魔女

    我的超级小魔女

    如果有一天,你买的一个蛋里孵出了精灵。我一直以为这很荒唐,当她确确实实发生时,我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哥哥,饿”“住嘴,那是老子的胸”。
  • 最美不过你的笑

    最美不过你的笑

    缘分是个奇妙的东西,五年前的初遇,五年后的再见。她,外刚内柔,渴望一个懂她的知音;他稳重内敛,寻找一生的挚爱。他们的爱情并不轰轰烈烈,但却有着平淡的幸福。他说:最美不过你的笑。
  • 前任反击战

    前任反击战

    讲三个在都市独自生活的三个好姐妹,其中一个却因为感情失败,变成了一个迷人、性感的人。
  • 仙魔纪年

    仙魔纪年

    余常读仙侠,总羡其逍遥,每叹其无情.人,生来非仙,大道晋级路上当有挫折与热血,当有杀伐和柔情,当有爱、有悔、有憾。一个平凡的现代少年,一场奇特的机缘,带你领略一个别样的仙魔世界。
  • 混世妖魔

    混世妖魔

    魔前叩首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炼体化妖扰天下,群雄逐鹿我为王!一个以魔入道,化妖问道的修仙奇才;一个遵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混世妖魔;一段宁要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的坎坷道路。
  • 异世洪荒战神录

    异世洪荒战神录

    故事开始在四大荒地之一的大荒血灵之中,主角在十岁之时便被送去了献祭,但是因祸得福,学会了五行尊者留下的五行之术,随着主角的入世,他慢慢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阴谋之中
  • 邪神古帝

    邪神古帝

    天,地,人,圣,这五类长存于世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