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脸面丢光”的事情之后,阿黑无心逛街,直奔文化站。文化站就设在一座非常大的房子里,大门外侧从左往右依次挂着三张牌子,一张是“南阳乡文化站”,一张是“南阳乡图书馆”,一张是“南阳乡放影队”——他就是冲着最后一张牌子而来的。进去时,只看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有色眼镜的男子翘起二郎腿看报纸,旁边摆着一杯还在冒着轻烟的茶水。但凡戴眼镜的,都是看书多了把眼睛看坏的人,所以算是知识分子。阿黑当年读书时,成绩不算理想,但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如果父母健在,如果他能够读下去,没准也能够考上高中再考大学,没准也能像眼前的年青人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翘起二郎腿看报纸,用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农活。当然,这种“没准”是不会发生的。因为要帮老村长做事,阿黑少不了要跟乡干部打交道,有的乡干部“牛”的很,时常不给人好眼色。阿黑厚道,不与人计较,自然办事比较顺利。此次,他的态度相当的谦和,小心翼翼并且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同志,你好!”由于叫得太突然,男子给吓了一跳,脸上现出了愠色,自然是对阿黑感到不满,他只是瞅阿黑一眼,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看他的报纸。过了一会儿,见男子仍然不理自己,阿黑只好硬着头皮,又说一声:“同志,你好!”
“我听见了!”男子不耐烦了,将手中的报纸用力地甩到身后的沙发上,拿起茶杯猛然咂了一口,后来他可能觉得自己太失态了,才缓和了语气,“你有什么事吗?”这话算是白问,只要进这个门来,自然会有事的,不说预订电影,就单说借书看书,这也算是个事儿。阿黑心里敢这样想,但是嘴巴不敢说出来,担心惹了麻烦:“我想预订电影,这事你能办理吧?”
“那当然!”男子高抬起头,傲然地应道,“我是乡文化站站长,是乡图书馆馆长,又是乡放影队队长——难道,你连我都不认识?”
“我第一次订电影的,所以不认识……站长,你大人有大量,请多多包涵!”“站长”应该是男子的正式官衔,后面两个则是附加的,可有可无,阿黑头脑开窍,所以就称他为站长了。
“哦,原来如此,难怪你不认识我!说吧,你要订怎样的电影?”站长听了果然很满意,表情又比刚才好看多了。
“我要订打鬼子的!”一说到“打鬼子”三个字,阿黑的底气就很足。
“打鬼子的片子很多,你想看哪一片?”站长问道。
“其实,我还没想好……麻烦站长帮我选一片。”阿黑说的是实话,老村长把任务交给他时并没有说想看什么片子,他自己只顾逛街,自然没有想好。
“《举起手来》吧。潘长江主演,很滑稽,肯定能让你捧腹大笑!”站长提出建议。
“打鬼子的也能捧腹大笑?”抗战可是严肃的事情,片子岂能滑稽的成分?阿黑心中不免产生了怀疑。
“那当然。你见过把公猪当作马来骑的事情吗?里面就有鬼子骑公猪的镜头……哈哈哈!”站长笑起来。阿黑小时候也有骑猪的经历,那时被摔个头破血流,如今一回想起来,心里便不是滋味儿。受此影响,阿黑便不想看这片子了,所以就问:“还有别的片子吗?”
“有是有,只怕不够刺激……”顿了顿,站长又说,“战争片少不了打打杀杀,血流成河,让人看了心惊肉跳,太没意思了。还是爱情片好,里面美女多多,让人百看不厌——奇怪,为什么不看爱情片?”是啊,为什么不看爱情片?站长的话使阿黑产生了共鸣。一年难得看一回电影,打鬼子的只有老村长爱看,其他人不爱看,那还有什么意思?不如预订爱情片,到时生米煮成熟饭,老村长爱怎么骂就骂吧,骂完了,气消了,什么事都没有了。阿黑主意打定,便问:“有《失恋三十三天》吗?”
“这片子刚出来,还在热播,不好找,想看还得跑到县电影院去看……《山楂树之恋》也不错,你要不要?”站长说。
“跟《失恋三十三天》那样好看?”阿黑并没有看过《失恋三十三天》,却拿《失恋三十三天》跟《山楂树之恋》作比较,因为他心里其实是没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