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5200000022

第22章 说人生话成败(1)

大嘴多舌:

梁山一百单八将,有着一百零八种人生,以现代人的眼光看,他们之中谁才活出了人生的真趣味,谁才真真正正地像个人呢?英雄不以成败论,那我们又该如何去评价他们的价值呢?我们又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走向梁山泊

梁山泊是被逼上梁山的反抗者聚会的地方。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都是各自在不同的人生际遇时走上梁山的。那么好汉们为什么要上梁山,书上说是被逼无奈,大嘴也认为的确是被逼无奈,只不过被逼的方式不同,这差别就大了。

逼上梁山的人物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宽泛的指向,逼上梁山是一种泛称。

《水浒传》先写了高俅做恶,正是“乱自上作”,朝廷有高俅这种恶官做恶,才引起了下面的反抗。一些人被逼无奈,不得不脱离主流社会生活而到梁山落草。

《水浒传》中除写梁山外,还有二龙山、桃花山、清风山、白虎山等,这种说法的意义很深刻。另一方面,逼上梁山,确有水泊梁山的确切指向,反映了梁山的力量逐步发展而汇聚在一起的过程。

好汉们被“逼上梁山”大致有如下六大类型:

1.被逼无奈。

这种类型以林冲最为典型。林冲开始并没有想抛弃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头衔,他最后走上梁山确实是被逼无奈的。金圣叹说林冲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忍、狠”,他忍得可怕,狠得也可怕。对高衙内夺妻之恨,忍;对冤判发配,忍;对董、薛谋害,忍。须知这是一般人决不能忍的。直到火烧草料场,林冲实在忍无可忍了,他一狠不可收,连杀三人投奔梁山。林冲上山后对王伦也是忍,后来晁盖他们上了山,王伦还是百般刁难,林冲忍无可忍,发狠杀了王伦。属于这一类型的还有武松,武松为兄报仇,杀了西门庆、杀了潘金莲,他还到衙门自首,后官府受贿加害于他,武松被逼上了梁山,确切地说是二龙山。

2.主动选择。

主动选择的有很多,包括晁盖、吴用、刘唐、公孙胜、阮氏三雄等。他们设计劫取了当朝蔡太师的生辰纲,犯下弥天大罪,只好选择上梁山。属于这种类型的还有李逵、宋江等。

3.形势所迫。

一些梁山英雄原来是朝廷的将官,奉命攻打梁山结果战败,难以交代而归顺梁山。《水浒传》第40回以后的花荣、秦明等,他们所以失败也是朝廷的黑暗、腐败造成的,再加上梁山好汉的计谋武艺,还有宋江的以礼相待等。

4.绿林求生。

一些好汉自己犯了事,到梁山落草以求生。《水浒传》第40回劫法场以后的一批人,他们无法在社会生存下去了,只好上梁山。属于这种这种类型的还有杨雄、石秀、孙新、顾大嫂等。

5.被“赚”上山。

在《水浒传》的第56回,徐宁上山,第61回卢俊义上山都是被赚上梁山的。

水泊梁山需要谁,好汉们就设计“赚”谁,这个“赚”字很有讲究。

6.等待招安。

等待招安的人中比较典型的是宋江。宋江既是江湖义士,又是胸怀忠义的小吏。《水浒传》第40回以后,水泊梁山才发展壮大起来,后来这位义军领袖,把这支强大的队伍带向了朝廷,最后大部分毁灭。

如何去“快意恩仇”

侠客的人生当是快意恩仇,但如何去快意恩仇,如何才算是快意恩仇呢?大嘴认为这里面有讲究!

早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我们就可看到对“快意恩仇”的演绎,传中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刺客,为报恩慷慨赴死,为报仇亦慷慨赴死。他们惨烈的行动,固然有如荆轲刺秦王那样以一己之力抗暴秦的天下公义的,但更多的是纯从个人恩怨出发。而《游侠列传》中的大侠郭解,则“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这已不是什么“侠”了,说他是“杀人魔王”更贴切一些。

到了唐传奇中,快意恩仇更是成了那些来去倏忽的侠士行侠的主要动力,或报主人之恩,或酬知己之情,或复家族之仇,演绎不尽的是个人恩仇,红线女、昆仑奴、聂隐娘、古押衙、谢小娥、贾人妻等人,莫不如此。

“冤仇若不分明报,枉做人间大丈夫。”

“丈夫第一关心事,受恩深处报恩时。”

这些都是在侠义小说中最容易见到的话,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中国古代侠义精神中源远流长的快意恩仇。

《水浒传》也不例外。在水浒世界里,最能体现这种快意恩仇精神的是行者武松。他的人生行旅,几乎就是报恩与复仇的双重变奏。为报兄长无辜被害之仇,诛杀了潘金莲、西门庆;为报施恩几顿好酒好肉之恩,醉打了蒋门神;为雪张都监倾陷之恨,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直杀得“血溅画楼,尸横灯影”,刀光血影里,武松俨然如一座威风凛凛的复仇之神。

另外还有:晁盖等为报宋江通风报信活命之恩,一在梁山扎稳了脚跟,就派刘唐给送去百两黄金;宋江为报坑陷之仇,江州法场上刚捡回一条命,就带众好汉攻破无为军,活捉并活割了黄文炳;梁山好汉为报朱仝几番相助的情分,不惜使出辣手,派李逵劈死小衙内,强拉朱仝上山;石秀为报被冤屈之仇,怂恿杨雄将老婆潘巧云开膛破肚……

整个梁山大寨更是要讲究快意恩仇。除了要对宋江、朱仝、柴进等人先后报恩外,更不忘的是血腥报仇:只要是梁山好汉的对头,无论是清风寨、扈家庄、祝家庄、高唐州,还是青州、华州、大名府、曾头市、东平府,只要庄园或城镇被破之日,对庄主、太守及他们的将佐,一定是不分良贱、满门尽灭!

大嘴说到这里,也许列位看官中有的朋友已经从这“快意恩仇”中嗅出了阴冷的气息。我们对此加以深省,不能说没有必要。

在鲁迅先生编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一书中,《会稽典录卷下》收有“朱朗”一条,大意说的是,三国时期吴国有个叫朱朗的家伙,他的父亲是个专搞一些乌烟瘴气的不法勾当的道士,流窜到会稽郡一带,被乌伤县的县令抓住杀掉了。

这朱朗暗中图谋替他那被正法的老爸报仇,一直没得到机会。等到这位县令病死,朱朗便刺杀了县令的儿子,而后逃到魏国。魏国听说了他“孝勇”的名声,便提拔他做了将官。

对这个故事,鲁迅先生写了一段按语,大加鞭挞:一个人犯法该杀,那么其他人就谈不上有什么报仇的义务,况且即使要报仇,也只应找正主,现在朱朗的父亲做了坏事被杀,死有余辜,而朱朗竟为了报仇杀了县令的儿子。就是这样一个无耻之徒,居然博得了“孝勇”的好评,且受到提拔重用,充分暴露了中国人的人性中丑陋的一面。

的确,这件史事的结尾,让大嘴和每位读者都觉得恶心和寒心。但问题是,今人觉得恶心和寒心的事儿,在那个时代却受到了赞美,这是因为中国古人的心中有一个近乎于天经地义的价值信条,那就是:快意恩仇!

但综合以上的例子,中国古代人的快意恩仇说到底是全然以一己之恩怨为是非标准。有恩报恩,哪怕这恩人是个恶棍;有仇报仇,哪怕其曲在己,并且不惜滥杀无辜,而理性和良知,从来就是完全缺席的。

如水浒世界里的青面兽杨志,被发配到大名府后,得到梁中书的赏识,因此列位看官便看到,梁中书要将自己搜刮来的金珠财宝(即生辰纲)送往东京蔡京处、请杨志押解护送时,好汉杨志是何等的替他的赃官“恩相”竭诚尽力。怪只怪他的运气太坏,遇到老谋深算的吴用,使他这个老江湖竟而栽了,没法交差,最后只得窜入山林去了。杨志的落草,实在是因报恩无门,且不得已而避祸去的。

假设梁中书能“明察秋毫”,派人找到流荡江湖的杨志,对其温言劝慰,道些“生辰纲一事原委已尽知,与君无关,盼能速归”之类的话,那么以杨志的“觉悟水平”,会不会感激涕零呢?哪位看官还能保证此后水泊梁山中照样还会有青面兽杨志这号人物?

至于说到梁山好汉及整个梁山大寨的复仇,固然有诛锄邪恶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要获得血腥屠戮带来的快意,便如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后所说:“我方才心满意足。”

毫无疑问,复仇的杀戮会给一些人带来莫大的快感,即所谓“快意”。所以即使在《水浒》之后的武侠小说中,也常常可以读到类似的情节,如民国时期王度庐的《宝剑金钗》中,俞秀莲杀死武功高强的恶霸苗振山,殊无快意,“因为苗振山不过是一个恶霸,并非我的仇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李慕白终于杀死了仇人黄骥北后,“痛快得他要发出狂笑来”;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中,厉胜男要求金世遗只能助她复仇而不准替她复仇,仇人孟神通必须得死在她之手。又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的弟子农夫听说当年重伤他的欧阳克已死,竟会勃然大怒,怪别人多事,使他不能亲手杀仇人。但若他一直没能力或没机会亲手复仇,那恶棍继续为非作歹残害他人又当如何?这他却没兴致去考虑。

同样,《飞狐外传》中的侠女袁紫衣,为了能对她那恶贯满盈的父亲凤天南快意恩仇,决定救他三次不死,以报生身之恩,然后再亲手杀死他,以报逼害母亲之仇。为了实现这计划,袁紫衣不惜在凤家祠堂外引走了正要杀凤天南的胡斐,导致钟阿四一家惨遭凤的报复而被杀害,但是侠女袁紫衣对钟阿四一家的惨死并无半点内疚,侠肝义胆的胡斐对袁并无半点责怪,素有香港“良知的灯塔”之称的作者金庸在叙事里对此也并无半点批判,读者对此也很少提出异议,实在是太耐人寻味了,它们说明具有悠久传统的快意恩仇对国民心理产生的深刻影响,它竟而会造成价值理性判断的盲点。

也正因如此,水浒世界里,宋江攻破祝家庄后,一度要下令洗荡了祝家庄,就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了。不过总算有曾得钟离老人之助的石秀求情,祝家庄数千人众,才终于逃脱了一场灭顶之灾,在幌子上写着“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的梁山好汉眼里,人命可没有报仇重要。

林冲那真实的人生

在一部《水浒》中,描写得最现实最可信最丰满的,大嘴认为就是林冲。

林冲出身武术世家,本来他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过着安分守己的小康生活。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命运。

痛苦的历程

林冲在《水浒》中的出场,是陪夫人到岳庙进香。这是一个龙蛇混杂的地方,他当时又离开了自己的女人,跑到大相寺的菜园子看鲁智深打拳去了。

你看林冲生得什么模样:“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留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爪头朝样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

林冲这个打扮和相貌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就是这样的盖世英雄,偏偏遇到尴尬事。号称花花太岁的高衙内,正在青天白日里调戏他的娘子。这还得了,林冲何时受过这样的打击,正要动手,一见是高衙内,先自软了。

高衙内是何等人物?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都惧怕他,一个小小的教头,他不会放在眼里。

林冲的女人偏偏被高衙内看中,由于他是封建统治者中的底层官员,难以保护自己。高衙内为达到霸人妻室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甚至要人性命。林冲再三忍让也不罢手,非把他置于死地不可,于是,一连串的打击向林冲袭来。

故事一开始,矛盾就出现了,这就提出了一个决定林冲命运的大问题。如果林冲是贪生怕死、卑鄙屈膝的小人,他会用一纸休书把娘子拱手送给高衙内,可他恰恰不是这样一个人,他爱自己的妻子,舍不得将她送入虎口。那么他和高衙内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不能化解,无可救药,只能一步一步激化,达到高峰。作者在描写这一矛盾时一气呵成,无半点拖拉。

陆谦是高衙内的一条咬人的走狗,他把林冲骗走吃喝,又叫人骗走白娘子,演了一场调虎离山计,幸亏女使及时报信,白娘子才免遭奸污。

一计不成,又来一计。高俅这老贼就亲自出马,插圈设套,豹子头上当,误入白虎堂,结果是充军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董超、薛霸这两个贼子受人银两,在野猪林要害林冲性命,多亏鲁智深搭救。到了沧州,高俅还是不放过林冲,又派陆谦前来,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林冲忍无可忍,打死了陆虞候等人,雪夜上梁山,故事到了顶点。

《水浒传》从七回到十一回的五回中,表现了林冲上梁山的全过程。在这五回中,林冲的曲曲折折、一涨一落、一张一弛,处处扯动读者的心,无不为林冲的命运担忧。林冲的每个故事都十分精彩,下面来看林冲和洪教头比武一节:“林冲想到:‘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作‘拔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盖将下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在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这一段描写十分简洁明了,形象地表现了林冲的武艺高强。

大嘴觉得林冲是一个自身充满矛盾的人,正义感和忍让在他身上同时表现得很强烈。高俅不杀人害命,置他死地,他是不会上梁山的。他的性格是在残酷的斗争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火烧草料场,林冲的性格得到全面升华,发生质的飞跃。他看透了,绝望了,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生路,就是上梁山。

林冲上梁山经历了一个由忍让到绝望的过程,他开始对统治者有了清醒的认识。我们从以后的章节里可以看到,在梁山这支队伍中,林冲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不相信宋朝天子会真心招安,对招安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招安不过是蔡京、高俅等奸臣设下的陷阱,招安凶多吉少。但林冲的意见没为宋江所采纳。他恼恨、痛苦、无奈,最后默默地死去。

林冲上山经历了一个十分痛苦的曲折历程。作者写林冲的故事并不是一笔完成的,而是由远及近,一步步走来,整个故事围绕人物的命运展开,首尾相连,步步紧跟,变化多样,惊险迭出,引人入胜。

艰难的转变

说到《水浒传》艺术上的成功,当然离不开水浒人物的塑造,更少不了说一百单八将这组人物群像,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观。其中有很多人物都是理想化和富有传奇色彩的,而大嘴认为林冲最具有典型意味,一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活脱脱的林冲便仿佛如在目前。

《水浒传》吸纳了各方面的叛逆人物,包括来自统治阶级中的人物。林冲就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而投奔到梁山的人物,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敢反抗。他出场的穿着打扮所体现的身份、风度,说明了他是一个有些地位的人物。接着又介绍了他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日子过得很美满、很幸福。这就跟没有家室,没有财产“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鲁智深截然不同。

林冲一出场,作者就将他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他的思想性格。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辙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苏辙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落花镇

    落花镇

    本书是一本散文作品集,作品包括:“到阳村去看油菜花”、“三嫂的手镯”、“天堂里的红嫁衣”、“干了这杯酒”、“来年的来年”等。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语言流畅。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梦见与叙事

    梦见与叙事

    本书是套书《独立文丛》中的一本。作品分“凭栏处”“来来往往”“一朵一朵盛开”“写作的那些事”四辑,不露声色地对自然进行描摹,内容丰富多彩,文笔老到而沉稳。
  • 田园之外

    田园之外

    黛色的山峦由西向东起起伏伏,状若雄鸡、状若麦垛、状若神女、状若大仙……但凡想象力能够触及,就可以给南山一个形象的譬喻。远岫含烟,近岚拢翠,日出日落间,南山亘古不变……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一丝不苟

    TFBOYS之一丝不苟

    王源的恋爱之旅和她一起度过的,而那两个人在这个旅途中,也会遇到他们的值得爱的人,收获了他们的爱情。在这个旅途中他们会遇到很多的人和事,天真单纯的他们到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呢??到最后,他们能否在一起度过接下来的每个春夏?静请期待吧!!!
  • 我的手机可以幻化

    我的手机可以幻化

    一场离奇的流星雨,一部超能手机,曾经的军人开启位面战场!一个被后世称为“黑暗”的世界即将降临!人类灭顶,地球毁灭,新地球带领人类进入首次进化之旅!人类再次挑战新高度!
  • 我会记得你,然后爱别人

    我会记得你,然后爱别人

    遇上陆岩那年,我正好二十岁。我是底层挣扎求生的烟花女子。他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风流恩客。命运流转,恩怨丛生,抵不过冰心一片。沦陷在他的深情里,我甘愿做他的情人。百转千回,他是命中注定的人,免我孤独无依,免我颠沛流离。
  • 我读管理经典

    我读管理经典

    与企业界的朋友们在一起讨论管理的问题,常常感受到一些认知的困难,这些困难使我不得不检讨和重新审视:是不是对于规律性的认识不足够?是不是没有把握最基本的内涵?是不是没有了“初心”而忘了“为什么出发”?回答这些问题的一个途径,在我看来是回归经典著作,通过对核心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去寻找发展中规律性的认识,来生成我们的心智与能力。
  • 狼风破

    狼风破

    江湖之中人性的变化,往往出乎自己意料,在江湖中的善恶又被人所定义,当你被定义为善,你开始黑暗。当你被定义为恶,你开始释放,人的每一步被生活所迫,造就出江湖人。
  • 消失不见那窗灯下的背影

    消失不见那窗灯下的背影

    许久的那屋子里稍出了动静。屋内的灯光线而又明和,那盏灯仿佛好奇的向外看,再等着天明的休息。屋外的黑被光驱散了一部分,可看见屋窗里坐着一个长发人影…
  • 断却的三国

    断却的三国

    三国,一段已经注定结局的路,一段看不清过程的路,也许这并不是命运这是宿命...
  • 贴身魔君

    贴身魔君

    他用五百年等她这一世轮回,冰冷的心只为她温柔绽放。只盼这一世,她能修炼成仙,从此两个便能永生相伴。可是,她却不再记得他。全心的付出,能换来她今生的眷顾吗?她是师傅口中的“笨丫头”,但她从来不曾为此烦恼,依然没心没肺开心地活着,大不了不成仙而已嘛。直到有一天,他出现在身边……或霸道、或温柔,“赶着”她在修仙的路上越走越远。可是,可是,可是她认得他是谁啊,她只希望这辈子活得自在而已嘛,他凭什么管她这么多啊?新人求关注,求收藏,求推荐。。。
  • 我愿与你天各一方

    我愿与你天各一方

    如果我注定得不到,我便只能……离开。离得远远的,远到让你想不起,曾经有一个人,一直追逐着你的身影……
  • 歌传天下

    歌传天下

    神界的神主来人间玩反串,玩化妆,玩坑人,玩唱歌是怎么一个场景。神主再做一个小学生又是怎么一个场景,救人,牵姻缘线,泡校花,泡MM又是咋样的场面。扮猪吃老虎整修真门派,就没见过那么坑人的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