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5300000002

第2章 人物春秋(1)

中国古代政治家的楷模——周公

在中国历史上,周公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凭借一本《周公解梦》,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赚足了人气。作为一位政治家,周公在武王病重以及辅佐成王期间表现出的忠诚与恪尽职守,给后世为人臣者做出了典范。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时所表现出的智慧,也备受称道。另外,周公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煞费苦心,把儿子伯禽培养成为一个很有作为的人。

武王伐纣归来,由于过度操劳,身染重病。武王想把位置传给能干的周公,周公坚决不接受。他考虑到当时的环境的确离不开武王,非常希望武王能尽快好起来,为此他虔诚地向祖先为武王祈祷,祷词的大意是:“先王啊,你们的长孙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们在天上斥责他不应该背弃人民,那就让我代替他去死吧。我既有仁德,又温顺,还多才多艺,这种性格最适合侍奉鬼神。你们的长孙不如我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尽管周公真诚祈祷,并没有使武王彻底痊愈,一度好转之后还是病故了。但在当时崇尚迷信鬼神的时代,周公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回武王的生命,他的忠诚无私日月可鉴。

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即周成王。此时正值国家初建,政局不稳,内忧外患接踵而来,年仅十几岁的成王很难应对。后来爆发“三监之乱”,周公进行征伐,诛杀了兴乱犯上的武庚与管叔,将蔡叔发配,最终平息这场叛乱。其后,周公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周人天下。他建立了一整套奴隶制的统治秩序。传说他制礼作乐,完善了典章制度,将整个周朝社会治理得井井有条。

周公不仅对周王室忠心耿耿,还要求儿子像自己那样忠于职守。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在伯禽去鲁国赴任前,周公告诫他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受封于鲁国就变得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的叔父,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的地位应该不算低了吧。可是,我还经常在洗头发时,要多次停下来,用手握着头发去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去接待宾客,我这样做还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那些拥有天下的君王,都是因为具有了这些美德才获得如此显赫地位。反之,不谦虚谨慎的帝王必将失去天下,甚至身败名裂,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要吸取他们的教训啊!”这就是著名的周公诫子。

作为人臣,周公能做到忠心耿耿,尽心尽职;作为领导者,他能礼贤下士;作为人父,他对教育孩子颇有心得,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因此后人称他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楷模。

创办大众教育的先驱——孔子

在今天的中国,无论你出身名门望族,还是来自社会底层,能够接受教育均被视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在春秋时期,底层民众却没有这样幸运,他们被远远地排斥在教育之外,接受教育只是统治阶级集团的专利。而打破这种贵族垄断教育特权的功臣,当数我国的教育先驱——孔子。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成就卓著,据说培养学生三千多人,其中精通六艺之学者就有七十二人。他能够因材施教,注重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育学生,所以教育的成就很大。由于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被尊为“万世师表”。

孔子在教育上的最大贡献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在春秋末期,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由于当时的学术与教育均被官方所把持,所以这种教育制度也被称之为“官学”。据一些史学家考证,孔子在当时大开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即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享受教育。这种观点的提出颠覆当时“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使教育权利下移,让普通人家的子弟也能接受教育,开创了教育新格局,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还在私学开创了许多新的教育方法。他很注意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因材施教”。如有一次子路和冉求都向孔子提出了“听到朋友穷困是否应该马上送些财物去帮助他”的问题,由于二人性格迥异,子路好胜而冉求怯弱,孔子就根据具体对象给出不同的答案,要求子路最好跟自己的父兄商量一下再做决定,而要求冉求立刻给朋友提供帮助。

孔子还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尽管有学者以此批判孔子这种观点带有歧视劳动人民的意思,但孔子的这种主张在后代知识分子中间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知识分子通过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国家也通过这种方式选拔了大批有用的人才。

孔子打破了旧有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开创了私人办学之风。他广收门徒,认真进行教育实践,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不愧为中国平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直到今日,孔子的许多教育经验与方法对我们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充满神秘色彩的智者——老子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学界各持己说,演绎出诸多不同的版本,就连老子的姓名在学界也争论不休。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历乡曲仁里人。老子出生略早于孔子,据说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关于老子的离世,同样被赋予神秘色彩。据说老子看到当时社会动荡,遂产生避世之意。于是驾着牛车,出函谷关西去。守函谷关的官吏得知学富五车的老子将隐世,感觉非常遗憾,特要求饱学的老子给世人留下一些智慧的东西。老子于是写下了约五千字的《道德经》。民间流传的“老子化胡”的传说,更给老子其人披上了层层神秘面纱。我们要想了解老子其人,只能从《道德经》一书中去捕捉一些信息。

《道德经》也被称为《老子》,由于该书仅有五千字,故常被称为五千言书。书中集中阐发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被世人视为中华民族精神两大源头之一。《老子》不仅在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广受西方学者的尊重与推崇。就连学术成就甚高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都对老子的智慧不吝溢美之词,黑格尔称誉老子为“东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者”。

老子的智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无为”说,这也是后人对老子思想误解最深之处。世人往往从表面字意来理解老子的智慧。

他们认为,所谓“无为”,就是主张我们无条件地接受自然界赋予我们的一切,面临外界的挑战,我们只能束手无策,无所作为。在政治领域,老子也以主张“无为而治”而闻名。所以后人往往诟病老子具有“小国寡民”的落后思想,批判他具有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反动思想。直至今日,学界依然指责老子思想落后及保守。

老子的“无为”思想绝非像字面意义理解的那样简单,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它无处不在,但“道”对于自然万物而言是无为的,自然界万物最终都不能超越“道”为万物所设定的规律。正是具有了这样的认识,结合当时为政者对民众搜刮过多,民众苦不堪言的政治现实,老子期望为政者能按照规律办事,对民众不要恣意干涉,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于是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因此,他的这种观点是对社会现实深刻思考后而作出的理性判断,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忠义之道的最佳诠释者——程婴与公孙杵臼

忠义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被人们奉为必须恪守的人生哲学之一。故此,中国历史上忠义之士频出,演绎出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程婴与公孙杵臼共同为救好友之子而做出巨大牺牲的故事最能反映出忠义的文化精髓。

晋景公时,忠臣赵朔因受奸臣屠岸贾迫害而惨遭诛灭满门之罪。赵朔和他的父亲赵盾、家属、奴婢等共计三百余口都成了刀下的冤魂。赵朔的夫人庄姬公主因是晋成公的姐姐,才幸免于难,她被送回宫中居住。虽然当时庄姬公主已经怀有身孕,赵家似乎还有延续香火的希望,但在屠岸贾及其爪牙的严密监视下,这个还未出生的生命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几个月后,庄姬公主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但这一切都没能逃过屠岸贾的眼睛,他颁布密令把内宫封锁起来,准备伺机除掉孩子。为了保全孩子的性命,庄姬公主只好以看病为名,把赵家的挚友、以行医为生的程婴召进内宫,含泪请求程婴救孩子出宫。程婴把赵武放进药箱准备带出宫门。当程婴走到门口的时候,被守将韩厥发现,为程婴的胆略与正义所感动,便放走了程婴和赵武。由于自己无法向屠岸贾交代,韩厥拔剑自刎。屠岸贾追查不到赵氏孤儿的下落,他便残忍地宣布要把全国半岁以内的婴儿全部杀光,以达到斩草除根的目的。

在这种危急情势下,程婴便与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商量对策。通过协商,两人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程婴用自己与赵武年龄相仿的儿子顶替赵武,让公孙杵臼带着自己的孩子逃到山林隐藏起来,然后假装为获得高额酬金而向屠岸贾告密。屠岸贾闻听有人告发孩子的下落,便前去捉拿。就这样,程婴眼睁睁地看着屠岸贾残忍地杀死了公孙杵臼和自己的亲生儿子。

此后,程婴强忍丧子之痛,承担起把赵武抚养成人的重担。

苍天不负有心人,赵武后来果然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人。程婴又采取策略,让赵武认屠岸贾为义父,以图接近他。后来在朝中大将魏绛的帮助下,赵武手刃了权臣屠岸贾,替冤死的家人、年幼的程婴之子以及为保护自己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公孙杵臼报了仇,赵家的冤情也最终得以昭雪。

为了忠义之道,公孙杵臼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程婴也不仅舍弃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还甘愿背负忘恩负义的无耻小人的骂名。

程婴与公孙杵臼的高尚之举被后人树为中国忠义之士的典范,这种“忠义”的精神也逐渐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乱世“贱民大家”

——墨子

墨子与西方先哲苏格拉底一样,都是以一个衣衫褴褛、不顾寒暑饥渴、到处奔走的形象出现于历史舞台的。墨子以吃苦为乐事,惯于采用牺牲自身利益来拯救世人的行为方式,因此被近代学者梁启超誉为“小基督”。同时,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彻底的“贱民”思想家。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居住鲁国。墨子原为儒家学者,后因反对儒学的烦琐而另立新说,开创墨家学派与儒学抗衡。墨家学派主要代表春秋末期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的利益。《墨子》一书最能反映墨子思想的精髓,该书由墨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整理而成。

墨家学说的宗旨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在此基础上,墨子提出了一系列救治社会弊病的主张。

墨子首先提出了“兼爱”与“非攻”的主张。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人们之间相互施行一种无差别的爱,如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这个社会就会出现和谐局面。要做到人们之间相互兼爱,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们要奉行“非攻”的主张。墨子指出,掠夺战争是最大的祸害,任何为满足私欲而发动的掠夺战争都是非正义的,都应当受到谴责与抵制。“止楚攻宋”最能体现他爱好和平与反对战争的精神。墨子得知楚欲攻宋的消息后,与弟子禽滑厘兵分两路。墨子到楚国与公输盘上演“兵棋推演”的好戏,禽滑厘则率领训练有素的墨者赶往宋国,镇守在宋国城墙之上。公输盘“兵棋推演”失败,自认不是墨子的对手,便打算使出“斩来使”的卑鄙伎俩。没料到墨子骄傲地说:“我的弟子禽滑厘带领众弟兄早已守候在宋城之上,我的全部破敌之法他已烂熟于心,即使杀了我,你去了也是送死。”最终,楚王只好无奈地放弃了入侵宋国的企图。

墨子是一个以苦行僧的生活方式救治社会弊病的社会活动家。他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政治、宗教、伦理主张,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他所处时代的平民阶层的意愿与要求,尤其他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所作的彻底揭露和批判,更有利于统治者发现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他所提出的上述救治社会弊病的策略,用今天的观点看,有许多空想的成分,在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推行。但总的说来,墨子的思想精髓是当时时代的产物,符合历史的潮流,闪耀着智慧之光。其中许多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睿智的“复仇者”

——军事名家孙膑

田忌赛马的故事历来被人所津津乐道。孰不知,田忌这套充满智慧、让人拍案叫绝的赛马策略是出自于当时著名军事家孙膑之手。

孙膑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齐国(今山东鄄城)人,生卒年月不详。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庞涓攻打赵国。赵国向齐求援。齐威王想让孙膑为将救援赵国。为了齐威王的名誉着想,孙膑没有答应。孙膑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孙膑曾受庞涓的迫害致残),如果以将领的名义讨伐魏国军队,这样会有损齐威王的声望,所以他向齐威王推荐了田忌,自己愿意担任军师参与到救援赵国的行动之中。

孙膑的智慧在战争中很快显现了出来。面对魏国的强势攻击,孙膑并不主张与魏国军队正面交锋,而主张智取。他对田忌说:“魏国抱着必胜的信念,把所有的精锐之师都派到了赵国的战场,国内相对比较空虚。我们如果发兵攻打魏国首都大梁,估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庞涓一旦听到我们攻打大梁,必然会放弃邯郸而回救大梁,这样就解除了赵国的军事危机。我们如果埋伏在庞涓的归途中,随时准备伏击庞涓部队,打他个出其不意,一定能轻松胜出。”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战事的发展正如孙膑所预料,庞涓听到齐军围攻大梁消息后,便放弃围攻邯郸,立即去解救大梁之危。最后在奔赴大梁的路上,被齐军打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与庞涓的第一次战场交锋,以孙膑的胜利而结束。

同类推荐
  • 失落的文明之远古遗族

    失落的文明之远古遗族

    很复杂的一个作品,内容涵盖广。有兴趣可以看。并不一定如作品类型所说的。
  • 我给大明架管炮

    我给大明架管炮

    穿越就穿越,不给个皇帝,也来个太子做做吧。可穿过来就是一个捕快。就算是个捕快,咱们穿到好一点的时代行不行?可为什么梃击、红丸、移宫,明末三大案,都让我赶上了?内有一大群吃人不吐骨头的混蛋在死命的玩党争,把国家搞得分崩离析就要玩完,外有野猪皮在崛起,只等着做个幸运儿入主中原。把我丢到这个人吃人不吐骨头的时代,算了吧,我不想玩,让我回家。“宿主不接受任务,抹杀中……。”好吧,你是系统你说了算。“改变大明国运,拯救民族的重任就交给我吧。”朱学正气凛然的大叫。冷冰冰的系统:“宿主接受任务,抹杀取消。”“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朱学笑嘻嘻的说道。新书艰难,请顺手收藏推荐支持。一个和《明史》不一样的大明。
  • 楚汉天下我为皇

    楚汉天下我为皇

    野心学霸闯天下,刘邦脚下夺江山,莫说高祖楚霸王,凭我一剑平天涯。
  • 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彼岸花开:中国历史的另类独白

    本书用了一种非常另类的历史叙述方式。历史再加上一个“另类”来修饰的话,很可能成为一场与历史无关的“历史”。事实也是。历史只是一个背景,人物只是一个依托,情节只是戏剧性的连缀……说穿了,是创造而不是复述,创造了一个动听而又扣人心弦的故事。那是一个在历史的躯壳下,包裹着现代人进入过去,经历一场场盛衰兴亡、爱恨情仇、铁马秋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等历史场景的心路历程。
  • 地痞的战争史

    地痞的战争史

    王二狗这辈子,地痞起家,和天斗和地斗,和官斗和民斗,就是想活下去。从地痞到刀客,从兵痞到特务,从生到死,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折腾了个啥。反正睁眼时一穷二白,闭眼时家有余财。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其实和山坳里平头百姓没什么关系,他们选择共军,国军,还是伪军,并不关乎道义信仰,庶民的战争,只是为了乱世中讨口饭吃,热血厮杀,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纵然碰上了,也就是碰上的。
热门推荐
  • 喜欢晴空里的你

    喜欢晴空里的你

    原是千金小姐的她,因为一场变故而变成了一个普通人。拥有倾国倾城美貌的她,虽然怀恨在心,但是最终却爱上了仇家的少爷。她该如何面对,让我们拭目以待。
  • 最后的驱魔道士

    最后的驱魔道士

    华夏大地上有这么一群神通广大的人,他们隶属于一个世人视野之外的神秘部门。他们唯一信念便是拯救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追捕那些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走出“教化场”的韩枫继承父亲遗志,加入神秘组织,打开尘封的档案,解密被隐藏的真相……书友群:207775869【本书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挂钩】
  • 守握者:刚铎之辰

    守握者:刚铎之辰

    当远古已经远去,众神成为传说,而权力的游戏从未停止,众神的盛宴转瞬即至。六千年前,时代的最终决战落下帷幕,格雷尔姆神域驱散笼罩大陆数十年的黑暗,终于消失于天际。天地虽然崩裂,人心却因远古时代的终结而凝聚,伴随着宙斯遁王国的崛起,庞克雷姆大陆迎来了空前繁荣的上古时代。大战过后,一切看似风平浪静。而光明与黑暗自创世之初便相互依存,亦从未停止过征战。位及至尊的强者们已经嗅到,一股令天地颤栗的恐怖气息正逐渐逼近这个世界。大地上数千万人民欢呼雀跃,至高的格雷厄姆神域风起云涌,众神的羽翼尽数折灭,化为一颗颗流星陨落人间。是谁,踏过满地的亡灵荣光,顶着神魔殿堂的毁灭之力,跃进那圣洁如光的时空之轮。
  • 修罗杀神女特工

    修罗杀神女特工

    杀,不过就是一念之间,穿越的现代修真杀手,一时疏忽,死在敌对手中,来到异世大陆。在这个人吃人的世界,不想被杀,就只有杀人!或许她不会是最强的,但是,她绝对会是最狠的。她从来不会奢求其他的人给予她任何,只是她对于朋友与在意的人之间,那种不经意的关心与在意,让她从来不会在最灰心丧气的时候气馁。她叫血澈煌,家族的传承,让她身怀多种绝技却不能施展,组织需要的是冷血的杀手,她有姐妹,做不到!家族要的是天赋迥异的天才,她是天才,但是她不愿意被所谓的家主之位囚禁。穿越异世,她只是想要过米虫生活,之前的奋斗,之位今后的肆意洒脱,可是谁来告诉她,脚边这几只木有节操的货色是神马时候出现的。姐不要暖床的,滚!
  • 银夜刀刃:高冷男神泥奏凯

    银夜刀刃:高冷男神泥奏凯

    什么高冷男神!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这明明就是一个腹黑奸诈的大恶魔!“阿西吧!离我远点!节操呢!你的节操呢!”“在我亲爱的萌萌面前,是不需要节操这种麻烦的东西呢~”勾起狡黠的笑容,一脸的“你把我怎样”的欠揍表情。啊啊啊啊!遇见一只腹黑大恶魔,怎么脱身?在线等,挺急的!“你以为,你是谁?”冷艳自傲,唯我独尊。想起记忆的她,再也不是那个小傲娇了。她变了,让他措手不及。“现如今,只有她心爱的人的血可以救她了吧。”最爱的人的血吗?为了她,我,义无反顾。
  • 异世攻略我的妖孽王爷

    异世攻略我的妖孽王爷

    她,不到五岁时母亲便抛下她离开,父亲从未谋面,后母折磨不断。你以为这就是全部?更坑爹的是终于见到了父亲却被告知其实她是个父不详,母不详!那她到底是谁。无父无母?那又怎样,第一高手是我“姐姐”。第一炼药大师是我师傅?你说金手指太多?哈哈,还不够,最重要的是第一美男是我男人!!【SHY~】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女孩和帅的没朋友的妖孽的故事吧!
  • 黄河异事录

    黄河异事录

    传说,黄河上有一个最神秘的职业——黄河捞尸人。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诡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捞尸人的爷爷在黄河上干着捞尸的营生,耳闻目睹了各种诡异的现象。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阴兵渡河、幽灵船、鱼骨神庙;龟型巨棺、死亡灵蛊、巨型石碑出世,真相尚未水落,谜团蜂拥而至,我们一行四人更落入一个步步为局的阴谋之中……
  • 终极美女系统

    终极美女系统

    这是一个男人为了推人而奋斗的故事。这是一个男人为了装灯而踩人的故事。这个男人,装载了世界上所有男人只敢想想的梦想,像个男人一样的活着。这是个神一样的故事……(求揍,求杀,求宰,求赏!)
  • 世界第一主神

    世界第一主神

    一枚神奇的戒指让唐笙成为了主神,what,无所不能的主神!这是要起飞的节奏吗?吊丝逆袭,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不对,这剧本不对,主神不都是终极大反派吗,难道我成了最终大boss?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