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79300000044

第44章 永恒的魅力——一个诗人眼中的宋庆龄(4)

是的,宋庆龄是这样的。这就是为什么她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的形象始终享誉国际、声誉经久不衰的缘故。人们一提起她的名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无比优雅的中国女性形象:通晓几种外语,熟知世界大事,却永远是中国人的服饰,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风度,充满了中国式的谦逊和坚定。作为中山先生的伴侣和学生,她终生遵照他的遗嘱:争取与团结世界上一切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在她晚年时,为贯彻执行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她更是不遗余力。她的朋友遍天下,她不能不使人惊叹,她为中国赢得无数赞美。广大海外侨胞在她还很年轻时就从心里尊她为“国母”,而许多对中国友好的外国朋友又因把她作为中国的典型形象而热爱中国。她曾使世界上无数进步人士投身或同情中国革命。她又团结了无数世界第一流的作家、记者,促使他们把中国的一切如实地介绍给世界。她是苏联加里宁夫人终生的朋友,据说印度总理尼赫鲁房间里只挂两位女性的照片:一张是尼赫鲁夫人,还有一张就是宋庆龄……她的现代特点还突出表现在她对妇女解放的追求。早在学生时代,她发表的《现代中国妇女》就明确指出女孩子的智力决不比男孩子差,进而论证要提高占人类半数的男子的素质,就不能不同时提高人类的另一半——妇女。在本世纪初,当男尊女卑还作为一种传统势力统治着旧中国时,她就满怀信心地预言,将来“中国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发达的国家,而其妇女将与男人并驾齐驱”。

她积极投身妇女解放运动,一再明确提出妇女参政及经济独立的必要性。1924年,在日本的一次演说中她更进一步地阐述说:

“我们妇女对正义的要求,并不限于在某些欧美国家。这种要求正成为强大的世界运动。印度、土耳其、埃及和波斯的妇女也开始起来维护她们的权利。今天,在库尔特斯坦的广阔版图上,有一位妇女当了总统;在土耳其,妇女当了教育部长。妇女无意于那类政治荣誉,但必须参与妇女界的、社会的、公民的以及工业的福利活动,必须争取与妇女儿童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的发言权。

……妇女地位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尺度。当今世界上,只有意识到这点的民族,才能成其为伟大的民族。”

今天,在我国进行四个现代化及改革大业、人人争当先锋之时,宋庆龄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化先驱,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她的民主作风及社会公仆思想。等级观念,从来是封建主义最顽固的遗毒。历史上,多少风云人物一面奢谈民主,一面压迫和剥削人民。时至今日,也很难说封建余毒就已经彻底铲除。但宋庆龄,从青年时代直至离开人世,在她身上找不出一丝一毫的等级观念和官僚主义的痕迹。她从来不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极其自爱又对人尊重,已成为她日常的生活习惯。和任何人约定时间,她都是提前五分钟到达,而且仪表端庄、衣饰整洁。无论对方是王公贵族,还是一介平民。即使对为她服务的勤杂人员也是十分尊重。她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家庭、学习等诸多方面,每次见面都是她先开口问好。当他们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合适甚或做错了的时候,她也只是轻轻提醒,从没有过大发雷霆或厉声斥责之事。难怪我在访问这些同志时,他们在叙述往事时都是那样满怀深情,对她极为爱戴。一位从前为她开过车的司机同志泪光莹莹地说:“我的儿子的名字还是她给起的。我得儿子那天,她和我一样高兴。她这样一个大人物,对人却从来那样真挚、那样贴心……反正,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许说不许说,在我心里,她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最伟大的人……”

欺世盗名的人可以得逞于一时,有所建树的人未必都有令人折服的人品。能在促使社会进步及个人才华、道德、人品诸方面都得到世人真心景仰赞美的人不是很多的,而宋庆龄则是这有数之人中的一个佼佼者。

美哉斯人!

忘记年龄

宋庆龄还有一个十分吸引人的特点,那就是,她永远显得比她的实际年龄年轻。

许多记者和熟识她的人都对此做过描述,其中描绘得最为出色的要算文森特·希恩了。他这样记述第一次见她时的强烈印象:

“……那扇门打开了,进来的是一位娇小羞怯的中国妇女,身着黑色绸衣。在她一只纤细紧张的手中拿着一方饰有花边的手帕。当她讲话时,她的声音几乎使我跳了起来,是那样的轻柔、那样的优美、那样出乎意料的甜蜜。为了隔离暑气,百叶窗是关上的,所以直到她走近,我才看清楚她。刹那间,我感到迷离恍惚,真不知道她究竟是谁。难道孙夫人有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女儿?我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袅袅婷婷、弱不禁风的女子竟是她本人——世界上最知名的女革命家。

我本以为要见到的是一个使人望而生畏的大人物,谁知今天站在面前的却是一位极其娇丽动人的小姑娘……”

希恩写这篇印象记时已是1927年,算起来宋庆龄那时已是三十四岁。在旧中国,按习惯,那差不多已是中年妇人的年纪了。而宋庆龄给人的印象竟还像个小姑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现代生活激烈竞争的需要,保持青春与美貌成为当代青年的追求。顺应潮流,社会上纷纷出笼各种“永葆青春的长寿秘方”和千奇百怪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潮药剂”,什么宫廷延年酒、慈禧保颜丸、法国约瑟芬健身法、帝俄叶卡特琳娜驻容术……一时充斥市面。骗人有术,仕女趋之若鹜,东施效颦,使人啼笑皆非。

人们既然钻头觅缝地寻找美的奥秘,对于以美著称的宋庆龄自是纷纷揣度。

由于宋庆龄生前从不宣扬自己,对她的报道很少,此类消息更是从未曾有。因此道听途说,难免李代桃僵,把牛奶沐浴强加在她头上的有之;移花接木,把慈禧吞珍珠粉及药膳保颜也硬放在她的身上者更多。什么端倪也没有的人也不免妄加猜测,说是“反正是保养得好呗,不知怎样营养哩”。因此,参观宋庆龄故居的中外人士中,要求参观她的厨房及索要食谱者颇不乏人。

这次,为补充材料,我又几次重访上海宋氏故居,访问了她的秘书、保姆、管理员……和讲解员熟了,得她大力协助,看了一般对参观者不开放的厨房和洗澡间。原来厨房不大,食谱是没有的,珍馐美味也是没有的。她的健身法只是饮食很有节制,平时吃得很少,晚饭有时只吃点广东点心。洗澡间也不大,脸盆、脚盆、浴盆都相当旧,皂盒里用剩下的香皂,居然是市面上极普通的一种。我再三追问:是原物吗?回答:当然是的。盥洗室从不开放,也不许工作人员入内,谁去换来?她卧室床上的被褥虽色泽淡雅,质地却也平常。衣橱里挂的那几件旧衣——是我们在照片上常见的,穿着已有多年。有的由旧翻新,有的为了加宽,只有两侧各镶嵌长长的一条,从远处或照片上看不出来罢了。

一位在她晚年一直陪伴她的保姆告诉我:夫人衣服并不多,几件考究的衣服,都是在会客或外出时才穿。为了表示对客人及会议、会见的尊重,她是十分注意仪表的。平时居家过日子,最爱穿布衣布鞋,有时穿得就像“老亲娘”一样。阿姨是苏州人,软语吴侬,“老亲娘”是家乡话,就是北方老大娘之意。她的神情却又流露出自豪,边说边拿出照片给我看:“可还是这样美。”

真的呢,七八十岁的人了,穿着“老亲娘”式的偏襟大袄,但仍然很美。“说来你们不信的,”阿姨又说,“夫人虽然很爱整洁,一点龌龊见不得的,衬衣要每天洗熨,但有些却打了补丁。一块绢头(手帕)也是破得来不能再用了才掼脱格。”我不禁愕然。这可是从来没想到的。真的人言可畏呀,老听人说她如何保养,如何享了一辈子福……其实动脑筋想想嘛!她的管理员说得好:“她的薪金是有数的,每月都是我替她领得来,她又从不愿多拿公家一分一厘。自己家里虽有钱,却又是早就断绝来往的……”

哦!但愿我能传达出我当时的感受于万一,但愿每个读者都有可能去她的故居见到与听到我所经历的这一切……我在李燕娥女士房中翻阅着那一本夫人亲手为她的老友装贴的相册,她的穿着几乎与李燕娥没有两样,庭院小坐,一人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芭蕉扇。但她那脱俗和灵秀的情致依旧,掩盖不住的书卷气好似溢出照片,扑面而来。哦!难怪她穿着那么华贵的外出长袍给人的感觉仍那么淳朴,这原是人的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啊!

宋庆龄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从不宣布我的生日和年龄,忘掉它,使一个人更好地工作,年龄对于人的活动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能忘掉自己生日的人,必然是不害怕老之将至、老之已至的人。而一个无论年轻年老都能全心全意工作、为理想献身的人,必然是个无私的人。无私才能无畏,无所畏惧才能安详恬静,遇事从容,“人至无求品自高”,此言之谓也。她的老友伊罗生在她去世前几个月再次见到她时,发现她对自己终生的理想执信如故:

“听说我没机会再见到她了,我感到很难过,我只能宽慰自己说,她体弱多病,又上了年纪。另外,为了礼节,她总是坚持会客——法国总统这几天就要来华访问,她还要在这几个场合露面,等等。

几天之后,她托人送来一张便条,在那上面我看到的是狮鼻头钢笔书写的雄劲刚健的笔体,和五十多年前她第一次给我写条的字体一样,便条上写道:‘忙得没时间提笔,恐怕我们下次会面得去外层空间了’。”

好一个外层空间,置生死于度外的约会。这张便条正是宋庆龄漫长人生中最突出的性格写照: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热衷于实现自己的理想,从来无视个人得失,毫无名利地位观念。纵观她的一生,为了革命,始终自愿地战斗,直到最后一息。甚至不惜断绝和她家族的关系,一刀割断所有过去的生活。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只要她开口,高官厚禄唾手可得。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她也从未因自己特殊的身份及贡献而索取一丝一毫。相反,当中央因她原在北京西河沿的住宅条件很差,不但潮湿,而且交通也不大方便,决定要为她修建一所新的住宅时,她立即回信谢绝,信中写道:

“关于北京西河沿我住的房子问题,前两天齐燕铭同志来沪时,曾和我谈及此事。该房去年因新修好即迁进,比较潮湿一些。过一段时间,我想今年不致像去年那样潮湿了。现在国家正在建设时期,正急需款,如另外建造房子,又需一笔款。为了我个人的住所增加国家的开支,这样,将使我感到很不安,故我不打算再迁新址了。”

她没有个人财产,也从不为积累财富而花费心力。她也不追求个人名声,她有着伟大光荣的一生,又富有传奇色彩,但她却很少谈起自己的经历。甚至当人误解时也不更正,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能说明她的为人:1937年,苏联驻中国大使鲍格莫洛夫在上海举行电影招待会,招待中外人士,宋庆龄是第一客人。那天,宋庆龄照例到得早。她从不为显示自己身份而有意迟到,让人等她更是一生中从未有过的事,她在楼上第一排入了座。苏联领事馆的一个工作人员,因不认识她,看她坐在贵宾席上,就走过来请她到后面去,宋庆龄便不声不响退到后排去就座。苏联大使来后发现她坐在后边,忙请她到前排首席座位上,那位工作人员很不安,可宋庆龄只微微笑着什么也没说。

她曾多次婉言谢绝要求给她写传记的人。曾有一个日本友人写信给她,说许多人想了解她的生平,希望她能写传。宋庆龄回信说:“我没这个打算,因为写自传总不免以个人为中心。”原中国福利会秘书长李云在她年事日高时,曾建议找人为她写传,宋庆龄在回信中写道:“关于你建议收集材料,找人为我写自传,我不同意。因为每个人的自传要自己写才写得逼真。并且我愿意保留这个权利,有一日自己动手来写。谢谢你的好意!”在她去世前几个月,伊罗生也提出要为她写传记,宋庆龄却不愿谈这个问题。一个美国出版商曾表示愿以五十万美元高价收她的传记的版权。她笑笑说:想想看,五十万美元!但是她仍然拒绝。伊罗生为此和她争论,庆龄倾听完他的意见,再次摇摇头说:“不。”就这样结束了这一话题。

使我们十分遗憾的是宋庆龄一直没有来得及自己动手写传。或者,她原本就是拖延战术,从未打算写过。但是,难道一个人的伟大与否,美好与否,只是靠传记论定吗?其实伪造或矫饰的传记给人留下的只是厌恶。也许宋庆龄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个真正的智者,是非功过,原只能由历史与人民评说。宋庆龄真心实意地拒绝为她写传,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数中外人士十分倾心于她的为人与经历,她的人生道路一天比一天更为人所熟悉和敬仰,人心所向,谁也无法阻挡,她的形象也早已不断为中外名人所记述。

我国人民无限崇敬和热爱的周恩来同志称她为“国之瑰宝”。周恩来夫人,我国著名的妇女领袖邓颖超同志在悼念她的文章中深情地说:

“记得1924年冬,你和孙中山先生北上路过天津。我在欢迎的行列中,看到为推翻帝制,为中国独立、自由、民主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同时看到亭亭玉立在孙中山右侧的你。你那样年轻、美貌、端庄、安详而又有明确的革命信念。你,一位青年革命女战士的形象,从那时就深深印入我的脑际,至今仍清晰如初。”

斯诺,作为她终生的朋友,曾对她有着更为具体的描述:

“庆龄喜欢美的东西,她的家具陈设寥寥无几,可总是得体大方。她家里永远那样洁净,使人觉得温暖、朴素……异国情调的鲜花给她的房间增添了光彩。她的长袍颜色素净、式样活泼,她的衣着总是很考究,乌黑的头发梳成一个髻端正地盘在脑后,烘托出精巧的脸部轮廓。

庆龄具有坚强和独立的性格,同时她还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调皮特点,这使她喜欢看浮夸为可笑,喜欢讥笑那种自命不凡、自鸣得意和沙文主义的人。她善于模仿,并且喜欢引用国内外外交家、政客及他们的妻子所说的蠢话。有一次,与孔子同姓的孔祥熙博士说他确是那位老夫子的直系后代,庆龄笑笑,从此以后,庆龄便称他为‘圣人’。”

庆龄革命家的声誉,常常容易给人造成错觉,根舍在1938年初次见她时,也不免大吃一惊:

“我想象中的孙夫人有点像维多利亚女皇,孀居服饰,心如死灰,令人望而生畏,等等。但是我见到的孙夫人,即使在她的年龄,仍像是一位二十八岁的姑娘。她尽管纤弱,却雍容华贵、明快活泼,身材好像一尊完美无瑕的雕像。她给人的印象不像是一位历史性的革命人物,倒像是一个刚刚跨进事业门槛,生气勃勃的少女。”

路易斯·斯特朗在描述她时,一往情深地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最高雅的女性。”

同类推荐
  •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把心放在世界最温暖的角落

    属于每个人成长中的瑰丽岁月、迷茫和感动。治愈系暖文,具有疗伤效果的文字,划破冷冬的阴霾,带来灿烂的春日暖阳。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三)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三)

    本丛书精选各类散文、随笔等,内容细腻,感人肺腑。如果你把你在各学科领域中所知晓的东西,完全告诉一个在这些方面一无所知的人,他因为得到了全新的知识,故绝不会说:“这有什么新鲜!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吗?我老早就知道了!”之类的话。
热门推荐
  • 笑语青春

    笑语青春

    15岁的小女孩离开家庭的庇护,独自跑到b市上学、生活。因为她和哥哥约定“高考以后我给你答案”如今已过去两年,她上高一,老师的误解,同学的冷漠逼她暂时逃回家中。约定好不见面的哥哥却出现在长途汽车站。再回b市,她又会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感情呢?一起到书中来探索吧
  • 拿起植物战僵尸

    拿起植物战僵尸

    一个神奇游戏,植物大战僵尸,我们将拿起植物武器大战僵尸3000回合,各种各样的武器,炮弹,僵尸爽
  • 西游记第二季

    西游记第二季

    唐僧,孙悟空等人从西天取经归来20年后,由于大唐出现严重经书荒,他们被迫重走西行之路。。。俺一定是失心疯了,居然冒天下之不韪去改编经典名著。。。开弓没有回头箭啊,悟空,悟能,悟净,上路吧。。。廉颇老矣,一趟过往经验主义完全不起作用的爆笑之旅,期间融进了无数的现代生活元素!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来一场边走边吐槽的一路向西旅行!本书为吐槽体段子流小说,天下苍生被放在古代神话场景里完美呈现。温馨提示:开篇先直接跳看47~50章,然后再从头看起。)(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帝王宠之陛下臣妾要承宠

    帝王宠之陛下臣妾要承宠

    什么?这不是剧组?皇帝陛下?哪一国的?那是本宫看上的人你们也敢抢?来人,推出午门给本宫砍了。妖精,你很好,你成功的引起了本宫的“性”趣,今晚......要么你来给本宫侍寝,要么……嘿嘿……本宫给你侍寝……陛下,臣妾想侍寝........【女主扑街中……YY想要给陛下侍寝,奈何陛下亲吻正宫,会心一击,十万点的伤害妥妥的】
  • 江山泪美人策

    江山泪美人策

    江山是美人的谋略错综复杂的阴谋、勾心斗角的算计,一次又一次的以身犯险,幸福何以寻求?灿烂一世,只落得殉国的下场,美人该何去何从?!再次睁开双眼,能做的只有放手一搏。纵然路途艰险,有你在,我不会退缩!长夜漫漫,只待乌云散去的那一日。重生、宫斗、权谋、爱情、夺嫡、苦恋……挣扎在生活苦海里的你,需要这样一部小说帮你振奋,帮你找回野心!你就是白薇,白薇亦是在看书的你!
  • 灵动杜邦

    灵动杜邦

    讲的是一名普通工厂技术工人成功作死穿越后成为大陆高手的故事......
  • 上将爹爹贼霸道

    上将爹爹贼霸道

    父亲变成植物人,公司被人搞垮,深爱的男人将娶别的女人。一夕之间,夜弥绯月从名门大小姐沦为笑柄。莫羽扬的仇恨、父亲的离世,她悲痛离开。五年后她被帅气奶娃归来桃花朵朵。奶娃将生父拒之门外,“你要是再砍断我家老佛爷的桃花,我去非诚勿扰给她报名。”
  • 雨乘风而来

    雨乘风而来

    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是被历史遗忘的人物,他淡泊名利,为人热心善良;她跆拳道、柔道、武术样样精通,却惨遭横祸,穿越到贞观年间为他所救。。。日渐相处中,她爱上了他,她认识到许多历史上的人物,却奇怪为何历史上没有他?
  • 青眸巫女

    青眸巫女

    凰星现,乾坤定,因果循环,命运的齿轮开始运转,暴雨来临之前必是风平浪静一般,是天命所致?还是天命所归?身为巫族后人,我理应肩负重任,虽然我怀有巫族与生俱来的能力,可是要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单凭我一人之力又怎能成为救世之主实现太平盛世?异世空间,显然我的力量是薄弱的,尽管这样那也不应该把这么大的舆论强加给一个女子身上,难道就因为这个女子天生一双青色眼眸能知晓未来吗?青眸巫女,我巫神乐倒要看看我这个天生富有一双青眸又能预晓未来的巫女本事该有多大?
  • 始灵传

    始灵传

    一个孤魂野鬼养大的少年,他必将凌天之上告诉世人,谁才是你们的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