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6000000002

第2章 北大强男——李国庆(1)

他无畏但不狂妄,因为敢于拼争不想默默无闻;他智慧但不奸猾,因为本性正直不愿勾心斗角;他坚持但不固执,因为追求梦想也注重现实;他,就是从北大走出来的才子,兼具书卷气息和经商头脑的李国庆。

1.敢想敢说的实践家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12月8日(北京时间12月9日凌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上了一块白底横幅,除了几排英文字母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印着的三个绿色汉字——当当网。不要小看这块布幅,它标志着中国最领先的B2C电子商务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了!

就在当当网上市的第一天,它的开盘价就达到了24.5美元,较16美元的发行价大涨了53%,截至收盘,涨幅竟然达到了86.94%,收报29.91美元,市值达23.3亿美元!

这个受投资者热捧的网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图书零售商,拥有中国网上出版物零售市场50%左右的份额。早在2007年,当当网在就将产品线扩充至百货领域,并于2008年底推出了百货招商平台,准许第三方卖家在当当网上销售他们的商品。

当当网的创始人之一、联合总裁李国庆以发行价每股16美元出售手中部分股票,套现高达2080万美元。终于,在万千人的注视之下,在百十台摄像机和照相机的拍摄之下,李国庆豪情万丈、信心满怀地敲响了闭市钟!

这个李国庆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又是如何打造出了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完全基于线上业务的、盈利的B2C网上商城呢?

时间回到1964年,当时的中国派繁忙和和劳碌,因为正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寻找适合中国人民独立生存和发展的新道路。

这一年的10月1日,是建国15周年的国庆盛典。就在同一天,很多孩子降生在了这个充满着朝气的社会主义国家。于是,不少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便给孩子取了“建国”、“国庆”等诸如此类的名字。

出生在北京的李国庆,就是和新中国有着同样生日的孩子之一。不过很有意思的是,他的学名是李增双,“国庆”本是当做小名来叫的,但由于那个时代太流行这种叫法了,所以叫着叫着就喧宾夺主成了大名。开始时,李国庆对自己的名字并不满意,因为好多同龄人都叫这个名字,而他又是一个不愿随波逐流的人,所以心中一直觉得有几分别扭。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的李国庆发现:名字并不是区分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关键,能力、抱负、个性……这些才是决定着人生别样的重要因素。

也许李国庆在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着一种独特的个性,但是他的成长轨迹,却在越来越清晰地证明着他卓尔不群的人生之路。

李国庆在少年时代就才华横溢,聪明、机敏、伶俐、无畏……他身上几乎包揽了所有的个人优秀特质。这些闪光点,为李国庆日后获得成就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他后天的努力,使这些闪光点显出了更加缤纷夺目的色彩。

走过了小学时代的天真烂漫,李国庆带着少年的梦想进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这所重点学校念书期间,他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他从小就酷爱参加社会活动。

中学生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而且很少受到消极因素的干扰。生性喜欢交流的李国庆,担任了校学生会主席的职务,策划组织了很多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他甚至还走出了校门,给《中国青年报》当少年记者,这在无形之中又提升了他的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到了上高中的时候,李国庆的思想更成熟了,他不再是单纯地参加社交活动,而是更注重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积攒人脉。那时候的李国庆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就读的是重点高中,考上清华北大不是问题,所以除了升学之外还需要锻炼其他方面的技能——他不想当一个书呆子。

事实的确如此,凡事都喜欢未雨绸缪的李国庆,在中学时代的各项活动中,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结交了朋友,开阔了眼界……他的故事说明,一个人即便是在学生时代,依然可以提前预习到“社会大学”中的课程。所以人一定要走在时间的前面,因为时间是永远不会休息的。

1983年,李国庆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

社会学,在中国经历了一段比较坎坷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社会学一度被认为是代表着唯心主义的虚假学科,因而在大学中遭到废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1979年,邓小平高瞻远瞩地作出了“社会学需要赶快补课”的重要指示,这才给沉寂了多年的社会学昭雪平反。很快,在社会学权威费孝通的带领下,一大批学者重建中国社会学。1980年,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开始筹备,并首先依附在国际政治系之下。到了第二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便于培养必要的师资力量。1982年4月,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正式恢复重建,并于次年起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如此算来,李国庆是北京大学第一届的社会学本科生,也是改革开放之后较早的大学生,他和他的那一代人,成为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英分子。

李国庆是以社会学系的“状元”身份考入北大的,这是他在中学时代刻苦读书的结果,而这个好习惯直到在大学念书的时候也被他继续保持和发扬——李国庆在北大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作为一个文科生,李国庆钟爱舞文弄墨,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发表过一篇名为《论勤工俭学》的文章,刊登在《北京日报》上,占据了小半个版面。这篇文章中讲述的都是李国庆在勤工俭学中得到的感想和体会,显示出了他独特的个性。

有了第一篇文章打头阵,李国庆便接二连三地发表自己的作品。1987年在《当代青年研究》上发表了《为着沟通的社会实践》、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社会实践与青年学生社会化》。在这两篇论文当中,李国庆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系统化地表达了出来。

李国庆认为,青年学生的社会实践是不可缺少的必修课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让年轻人早点接触社会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快速、健康地成长。

虽然这两篇论文是十多年前发表的,但是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目前,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几百万人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严峻形势。仔细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切的呢?显然,不能简单地认定是“人才过剩”的问题——中国永远不会嫌“人才”多。恰恰相反,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大学毕业生们除了掌握一些书本知识之外,很少有人真正具备社会实践的能力如果年轻人都按照李国庆的建议,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话,那么他们在择业的时候或许就不会四处碰壁了。

简而言之,李国庆是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他把知识和能力分得很清楚:知识从书本中得来,能力从实践中得来,唯有两者统一,才能称得上是货真价实的人才。

虽然自己的文章被发表了,但是李国庆并不满足于这些比“豆腐块”大不了多少的论文——他开始策划写一部更加关注现实的专著。经过一年的“点灯熬油”,李国庆终于完成了一部长达28万字的《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

在这本书里,李国庆触及到了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问题,并将当时国内亟待解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清晰地进行了梳理。当然,做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在探讨这种“大视角”的问题时难免会出现些许疏漏,但是李国庆的学术天赋却通过这本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了。更为关键的是,他能够从自己所学的专业角度出发,带着青年人的激情、才情和爱国之情为社会主义建设建言献策,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随着《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这本书的问世,更多人知道了李国庆这个颇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人。有些人甚至建议他专心搞学术研究,说不定将来能够成名成家。但是李国庆对这条道路,似乎没有太大的兴趣。

李国庆升入大学三年级之后,被选为北大学生会的副主席。不要小看学生会副主席这个职务,当时很多人为了得到这个职位而费尽心机。因为大家心里非常清楚,副主席对上能接触到学校领导,对下可以广泛联络学生,是一个接触面广、社交含金量大的“官儿”。因此,很多学生都把这个职位当做助推自己日后发展的跳板,所以一个个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去争抢。

李国庆同样看重副主席这个职务,但是他并没有搞旁门左道的东西,比如请吃饭、拉赞助等等,而是凭着自己敢想敢说的个性成功当选。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改革开放伊始的年代,北京的学生运动是比较活跃的,因此学生们在选择自己的“领袖”的时候当然会挑那些敢于仗义执言的人,而李国庆恰恰是最佳人选。

当选为学生会副主席之后,李国庆不忘自己的誓言,尽心尽力地为同学们办事:挥毫泼墨地写大字报,轰轰烈烈地组织演讲,认真细致地创办刊物……甚至,他还为那些热恋中的情侣发放过安全套。这些琐事,无一不反映出李国庆率直的个性和果敢的作风。而正是这些被磨练得越来越突出的特质,为他以后雷厉风行地开创事业奠定了基础。

这位社会学系的才子不仅在学术上小有成就,在社会实践当中更是超越了中学时代的“小打小闹”,甚至开始了“淘第一桶金”的生涯。

社会学系不是闭门造车的学问,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为了能够获得最新最准确的一手资料,李国庆常常跑到社会上做问卷调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他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百态,他的视野也随之拓宽了。

在大三的时候,李国庆把社会实践的范围扩大了。他开始跟着一些比较有名气的策划人实习,学习如何将产品进行定位和推广。有时,他会去那些刚开办的公司工作,体验给别人打工的人生五味……李国庆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往往赚不到钱,却从中学到了在北大学不到的东西。比如,他学会了跟客户谈判、沟通的技巧,学会了怎么对杂志进行包装……最重要的是,李国庆见识到了许多不同的商业模式,对它们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李国庆也由开始的单纯实习转入了“利益创收”——他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万元户”。当他的同学们还在为生活费四处奔波的时候,李国庆居然花钱雇佣了秘书,而且秘书的月薪是30元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由此可见,崇尚身体力行的李国庆,已经由白面书生转变为一个“小老板”了。

在大学就叱咤风云的李国庆,毕业之后将会选择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呢?

2.图书界的拼命三郎

1987年,从北大社会学系毕业的李国庆,由于表现突出被分配到了当时最热门的政府机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这个部门可以称得上是政府的“智囊团”了,它直接关系到中国改革开发之后的发展战略问题。对于曾经写过《中国社会改造之我见》的李国庆来说,这里的确是能够展示才华的一方宝地。虽然在大学期间,李国庆在不少公司干过,但当时的他更关注的还是国家的命运,很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这场宏伟壮观的变革提供支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恰恰就是给改革开放事业出谋划策的单位,李国庆对这个分配感到很满意。

然而在进入到这个部门之后,李国庆才发现理想和现实有着差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政府机关,和李国庆曾经待过的那些公司完全不一样。在机关单位里,新来的大学生经常要从“基层”做起——端茶、倒水、扫地之类的杂务统统要由他们完成。

李国庆所在的办公室,基本上都是局长一级的人物,所以那套“基础培训业务”更是非他莫属。

李国庆不是吃不了苦的人,也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他只好暂时忘掉大学生的身份小心翼翼地做好各种“基础工作”,埋头劳动了几个星期后,一位领导开玩笑说,李国庆每天打车来单位给大家打水,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对于领导的揶揄,李国庆自然是付之一笑。所谓“智囊团”的这些领导,大多是一些带有几分学者气质的官僚,基本上没什么架子,为人处事也不那么“老奸巨猾”。所以李国庆和这些领导们在一起,倒也不用天天揣着心眼,偶尔也能开个小玩笑。

虽然机关单位讲究论资排辈,但李国庆毕竟是个出色的毕业生,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社会实践上都表现得很突出。鉴于李国庆出色的个人能力,单位领导对他也采取了“另眼相看”的态度——可以不坐班。当然,每年的两个研究课题以及几十万字的课题文章李国庆必须参加。只要把这些任务完成了,其余的时间就归他自由支配。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国庆整整工作了3年,并在这3年里写出了5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称得上是硕果累累了。

但是在李国庆的内心深处,对这种坐板凳搞研究的生活还是很排斥的。一个原因是,这种生活单调乏味且周而复始,从头到尾也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和转折,不能充分调动潜藏在李国庆身上的激情;另一个原因是,想要在这种机关部门得到升迁,必须要严格遵守“先来后到、长幼有序”的潜规则,所以即便是才华斐然的大学毕业生,也要在年复一年的煎熬中等待重用。

如果换了别的人,也许会适应这种生活,不管怎么说,这个部门是铁杆吃皇粮的机关单位,稳定且体面。但是对李国庆而言,在这样前途飘渺的地方混下去,简直是在拿自己的人生开玩笑。于是,他决定为自己谋求另外一条出路——从商。

同类推荐
  • 清华财商课

    清华财商课

    本书是以部分清华企业家、创业者创业经历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其内容涵盖了整个致富流程,从树立致富观念、白手起家,到最后的守业、致富教育、分享富人的思维方式,介绍了如何有效提高个人的财商。
  •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工程。塑造核心竞争力,是中小商业银行迎接外资银行涌入带来的新挑战,跨出未来长远发展的第一步。经过短期的历练之后,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将踏出国门在世界金融业的舞台上驰骋,并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终将以一个崭新的姿态攀登上世界金融业的巅峰!
  • 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

    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

    本书以金融创新:企业、监管与市场的挑战为主题,分析了金融、高科技、影视、房地产、汽车制造等行业的最新趋势及领先理念。具体内容有:车企谋变:中国整车企业收入与成本现状分析、迎接影视业的黄金年代、逆势增长,何以持续?进退之间,攻守有道、货币新形态——金融创新与货币演变、互联网金融,你准备好了吗?生产地选择的决策框架、杰出企业的思维之道。
  •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盈利300问

    开店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第一,在心理上要做好迎接改变的准备。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店马上要开张了。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事业。第二,心理上要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做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但却是有风险的。风险并不可怕,只要心态保持冷静,做事有依据,未雨绸缪,就可以将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第三,要有积极的态度。有一句格言说:“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态度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量。
  •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制度与规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企业,绝对少不了制度。无视或者经常破坏企业制定的制度和管理规则,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员工、竞争对手、客户牵着鼻子走,企业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就有了公平,就意味着效率。而效率,则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良药。所以,做为管理者,要改变通常惯用的“人治”,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正确的奖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热门推荐
  • 激励你一生的演讲词

    激励你一生的演讲词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演讲词,在领略演讲词的精彩语言和严谨思维的同时,体会演讲者所阐述的人生与社会哲理,了解历史和文化这不仅可以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增加知识储备,获得艺术熏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完美,而且可以培养好的口才,提高演讲技巧,为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
  •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

    成也习惯,败也习惯,习惯大于天。很多事情,我们做一次也许不习惯,但是只要反复去做,终究会成为我们的习惯。很多成功的人,从小就拥有好习惯,所以说这些习惯成为了他的品质,促进了他的成功。《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是一本讲述好习惯的书,拥有无数关于习惯的小故事,《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好习惯·卖火柴的小男孩》从学习、做人、生活、品行等各个方面讲述了拥有一个好习惯对我们的人生多么重要。
  • 吃货青梅:妖孽竹马要吃梅

    吃货青梅:妖孽竹马要吃梅

    为什么别人家的青梅会撒娇会卖萌,而他家的却只会吃!!“彦哥哥,笨蛋是什么蛋?可以吃吗?”谁能告诉他看着他流口水是什么鬼!“秦雪笑!除了吃你还能干什么!”第一次博学多才的顾君彦有了深深的无力感。“睡!”某小只偏头想了想,严肃道。“......”顾君彦怒了,第一次冷静自若的他,有了撞豆腐的冲动,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忍!于是某日.....“顾君彦!你除了吃我之外还能干什么!”秦雪笑悲愤地捂住被子,白皙的颈脖是一个个鲜艳的草莓控诉这昨夜他的暴行。某人无耻地掀开被子,勾唇一笑“睡!”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绝世兽医

    绝世兽医

    失恋小兽医,一朝被穿越,坐拥孤城池。什么刻板的、风骚的、腹黑的、狂躁的、装酷的、装纯的......通通都是病,得治!.................一句话简介:一个兽医穿越到异世古代的浪漫爱情之旅。
  • 吾为妖圣

    吾为妖圣

    “千军万马,宏图霸业,君临天下。”“浩瀚苍穹,统万千妖物,助我化身为龙。”“龙飞九霄,掌天下妖物,做世间圣主。”“吾为妖圣……”当这些声音在欧阳天脑中响起之时,便是走上一条修妖之道……天命王朝,妖被世人称之为魔物,与人类势不两立……一位宗门弟子,无意中得到了一颗上古妖丹,从此走上了一条注定不能回头的路。【新建的QQ群:190774893】
  • 高傲的女生也会有人爱

    高傲的女生也会有人爱

    高傲的少女也会有爱情吗?除了你,我林炎非你莫子逸不嫁!
  • 道家电影系统

    道家电影系统

    易云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名叫道家电影系统的东西。从此,他的生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不断地在一些经典的鬼怪电影中试练,获得神秘的道家法术,从此都市生活不再平淡。鬼怪系列、僵尸系列、倩女系列等等电影成就了易云这么一个在末法时代却还能笑谈神魔的传奇人物。
  • 修罗传说

    修罗传说

    一个二十一世界青年,被红色雷电带到异界,于是他牛十三了,先后与美人鱼公主、兽族公主、人族公主产生纠葛。兄弟受欺负了,他化身修罗,屠戮一方;女人受欺负了,他化身修罗,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个情敌为难我?没啥说的,扁他;人王跟我兄弟不对劲?没啥说的,偷光他;什么?冥神跟我有过节?没啥说的,揍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溺宠天才王妃

    溺宠天才王妃

    染雪,一个杀手,一个不甚冷酷,甚至时常犯迷糊的杀手,但,就是这个杀手,却拥有别人没有的强大的精神力!就在染雪准备结束她的杀手生涯的前一天,她死了!许是老天垂怜,她穿越了!只是,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我,以神的名义,革新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