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3100000008

第8章 塞耳彭自然史

作者:(英)吉尔伯特·怀特

【背景搜索】

吉尔伯特·怀特(1720-1793),英国十八世纪着名博物学家、作家。出生于塞耳彭教区,此属罕布什尔地方一个多林木的美丽的教区。他的大半生便在那里,过着一个有学养的博物学家的恬静生活。《塞耳彭自然史》乃其一生结集的成绩。怀特初同托马斯·华顿一道在巴辛斯托克读书,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1739年被奥利尔学院录取,1743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744年3月,当选为评议员。1755年回返塞耳彭以后,便终身未离开那里,除四时的衰荣,再无别的变迁。1767年,他与那时活跃的两个博物家——托马斯·本南德和丹尼斯·巴林顿,就某些鸟与动物的习性,开始了一场活泼的通信。这一不经意的开始,引出了定期的通信,随着通信日久,他的笔法日臻于瑰丽完美,而其文章精密生动,美妙如画。1789年春这些信被结集出版,名为《塞耳彭自然史》。

“在有百十册讲英国名地自然史的书出现之后,怀特的书仍旧保存着他那不变的姿媚与最初的新鲜。这是十八世纪所留给我们的最愉快的遗产之一。”

(〔英〕戈斯《十八世纪文学史》)

【内容精要】

怀特用书信体写成的这部《塞耳彭自然史》,将英国最可爱的乡村之一——塞耳彭村的鸟兽、草木、虫鱼娓娓道来,绘声绘影地传递了塞耳彭村花的清香,水的潮润,草的葱绿,鸟鸣的悠扬,人鱼的相戏,因此,两百多年经久不衰,老老小小爱读不厌,成为那个世纪留给我们的最愉快的遗产之一。这组信的趣味,今天多在于文学,在于它那田园牧歌的情调。

《塞耳彭自然史》除了牧歌的趣味之外,更在于洋溢其间的“生态意识”。

他是以科学家的态度,来写这一组信的,作者对生物间相互依存的揭示,可谓先驱,这直接影响了后来的达尔文,所以西方有人称之为“生态论的祖师之一”。他目光所及的生命现象,后人多作为契机,去进一步寻求自然内部的秘密。比如他留意小石行鸟爱藏于燧石田的石头中就是一例:“这里最安全,因为我们教区的燧石头,色灰而有斑点,和鸟羽一色,最眼尖的人,若不与雏鸟四目相接,也会看不到它。”这已经是“保护性拟态”的萌芽了。还有红腹灰雀因食大麻子而毛色变黑的事也蕴含了这种萌芽,“几年前,我见过一只笼养的红腹灰雀,从田里被捕来时,它的颜色已灿然大备。过了一年许,色即转暗了;年越久,色越深,第四年下来,竟黑得像碳一样。它主要的食物是大麻子。食物对于动物的颜色,竟有这样大的影响!”类似的例子非常多。怀特以细密而准确的第一手观察,取代早期作家的懵懂记载,无根的臆度,和狂怪的传说。我们宛然处在动物学初生的日子,实见科学成型的过程。科学在十八世纪后期摸索前行的每一步,《塞耳彭自然史》都展现给了我们。二十世纪的生态运动,奉此书为生态的圣经之一。1996年,美国的Outside杂志评选出“改变世界的十本书”,《塞耳彭自然史》便名列其中。牧歌的趣味之外,又有了被阅读的新理由。

怀特这些自然、亲切、愉快的书札,生动逼真地再现了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生活的某一种状态,增予我们以往生活逍遥、闲适、宁静的柔美画卷。而在我们喧哗与躁动的现代生活中,这样从容的生活,已恍如隔世。正因为此,怀特这组画卷才更为现代人所喜爱。

【精彩片段】

鸟语

羽族中,多有发出不同声音者,以表达不同的情绪、需求、感觉,如愤怒、恐惧、饥饿、爱与恨等。不是所有鸟都有口才;有舌巧话多者,有要言不烦者;但鸟不像鱼,没有谁是哑巴,虽然有沉默而寡语的。鸟语是古老的也如其他的古语言,话里多省略,言简而意赅。

鹰类的叫声尖利而刺耳,繁殖的时候,调子多变化,这是一个敏于观察自然的人常对我说起的;……乌鸦的情歌是古怪而可笑的;繁殖季节的白嘴鸦,心理高兴时,也试做歌鸣,却不太成功;鹦鹉类的鸟,声音多曲折,由他善学人的话可知;鸽子“咕咕”得凄伤而多情,是情人绝望的标志;啄木鸟的叫声如开怀大笑;夜鹰则“得得”如响板,求爱的小夜曲,由黄昏一直奏到破晓。所有的善鸣的雀类鸟,都以多变的旋律、甜美的啼啭,表达他们的自得。家燕子……

经常是尖叫一声,以提醒其他的燕子提防附近的鹰。好群居的水禽晚上迁营时,是嘈闹而多嘴的,尤以出没于夜间为甚,如鹤、野鹅、野鸭等;不住的聒鸣,可防止它们走散了或走失了群。

(选自《塞耳彭自然史》,缪哲泽,花城出版社出版)

【名言佳句】

动物间的天伦之爱,实不如它的短暂更令人不解。母鸡是院子里的“泼妇”,它的刁蛮,是以鸡雏的幼弱程度为增减的,为保护它们,它会迎头扑向一只狗,或一头猪;而时不几周,却又赶走自己的孩子,残酷而无情。(《第十四封信》)

【阅读赏析】

《塞耳彭自然史》这组信笔写来、娓娓动听的信札,我们首先应当做一块文学的纪念碑来读。它们用入微的细笔,雅洁的笔触,铭刻了一位业余博物学家每日的生活,提供了十八世纪英国闲适的乡村生活的从容画卷。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神游于怀特的时代,领略塞耳彭的风貌与神采。“出伦敦城,西南行约五十公里,近奥顿和彼得甲两镇的中途处,就是塞耳彭教区了。这个教区,很辽阔,景色很繁复。在西南一角,有山,有水,有沟壑,有村地,有石楠丛生的荒源,可谓百景辐辏之地。朝东南和东部望去,则一山横亘,阻断视野,这大山脉的名字,叫‘苏塞克斯冈’;朝东北眺望,则有多金镇附近的‘唐冈’,苏雷郡境内的‘莱吉特山’;这些山冈,与奥顿镇和法恩翰以远的村野,绵绵一线,亘延而不绝,颇极雄浑之态。村子就在那小山的脚下,距那高地有一程之遥,惟一的一条大道,弯弯曲曲,迤俪四分之三英里长,它嵌在一深沟中,两侧绿树夹峙,亭亭如盖,它的走向与垂林平行”。就在这样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怀特仰在垂林的斜坡上,跟我们闲聊冬天的巷头燕雀,为什么劳燕分飞;又怎样拿一根柔和的草茎把田蟋蟀引出它的洞穴。更有趣的是对鸟鸣的描述,“渡鸦除了大声的嘎嘎,也有深沉而庄重的调子,回音鼓荡于树林;乌鸦的情歌是古怪而可笑的;鸽子‘咕咕’得凄伤而多情,是情人绝望的标志;啄木鸟的叫声如开怀大笑;夜鹰则‘得得’如响板,求爱的小夜曲,由黄昏一直奏到破晓。所有的善鸣的雀类鸟,都以多变的旋律。甜美的啼啭,表达它们的自得。”如数家珍,如话家常,使人倍感亲切,观察的精确,比喻的贴切,仁慈的爱心、博泛的兴趣也令我们大开眼界。

这一组信札,是已消失的生活之生动的画卷,逍遥、闲适、宁静、从容,那样的时代,如今已成往事,那时候的时间,还不是金钱,而是享受、修养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怀特正是怀着生命的尊严,数十年如一日,以他的率真、诚实、敏锐的眼睛去观察自然,亲近自然,谛听鸟语,观赏虫跃,遥看落日,徜徉树林,而在我们狼奔豕突的现代生活里,这样的日子,已散如烟云。但惟其如此,这幅美丽的画卷,才弥足珍贵,也才更为我们喜爱。

【专家建议】

我们久居喧哗的城市,久闻噪音,久嗅浊气。鸟鸣虫跃,青山绿水,已难以在我们心中产生美的涟漪。《塞耳彭自然史》可抹去我们的眼翳,挫锐我们的耳朵,激起我们爱美、爱自然之情。

推荐看到本:《塞耳彭自然史》,缪哲泽,花城出版社2002年出版。

同类推荐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作者指尖旋舞的情愫是跟着年龄而走,或是时节、风景,一段心历,一段感悟。人生的味道,揉碎,潋滟于流光飞舞里,静静消融,每一篇,都隐约闪光点点,若以琥珀释之,应是极品。本书包括:琵琶弦上说相思,零度沸腾,不为繁华易素心等内容。
  •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湖畔随笔:寂静中聆听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燃烧的红烛

    燃烧的红烛

    张家界这地方,出奇山,出秀水,出异物。单以花言,便有鸽子花、龙虾花、五色花等珍稀品种。鸽子花即“中国珙桐”,系冰川运动的孓遗物,全世界仅我们中国极少数地方幸存之;龙虾花多长于金鞭溪一带,模样酷似龙虾。遥想远古时候这里曾是一片海洋,便自然会生出纷纷的想像;绝无仅有的五色花,长于景区内的神仙湾一处。
热门推荐
  • The Diary of a Man of Fifty

    The Diary of a Man of Fif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怎样当经理(领导者修养文库)

    这是一部立论新颖、资料翔实的领导人才学专著。书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以“价值论”为导向的人才学理论体系,着重研究和探讨了领导人才的价值结构,制约人才价值积累、输出和实现的内外在因素,领导人才的发展变化规律,人才价值的输出方式,领导群体的结构优化和领导人才的科学管理,并就改革我国人才管理制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设想,提出了可贵的探索性见解。
  • 顶级高手

    顶级高手

    前一世,他渡劫失败,身死道消。这一世,他化身小人物,一步步再登巅峰。且看小人物陈锋,如何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呼风唤雨,步步登峰。
  • 枕上娇妻:景少的独家宠爱

    枕上娇妻:景少的独家宠爱

    为了逃离家里一群极品家人,肖潇嫁给了全国最有钱的景家,但是没有想到渣妹渣父竟然还不放过她,景家一群渣渣也来找她麻烦,从此她过上了虐渣渣的生活。“老婆,听说昨天你把小妹教训了?”“怎么?你心疼了?”“没有,我只是想说,教训的好,下次再有这样的,你叫上我,我帮你一起教训,只是教训完记得安抚我一下。”“怎么安抚?”“睡前运动一下,让我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 逆源法神

    逆源法神

    处在迷糊状态下的夜羽辰隐约听见了一个少女的声音:“家主,夫人,快来啊!少爷他好像醒了,快来看看啊。”夜羽辰努力睁开眼是什么人在说话。但是由于架不住身体的疲惫,昏睡了过去。就在夜羽辰昏睡过去不久,一位中年人和一位美妇人夺门而入......
  •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通过对黄如论的描写和评述,为我们揭示出了一条真正能通向成功的经商之道。黄如论出身寒门又无靠山,为何能在不可胜数的民营企业家中脱颖而出?他的企业为什么能持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什么经历那么多风浪他都能越做越强?他为什么能多次名列“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的榜首?书中写得很实在也很清楚。黄如论的这种经商之道,如王朝柱评述的那样,它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当代世界经营管理与文明发展的新鲜经验,更是在他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和验证的。
  • 虫脑

    虫脑

    为了一个阴谋,为了一个真想。他踏上了战天斗地旅程,一路高歌,将所有敌人才在脚下。挡我者,杀、杀、杀逆我者。亡、亡、亡,我与逆天,于天一斗,斩天灭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 大学生求职旅社

    大学生求职旅社

    杭州有家叫做携职的旅社,被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看成是人生的驿站,他们曾经在此暂住小憩,寻找工作机会,然后投身于各行各业,成为杭州新鲜血液。来携职投宿的除了极个别学生以外,都是些头顶没有光环、身后没有靠山、脚底踩不着红地毯的人,他们得自己打拼裸拼血拼,所以永远记得别人的帮助,从未忘记曾经的驿站,当他们在茫茫人海里驻足时,或于湖光山色中徜徉时,依然关心携职怀念携职。于是,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携职成了连接他们的纽带,使他们不再孤单。携职有三杰,董事长袁立诚,总经理何阳,外加财务总监海龟唐慧兰。携职,助力一个个学生完成从读书郎到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 傻瓜,我们都一样

    傻瓜,我们都一样

    在这个妖孽横生的年代,我要讲的是那么一个不太靠谱的故事。地球很危险,围观需谨慎。毕竟,谁都不确定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优雅转身,来看一场命运和宿命的销魂碰撞。乐意,方起歌。头破血流的那个人,会是谁?
  • 网游之千浪蝶

    网游之千浪蝶

    不经百炼不成钢,不历千浪不化蝶,赤子之心,游戏人生,锻造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