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4700000004

第4章 说文解“和”(1)

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广韵》

中国人尚“和”,“和”字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出现频率非常高。和颜悦色、心平气和、风和日丽、政通人和、和平、和睦、和谐……与“和”有关的词语实在是太多太多,它们都表示一种顺畅美好的意义。中国的古文献《广雅》中说:“和,谐也。”《广韵》也记载:“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在中国古人看来,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终极结果和最佳状态。和就是日月星辰从混沌到有序;和就是寒暑交替、春夏秋冬的变化;和就是阴柔与阳刚的对立统一;和就是美,是清风明月,和风细雨。中国人处处讲“和”,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一个小小的“和”字,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代表着中国人对世界的本质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也是中国人审美观念建立的基础。因此深入了解“和”字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中国人“以和为美”的文化根源。

“和”与“合”

我们常说中国文化是“和合”文化,中国人讲“和合”精神,那么“和”字与“合”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合”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上部一个圆锥形的盖子,下部是一个圆形的容器,表示器皿相合。《说文解字·部》解释“合”字说:“合,合口也。从从口。”可见《说文解字》认为“和”与“合”二字形旁相同,都“从口”。但除此之外二者好像并没有更多的联系,因为它们读音并不相同。而且“和”的本义为声音“相应”,“合”的本义为“合口”,是“闭合”、“合拢”的意思,与“开”相对。也就是说,从原本的意义上看,“和”“合”二字不但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可以肯定地说它们之间没有任何渊源关系。不过后来人们在使用时,对二字往往并不多加区别,甚至把它们等同起来。在古代,人们既说“妻子好合”又说“夫妇和”,既说“和于楚、韩”又说“合于魏、赵”,既说“阴阳和”又说“阴阳合”,既说“和药”又说“合药”等等。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把“附和”误作“附合”,“凑合”误作“凑和”,“一言不合”误作“一言不和”,或者“曲高和寡”误作“曲高合寡”,“天作之合”误作“天作之和”等等。可以看出来,在人们的心中,“和”“合”就是一个字,只是形体稍有不同罢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两个字在后来的发展中意义有了相近之处。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说中国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就叫“和合”。相传,和合二人散着头发,满面笑容,一手持荷花,一手捧着圆盒,取和谐合好的意思。在南方一些地区,新婚人家举行婚礼时,都要张挂“和合像”,以图吉利。

“和”“合”两字的起源都很早,甲骨文和金文中已经屡见不鲜。而且最晚是在春秋时期,“和”“合”二字开始并举或者连用。例如《管子·幼官》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和”指和睦,“合”指聚集,各是一义,互不相混。又比如《文子》中说:“若人若地,何不覆载,合而和之者君也。”这里“合”是聚合的意思,“和”是调和的意思。在先秦文献中,“和合”连用还不多见。从汉代起,“和合”已经成为常用语,广泛见于古代文献中。

王力在《同源字典》中认为:“合”与“勰”等是同源字。它们之间有着意义上的密切联系。《说文解字·人部》中有对“”的解释:“,合也,从人合声。”徐锴解释说:“人相合也。”即是人与人相合的意思。《说文解字·部》解释“”字说:“,同力也。从三力。

《山海经》曰:‘惟号之山,其风若。’”又这样解释“勰”字:“勰,同思之和。从从思。”段玉裁注:“同思,一如同力也。”另外《尔雅释诂》中也说:“勰,和也。”“”是大家共同出力,指的是力气,力量:而“勰”则是集思广益,指的是精神,思想。总之都是团结一致的意思。至于“”字《尔雅释诂》这样解释:“,众之同和也。从从十。臣铉等曰:‘十,众也。’”可见也是合众人之力的意思。从“合”字的几个同源字的意义可以知道,“合”就是要“同思,同力”。也就是说,众人要同心同力,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达到“和合”,才能成就事业,也才能实现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

很显然,经过发展,“和”“合”二字意义开始相近相通但是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当“和”“合”组合成“和合”后,这个词的整体意义便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和合”既不等于“和”,也不等于“合”,而是二者交融而成的复合概念。“和合”中的“和”,其基本意义是“和谐”,由此引申出和睦、平和、协调、混合等意思。“合”的基本意义是“聚集”,由此引申出团结、统一、结合、配合等意思。通过“和”“合”两字引申义的不同组合与运用对象的不同,便形成了“和合”一词的多种复合意义。另一种情况是“和合”是一个单一概念,有时偏重于“和”的意思,有时偏重于“合”的意思。例如《礼记·中庸》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就是君子与人随和而不随大流,不无主见,不人云亦云。孔颖达解释为“性行和合而不流移”,这里的“和合”就是随和的意思,基本上就等于原来的“和”。

我们现在所谓“和合”一语,多是在第一种情况下使用的,即把“和合”作为一个融合“和”“合”两个字不同意义的词。“和合”一词用于人,指的是人际关系的和睦团结或使人和睦团结,指的是天下、国家、人民的团结和睦,也指人的性情随和;“和合”一词用于事,指的是事物之间的协调配合,指的是事成,把事情办妥,也指事情办得顺当、顺利;“和合”一词用于物,意思是混合,调和;而“和合”一词用于美,则是指和谐、柔和、温婉动人的情感感受。总之,自然万物,人生社会的最好状态就是“和合”,“和合”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处世观。中国人深谙这样的道理:整个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应该协调配合、和睦团结、和谐相处,从而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才能最终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

“和”与“同”

我们常讲“和而不同”,这里“和”字,取的是和睦共处,和谐共进的意思。事实上,和字最初是源于一种与语音、音调相关的事物,这要从与它同音同义的字——“”上来说。

“和”与“”是“古今字”,就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而已,而现在,一般不用“”字了。实际上它们都与乐器和音乐有关,最初是指乐音的协调配合、和谐统一。“和”字的“口”是声乐的标志,“”字的“龠”表示器乐。古代有一种乐器叫做“龠”,它是由竹管制成的。向熹《诗经词典》里说:“,一种古乐器,编管制成,为排箫的前身。甲骨文作龠,像编管之形。”可知“”也就是“龠”,是排箫的前身。而古代的排箫与现在的笙相似,用竹管编排,大的二十三管,小的十六管,按音律排列在木盒里,所以叫排箫。排箫上端平齐可吹,下端两边长中间短,参差不齐,所以又叫‘参差’。可见,龠是和排箫类似的,也是把参差不齐的吹管按音律编排在一起做成的乐器。吹管长短不同,音高也就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音高,“龠”才能吹出和谐动听的音乐,两个字所表示的就是一唱一奏,一音一乐,一应一和。所以,我们从“和”的初始意义中又可以明白这样的道理:和谐产生于不同因素的配合。“和”并不是处处相同,“和”与“同”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国古人对“和”与“同”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左传·昭公二十年》中就记载了晏婴对“和”与“同”的区别的一个生动的解释。有一次,晏婴陪侍齐景公,大夫梁丘据来见景公。梁走后,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呀。”晏婴不同意景公的说法,他说:“梁丘据不过是与您相同而已,哪里称得上和谐?”景公问:“和谐与相同有什么区别呢?”晏婴就运用比喻来说明:和谐好比做羹汤,把鱼、肉、盐、酱、醋、水等等不同味道的东西和在一起,用火煮过,才能出现美味。和谐又好比奏乐,一首乐曲,由清浊、短长、缓急、高低、疏密等等不同的声音互相配合,才能美妙动听。国君与臣下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以为可以而其实又不可以的事情,臣下指出来,去掉不可以的,保留可以的,才能使政事平和,百姓安定。像梁丘据那样,国君说是,他就说是,国君说不是,他也说不是,等于做羹汤时用清水调清水,不会有味道,又等于奏乐时用琴瑟老弹同一个声音,构不成乐曲。晏婴认为,“和”的本质是“不同”,唯有“不同”才能达到“和谐”。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明臣,据《左传》记载,他一生勤政廉洁,犯颜直谏,临危不乱,视死如归,是古士大夫的典范。他关于“和”“同”关系的论说,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佛教来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经典浩如烟海,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百喻经》又叫《百句譬喻经》,原名为《痴华鬟》,是印度法师僧伽斯那根据《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中的素材编撰而成,它通过寓言故事阐述了佛教经典,寓言通俗自默,充满了哲理,又枉具讽剌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原经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解释,一是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读者开卷感悟和卷尾诲颂共为则。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博采谋略经典,毛泽东盛赞的处事宝典!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成为“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 老庄论道

    老庄论道

    本书围绕老子思想的几个核心观念,讲述了老子哲学中的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庄子哲学中所倡导的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老庄哲学中的基本观念,读者在领悟了这样几个基本观念后,也就把握了老庄哲学的基本精神。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的小女佣

    霸道总裁的小女佣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就会朝三暮四搞劈腿;离若若气愤地用力踹着眼前这台嚣张的跑车出气;天杀的萧子亦,竟敢背着她跟自己视为闺中好友的姐妹上床;一不小心,竟把人家的车尾灯踢碎;噢哦怎么办?!踢醒了车内正上演的春宫秀;古傲天因欲求不满而火气十足的打开车门;却见一位清纯可爱的小女人拿着绷往车后窗贴去。什么?!小小一个车尾灯竟值万欧元,再加上划伤的车尾部以及有点龟裂的后窗玻璃,折合也就是约人民币万。
  • 奇门遁甲演义

    奇门遁甲演义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宽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森罗巷,残剑乱星野。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奇门遁甲,上古奇书。其中之秘‘遁甲天机卷’内藏神鬼绝学,引海内争锋。主人公上官云峰面对家族血仇,武林争锋,官场险恶,将如何运用奇门遁甲,为自己走出一片天空呢?!
  • 风叶

    风叶

    如果我是风儿,你就是叶儿,当有一天,你不在高高的枝头挂起,我愿意从你身边轻轻飘过,轻轻的把你拖入我的怀抱,随着风儿飘向远方。。。,没有了根,你不要害怕,因为我就是你无形的根,没有港湾我也不怕,你,就是我无形的港湾,有了你在我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了依托。我愿意用我无形的双手抱着你,用我无形的胸怀包容你;我愿意带着你到天涯海角,到天荒地老。当然天荒地老也许只是个愿望,也许有一天你会落地,也许有一天你会枯焦,当你落地的时候就是我停下来的时候,当你哭泣的时候,我愿意默默的坐在你身边,为你递上纸巾。
  •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教育方法错误,就可能误了孩子一生!因此,为人父母,我们就要像卡尔·威特那样,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才。这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由林越编著,结合目前家庭教育方面的实际情况,总结概括了十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帮助父母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孩子的真正需要出发,提升自己的教育效能,让孩子不断进步、健康成长。《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适合广大家长阅读。
  • 头牌千金

    头牌千金

    三月桃花,红得灼眼。出嫁时,付夭桃笑语盈盈,红缎那头是她想共度一生的男人。三年守孝,人心已变。归来时,付夭桃愣在轿中,王府门口是她的夫君和另一个女人。三天激战,泪已流干。结束时,付夭桃心如死灰,欲入佛门,终入青楼。
  • 焚灭天穹

    焚灭天穹

    太古神禽,长翼遮天,上穷碧落,下至黄泉,上古天庭,遍及三域,镇压九幽,扫荡诸天,今苍茫天地,邪魔入侵,天地人三皇身陨十万年,人族式微。世界太大,天才太多。口含神血而生的绝世少年,隔代大遗传的太阳圣体,沉眠无尽岁月,渐渐复苏的太古神子,上古神将,蛮荒凶兽,阎浮天女……罗峥自人皇学院走出,敢与天争与地争。
  • 神晶大陆

    神晶大陆

    一个自幼便认为自己是孤儿的人,被天地选为了救世主。他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上古女娲遗留下来的补天石,他带着一只狗、一只猫与一只猪踏上了他人生的旅程......(喜欢蜗牛的可以加群号:155201226)求推荐,求收藏!
  • 末夜,无归之途

    末夜,无归之途

    末夜下,一朵朵妖冶的花盛开着,那是死亡的旋律。极道江湖里面,向来讲究的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有些人活得时间太长了,那便去死。只有握着权与力,才能登上宝座。
  • 残暴君王无颜妃

    残暴君王无颜妃

    王爷,将军,君主。他们对是爱她,还是利用?她是谁的棋子?谁又是她的良人?寻寻觅觅,究竟哪个他才是自己苦苦寻觅的前世爱人?难道这一世重生的她,依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无敌炼药师

    网游之无敌炼药师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叫游戏。在游戏里面,有鸟语花香一年四季,跟现实世界所差无几——当然,人相差的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