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500000009

第9章 生活中的智慧 (2)

二 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威胁

“如果你想采蜂蜜,别踢翻了蜂巢”

美国鼎鼎有名的黑社会头子,后来在芝加哥被处决的阿尔·卡庞说:“我把一生当中最好的岁月用来为别人带来快乐,让大家有个好时光。可是我得到的却只是辱骂,这就是我变成亡命之徒的原因。”卡庞不曾自责过。事实上他自认为造福人民——只是社会误解他,不接受他而已。达奇·舒兹的情形也是一样。他是恶名昭彰的“纽约之鼠”,后来因江湖恩怨被歹徒杀死。他生前接受报社记者访问时,也自认为造福群众。

卡耐基曾和在纽约新新监狱担任过好几年的典狱长的路易·罗斯就关于罪犯不曾自责的问题通过几次信,他表示:牢里的犯人很少自认为是坏蛋。他们和你一样,都是人,都会为自己辩解。他们告诉你,为什么要打破保险箱,为什么要开枪杀人。大多数人都能为自己的动机提出理由,不管有理无理,总要为自己破坏社会的行为辩解一番。因此,他们的结论是:他们根本不应该被关进牢里。

假如阿尔·卡庞这帮歹徒,以及许多关在监狱里的亡命男女,他们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自责过,我们又如何强求日常所见的一般人?

心理学家史金诺经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

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希尔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也没有好处。

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有段广为人知的争论——他们的不和睦导致共和党的分裂,而将伍德洛·威尔逊送进了白宫。让我们简单地回忆一下这段历史:1908年,罗斯福搬出白宫,共和党的塔夫脱当选为总统,然后,罗斯福到非洲去猎狮子。当他回到美国后,看到塔夫脱的保守作风,很是震怒。罗斯福除了公然抨击塔夫脱,还准备再度出来竞选总统,并打算另组“进步党”。这几乎导致老共和党的瓦解。果然,紧接而来的那次选举,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两个区的选票——佛蒙特州和犹他州,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脱,但是塔夫脱承认自己有错吗?他曾含着眼泪说道:“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俄克拉荷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据他报告,每当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第二回他看见有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是否帽子戴起来不舒服,或是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明天你若是想责怪某人,请记住阿尔·卡庞等人的例子。让我们认清: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会飞回家里。也让我们认清: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或是像塔夫脱所说:“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当林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陆军部长史丹顿说道:“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

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密是什么呢?卡耐基花了10年时间研究林肯的一生,而且花了3年时间写作、修订了一本书《林肯的另一面》。卡耐基自信,他对林肯的性格和居家生活所做的研究,比任何人都要详尽彻底,尤其对林肯待人处世的方法更有心得。林肯喜欢批评人吗?不错。他住在印第安那州湾谷的时候,年纪尚轻,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很容易发现。

1842年秋天,林肯写文章讽刺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并在《春田日报》上发表了一封匿名信嘲弄席尔斯,全镇哄然引为笑料。自负而敏感的席尔斯当然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的人。他跃马追踪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持荣誉,只好接受挑战。他有选择武器的权利,由于手臂长,他选择了骑兵的腰刀,并且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学习剑术。到了约定日期,林肯和席尔斯在密西西比河岸碰面,准备一决生死。幸好在最后一刻有人阻止他们,才终止了决斗。

这是林肯终生最惊心动魄的一桩事,也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从此以后,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任意嘲弄人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

1863年7月1日到3日,“盖茨堡战役”展开,到了7月4日晚上,李将军开始向南方撤退。当时乌云密布,随即暴雨倾盆而至。李将军带着败兵逃到波多马克河边,只见前方是高涨的河水,后方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李将军进退无据,真是陷入了绝境。林肯见了,知道是天降的大好良机,只要打败李将军的军队,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于是,他满怀希望地下了一道命令给米地将军,要米地立刻出击李将军,不用通知“紧急军事会议”。林肯不但用电报下令,并且另派专差传讯,要米地马上行动。

米地将军有没有马上行动呢?正好相反。他完全违背林肯的命令,先行通知“紧急军事会议”。他迟疑不决,故意拖延时间,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水退了,李将军和军队越过波多马克河,顺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这是怎么一回事?”林肯对着儿子罗伯特咆哮:“老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只要我们伸出手,他们必定跑不掉的。难道我说的话不能让军队移动半步?像这种情况,什么人都可以打败李将军,就是我也可以让李将军俯首就擒。”

极端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米地写了一封信。记住,这时的林肯,言论措辞都比前以保守自制。所以,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已相当表达了林肯内心的极端不满。

亲爱的将军:

我不相信你对李将军逃走一事会深感不幸。他就在我们伸手可及之处,而且,只要他一就擒,加上我们最近获得的胜利,战争即可结束。现在,战争势必延续下去,如果上星期一你不能顺利擒得李将军,如今他逃到波多马克河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证成功呢?期盼你会成功是不智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现在会做得更好。良机一去不再,我实在深感遗憾。

你以为米地将军读了这封信之后,会有什么表示?

米地将军从没有见过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这是他死去,别人在一堆文件中发现的。

我们的猜测是,林肯在写完这封信之后,望着窗外,左思右想,把信搁到一边。惨痛的经验告诉他: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到的效果都是零。

泰德·罗斯福说,在他当总统的时候,凡是遭遇到难解的问题,就会望着挂在墙上的林肯像自问:“如果林肯处于我的现况,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卡耐基年轻时,总喜欢让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写了一封可笑的信给理查·哈定·戴维斯。他当时方出现美国文坛,颇引人注意。那时,卡耐基正好帮一家杂志社撰文介绍作家,便写信给戴维斯,请他谈谈他的工作方式。在这之前,卡耐基收到某人寄来的信,信后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这话留给他极深印象,显示此人忙碌又具重要性。于是,卡耐基在给戴维斯的信后也加了这么一个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虽然,卡耐基当时一点也不忙,只是想给戴维斯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他根本不劳心费力写信给卡耐基,只把卡耐基寄给他的信退回来,并在信后潦草地写了一行字:“你恶劣的风格,只有更增添原本就恶劣的风格。”的确,卡耐基是弄巧成拙了,受这样的指责并没有错。但是,身为一个人,卡耐基觉得很恼羞成怒,甚至10年后他获悉戴维斯去世的消息时,第一个念头仍然是——“我实在羞于承认——我受到的伤害。”

卡耐基告诉人们,假如你想引起一场令人至死难忘的怨恨,只要发表一点刻薄的批评即可。

让我们记住: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东西。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大家的好处。”

卡耐基认为,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

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修养和自制的工夫。

卡来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

鲍伯·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有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矶。根据《飞行作业杂志》所描述,胡佛在300英尺高的地方时,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出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飞机却已面目全非。

胡佛在紧急降落之后,第一个工作是检查飞机用油。正如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螺旋桨飞机,装的是喷射机用油。

回到机场,胡佛要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为自己犯下的错误痛苦不堪,一见到胡佛,眼泪便沿着面颊流下。他不但毁了一架昂贵的飞机,甚至差点造成3人死亡。

你可以想象出胡佛的愤怒。这位自负、严格的飞行员,显然要为不慎的维护工大发雷霆,痛责一番。但是,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围住工人的肩膀说道:“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我要你明天帮我的F—51飞机做修护工作。”

记住卡耐基的智语:“如果你想采蜂蜜,别踢翻了蜂巢。”让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吧!让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还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了解就是宽恕。”

约翰博士也说过:“上帝本身也不愿论断人,直到末日审判的来临。”

要想钓到鱼,得问鱼儿吃什么

每年夏天,卡耐基都会去梅恩钓鱼。卡耐基说他喜欢吃杨梅和奶油,然而基于某些特殊原因,卡耐基发现水里的鱼爱吃水虫。

所以在钓鱼的时候,卡耐基就不作其他想法,而专心一致的想着鱼儿们所需要的。

他也可以用杨梅或奶油作钓饵,和一条小虫或一只蚱蜢同时放入水里,然后征询鱼儿的意见——“嘿,你要吃哪一种呢?”

为什么我们不用同样的方法来“钓”一个人呢?

有人问到路易特·乔琪,何以那些战时的领袖们,退休后都不问政事,惟独他还身居要职呢?

他告诉人们说,“如果说我手掌大权有要诀的话,那得归功于我的心里明白,当我钓鱼的时候,必须放对鱼饵。”

我们怎么会扯到这上面来,那是无知的,不近情理的?世上惟一能够影响别人的方法,就是谈论人们所要的,同时告诉他,该如何才能获得。

明天你希望别人为你做些什么,你就得把这件事记住,我们可以这样的比喻:如果你不让你的孩子吸烟,你无须训斥他,只要告诉孩子,吸烟不能参加棒球队,或者不能在百码竞赛中夺标。不管你要应付小孩,或是一头小牛、一只猿猴,这都是值得你注意的一件事。

卡耐基给我们举了一个有意思的例子:

有一次,爱默生和他儿子想使一头小牛进入牛棚,他们就犯了一般人常有的错误,只想到自己所需要的,却没有顾虑到那头小牛的立场……爱默生推,他儿子拉。而那头小牛也跟他们一样,只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就挺起它的腿,强硬的拒绝离开那块草地。

这时,旁边的爱尔兰女佣人看到了这种情形,她虽然不会写作文章,可是对于这些,她颇知道牛马牲畜的感受和习性,她马上想到这头小牛所要的是什么。

女佣人把她的拇指放进小牛的嘴里,让小牛吸吮着她的拇指,然后再温和的引它进入牛棚。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都是因为我们需要而做。

哈雷·欧佛斯托教授,在他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书中谈到,“行动是由人类的基本欲望中产生的……对于想要说服别人的人,最好的建议是无论是在商业上,家庭里、学校中、政治上,在别人心念中,激起某种迫切的需要,如果能把这点做成功,那么整个世界都属于他的,再也不会碰钉子,走上穷途末路了。”

同类推荐
  • 感悟生活-帮你能说会道

    感悟生活-帮你能说会道

    本书为励志书,运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说会道的技巧和智慧。
  • 书立方4-赢在习惯

    书立方4-赢在习惯

    《书立方·第4辑:·赢在习惯·高效能人士的7个成功法则》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可是成功的人总是凤毛麟角。同样是一天24小时,为什么人家作出了惊人的成绩,而我们就碌碌无为,《书立方·第4辑:·赢在习惯·高效能人士的7个成功法则》就为你揭开成功人士通往金字塔顶端的奥秘。
  • 智慧背囊: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

    智慧背囊:最让你开拓进取的创新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精彩的故事,带给你非凡的思考与感悟,灵性的哲理,赋予你不息的智慧和力量。挖掘,激活你潜能中的创新思维,生活才能更加的五彩斑斓。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说话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告诉,说服。但是要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出色,则非常困难。不会说话的人哕里哕嗦、婆婆妈妈地说了一大堆,让人一头雾水,甚至造成理解上的误会;会说话的人则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最会说话的人永远是话说三分,点到即止,弦外音。本书将帮助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话说到点子上。一句话就能击中问题要害,化解复杂的、难以掌控的局面,实现完美沟通。
  • 小礼物搞定大人脉

    小礼物搞定大人脉

    本书结合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实际,传授了不同对象、不同时机、不同情况下的送礼智慧,涵盖着许多不可不知的中国式送礼兵法。
热门推荐
  • 许你一世江湖无忧

    许你一世江湖无忧

    关于一个呆萌少女遇上大神的故事。以游戏《九阴真经》为创作背景。轻松幽默,一对一宠文。
  • 汉武娇颜

    汉武娇颜

    穿入汉宫,做为陈娇自然是要敬小猪如鬼神可是历史大神呀,你要不要这么强大小猪兄,咱们真的不合适,真的,请相信我纯洁的眼神
  • 逆天重生,轻狂九小姐

    逆天重生,轻狂九小姐

    堂堂21世纪杀手界的王牌,居然因为信错了人而死,死后竟然穿越了?什么,说她丑,那么请你看看我解毒之后的面貌吧。说她是废柴,解毒之后还是废柴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天才。说她没才艺,哼,老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拼灵兽,说她没有,那么空间里的是什么?难道是小猫小狗吗?如果说丹药,那么她本就是一个丹药师。在别人面前嚣张,但为什么在他的面前就成了小白兔呢?
  • 网王之伪僵尸女王

    网王之伪僵尸女王

    三国时期死亡的千年女鬼vs热血网球王子们。柳莲二是她堂弟?前身喜欢仁王雅治?她被穿越女陷害,绑架,为了捍卫自己的清白自杀?柳千羽表示,她远离麻烦根源就好了,甚至其他的王子也远离就好。至于害她的人,抱歉,她睚眦必报。——
  • 废城:情报局

    废城:情报局

    大灾变后,人类如何再造文明?不是异能与无敌,而是智慧与人性,还有血与铁的手段。这是一本类似于末世生存以及文明重建的书,作者借鉴了一下美剧的表达方式,所以书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现实生活中的理论,希望大家喜欢。
  • 那年的约定

    那年的约定

    那年他(她)们情窦初开,那年他(她)们相识、相知和相爱,那年他(她)们哭过、笑过和疯狂过。那年他(她)们约定了五年,“莹莹,跟我们五年时间好吗?我张晓天对着苍天发誓,五年后的今天一定娶石莹为妻。”张晓天突如其来的分手,让她曾经一蹶不振。但是经过时间的冲刷她最终答应了他,随着冬去春又来,很快五年时间就过去了。而他(她)们究竟会何聚何从呢?
  • 巫皇道

    巫皇道

    现代大学生在一大巫遗迹经玄水炼魂,穿越到异世,与少年秦萧意识融合,秦萧自小与弟秦雷相依为命,时值人族、妖族、仙族·大盛时期,百家争鸣,巫族却日渐退隐衰败,秦萧以少年之姿入赤阳卫,从此踏上不凡的巅峰之路,败各族天骄,锻身炼魂,身负时空两大法则,手握轮回珠,纵横宇内。
  • 都市全能教师

    都市全能教师

    医神传人宋江闯入繁华都市当老师。紧抱美女校长大腿却引来腥风血雨!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身怀绝技的宋江一路高歌猛进,顺着都市主宰的路越走越远。推荐以前的
  • 猴爷

    猴爷

    这是一个抗日老人的传奇一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在这些浮躁的年轻人,一切都是浮云,只要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身后自有公正评说
  • 中古世界

    中古世界

    我是要成为超级英雄的男人----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