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名琴是地道的农村人。小学三年级毕业。曾经金子般的三年时光一千零九十五个日日夜夜也是在一天天呼噜声中消磨怠尽的。她唯一的雅好,就是表现在课堂上不同凡响的功能,每当上课铃声响起,她必酣声大作,而且那鼾声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像一首首定点播放的音乐每天雷打不动。
还有更出彩的是她那粗大的鼻孔上面总是肆无忌惮地外挂两盏颤悠悠的灯泡,这灯泡奇特无比,变幻莫测,一会儿腾空而起,顺间又会缩小归零,常常惹来学生们的围观大笑。为此老师也曾不只一次找她够通,甚至搬来家长理论,其每次都无果告终。后老师也就顺其自然作罢休事。
好不容易熬到小学三年的岁末,实在找不到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便痛下决心彻底告别了讨厌的学校。
回家玩了七八年。转眼就到了二八年华。也是那一年刘名琴来到哥哥所在的县城凌源上班,进厂当了一名工人。
第二年年底,她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王裕。王裕也是农村人,在县城建筑行业包点小活,王裕虽然家境一般但他人踏实又不乏灵气。俩人很快恋爱租房结婚。婚后不久,一朋友介绍王裕去朝阳装修一七百平米的大店,并且承诺水电部分归王裕全权负责。王裕满心欢喜而去。结账那天发现老板出手阔绰大方,每人都多给些工钱,原来一打听结账的老板就是华争,王裕和刘名琴后来也就顺理成章地走进了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