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88700000038

第38章 李劼老与川剧《卧薪尝胆》

蒋维明

一出川剧,曾获得四川乡土文学巨匠李劼老和沙汀老的关怀、扶助、奖誉。李劼老并将它推荐给来蓉的叶圣陶,叶老看戏后称赞它独辟蹊径“迥不犹人”。

这出戏便是1960年10月1日由成都市川剧院为建国11周年隆重推出的新编大型川剧剧目《卧薪尝胆》,在锦江剧场连演一个多月,场场满座,现将此剧的酝酿、创作、演出、效果等方面的情况,追述于此。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严重的“三年困难”。境外敌对势力又对我国虎视眈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成了时代的最强音。时任省委统战部部长、成都市市长的李宗林定下决心,要搞一出鼓舞人心,危而后济的川剧,将越王勾践的故事提了出来,让创作人员讨论落实。当时已是1960年7月,李市长建议就将此剧作为10月1日建国十一周年的献礼剧目。时间紧、任务重,市川剧院院长罗渊组织创作组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为加快进度,遂指定徐文耀、王志秋、吴伯祺、蒋维明四人负责此剧创作。

此前的1959年国庆十周年川剧晋京献礼演出,重点剧目《鸳鸯谱》《拉郎配》修改时,李宗林为了提高剧本的文学性、影响力,曾经邀请川籍名家李劼人、沙汀参加《鸳鸯谱》和《拉郎配》的修改、加工,“动口又动笔”。劼老、沙老酷爱川剧,欣然命笔,使之增色。所以,这一次如何偏写川剧《卧薪尝胆》也要随时向李劼人、沙汀汇报,共同拿脉。李市长还说:“已和沙汀联系,向省文联图书馆借出《吴越春秋》等古籍,供创作组阅读。”

于是,华兴正街锦江剧场会议室便定成了创作组的攻坚阵地,一面找出传统剧本中有关的一些资料,一面去省文联借史籍。

因为笔者(蒋维明)是学历史专业的,奉命去布后街二号省文联——曾经是四川督军熊克武的公馆。走了几重院落,又经过由水池、假山、亭榭构成的花园。翻过一座木质天桥,下到新巷子那边的一座庭院,我见到沙汀,他已从文联图书馆将《吴越春秋》等古籍借出,放在书桌上,嘱咐创作组多了解战国的历史背景、人物称谓、风俗民情,写历史题材要营造历史氛围……

创作组一面阅读有关资料,一面讨论如何处理这一题材。当时形成两种意见:其一,主要依据传统川剧剧目中的《会稽山》《姑苏台》《战万山》《托国入吴》《打令牌》以及西施的故事,可以联缀起来,经过再加工,成一整体。如此,可写成上、中、下三本连合戏。其二,另起炉灶,即整个舞台只是正面表现越国君民上下一心,奋发图强的场面,把吴越战争中吴国一方推往幕后,分为几场,一个晚上(三小时以内)演完。

两个方案都写了详细提纲,分别送与李市长、劼老、沙老审阅。很快,他们三人一致同意采用第二个方案,不写吴王、伍子胥和西施美人计的故事,专写卧薪尝胆、抗防强敌的爱国精神。

为了争取时间,创作组四位编剧根据统一的提纲,每人分写两场戏,再互相讨论、修改、统一润色。随即连更宵夜交付专人刻腊板、油印、装订成册“一条龙”,以最快速度交到导演、演员手中。

剧院安排了强大的导演、演员、舞台美术人员阵容。导演是经验丰富的熊正堃老师,主要演员有:蓝光临、陈书舫、周企何、谢文新、薛绍林、蒋俊甫、田国忠……经过紧张排演,又经李市长、劼老、沙老和市文化局领导审核后,于1960年10月1日在锦江剧场公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新编《卧薪尝胆》的故事开篇是:越国臣民迎候国君归来,勾践青衣罪服,自吴国获释归来,悲愤、羞愧,无地自容。跪拜太庙,请出皇冠、龙袍,又将祭祀太庙的牲畜剖开,分胙肉与臣民,自己独取其胆,表示不回宫廷,要在山间茅屋居住,卧薪尝胆,誓报国仇。

这是开头,单折叫“越王回国”,借鉴了传统川剧折戏《打令牌》,唱、做、念、打,表现勾践跌宕起伏的情怀,感情极其复杂:悔恨当初耽于安乐,不防强敌入侵,越国大败请降,自己被掳往吴国做罪囚,自己以“洗马尝粪”的伪装恭顺,服役三年,才得获释。归途中,但见因吴王掠夺越国财富索取贡赋,使得百姓穷困,鹑衣百结,面有菜色,饥寒交迫,使他痛心疾首。他要报仇雪恨,重兴家邦,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以下,剧本安排“议事决策”一场,越国君臣,商议国策,发展农桑,修好各国,“十年生聚,十年教养”忍辱负重。“采桑识民”一场写君夫人与宫娥们,采桑织布,与民间妇女交流,了解民间疾苦。又写越人工匠,以祖传的秘方炼就锋利的“钝钧剑”呈献勾践,希望他身佩宝剑,以刎吴王之头……

剧本另一重点场次是“卧薪尝胆”,写勾践在会稽山中草屋木榻上批阅本章,正自慰于军民齐心,越国初见升平气象,百姓能够丰衣足食,人口增加,众儿郎勤习武艺……谁知吴王夫差,又派武将来催缴贡赋,而且又提出增加索取女子玉帛。勾践又一次经受强烈的痛苦煎熬。吴王欺人太甚,忍无可忍,自己欲与他再决一死战,不惜鱼死网破!不可,不可,现在敌强我弱,不能以卵击石,还需强忍怒火、伪装恭顺、麻痹敌人。忍,“心字头上一把刀”,苦呀!苦。于是勾践将目光投向悬挂于棚屋中间的苦胆,他走向苦胆,他用舌头舔向苦胆……悲凉、深沉地唱:“事到此,我还须忍、忍、忍,休得要冲冠一怒误苍生!”

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越国强盛了,终于战败了吴国,逼使夫差兵败身亡(战争场面,幕后处理,舞台上只表现越军斗志昂扬,兵强马壮,奋勇杀向沙场)。

李劼老、沙老十分关注这个戏。劼老还向来蓉度假的文坛名宿叶圣陶推荐此剧,叶圣陶观看川剧《卧薪尝胆》的演出后,盛赞它独辟蹊径、“迥不犹人”(详见后文)。

为了进一步了解剧情,笔者凭记忆将《越王回国》的主要唱段记叙于此。

勾践获释回国,祭告宗庙,请出皇冠龙袍,面对臣民,感慨万千。在一大段壮怀激烈、铿锵有力的“讲国”(道白)和精彩的表演之后,勾践悲愧填膺,用撕心裂肺的激情,唱出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在臣民拥戴勾践“重兴越国”的激励下,

勾践(蓝光临 饰)唱:

几句话说得孤珠泪滚滚,

愧杀我越勾践一国之君。

悔当初未提防强邻入侵,

覆巢下无完卵,殃及庶民。

众父老衣褴褛容颜瘦损,

以苦菜充饥肠痛彻我心。

君夫人(陈书舫 饰)(唱):

大王暂将悲痛忍,

速将心事告官民。

勾践(接唱):

擦干了腮边泪孤再把话论,

尊一声众父老文武众卿,

孤囚吴三载苦受尽,

强忍羞辱得余生。

文大夫替孤守国行仁政,

计大夫看管仓廪费精神。

范大夫做人质苦受尽,又往各国结友邻,

铁戎领兵守边境,

一个个都是孤的好贤臣。

长夜不眠自思忖:

都怪孤德薄又无能,

申众不利贤才隐,

仓廪空虚百姓贫,

难抵强敌遭蹂躏,

宗庙社稷一旦倾。

几番意欲思退隐,

难舍孤受苦受难的众黎民,

且喜今朝脱厄运,

归国祭庙会故人。

愿对苍天立誓信,

要做强国一贤君。

不忘当初灭国恨,

休道今日已太平,

众文武速将国策来议定,

颁告天下共施行,

苟且偷生终贫困

发愤图强得重生!

川剧《卧薪尝胆》于1960年10月1日公演,是全国戏曲剧团中推出这一题材最早的剧目。此剧公演,观众踊跃,剧场火爆。而且,吸引省内外许多艺术团体来成都市川剧院观摩、交流。

1960年过去了。《卧薪尝胆》作为上演的保留剧目,继后又经常与观众见面。1961年5月初,锦江剧场文演此剧,李劼老特向客人叶圣陶推荐,此剧值得一看。叶圣陶欣然观看了这场川剧,他在5月5日的日记中写道:

近来各剧种争编越王勾践之剧旨在鼓励群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前日李劼人对余言,川剧编《卧薪尝胆》不用伍子胥与西施情节,专从越王图自强著笔,迥不犹人,又言提出尝胆极有力,开场即为越王自吴获释而归,归即祭庙,祭毕分胙肉,越王独取牲畜之胆。余觉李言即是,因记之。(《叶圣陶文集》)

之后,1962年冬成都市川剧院携带大戏《夫妻桥》《燕燕》和单折戏《越王回国》《点将责夫》等去北京演出。丰富了首都节日期间的文化生活,受到各方面的热烈欢迎。

一次,陈毅元帅在紫光阁设宴款待剧团主要演员杨淑英、司徒慧聪、蓝光临、晓艇、筱舫等十余人。陈毅将夫人张茜介绍给大家,一齐摆谈,很是融洽。话题谈到川剧演出剧目,陈毅元帅兴致勃勃地对蓝光临说:“你演的《越王回国》是个好戏,在那一大段的唱腔中嗓子破了。在前面的几次讲白中太激动、太用劲了。大声的呼喊最容易坏嗓,应控制声音的使用,好为后面那几十句唱腔留有余地,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亲切的关怀、诚挚的爱护,使演员们异常感动。

如前所述,李劼老向叶圣陶推荐《卧薪尝胆》,那是1961年5月。时隔不久后,即1962年2月18日,沙汀去菱窠,二人又一次谈到《卧薪尝胆》。据《沙汀日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52页)1962年2月18日写到:李劼人朗读《大波》三卷的片段之后,又继续谈话,“是谈的话剧《胆剑篇》和川剧《卧薪尝胆》,我们扯了很久。最后李又提到茅公(茅盾)那篇论历史剧的文章(按,指《夜读偶记》)。这篇文章,我尚未全读,但李却已经读过了,而且,对于不少论断证明他的识见深广。老头儿这股劲真叫人佩服!他说,茅公十分赞赏京剧《卧薪尝胆》的处理方法,特别是开头和结尾,但这恰巧和川剧《卧薪尝胆》一样。而他和我都怀疑这不一定是巧合,显然受了川剧的影响。”劼老和沙老参与《卧薪尝胆》的策划、构思、辅导以及观看演出后的鼓励、推荐,对整个戏的来龙去脉是很清楚的。他们曲折地表达了对首演权的尊重。这不只是对一个戏的感情投入,综观劼老的“大河三部曲”,许多篇章都描写到川剧演出、艺人、玩友、戏楼、观众,劼老对四川戏曲、乡土艺术深深的热受并吸收它的养分,这也是构成他的作品乡土气息特别强烈的因素之一。先哲有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信然也。

2010年9月8日写成于红运花园

同类推荐
  •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世界文学名著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它以深邃的思想,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观察,思考,审视,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与人生;它有着非同凡响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人生,在某种意义上,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它是人生中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阅读世界名著,体验其中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思想,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文修养,并以此了解社会,解读人生,为走向成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李白诗选评

    李白诗选评

    本书编选李白诗230题,270首左右。分编年、不编年两部分排列。不编年部分,又按诗体分为五古、七古(七言歌行)、五七律、五七绝、乐府几个部分。李白诗歌的编年,仍然是李白研究的重要课题,争议也比较多;对于李白寄托很深的乐府诗的作年,争议尤其多。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三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三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廉声小语

    廉声小语

    在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岗位工作了十余年,有意无意之间就积累了一些感悟。而这些感悟都是现实中比较常见的、有些人甚至不以为是的“小事”。可是,从职业责任上讲,正是这些所谓的“小事”需要我们经常去提醒、去教育、去润化……只有防微杜渐、才会防患于未然。
  • 曹雪芹访谈录

    曹雪芹访谈录

    电视连续剧《手机》里,费墨有过论断:曹雪芹要是活过来,肯定拿大耳光抽所谓的红学家。台词很有趣,的确是,从某种角度看,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但作者构思得更妙,曹雪芹还魂了,不但抽不了红学家,还得被红学家们集体驱逐。书中有段很经典,“红学大师”对想出全本《红楼梦》的曹雪芹喊道:“在我们百多年的耕耘中,《红楼梦》已经成了文学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还有哪部作品能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重要吗?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会比现在的《红楼梦》伟大吗?残缺状态下是不是更加理想,对你还是对我们?
热门推荐
  •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侯府千金:拐个杀手来种田

    上山采药的大妮失足跌落坡底醒来后,发现床边坐了个野人,更惊悚的是,野人的弟弟居然跟到她家提亲……百般无奈下,大妮嫁给了野人,谁知深山里的生活跟她想象的大不一样,野人丈夫的身份似乎也不简单…读者交流群:121295008欢迎大家加入。
  • 灵妖霸世

    灵妖霸世

    一朝穿越,别人眼中的笨学生竟成仙侠世界中的风云人物?惊天秘密引发腥风血雨,安逸的两年过去了,她终究还是走上了那条不归路……
  • 寻你相守

    寻你相守

    我寻觅这三千世界,只为找到一个你。忘记我没关系,我记得就可以。我会一直在弃文
  • 青萍传

    青萍传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末。侵淫溪峡谷,盛怒土壤口。缘上昆山阿,舞于松柏下。长空九万里,遮天三十三。
  • 梵天大帝传

    梵天大帝传

    故事发生在坤元大陆,少年梦凡无意中得到一颗阴阳珠,从此踏上修行之路。穷五行,究阴阳,问神道……终成梵天,驾驭诸天!
  • 灭世英魂

    灭世英魂

    看似平静的生活却隐藏着意想不到的危机。一个看似无用的普通人却成了这场大陆浩劫的关键钥匙。饱受灾难的人类这次迎来了最终的挑战。主角以惊人的天赋觉醒成为战魂师,这个大陆上独一无二的职业。英魂不朽,究竟是灭世还是救世。
  • 我与妖孽少爷的爱情

    我与妖孽少爷的爱情

    “或许你真的不属于我吧”某女低着头叹气道。我叫戚媛媛,在星耀中学的第一天就被妖孽少爷蓝雨绮给算计了,之后我竟又变成他的女仆。但谁又知一天天过去,我们之中产生了情愫。
  • 爱情的花会谢

    爱情的花会谢

    有时候身边的故事也会动人。那些一点点的小事让我们慢慢心动,直到喜欢上他。
  • 白纸黑字写了多少过去

    白纸黑字写了多少过去

    主人公令狐离雪的日常生活,与小伙伴沐晴羽和夏若曦一起经历的有趣事情,令狐离雪的喜、怒、哀、乐的生活经历。
  • TF凯之誓言永恒

    TF凯之誓言永恒

    你会和我永远一起吗——by冷依涵依涵,会的,一定会的!——by王俊凯我信你,我等你——by冷依涵我们的誓言,永恒!——by王俊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