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5700000015

第15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正式发动(1)

1964年2月10日的《人民日报》,几乎成了一份“大寨专刊”。

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高度概括大寨经验。

毛泽东在他的生日宴会上,告诫陈永贵:“你们有了成绩,不要翘尾巴。”

周恩来在大寨详细询问了水利建设情况后说:“你们这里十年九旱,不解决水利可不行呀!”

冷静分析:大寨这个先进典型即使是用当时的标准来衡量,也不是没有严重缺陷的。

1.大寨之路

关于大寨事迹的新闻宣传和经验介绍越来越多了,《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省市的新闻媒介都大量介绍大寨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大寨成为中国官方媒体中宣传最多的村庄,陈永贵成为被宣传最多的农业劳动模范。

1964年2月10日的《人民日报》几乎成了一份“大寨专刊”。在报纸的头版头条是一篇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与社论同时发表的,还有新华社记者宋莎荫、范银怀写的反映大寨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大寨之路》。

《人民日报》社论高度赞扬了大寨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经验。就是这份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官方报纸首次就学习大寨精神发表社论,它的一些观点和理论见解对以后全国范围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民日报》的社论指出:一个人穷、地穷的山村——山西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用自己亲身的经历,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尽管自然条件多么不利,但是只要人们有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大志,充分发扬革命精神,并且把革命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使大地变样,使河山易色,创造出伟大的成绩。

社论向全党和全国各界提出了学习大寨革命精神的要求,并把这种学习概括为学习大寨人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心;学习大寨人敢于藐视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顽强精神,学习他们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优良作风,学习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以整体利益为重的共产主义风格。

社论在总结大寨人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心时指出:大寨人民的革命精神,固然是穷逼出来的,但是,正如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所说,他们所以那样辛勤地和忘我地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做饭自己吃”,而是要为社会主义打基础,要让人们看看社会主义有多么远大的前途,集体经济的力量有多么的大。大寨大队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虽然住在群山之中,但是并没有被太行山的山峰遮住视线,他们身在太行,眼看全国。在大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教育下,大寨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在旧社会受尽剥削和压迫的贫农和下中农,心胸开阔,眼光远大。他们不仅看到自己的集体,而且看到别的集体,看到我们整个的国家及它的光辉灿烂的前景。他们对于自己的集体,对于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无限信心。正是在这种远大理想和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心的鼓舞下,大寨人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斗志,把穷山沟建设成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的社论在总结大寨人敢于藐视困难,敢于同困难作斗争的顽强精神和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时指出:大寨人民在同自然作斗争,建设山区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是很大的。大寨人既敢于藐视困难,又认真地同困难作斗争。他们坚信,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决依靠集体的力量,就能把大寨的面貌改变过来。困难没有吓倒他们,失败也没有使他们后退。正是这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顽强的革命精神,使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成倍地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同时使林业和畜牧业也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当时全国的经济形势仍处在困难之中,国家的财政状况还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日报》社论也就特别强调了学习大寨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优良作风,学习大寨人严格要求自己、以整体利益为重的共产主义风格。社论指出:大寨人民是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从事山区建设的。他们在创业的初期,虽然自己也很困难,但是他们没有要求国家援助。他们时刻想到国家要兴办的事情很多,想到有些兄弟队比他们更困难。他们懂得“路要自己走,家业要自己创”的道理。社论还采用了陈永贵关于自力更生十大好处中的一些说法,指出,大寨的事迹证明了:农村人民公社,采取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方针,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生产,战胜自然灾害,能够使干部和群众受到更好的锻炼,更加坚定信心,夺取更大的胜利;能够充分显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长劳动人民的志气,灭阶级敌人的威风;能够使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对国家的支援也越来越大。总之,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对社员个人、对集体、对国家都很有利。

《人民日报》的社论最后强调:在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地方,不论是山区还是平原,都有自己的“大寨”。每一个地方,既要很好地学习大寨的经验,也要很好地总结推广自己的“大寨”的经验。在无数个“大寨”的光辉事迹鼓舞下,我国农村人民必将鼓起更大的革命干劲,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推动农业生产的新高潮,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与社论同时发表的,还有新华社记者宋莎荫、范银怀写的反映大寨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大寨之路》。文章系统介绍了大寨的创业历史,并总结了大寨取得光辉成就的几点主要经验,对于以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人民日报》发表的这份长篇通讯和社论,还有个故事。

1963年的秋天,大寨收成不错,《山西日报》记者郝战敖去大寨采写了一篇大寨战胜灾害获得丰收的报道。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冯东书将发表在《山西日报》上的这份报道删短了一些送给分社副社长马明审发。马明看了以后,马上叫来四五名记者,一起议论这篇报道。大家七嘴八舌,都说大寨这么好的典型,光发这么一条消息,可惜了,应该派人到北京去向总社和《人民日报》介绍,做突出报道,还应发社论。于是,冯东书就与另一名记者范银怀一道去总社做游说工作。

冯、范二人到了北京,就开始在新华社总社和《人民日报》社有关领导中做鼓动工作。先后说动了新华社国内部农村新闻编辑组组长穆家军,新华社副社长兼国内部主任穆青,《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李庄和副主任何燕凌。其中何燕凌还去过大寨,也对大寨很感兴趣,他又是《人民日报》分管农村社论的人。写社论的事就由何燕凌承担了。

在太原,新华社山西分社的一些人在考虑长篇通讯的题目。他们每人出一个题目,宋莎荫提出:“我们就写大寨这条道路。”大家都觉得有道理,这就算把主题定下来了。最后,分社派宋莎荫和范银怀二人去昔阳、大寨搞写作,他们很快就拿出了初稿。穆青看了初稿,立即带上福建分社社长孙明从北京乘飞机到了太原,指示宋莎荫该怎么修改。定稿后,就与何燕凌写的社论同一天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2.大寨经验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陈永贵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在会上,他还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坐在了主席台前,有一次还以大会执行主席的身份主持了会议。

周恩来在大会上代表国务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报告多处讲到了大寨,第一次向全国发出了学大寨的号召。

周恩来在报告中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地进行农业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这个大队,原来生产条件很差,是一个穷山恶水土地薄,全部耕地散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方。十几年来,这个大队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以加工改造耕地为中心,综合运用‘八字宪法’,高速度地发展了农业生产。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艰巨的农田建设,把过去的4700块土地连成了2900块,并且都建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他们的粮食亩产产量,1952年为237斤,1962年增加到774斤,1963年虽然遭到很大的水灾,但仍然保持在700斤以上。”“大寨大队进行了这么多的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发展这样快,完全是依靠集体力量,他们正确处理了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他们只向国家借过一次钱,第二年就归还了。从1952年到1963年的11年中,这个大队在逐步改善社员生活的同时,向国家总共交售了1758000斤粮食,每户每年平均交售7000斤。”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周恩来在报告中对大寨精神作了高度概括。他说:“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此前,中共山西省委、国家农业部和《人民日报》社论都曾对大寨精神作过概括。自从周恩来作过这个政府工作报告后,关于大寨精神,全国就都统一到这个报告的表述上来。

在这个报告中,周恩来也实事求是地讲道,大寨大队“并不是一切工作都尽善尽美,没有一点缺点的。但是,他们的成绩是突出的。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值得学习的”。他强调,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各种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都要“学习解放军、大庆、大寨的彻底革命的精神和工作作风,使自己在革命化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将周恩来的这个报告下发党内县团级以上干部学习。

从此,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农业学大寨”五个字也就成了毛泽东的语录。“文化大革命”中,凡是报纸上和书籍中引用毛泽东的原话,都要用黑体字,以示格外重视。“农业学大寨”五个字也被用黑体字突出出来,没有什么人怀疑毛泽东曾经说过这句话。但至今也没有什么人能够准确说出毛泽东究竟在什么时候说过“农业学大寨”这句话。

如前所述,毛泽东第一次赞扬大寨是在1964年3月底,但那只是边听汇报边谈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同年6月,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插话说:“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要自力更生”。以后毛泽东又几次讲到“农业要靠大寨精神”,但从没有说过“农业学大寨”。1965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四清”运动的指导性文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中有这样的话:“全国所有社、队的生产建设,都要像大寨那样,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这个文件是毛泽东亲自主持,由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陈伯达草拟的,如果当时毛泽东已经讲了“农业学大寨”这句话,文件里应该写进去。同年11月,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全国大寨式农业典型展览”开幕,《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农业学大寨精神》。这篇社论也没有把“农业学大寨”当作毛泽东的原话。1966年8月12日通过的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公报中,也提到了学大寨的问题,公报说:“全会完全同意毛泽东同志近四年提出的一系列英明决策……关于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号召”。这也不能说明“农业学大寨”是毛泽东的原话。

后来许多《农业学大寨展览》都用了毛泽东的“农业学大寨”五个亲笔字,但是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毛泽东究竟什么时候写过这五个字。

3.毛泽东宴请劳动模范

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令陈永贵终生难忘的事情。

1964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的71岁生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小宴会厅里安排了三桌酒席,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用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顿饭。他很重视那次宴请客人的生日酒会,就连哪位客人坐在哪个座位上,他都亲自列了单子,交给汪东兴等人去办。

那天在人民大会堂的大会刚刚开过,陈永贵像往常一样随着大家一起走出会场。忽然听到周恩来在背后喊他的名字:“永贵同志!”他回过头来的时候,周恩来也快步走了上来。周恩来告诉他:“今天晚上不用到大灶吃饭了,跟我来吧!”

周恩来没有告诉他去哪里,他也不便多问。随着周恩来七拐八折,就到了毛泽东休息的地方。这时周恩来才对他讲:“今天是主席的生日,毛主席特意把你请来。”陈永贵一听是毛泽东请他吃生日酒席,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下来。周恩来接下来又介绍说,今天应邀参加毛泽东诞辰宴会的还有大庆工人代表王进喜,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和知识青年的代表邢燕子、董加耕等人。

他们来得早了一些,席间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周恩来便领他到刘少奇的办公室。刘少奇是个大忙人。当时在北京正开着两个重要的会议,一个是中央工作会议,一个是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前一个会议上,作为中央主持一线工作的副主席,他要唱主角;在后一个会议上,他是国家主席的候选人,自然也是主角。而且会外的大量中央日常工作也要由他来下达批示,正在全国进行着的“四清”运动他也是总指挥。陈永贵去的时候,刘少奇正在埋头审阅一份关于“四清”运动的材料。周恩来向刘少奇简单介绍了陈永贵,但刘少奇工作太忙,而且他又是一个说话办事十分严谨的人,没有考虑好的事从不轻易表态。对于陈永贵的到访,他除了礼节性地问候外,没有再多说什么。

周恩来又将陈永贵领到毛泽东那边去了。此时毛泽东已在屋子里等候他的客人了。毛泽东对于陈永贵表现出了充分的热情。毛泽东边与他握手,边说:“永贵好啊!”然后毛泽东又与王进喜、钱学森等人一一握手,请他们坐在自己身旁。

在与陈永贵、王进喜等劳动模范在一起的时候,毛泽东的心情是轻松的。他对陈永贵说:“你是农业专家噢!”

同类推荐
  • 乱世引

    乱世引

    西周时期,周王室为天下宗主,对各诸侯国皆有牵制。但自平王东迁之后,东周开始,周王室逐渐衰微,宗主国有名无实,各诸侯国为扩张势力,与他国之间明争暗斗,连年混战,大国吞并小国之事,亦时有发生。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轻松幽默侃唐朝1

    轻松幽默侃唐朝1

    从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这段时间内,各地起义的农民军领袖和趁势而起的朝廷官员为了争夺隋失之鹿,展开了一幕幕相互攻伐的战争史。本书以现代语言和符合现今读者阅读口味及习惯的叙述方式,向读者朋友展现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制霸太平洋:从珍珠港到东京湾

    隐藏于秘密计划背后的日本人笃信能够击败美国的心态;真实的人间地狱“巴丹死亡行军”和“巴丹幽灵”的大胆突击;被称为“不可能完成之任务”的杜利特突袭;麦克阿瑟富有戏剧性的“重返菲律宾”;置于主流视野之外的“中缅印战区”;被美国人破译的日本“JN-25”密码如何改变战争进程。
  • 三国重生之汉献中兴

    三国重生之汉献中兴

    这是一本YY的作品。与其他三国题材的小说不同的是,主角是汉献帝刘协。看多了许多在三国时统一天下的故事,以能臣猛将的名义。可是对于汉献帝刘协这个三国时期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我们关注太少。本来“聪敏好学”的他,具备成为一个明君的资本。可命运开了个玩笑,他成了一个傀儡。这次,历史从李傕、郭汜叛乱的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开始。来自21世纪、重生至三国为刘协,是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热门推荐
  • 绝品仙医

    绝品仙医

    吴岩身怀绝世医术,虽天生阴脉,他却好运不断,和女医生住一块也就罢了,连女记者也不放过他,哇塞,后面还有……
  • 异世妖妃:王爷别过来

    异世妖妃:王爷别过来

    林玥看到自己好友和男友的背叛,措不及防的痛彻心扉。自己身死,连和曾经认为是挚爱的人的孩子也已经消失,不过上天垂怜,给了她异世重生的机会。即使是有名无实的将军府嫡女,她也要将这个名头给坐实了,出嫁王府,也不代表要出嫁从夫。“王爷,你要是累了,可以去旁边休息,我好像得了很严重的病,会传染的。”百里玄看着这样的慕容玥拂袖而去。“王爷,你这是沾了哪个青楼女人身上的脂肪香,不洗干净今天就不要进来了。”面对王爷的隐瞒和杀心,慕容玥也是机智的避过,后面知道身世更是直接抛弃不舍离开。王爷别过来,追妻路漫漫。
  • 沧海深呼吸

    沧海深呼吸

    这本书,将会揭露一个古老而心酸的秘辛。话不多说,且看
  • 重生步步为营

    重生步步为营

    姜衫本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最后却被逼得和白莲花表妹同归于尽。再睁眼,姜衫又回到了十年前。然后原本谦和忍让的大小姐,彻底黑化了。你善于扮柔弱,我就让全世界都知道你的真面目。你觊觎我的东西,我就把属于你的也全部抢过来。至于腹黑渣男,上一世你如何玩弄我的感情,这一世,我定要让你尝到同样的滋味。
  • 不世君王

    不世君王

    神源370年5月15日,27岁的神源帝国国王圣逸风惨死宫中,2岁王子圣傲霜不知所踪。各路列强拥兵自重,建立王国。神源大陆第一学院圣罗兰学院学院长楚百川于神源370年7月14日在校后山发现一名男子于一幼婴。男子因失血过多不治而亡。婴儿由楚百川带回学院抚养。经楚百川调查,该名幼婴就是神源太子圣傲霜。楚百川发现真相后与几名副院长协商,最终决定将孩子留在学院抚养。对外宣称是楚百川捡来的,改名为楚一帆。我们的故事将会围绕着楚一帆的成长慢慢展开。另外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
  • 星辰妖皇传

    星辰妖皇传

    一个漫天神佛飞舞的故事。穿越成金乌,立天罚成圣……凭借手中剑一步步追求永恒……
  • 高冷总裁,放肆爱

    高冷总裁,放肆爱

    在一场权利游戏中,爱情悄悄介入。如果你要,我可以给你整个天下,如果你要,我可以把心撕给你。“乔伊锦,你爱我好么?”“不好。”“可是我爱你。”“......”男人有意挑起她的下巴,丰唇扬起好看的弧度,“宝贝,准备好尖叫了么?”
  • 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明天醒来,还有青春

    从向往外面的世界,到心平气和过自己的小日子;从游荡在巴塞罗那街头的“嬉皮”少女,到怀揣一颗初心出入办公楼的外国领事馆小职员,嘉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了另一种青春的模样:你不疯不闹,没有不顾一切离家远行,认真工作、生活,这样的青春,照样可以精彩,甚至更长久。这本随笔贯穿嘉倩的22~23岁,内容不局限于作者本身,既有国内同龄人的,也有外国人的,主题关乎生活、亲情、爱情、友情,更多的是嘉倩关于梦想、关于自身的心灵感悟。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王城之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云想衣裳花想容,云裳温婉想容俏。若得其一共余生,胜着黄袍九五尊。”洛云裳和花想容这对姊妹花,着实是名扬天下,两人容貌一般无二,气质却千差万别。姐姐云裳,温婉大方,智慧无双,二八年华便已接管君上最为重视的醉安坊,成为王城实际上的女主人;妹妹想容,娇俏可爱,活泼开朗,眼波流转间便倾倒四方,叫人醉了心肠……
  • 受益一生的自我推销力

    受益一生的自我推销力

    本书用十二个章节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才不能被重用的原因,指出了自我推销的有效方法,并用生动的事例展示给大家。本书能让你在社交中、工作中、生活中展示迷人的个人魅力,让机会主动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