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5700000005

第5章 重新安排河山,大寨人用自己的双手改写历史(2)

贾进财就是这样,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活最累,他总是在哪里出现。因此,他也被大寨村民誉为老英雄。由于常年的过度劳动,贾进财的身体也落下不少的病,因为一辈子握锤把打石头,他的手已变了形,这双手,谁看了都会为之感动。许多人都用文学语言形容过这双手,有人形容这双手像“百年老松的树根”,有人形容像“磨损了短了钝了的铁耙”、像“铁一样的老茧,敲上去铮铮有声”;有人形容他那关节大得像“几枚乒乓球”。他由于常年抡锤击石,下肢长期过力地支撑,使他的脚板变得扭曲,尤其是到了晚年,每一个脚趾骨节都粗大变形,第二个脚趾被挤翘起来压在大脚趾上,无法穿鞋,无法行走,最后,竟不得不动手术把第二个脚趾割掉!

1992年5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山西省领导的陪同下视察大寨,当他在贾进财家与老人握手时,朱镕基握着那双因为长期劳动已经严重变形、布满老茧的手,心情沉重地说:“你是一个老功臣,一辈子吃苦了。”

那时候在工地上拼命干的决不只是一个贾进财,在征服狼窝掌的战场上,大寨人个个都在往前闯。此时,当年跟随陈永贵在“老少组”里劳动的娃娃梁便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队的队长,他与村支部委员贾来恒等四人在没膝深的大雪里抬着大石头从山上往山下走,一路不知摔了多少跤,四个人滚成雪人,却天天超额完成任务。

大寨人在冰天雪地里大干了27天,比计划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狼窝掌,这个自然界给大寨人设置的一个最顽固的堡垒,终于被攻下来了。

从大战白驼沟到三战狼窝掌,整整过了五个冬春。在这五年时间里,大寨人把七条沟的“命”给革了。在那里垒起了总长约15公里的180多条大坝,修下了两条盘山渠,两个水库,3000多个鱼鳞坑、蓄水池;把300亩坡地垒成了水平梯田;把4700多块地修成了2900多块,还新增加了80多亩好地。

把大寨人艰苦创业的过程说成是战天斗地,一点都没有夸张。从1953年到1962年,十年功夫,他们把200亩梁地大部分围起了一尺多高的地埂;400亩坡地修起了笔直如墙的石堰,变成了水平梯田;7条共14里长的山沟,治理成30尺一坝、20尺一埂的80亩好地;经过土地加工,使原来4700多块地连成了2900多块。在没有水浇、电力和机耕的条件下,粮食亩产量从65公斤增长到387公斤,家家户户丰衣足食,78户有余粮存款。11年中,共向国家卖余粮85万多公斤。

2.营造“海绵田”

大寨人有文化的少,像陈永贵也不过是后来读了几天扫盲班识了几个字。大寨人干事情肯吃苦,肯出力,甚至不怕牺牲。有的人就是在大寨改天换地的劳动中落了疾病,留下伤残,还有人献出了生命。但是如果据此就认为大寨人只知蛮干,不讲科学,那就错了。

大寨村早先流行过一句顺口溜:“这块好,那块好,哪块也不如贾承恩的掏银垴”。贾承恩是大寨村的一个农民,土改前他在掏银垴那里有一块地亩产能打到二三百斤,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产量了。但到后来,大寨随便一块地就比他的那块地原来的产量高。

大寨村的自然条件很差。修水库防洪、灌溉,没有合适的库址。引水灌溉,山上没有水源,引远处河水提水灌溉,扬程太高。而且灌溉只能解决旱的问题。但是,这并没有难住大寨人,大寨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找到了真正的出路。根据当地常年雨量并不算少,坡地、梁地的土层也比较厚的有利条件,采取提高耕地蓄水保墒能力的办法,抗旱、抗涝。即:设法使雨季、雨天既不致造成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又能把雨水保存起来供应旱季、旱天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由土壤承担起对农作物供应水分的调节作用。

在土地治理中,大寨人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修水平梯田、闸山沟淤地,做到“三保”(即保水、保土、保肥),克服水土流失;第二步,通过深耕、深刨、客土和大量施用有机肥料等措施,加深了耕作层,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大大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的能力。大寨耕地疏松的活土层几乎都在一尺左右,就像一层一尺厚的海绵。另一方面,又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土壤的肥力,使土地成为农作物的一个储存养料充足的供应仓库,促使农作物生长,增强抗灾能力。大寨村经过加工改造的土地,经受了一般旱涝的考验,保证了农业的稳定增产。这是大寨人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一条重要经验。他们这种加深土地耕作层,提高蓄水保肥的能力,培养土壤肥力的经验,在农业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对那些发展水利灌溉的条件十分困难,但常年雨量并不太少的旱作地区,则具有特殊意义。

大寨田,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成为高产稳产的代名词,在以后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各地都在修大寨田,人们把山坡地修成了水平梯田就叫大寨田。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大寨田,并不是实际上的大寨田。真正的大寨田,应该是水平的“海绵田”。

大寨人除了把坡地修成水平梯田,还通过不断深耕土地、连年不断地大量施用秸秆沤制的农家肥,使耕地里腐殖质增加,团粒结构增加,微生物增殖快,结构绵软,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这种地,一脚踩进去,像踩在棉絮上一样,国家农业部将其总结为“海绵田”,并在北方普遍推广。这种田,保水性能好,肥力高,抗旱能力强,因此是稳产高产田。

大寨田并非古来就这么肥沃。恰恰相反,陈永贵等大寨人从祖上继承下来的是一小块一小块贫瘠的土地,人们形容当时的土地是:土块打不烂,风吹遍地干,地边白草绣成团,地墙荆棘围了个严。一亩地好年景打不下70公斤粮食。合作化以后,大寨人多采用“土掺沙”、“沙掺土”相互调剂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们便在增加土壤腐殖质上下了功夫。

他们的具体做法简单说就是秸秆还田。这就是在秋后把玉米、高粱等秸秆铡碎铡烂,然后掺水,拌上圈肥或人尿粪,搅和后用土蒙盖起来,使其发酵。等秸杆完全腐烂后,撒在地里。采用这种办法,每年大约有20万公斤秸秆还到田里,每亩要有250多公斤玉米秸杆沤肥还田,加上其他农家肥,每亩地一年施肥多达80万担。年复一年的大量施用农家肥,使土壤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厚厚的活土层,既松软,又能够吸收水分,这便大大提高了耕地的蓄水保墒能力。山西大同市郊区的农民有一次来参观,用自己戴的毡帽装了一毡帽大寨土和自己那里的土做比较,同样一毡帽土,大寨的土要轻7两。这就是全国有名的大寨田。因为它踩上去很松,所以被称为“海绵田”。

大寨人在土地加工改造的基础上,又抓住了扩大种植玉米面积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玉米的高产潜力。

玉米是当地的高产作物。但是,由于玉米生长需要水肥比较多,过去只有30%左右的好地勉强可以种上玉米。大寨有个老传统,即沟地、肥地种玉米,坡地种谷子,梁地薄地种豆子和高粱。按过去大寨的气候、地力、土质,这种布局安排是合适的,可集体化以后就不行了。以前,地是各家的,豆子烟叶瓜菜都要种。后来地成为了合作社的,各社之间产量竞争越来越厉害,而玉米产量最高,可大寨满打满算也不过200来亩沟地、肥地,要扩大高产作物就得往坡上挤、梁上挤,于是玉米便把其他的农作物都挤跑了。在当时人们生活还普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在农民眼里确实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1957年大寨将80亩种那4种农作物的地减成了5亩,粮食总产量也就由过去的10万公斤增加到了20万公斤,也就是说产量增加了一倍。可豆子少了,谷子少了,还有瓜菜等都减少了。可村民们的生活中又不能没有豆、麻和瓜菜等品种,总不能天天光吃玉米面吧?这一年增产了反倒弄得村民们有意见。

又要产量高,又要花样多,怎么办?他们就搞试验,试验带种、地区间作。先试几分,再试几亩;先试一种,再试几种。几年工夫,他们就试验出了一个新套套,叫做“四不专种”和“三不空”。

“四不专种”和“三不空”是大寨人在种植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所谓“四不专种”就是:黑豆不专种,菜不专种,麻不专种,瓜不专种,都带种在玉米地和谷子地里。所谓“三不空”,就是地边不空,地头不空,地角不空。这就是说没有地方能空了。陈永贵算过一笔账:大寨有2900块地,每块地有一道边,两个地墙,四个角,加在一起就有30多亩地,能种7万多株苗。如果按亩产350公斤计算,就可以多打1万多公斤。他把这笔账算给社员们听,社员们觉得是这个理,就按着他说的办了。“三不空”配合起那个“四不专种”,高产把稳了,品种也全了。人们高兴地说:“这是大寨的一件宝”。后来在大寨还有几句顺口溜专门称赞这种种植方法:高垅地掉塄瓜,低龙种小麻,垅堰根底种高粱,大豆满地爬。春天吃菜有芥辣,秋天摘回大倭瓜。

由于搞了“四不专种”和“三不空”,到60年代,大寨村的玉米种植面积已扩大到占耕地面积的65%左右。

3.“三浅”变“三深”

大寨人种田有不少创造,“三浅”变“三深”就有大寨人创造的成分。玉米“三深”种植法,是大寨人粮食高产的主要技术经验。这一套成功的经验,是大寨人总结本地经验和学习外地经验,并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浅”是指浅耕、浅种和浅锄,“三深”就是与三浅相对应的深耕、深种、深刨。

农业合作化以后,大寨人首先抓住了春旱、土薄、水土流失等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闸沟垒坝、修水平梯田等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在治山治水、增施肥料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当地的需要和可能,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并且逐步创造和推广了玉米“三深”种植法,即由秋季浅耕改为秋季深耕,浅种改为深种,定苗后浅锄改为深刨。大寨后来的生产实践证明,玉米“三深”种植法是当地玉米稳产高产的综合措施中一个重要内容。

大寨位于晋中东部海拔1000米左右的太行山麓,是个典型的土石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是:“沟深坡陡土瘠薄,出门上地就爬坡,一亩土地五六块,旱、洪、风、雹灾情多。”全年无霜期仅160至170天,年平均温度9.1度。年降水700毫米左右,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9月。这里又缺乏水利资源,全是旱地,经常遭受春旱秋涝和夏季洪灾的威胁。过去是“地里上粪地边流,冲走肥土露石头”,水、土、肥三不保,农作物产量很不稳定。

为了战胜春旱秋涝和夏季洪灾,大寨人除积极采用工程措施,闸沟修坝、蓄水排洪以外,还根据玉米的生物学特性,采取耕作栽培措施——“三深”种植法,中心目的是把大部分雨水蓄存在较深的土层里。这样,既满足了当年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又有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把当前生产和长远利益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没有水利条件的土石山区创造了玉米连年稳产高产的范例。

玉米“三深”种植法的主要内容是:秋后深耕蓄墒,变秋涝为春墒;深种防旱、保苗、蹲苗;深刨蓄水养墒、蹲苗。

“三深”种植法也不是一步实现的。1956年秋后收割,陈永贵发现改出来的沟地亩产250公斤,而坡上的耕地亩产好的才150来公斤,差的只有50多公斤。后来他悟出了道理,沟地里每年淤土,土层厚,旱时有水,涝时又滤水。

合作化以前,由于耕畜少,体力弱,秋耕深度只能达到3寸左右。因此当地流传着“三寸三,走遍天”的说法。合作化以后,耕畜多了,为深耕创造了条件。大寨大部分是用牛耕地,不能一次耕得很深。从1954年开始,他们用套耕的方法,前面用一犋牲口犁过去,后面用一头牛走犁沟内,带上去掉犁镜的犁铧,深串2寸,总深度可达五六寸左右。这样就突破了犁底层,使耕作层加厚,促进土壤熟化,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变秋涝为春墒,缓和了春旱,为玉米稳产高产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从1954年到1958年,他们用套耕的方法,将大寨土地轮耕过一遍。以后由于活土层已经增厚,并采用了玉米深刨的中耕方法,就停止了秋季套耕。这是一深。

有一年贾承让给一名军属耕地,种得深了,迟迟不出苗,长出来也不好看。而陈永贵种得浅,出苗早,又长得壮。但拔节的时候,陈永贵种的那块地就越来越落后了,而贾承让种的地里庄稼越长越好,一亩地多收了六七十斤。这件事给陈永贵留下的印象很深,也使他对深种有了新的认识。

昔阳一带长期流传着一句农谚:“深耕浅种,强如上粪”。按照这种传统,玉米一般种2寸深。过去土薄肥少,为了利用表层肥土,浅种是合理的。但经常由于春旱,很难全苗。合作化以后,生产条件改变了,需要采取新的栽培措施。

经过试验,大寨改用犁开沟点播玉米。播后用脚踢土少许将种子覆盖,再在上面踩一脚,使种子覆土深浅一致。如果地墒不好,要死踩,踩实,可起提墒作用。如果土壤湿润,要活踩,轻踏一下,以免形成土壤板结,不易出苗。踩后集中穴施沤制成熟的磷肥和条施有机肥料,起到保温和节约用肥的作用。然后再覆土耱平。这种播种方法,在深播的情况下,有利于种子发芽出土。大寨玉米深种的深度,因地因品种而不同。向阳的坡梁地,地温上升快,土壤湿度低,出芽快,适宜深种3至4寸。背阴沟坡地,地凉潮湿,发芽慢,只能播种2寸半至3寸深。活土层薄的种浅些,活土层厚的种深些。这是二深。

玉米深种,在春旱严重的土石山区,不仅有抗旱保苗的作用,而且可以蹲苗发根,控制幼苗早期生长过旺,促进根系下扎,扩大吸收面积,增强后期抗旱能力。因此,深种的玉米后劲大,越长越好,产量高。

玉米深刨是1958年大寨从外地学来的先进经验。当时人们还议论纷纷,有的说:“自古以来用锄头锄地,没有听说庄稼用镬头刨。”有的说:“深刨会刨断根子,跑了墒。”原规定深刨6至8寸,有的人赌气就刨了1尺深。刨后一连10多天不下雨,玉米苗子蹲得好。以后暴雨一来,由于深刨地松,蓄水能力强,一点水也没有流走,为玉米旺盛生长时期需要大量水分创造了良好条件。秋后,深刨玉米比上年增产100多公斤。以后他们就年年坚持玉米深刨,并在实践中发展了深刨的技术。

同类推荐
  • 汉末二世祖

    汉末二世祖

    老天似乎开了一个玩笑,昔日杀手之王竟然穿越到了汉末最出名的二世祖身上!在这个金戈铁马,百舸争流的时代,豪杰沙场热血,名士谈笑风流,望族暗搅局势。文不成武不就的二世祖又要如何逆天改命,终止那茶几般的人生?~~~~~~~~~~~~~~~~~~~~~~~~~~~~~~~~~~~~~~~~~~~~~~~~~~~~~~~~感谢书友卖萌不可耻提供一个书友群,欢迎各位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群号262434536
  • 剑仙李白

    剑仙李白

    李白是诗仙。这件事情,广为人知。但其实,李白也是剑仙,知道的人不多。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不是吹的,而是真的。李白的一生成就,诗篇只是随口而作,剑术才是最牛逼的。
  • 斯诺在宁夏

    斯诺在宁夏

    《斯诺在宁夏》的撰写,参阅了前辈的革命回忆录、人物传记、宁夏地方文献史料和大量报刊的研究文章,因受编写体例所限,文中未能一一注出,只在书后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出现。
  • 逆天之三国红颜

    逆天之三国红颜

    作为世界第一杀手的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能力和实力,但是,他也因为自己这个别人无法达到的目的付出了很多,也因此双手沾满了鲜血,不知道在他的双手之下死过多少生命,但是,他不后悔,他就是杀手界称呼为杀手之王的倪天,在一次任务过程中,他被现代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怪型武器击毙,但是,因为自己的意识比一般人强烈,当他再一次醒过来的时候,他奇怪地发现自己竟然被穿越到了三国时期。在这个陌生而且混乱的年代,他该如何生存呢,他又该如何进行他的一生呢。看倪天如何在三国时代横行天下,刺杀董卓,PK吕布,消灭张角,最后再称霸天下,征服匈奴,踏平东瀛。骗取貂蝉,哄走大小二乔,就连东瀛女皇也对他倾心不已。看看倪天能否逆天改命,改变历史,一切尽在本书之中。
  • 大汉之我为汉王

    大汉之我为汉王

    刘子刚,现代小职员,抑郁寡欢,大醉后穿越至大秦,当此时,暴秦苛政,群雄崛起,逐鹿中原,顺天意,承民心,高举义旗,诛灭大秦,剔除刘邦,决战项羽,我为汉王。
热门推荐
  • 我老婆不是人

    我老婆不是人

    一个帅哥遇到鬼会怎么样?逃跑?害怕?哼哼,那都不是我风格,干脆,直接娶回家才是真的,其他都弱爆了!!真心希望大家能喜欢,记得帮我收藏,各种满地打滚求表扬啊!!!!!
  • 白丁闯异世

    白丁闯异世

    落风,一个落魄的失败者,因为负债累累,无心过活,而跳楼轻生。然而...轻生后却是不死穿越,来到一个奇异的世界,这里怪兽能口吐人言,这里有奇幻的魔法,这里弱肉强食,这里充满着血腥杀戮。然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落风,甚至连一点魔法都学不会的他,一点点的生存下来,一点点的崛起,一点点成为这异世的枭雄..........
  •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全世界有钱人都在读的赚钱故事

    本书属社科综合类图书。全书以成功人士的故事为主线,讲述追求财富必备的一些素质和必知的方式方法,故事简短有趣,富含哲理。
  • 仙贼王

    仙贼王

    “那人没有小看我的权力,更没有轻视我步伐的眼光,这双延伸到天地间寸缕土地的神步,……硬要小看我的话,无疑,他的双目是,那双看人总低三分的,狗眼!”“并非我猖獗,把像墙一样的存在写入这‘蝼蚁集’里,只能说明我迟早会超越那变态的强,达到我那不为人知的野心。现在写下,不过是为了让墙一般存在的他们,迟早在我眼前成为,蝼蚁般的存在,而非,墙!”“仙贼王?这个触人心眸的词语被我平静地读出,说明我内心已不再平静,应是在某个角落汹涌澎湃,激昂奋慨。这可不是动动手指头,或想一想就能实现的!……即使拼了性命……!!”——死魂灵·云天………………………………小小提示:如果您觉得字数太少,可先收藏,等字数够了,方便下次您点击阅读。……还有就是,无耻地说句,别忘了点一下推荐票票~~
  • 武魂霸主

    武魂霸主

    百年前,十大封号霸主之一的时空霸主秦风,在成就“武神”的那一瞬间,遭同父异母的兄弟,美艳绝伦的后母暗害,如流星一般陨落。百年后,偏远小镇,一懦弱少年,于十六岁之际,觉醒前世记忆,誓要再踏巅峰,以三生武魂,席卷天下。
  • 恶魔校草你混蛋

    恶魔校草你混蛋

    每晚,恶魔都会爬床偷亲那张樱桃小嘴。池星兮迷迷糊糊睁开眼看到的是那张妖孽的脸。池星兮吓了一跳,洛韩宸你亲我干嘛?恶魔邪气一笑:我想亲就亲。池星兮怒了洛韩宸你个病态。恶魔反问病态?我亲我老婆怎么病态了,嗯?池星兮恨死了自己的老爸老妈了。给我和这个混蛋订婚。还有被这个混蛋占便宜,呜呜呜……!
  • 再世之缘起缘灭

    再世之缘起缘灭

    他和她,是不是命中注定的相遇?还是蓄谋已久的一场游戏?他,是她永久的唯一。她,是他唯一的最爱!一场意外,他们双双轮回。当她被带走,他去追寻她的路上,又会发生一些什么?
  • 帝炼

    帝炼

    一个在23世纪的少年筑梦者,被自己视为父亲的人所害,坠入无尽的迷失空间。本以为自己就会这样永远死去,但在迷失空间遇到了一头远古荒兽。突然一天,远古荒兽跟少年做了一个生死交易,带着他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交易渐渐的变成了亲情,孤独的少年找到了真正的家。——————————帝极一语,众人皆听。一个筑梦者的穿越,一个少年的成长。用心写书,书写感动。
  • 不屈战魂之烈火如歌

    不屈战魂之烈火如歌

    一场意外,失去了所有记忆,原本想平平淡淡过日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可是却遭遇到了从没遇到过的奇事。“虾米?丧尸?活死人?有没有搞错?”原本的平淡被打破,世界观也被瞬间颠覆。现实,到底是什么?而我,到底是谁?
  • 若有来生彼岸花开

    若有来生彼岸花开

    人们都说失去代表曾经拥有,那如果没有拥有是不是就不会失去,若有来生,我再也不要爱上你、、、初遇,她救他,他却认错了人,她将他带回了家,醒来之后,发现她不是那个她却没有离开反而赖着她,她被逼无奈,终究还是和他扯了结婚证,婚后,他宠爱有加,只因她像她,三个月以后,他最爱的她回来了,她亲眼看见了他爱的她杀死了自己最重要的人,他包庇她,心灰意冷,终于跳入了海中,她说:“如若有来生,我再也不要爱上你。”那一刻他的心也沉入了海底,手术室前,他颓废了,原来他的心房早已属于他人,原来他早已输了,可是最后他还是放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