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6100000016

第16章 中国古代宫殿与民居建筑(5)

沿崖式(又称靠山窑)窑洞,是贴着雨水冲击而成的土崖掏挖成洞,数洞相连,洞口安设门窗,上下多层。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沿崖式窑洞,结构比较简单,因为窑洞均在原生土上挖出,所以又被称为“生土建筑”。沿崖式窑洞黄土壁面被切凿得十分平整光滑,四周墙壁上常贴有各式各样的年画。穹顶呈半圆形,使窑洞空间更显得高阔。位于中间的那孔窑的里壁向内开有隧道式的小门,通向一个储藏粮食等物品的黑暗封闭小窑洞。一般在窑洞纵深靠墙处安大炕(又叫掌炕),或洞内靠窗的地方安前炕。炕的一头都连着一个几孔灶台,平时便在这里烧火做饭,灶火通过烟道进入炕底,所以冬天炕上十分暖和。延安窑洞是沿崖式的典型代表,其窗户是窑洞建筑中最讲究和最美观的部分。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拱形的窗洞,由木格构成各式精美图案,阳光透过各式窗花装饰的门窗产生的独特的光、色,使沟壑纵横、色彩单调的黄土高坡有了热腾腾的生活气息。

天井式窑洞,是在四方的地窑中沿四壁向下挖出大坑,形成天井式,然后在大坑的四壁挖掘窑洞,犹如一个地下的村落。

土坑式窑洞,是在自然形成的土坑壁上掏挖窑洞,这种窑洞式住宅还保留了早期穴居的形式,其优点是建造技术简单,节省建筑材料,保温较好,冬暖夏凉,所以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3.干栏住宅

黔、桂、云一带少数民族地区,因气候炎热潮湿,也为避野兽侵害,采用房屋下部架空的干栏住宅。侗、苗族地区的吊脚楼,就是这样一类建筑。干栏住宅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畜等。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居住区还有一种竹楼,全用竹子建造,也属干栏式建筑,墙体是竹编蔑子,粗竹作骨架,平面呈方形,上下层功能与吊脚楼同,但禁忌颇多,不准雕刻装饰。现虽有的已改用木结构,但其形状不变,也称呼沿袭至今。竹楼为单幢小家庭制,成十米见方形干栏式建筑,由堂屋、卧室、晒架和前廊组成,四围有空地。各家自成院落,院内种有香蕉、柚子、芒果等热带果树。屋顶两边倾斜,形似斗笠(相传是仿诸葛亮的帽子而成),覆以编成的“草排”或自己烧制的缅瓦。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以数根木桩为柱,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这是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不能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它是保佑竹楼免于灾祸的象征。除了顶梁大柱外,竹楼里还有分别代表男女的柱子,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脊象征凤凰尾,屋角象征鹭鸶翅膀。竹楼楼板、墙壁均用粗竹直剖压平而成(现多用木板),楼有走廊、阳台(阳台是全家人晾晒衣物,洗脸、洗脚和乘凉休息的地方)。室内一般分为内外两间(也有三、四间的),一般以中排的七根柱子一分为二,外间为客堂,内间为卧室。卧室向堂屋开门,按长幼顺序分帐住宿,无床。堂屋有装有厚七八寸土的木框火塘,供煮饭、取暖之用,也是进餐和招待客人的场所。下层楼无墙,用来堆放柴火、农具,拴养牲畜。过去傣家人的辈分等级非常严格,体现在竹楼的建造上也很明显。凡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能低于6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6尺,室内无人字架,显得异常宽敞明亮。竹楼的木梯也有规定,一般要在9级以上。晚辈的竹楼一般较差一些,高度要低于长辈的竹楼,木梯也只能在7级以下,室内的结构也显得简单许多。

4.客家围屋

客家是汉民族大家庭中颇有独特文化色彩的一个分支,其祖籍中原,由于战乱、饥荒原因而不断南迁,一大部分溯赣江水道而上,进入赣、闽、粤三省的大山中定居下来。客家人有着聚族而居的远古习俗,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在宗族感召力下,共同生活,共同劳作。福建漳州、南靖、龙岩、永定和江西赣南一带的大量客家土楼,属民宅中的奇特建筑。土楼建造,基本就地取材,用石、竹、木、土等混合夯筑,施工方便,造价低廉。主承重的墙体用生土夯实,墙中布满竹板式木条作为筋骨,使土楼更加坚固。当地的土楼最早的形式是方形,有宫殿式、府第式,形态不一。外观是高大的土墙,无窗洞,坚实牢固,形似堡垒。屋顶形式以硬山为主,平面主要有“口”字形和“国”字形两种。因该地区常有氏族之间的械斗,这种造型无疑是出于安全的需要。一个家族集中在一起,多则几十户人家。围内必设有一至两口水井。围内一般为一孔,大者则有两孔。围内除四周房屋外,中央建有一座带祖堂的厅屋组合式主体建筑,成为围内居民公共场所,也是安置神圣祖堂的地方。现在,土楼多为圆形,圆形土楼由方形逐步演变而来,使用面积大,对风阻力小,抗震能力比方楼强,屋顶施工不用屋脊,十字交叉墙头。现存2楼外围直径在50~90米之间,墙厚多达2.5米,用掺有石灰的黄土逐层夯实,历久弥坚。

5.藏族石屋和帐篷

藏族石屋,是藏、甘、青、川西一带的民宅,多取当地石材建成的石屋,二至三层不等。屋内诵经拜佛占据重要位置,造型严整,装饰讲究,色彩华丽,表现出藏族建筑粗犷而凝重的风格。

藏族帐篷是藏族牧民最普通的一种宅居形式,依四季气候变化,有冬帐篷、夏帐篷之分。帐篷用土织的牦牛毛布缀成大小不一(或二十四幅,或三十二幅,或四十八幅)的长方形帐屋。和蒙古毡包一样,顶部也留有天窗通风透气,出烟采光。其结构形式则是“人字”形两面坡,由绳系栓木桩固定,暴雨不漏,风雪不裂。较大和高贵的帐篷还内饰花纹图案,花纹图案以宗教色彩为主。

6.草原毡房

蒙古、哈萨克等民族聚居地流行着一种可以移动的民居———草原毡房,这是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建造的毡包,故称“毡帐”,亦称“蒙古包”,“包”为满语,意思是“屋”。蒙古包平面为圆形,直径4~6米,高2米。顶部留有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蒙古包主要建筑材料为毛毡。蒙古包的大小可分“六十头”、“八十头”、“九十头”不等,由直径约一寸的柳木杆编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带网眼块壁数而定,上面、四周包盖毛毡,块壁越多,毡房越大。草原牧民习惯将蒙古包内部平面划分为九个方位。正对顶圈天窗下中位为火位,置三角架炉灶炊具,炊烟由天窗升起,袅袅散去。火位前面的正前方为包门,包门左侧是置放马鞍奶桶的地方,右侧则放置案桌橱柜等。火位周围的五个方位,沿着木栅整齐地摆放着绘有民族特色的花纹的木柜木箱。箱柜前面铺着厚厚的毡毯,这是家庭成1室内活动的中心,也是夜晚就寝的地方。毡房历史悠久,《乐府》中就有“毛裘易罗绮,毡帐代帷屏”的吟唱。元朝时文人称它为穹庐,马致远的《汉宫秋》中写道:“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月夜听胡笳。”蒙古包装卸灵活,外表简洁朴素,里面铺挂地毯和壁毯,色彩鲜丽,包内冬暖夏凉,阻风御雪。在茫茫大草原上,灰白色的蒙古包点缀其间,如散落于绿草碧原的珍珠,别有情趣,成了美丽草原的一道风景。

7.羌族碉房

碉房,羌语称为“邓笼”,为羌族、藏族的传统住房,一排数十家,非常壮观,宛如古之城堡,故而名之。羌族自古以来有垒石建碉房的习惯,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最初,碉房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30米之间,是羌民为了防御外来侵略和内部的械斗,用以观察敌情,指挥作战而建造的碉楼。后来碉楼逐渐形成了羌族住房的普遍形式,现在羌族人民依然建盖这种垒石的碉房。碉房建筑材料主要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数米,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碉房大多依山而建,平面一般呈方形,上窄下宽,顶是平顶,多数为3层,每层高3余米,墙间不用木柱,砌得平直整齐,窗户少而小,从外看不见木头。一般分二至三层,用独木截成矩形的楼梯供人上下。一般中层住人,上层堆物,下层养牲,室外还有火塘。屋顶上搭木架子存放玉米,设神龛供白石神。屋顶还作脱粒和晒粮食之用,是良好的晒台。碉房与碉房之间山顶上搭木板,以便各家往来。两层碉房,人居楼下,楼上贮粮及堆杂物,牲圈另设置于屋外。一般碉房用极不规则的乱石建造,不用石灰而只用黏土泥巴接缝,在堆砌技术上难度极大,但羌族人民可信手砌成笔直光滑高达十余丈的房墙,历经百年以上风雨地震和枪弹的袭击而不倾塌,这在少数民族建筑艺术上是一个奇迹。

8.维吾尔式庭院

同类推荐
  • 地震灾后重建与统筹战略相关问题研究

    地震灾后重建与统筹战略相关问题研究

    本书正是站在统筹城乡发展这一大背景下,结合灾后重建的实际和近年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了理论阐释,深刻剖析了灾后重建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寻求有效地推进灾后重建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剖析了彭州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抓住重建资金筹集、重建模式选择等关键和难点,积极探索、创新、推进灾后重建的新机制、新模式,构建灾后新的城乡建筑形态系统、现代产业系统、基层治理系统的实践,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地震灾。
  •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林徽因全集之建筑(4)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我是涂装工能手

    我是涂装工能手

    介绍了涂料分类及质量、涂料分类及命名、涂料质量及检验、涂料调配、涂装工艺、涂装方法及其特点、打磨与抛光、涂装工艺设计要点、金属表面涂装、木制品表面涂装、涂料工艺、涂装缺陷及防治、涂装工程概算及安全卫生等知识。
  •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本书以19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与类型、主要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原因三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两者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作为两个独立的建筑体系,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历史起源、类型分类、形态表现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类型、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原因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空间观、自然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美学思想、科学技术思想等。
  •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到莫干山看老别墅

    本书介绍了莫干山别墅楼独特的建筑特点与建筑风格,包括白云山馆、林海别墅、88号别墅、松月庐、郭沫若住过的雄庄、潘家园林等。
热门推荐
  • 如意修仙

    如意修仙

    一柄铁尺,道尽千古名臣胸中的浩然正气;一柄如意,扫清三界烟尘无数;七柄宝剑,蕴含着无数的神秘。碧云星,栖凤山上,因为满足母亲的愿望,少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修真之门,随之打开,聪慧绝伦的少年能否走上一条至尊之路,请看一柄如意引出的仙道烟尘。
  • 六道传言

    六道传言

    这是一部最朴实的修仙故事,所以是最真实的修仙故事。在这里,除了热血还需要智慧。如果有足够的智慧,你就能够接受并享受本书带给你的灵魂冲击。
  • 我的小魔后

    我的小魔后

    无论你是仙是魔,是神是妖,无论你在哪儿,天涯海角,人间地狱,哪怕再让我等一万年,哪怕你依然不记得我;我们相遇的那一刻,总是让我先爱上你;你可以让我伤心,可以再次忘了我,离开,但是千万不要让我找不到你!这是我欠你的,所以要还给你,但是下辈子,我要你从小就认识我,见到我的第一眼就爱上我,死心塌地只想嫁给我,一直陪我到天荒地老。。。
  •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参加猜谜俱乐部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参加猜谜俱乐部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天域之雄霸苍穹

    天域之雄霸苍穹

    天地大道,岂可窥探?人生几何,岂是三言两语?说不清,道不明?那就不说,不道,岂不快哉?欲要问天?誓要逆天?可是,逆与不逆,天就在那里,此等蝼蚁,天在乎?
  • 无心撞到妻

    无心撞到妻

    [花雨授权]有没有女人像她一样,在出嫁的路上被人“撞”出花轿?之后的一路上,她又无缘无故地,两次遇到那个可恶的肇事者,而且次次都有恐怖事件发生,一共三次耶!!难道他是灾星不成?啥?最后他们居然一起被山贼劫持了?
  • 金太郎历险记

    金太郎历险记

    本书是“想经典:想象力完全解决方案”丛书中的一本。作者选取了数十篇精彩的日本童话,在景物描写和写作风格上颇具日本风情。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活泼,适合儿童阅读,富有儿童情趣,融知识性和思想性于娱乐性和趣味性之中。
  • 医学指归

    医学指归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来自希望之日的救赎

    来自希望之日的救赎

    世人的渴望,闪烁耀眼的欲望乌托邦的理想,新世纪的辉煌通向光明的未来,遥远的希望之途智慧与科技,财富与文明美丽的世界,纠缠于谎言与迷雾对与错,罪与罚谁来将真理的光辉散播怀疑之土,绽放花朵的美艳人类的曙光,美好的幻想虚伪的真实,先知的愚昧欺骗?忠诚?背叛?旧世界的残渣,希望之火中消亡被抛弃的灵魂,角落中颤抖暗夜降临,来自绝望乡的救赎真与假,迷茫中徘徊飘忽不定的命运之途伊甸园的燃烧,反叛者的高呼亦是希望,亦是毁灭
  • 强制溺爱:逗比男神屋里请

    强制溺爱:逗比男神屋里请

    从开学前见到她后,他的倒霉事从未断过。第一次见面,她在奶茶里放多了糖,没差点甜死他。第二次见面,他为了跟她争先出门,谁知她中途让了一步,于是……他华丽丽的呈大字型倒地。第三次见面,他被一只母狗扑倒,在她面前,石更了!他何从有过这样的狼狈,而此时正好碰上她母亲患了癌症需要一笔昂贵的钱来买所需药品。于是他被她扯到厕所,扬言要壁-咚了他?她为了母亲的病,被迫成了他的女友,谁知一切的一切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