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1700000005

第5章 任剑涛:国家释放社会是社会善治前提(1)

国家必须有序退出自己所挤占的社会空间。退出太急,社会会陷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退出太慢,社会会逐渐丧失自主、自治与自律的能力,形成无赖社会的习性,一切都只好仰赖国家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照顾,而这恰恰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承担的沉重任务。

现代国家依靠三根支柱而稳定、发展和繁荣。这三根支柱是国家权力体系、市场价格机制和社会自治系统。三者各自需要安顿在现代制度平台上,以期实现国家权力体系的法治运作,市场对资源的高效配置,社会公众的自主、自治与自律。这是从传统国家强调统治逻辑转变为现代国家重视治理逻辑的体现。与此同时,三者之间必须展开良性的互动,形成一种精巧的平衡局面,从而保证整个国家实现善治。从统治到治理,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结构性转变;而从治理跃升到善治,则是国家发展需要努力追求的目标。

社会善治,是国家善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善治显现为两种状态:一是社会公众分类分流展开自治和共治;二是国家与社会积极协商,解决各种棘手的社会问题。这样的社会处在一个安定有序、心态健康、积极有为、互助互爱的状态中,而绝对不至于陷入相互冷漠、暗中敌视、互相拆台、丛林游戏的恶性境地。如果承认社会善治与国家善治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那么,人们也就会承认,善治的社会,一定为善治的国家提供优良的社会土壤;善治的国家,也一定会为善治的社会供给优良的法治和积极的政策。这是一种值得所有现代国家追求的社会治理状态,也是值得它们在现实中矫正治理失当、改进治理状态时应注重的治理基准。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转型社会。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称奇的奇迹。但是,国家的治理体系却还处在旧有动员式氛围里,这是一种明显有碍于国家持续发展的情形。目前,举国上下都已经明确意识到,不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就不可能表现出现代国家的治理能力。相应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前景堪忧。因此,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划分清楚国家、市场与社会的边界,实现三者各自的善治,推进国家进入总体的善治状态,成为中国下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

理顺中国的国家权力、市场机制和社会体系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务。中国社会被国家权力束缚,即使假定国家权力乐见一个自主、自治与自律的社会,愿意与社会公众一起分享治理的权力与权利,起码也会遭遇两个重大难题:一是国家必须逐渐为社会腾出自主活动的空间,从而促使社会养成追求自身利益、利益合理分流和凸显社会公益的健康习性。二是国家必须有序退出自己所挤占的社会空间。退出太急,社会会陷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退出太慢,社会会逐渐丧失自主、自治与自律的能力,形成无赖社会的习性,一切都只好仰赖国家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照顾,而这恰恰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承担的沉重任务。

一个善治的社会,公众必须能够自由地思考个人责任、组织义务和互助关系,从而在日常生活和组织行动中,尝试承担起相关的个人与社会责任。

对今天的中国来讲,社会的一些无赖习性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这与中国的国家权力疾速从社会微观领域退出有关。长期缺乏起码组织的中国社会,因此似乎成为一盘散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肆意享受不受国家权力制约和压制的细小自由,几乎不会为之感到紧张和彷徨。唯有在个人遭遇到生活小事的折磨之时,才会罕见地想起社会秩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中国的国家权力尚未打算从塑造社会的意识形态、强制制度和捕获社会的强势取向中淡出。于是,宏观的社会控制与微观的社会放任相形而在,让社会公众有些无所适从:一个善治的社会,公众必须能够自由地思考个人责任、组织义务和互助关系,从而在日常生活和组织行动中,尝试承担起相关的个人与社会责任。假如他们从来无法自由地思考责任与义务之类的问题,而是由国家不断地进行强行灌输,而这些灌输又受到审美疲劳和心理抵抗的双重抗拒,结果自然就是在微观社会的失序与宏观社会的控制之间,出现背道而驰。

这就是社会学家们所指出的,转型中国有可能出现的社会分裂、社会溃散与社会堕落。毋庸讳言,今天中国社会一方面呈现出令人鼓舞的现代社会多元化景象,因此充满了活力和新异。但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遭遇到的各种严峻且难以缓解的问题,令人忧心如焚。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公众所表现出的德性衰败,触目惊心:这从惩罚违规穿越红灯的人士,当事警察居然挨打的事件上可以得到印证。而老人以诈伤强迫救助自己的人士赔偿,更是让人们对善举产生刻骨铭心的怀疑,甚至发出道德虚伪的质疑。社会的暴力倾向,也被人们高度觉察到某些人群中彼此怀抱的敌意。更加使人浩叹的是,某些人对丛林规则的泛滥已经习以为常:山东农民以剧毒农药深埋地底,种植销售往城市的生姜,而记者采访他时,他异常轻松地以一句“反正我不吃”就自如应对了。岂不知别人也正在或打算这样对付自己呢?这样的回答,着实反映其对是非善恶的可怕冷漠。

与此同时,社会的公共准则似乎也显得纲纪松弛、缺乏约束力度。中国人的公共关注本来就弱,加上公共参与的机会稀缺、参与效能低下,关注公共事务的习性也就很难养成。与此形成写照的就是人们对公共规则的掉以轻心,对公共事务的冷漠以待,对破坏公共利益的事情不闻不问,对公共事务采取的暴力性心态。中国社会的妥协与协商行动是罕见的,流行的是赢家通吃理念。这种社会态势主要体现为两种基本隋形:一是公众诉诸群体事件表达诉求,而政府致力构建维稳体制。在公众与政府之间,缺少理性的社会组织来尝试调适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二是部分公众对社会悲剧事件、尤其是党政部门的意外事故或失职事件幸灾乐祸。人们不愿意以理|生的态度对待党政机构职能的心态,以这种扭曲的方式表达出来。结果导致整个社会的是非善恶观念严重走样变型:对伤人、死人之类的悲剧事件缺少起码的同情心,对聚众闹事的事件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对政府失职事件缺乏应有的理性干预。

国家必须释放社会公益组织的活力,不仅应放手让公众建立社会公益组织,而且为公益组织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

社会有社会的固有逻辑,那就是社会公众自主、自治与自律的逻辑。这样的逻辑,与国家按照权力类型分工制衡的法治逻辑,迥异其趣。但中国长期混淆国家与社会的不同逻辑,一直行走在以国家权力控制社会的社会轨道上。国家以捕获社会的姿态对待社会,社会也就可能会被国家吞噬,国家的权力逻辑代替了社会的权利逻辑。社会公众就此丧失了自主自治的空间,也就完全仰赖权力的支配,缺乏权利的观念自觉和理性行动能力。

在实行市场经济30余年的当代中国,社会复杂到远超乎人们想象的地步。中国社会的复杂,一方面与高度发达的分工与合作体系有密切关系。市场经济是促使社会分工与合作体系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这与小农经济时代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简单劳动方式,有着天渊之别。不过麻烦的是,今天中国的权力部门习惯以看待小农经济的眼光,打量市场经济。结果天真的眼睛看不清复杂的市场,也就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则与中国社会自身结构的高度分化紧密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中国社会成为一个高度流动的社会。每年仅仅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流动人口就超过了10亿人次,这是改革开放前人们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何况流动的社会在阶层、集团、组织上的不断重组,对之的治理,远远不是一个按照权力逻辑下贯的党政机构所可以完成的任务。

再一方面,国家权力的“高大上”追求,与社会区分为不同群体并依照日常生活的需求展开的低端、小气、没档次的生活,迥异其趣。这本身就注定了国家捕获社会,一定会造成的后果:国家愈是努力控制社会,社会愈是行进在疏离国家的道路上。

试图实现中国社会的善治,前提条件就是国家释放社会。国家腾出社会空间,致力治理好那些属于国家权力领域的事务,社会公众以自主自治的方式治理好社会的事务。国家与社会,除开以法律和政策供给的方式发生关联以外,必须被区隔为两个互不干扰的领域,让它们各自沿循法治和自治的轨道,有效地运行起来。

同类推荐
  • 城市化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

    城市化与近代上海社会生活

    城市史的研究既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又有深刻的现实需要,同时,城市史的研究既要深度与广度的提升,也需要理论与视角的创新,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冲动与思考,完成了本书的创作。本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城市化与都市管理;二、社会群体与社会阶层;三、旅沪群体与移民社会;四、企业发展与经济生活;五、社会生活与文化记忆。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1(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1(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林详谦(18891923)名元德。福建闽候人。林祥谦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幼年时仅读了几年书,便因家境贫困只得停学务农。1906年,由于生活所迫,年仅14岁的林祥谦便随父亲进马尾造船厂做工,受尽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严峻的生活现实,炼就了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坚强性格。1922年初,他只身离开马尾来到汉口江岸,经技术工种考试,被江岸铁路工厂录用。此间,为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劳动收入,他和工友们曾多次开展小规模的罢工斗争,并用怠工的办法来对付工头的压迫。
  • 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姓“社”,而是说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它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际上,我国14年的改革,也就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逐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热门推荐
  • 掌国太皇:祭司大人去哪儿

    掌国太皇:祭司大人去哪儿

    强势魔后,高贵祭司。巫族圣女回归,苍穹之下。亘古大地,朝君病重,假死立后;临危受命,幼王为帝,朝前登后;万古朝堂,三足鼎立,魔后掌权;夜古素衣,运筹帷幄,掌朝祭司;万般江水,遍及天下,绝世无双;千古皇陵,藏图密宝,血雨腥风;巫族异动,血疫蔓延,狂妄之灾;轻装步履,夜红战马,卫国保家。友情提示:简介仅供参考,一切以正文为主!
  • 神眼碎空

    神眼碎空

    天赋血脉幻读眼,破尽世间一切玄法。万年之前,天降罹难,家族尽屠。万年之后,孤身少年,重踏天道,碎空灭敌,勘破轮回!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了,很久很久……第一册已经更新完毕,收藏、推荐、评论,小毛哥望眼欲穿啊,呜呜。另外,喜欢本书的同学,可以购买实体书支持,小毛哥拜谢了。
  • 鬼路行

    鬼路行

    鬼路行,人难活;山水恶,地狱深……豪气万千闯天涯,管尽离奇霸天下!且看杨炽如何从学徒一步步地登上亿众景仰的天师尊位。一路探险奇遇、解蛊祈福、捉鬼降妖、入穴走墓、斗地战天,鬼怪再强大,也誓把他踩脚下,任我蹂躏任我踏!穷酸变土豪,看我多逍遥!任她白富美,娇柔医护妹,冷艳强女王,甩都甩不掉!博得美人心,不凭我华貌,且行且珍惜,一路总惹草!请君观我,有何玄妙?驭得天下,快活逍遥!
  • 皇家独宠:别惹千金大小姐

    皇家独宠:别惹千金大小姐

    他是瑞延皇室继承人,她是首富的女儿,他俩是两情相悦的一对,可偏偏造化弄人,她被人陷害,被他误解,三年后,她强势归来,准备复仇,可偏偏她已经陷在这段情里,无法自拔,而他,早在两年前,都知道一切了,而现在她回来了,他们还会在一起吗?(新人新文,全文免费)
  • 巫师凶猛

    巫师凶猛

    PS:本书刚过五万字却有50万点击,您不想一看究竟吗?保证不是刷点的哦~!前8节是深沉的感情戏,第9节开始全部是爽文。简介:破译《楚辞》,古蜀史诗。男主角:“泡遍美女?当啥开国大帝?呃,貌似这些事情对我来说都“太老土”了”……他,“飞羽会”的会长,不会巫术的大巫师,除了想破译失落的三星文明外,还想逆天行事,玩弄历史的命运……女主角:“我不会逃避,我只会死。”……她,温柔善良的少女,但命运让她闯入“逐鹿天下”的勇者游戏!
  • 异能俘获美人心:终极天师

    异能俘获美人心:终极天师

    濒临死亡的小人物,得到上天的眷恋,不但得到了奇异的能力,而且一波又一波的美女紧接而至,可谓艳福难消。知名企业的千金小姐,神秘组织的妖娆女郎,来自异域血族的高贵女伯爵……且看小人物如何俘获美人心,游荡花丛,修成一代天师。无心新书《魔吞天下》欢迎大家阅读
  • 扶风歌

    扶风歌

    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 终至不朽

    终至不朽

    杨北无望的说:“我不爱你了”焦阳绝望的说:“我还爱你”路正南却是说:“我爱你”走过的,是岁月。从不后悔的是,我爱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主人公,根据自己的喜好意愿钦定路线,却不知,在时间的洪荒里,都是徒劳
  • TFboys之千,勿忘我

    TFboys之千,勿忘我

    当他问她这句话时,她沉默了。沉默不是逃避,而是选择……
  • 十二年等候只因你

    十二年等候只因你

    曾经,他所以为的开始,她所以为的爱情;如今,他所认为的妻子,她所认为的牢笼;曾经,她做梦都想进入他的世界,融入他的圈子;如今,她却只想尽力与他分道扬镳;她曾经一度的退缩,让他得寸进尺;她重病在床的时候,他却这样问她,“是不是我走了,你就会好起来?”那时,她却淡然一笑,摇摇头,无奈的说:“你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一个魔咒,永远也摆脱不了,可是,我居然真的,再也摆脱不了了。”他并没有听懂她的意思,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没有留着什么痕迹。直到他离开的那一晚,她哭了,原来她早已无法自拔了。果然,是孽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