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2200000024

第24章 宋土地制度的全面私有化(2)

唐中叶实行两税法,使得“三代之制皆不复见”,土地公有制至此完全废止。从此“田亩之在人者,不能禁其买易”,基本取消了土地买卖的禁令,国家完全放弃了土地分配的职能,推行“兼并者不复追正,贫弱者不复田业”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土地兼并由隐蔽、半隐蔽变为公开,由不合法、半合法变为合法,结果必然是土地兼并的迅速膨胀。宋代承续了中唐以来的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在土地政策上明确坚持“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两大基本原则,纵容、鼓励土地兼并行为,使得宋代的土地兼并较之前代更是加速发展,先后掀起了三次土地兼并浪潮。

土地兼并第一次浪潮出现在宋真宗、宋仁宗统治期间,在以章献刘太后亲族为首的贵族官僚推动下,土地兼并日益猛烈。如王蒙正“恃章献刘太后亲,多占田嘉州”,“侵民田几至百家”,“更数狱,无敢直其事”;汴京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太后兄刘美之女,就敢于“冒立券,庇占富民刘守谦免户役”。另一外戚柴宗庆也“性极贪鄙,集财巨万”。在皇亲国戚的带动下,各地官僚和形势户也不甘示弱,纷纷加入土地兼并行列。土地兼并与集中的情况十分惊人,“公卿大臣之占田者”有的达到了千顷以上。到宋仁宗时,土地兼并情况更加严重,“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这些官僚形势户大多隐瞒田产,逃避赋税,以致国家版籍登记上的田地迅速减少,宋真宗时还有五百二十四万顷田地,到宋仁宗时就只有二百二十八万顷,锐减了一大半。

土地兼并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宋徽宗时期,也正是与皇帝本人直接相关的西城所和花石纲,引发了这次土地兼并浪潮。

西城所是北宋末掌管公田的机构,全称“城西括田所”或“西城括田所”,由宦官杨戬在政和六年(1116年)设立。宣和初,又有张佑主营缮所,李彦主西城所,亦为检括公田机构。宣和三年(1121年),杨戬死,李彦将后苑作!营缮所的公田,皆并入西城所。西城所括公田的手段可以说是无耻之极:一种是取民间田契根磨,“立法索民田契,自甲之乙,乙之丙,展转究寻,至无可证”,即向甲索要从乙购田时的田契,如果有,又索要丙的田契,直到再也拿不出田契时,就将甲的田地指为公田,“度地所出,增立租赋”。另一种是按民契券所载顷亩,而以新颁乐尺打量,旧尺一亩约当乐尺员郾园愿远怨亩,即以其赢拘没入官,创立租课。西城所以括公田名义对平民土地的公然盗掠,自汝州开始,“浸淫于京东西、淮西北,括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流之处,皆勒民主佃,额一定后,虽冲荡回复不可减”。根括之后,更是“催索租逋,急于星火”,否则就“加威刑”。确山令刘愿“前后杖下决死良民千余人”,以致“遍诸州县,自济、郓、濮、兴仁、广济等处为之骚然。迫胁官吏,抑勒细民,有不承佃者,便枷项送狱。人人惴恐,莫保性命。蒲鱼荷芡之利,皆日计月课,纤悉无遗。遂致泺旁之人无所衣食者结集为寇盗”。根括的结果“由是破产者比屋,有朝为豪姓而暮乞丐于市者”。前后所括公田,共得田三万四千三百余顷。

所谓花石纲,就是专为宋徽宗收罗的奇花异石。由一个叫朱"的市井无赖负责。朱"在主管花石纲的过程中,趁机强取豪夺,掳掠民财,贪污中饱,“应造什物,皆科于州县,所献才万分之一,余皆窃以自润”,“招权鬻爵”,“货贿公行,其门如市”,“田产跨连郡县,岁收租课十余万石,甲第名园,几半吴郡,皆夺士庶而有之,守令为用,莫敢谁何”,朱"也从一个市侩而一跃成为新贵。在花石纲的掠夺下,两浙世庶之家,“民预是役者,多鬻田宅子女,以供其须”。《宋史》说花石纲“流毒州郡者二十年”。花石纲是激起江浙方腊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城所和花石纲都是以皇帝的名义对老百姓的公然掠夺,但所掠土地和民财却不全为宋徽宗独占,以蔡京、王黼为首的官僚集团在其中更是获利丰厚。如蔡京在永丰圩的圩田就有九百六十顷;王黼更是“乘高为邪”,“凡四方水土珍异之物,悉苛取于民,进帝所者不能什一,余皆入其家”。在蔡京等的带动下,宋徽宗时的土地兼并较之宋真宗、宋仁宗时更为严重,李光在《庄简集·论制国用札子》中就说:“东南财用尽于朱!,西北财用困于李彦,天下根本之财竭于蔡京、王黼”;“天下财赋尽归权幸之家,小人乘时,无复忌惮”。宋徽宗时土地兼并的浪潮,已经激发了民众的反抗,宋江、方腊的起义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影响,如果不是金人南下,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极有可能爆发,北宋政府也可能将葬身于农民起义的烈火之中。

宋代的第三次土地兼并浪潮发生在南宋高宗时期,其始作俑者就是高宗本人。宋高宗赵构派内侍建立御庄(皇帝直接占有的庄田),内侍则乘机“冒占腴田,大为奸利”。王子、嫔妃也群起效尤,纷纷建立御庄;官僚士大夫也乘机加入兼并行列,致使南宋国内兼并之风骤起,如王历“寓居抚州,恃秦桧之势,凌夺百姓田宅,甚于盗寇,江西人苦之”。南宋时,在兼并手段的无耻和残暴方面,与宋徽宗时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陆游的不肖子陆子遹,在任溧阳县令时,为了讨好权臣史弥远,他强夺溧阳县张挺、沈成等田产凡一万一千八百余亩,献给史弥远,称之为“福贤庄”。陆子遹原答应给每亩一千钱,但在付钱时却“追田主索田契约,以一千二亩,民众相率投词相府”,竟然“会合巡尉,持兵追捕,焚其室庐,众遂群起抵拒,杀伤数十人”,“遂各就擒,悉置囹圄,灌以尿粪,逼写献契,而一金不酬”。土地兼并手段已经演变成了杀人放火,公开抢劫,官与盗已经没有区别了。

宋代三次土地兼并浪潮的共同特点都是皇帝或皇族带头兼并土地,各级官吏紧随其后,他们掌握的权势在土地兼并中体现出巨大的威力,极尽威权和无耻,其行径“甚过盗贼”。正如马端临所说:“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贵者在兼并土地中主要是依靠其权势强取豪夺,这是中国历代土地兼并中最常见的情况,也是土地兼并的基本途径,即使在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的原始公社解体时期,权势在占有土地方面就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以后更是如此。秦商鞅变法确定了土地可以买卖的法则,但对于权贵来说,土地买卖实在是既繁琐又成本偏高,远不如强取豪夺来得容易简便。既然有抢夺的便利,权贵们又何苦劳神费力地讨价还价?所以“有力可以占田”是历朝历代土地兼并的最主要的法则,即使在商品经济已经比较繁荣的宋代也是如此。

马端临还说过“富者有赀可以买田”,这就又道出了土地兼并的另一条途径,即有钱人可以拿钱买地。这些有钱人可能是通过经商、经营手工业、放高利贷等活动而致富,也有少数自耕农通过勤扒苦做、省吃俭用上升为地主的,他们可能没有权势可以依靠,但同样有扩大占有土地的欲望,他们除了土地买卖,没有其他途径。宋代大量经常而频繁的土地买卖活动大多发生在这些人之中。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日益成为了土地兼并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在宋代繁盛的土地交易中,土地出卖方除了占多数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外,那些占有大量田产的地主也常常以卖方的面目出现,反映出地主阶级内部分化的加剧,地主阶级内部的浮沉升降和贫富转换变得经常而又频繁,这是宋代土地买卖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东汉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庄田经济相对稳固,一些世族豪强或地方强宗大姓,往往累世基址不坠,成为名门望族。而在宋代,由于土地买卖的繁盛,土地所有者经常发生变化。一些老牌地主的不肖子孙不善经营,挥霍无度,为了填补亏空,就不得不经常性地典卖田产,直至田土售罄,而新兴的暴发户则成为了田地的买方和新的地主,出现了“千年田换八百主”,“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现象。

在宋代,以土地买卖为主要途径形成的土地集中格局,较之权贵的土地兼并有明显的不同:买卖的田地很难集中连片。这是由买卖双方的不确定性决定的,买卖的土地往往既细小,又分散。如宋理宗时,吏人张洪在平江府有田一百五十六亩,分散为三十八段,佃户共二十五家;淳祐三年(1243年),常州无锡县学添置“养士田”近一百段,客户五十余家,但每段土地多者七八亩,少者仅一角、二角几十步。这是宋代土地兼并与前朝相比又一个新的现象。

§§§第四节宋代官田经营的私营化

宋代是土地私有制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结构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而多种形式的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形式则日趋衰落,一些国有土地被以各种形式变为私田,国家仍然保留的国有土地,在经营形式上也被迫采取与地主相同的封建租佃制,这是宋代国有土地所有制经营形式上较之前朝的显著变化。

宋代国有土地采取私营方式的直接原因是国有土地经营效率的低下。唐代的刘禹锡在《代论废楚州营田》中就指出:“本置营田,是求足食。今则徒有糜费,鲜逢顺成,刈获所收无裨于国用;种粮每阙,常假于供司。”公有土地的产出常常抵不上支出,总是处于亏损状态,对于国家来讲已是一个极大的累赘。宋代国有土地经营情况同样也是如此。比如宋仁宗天圣年间,襄州营田历年所得课利为335906石9斗2升,折合钱计92365贯,而历年费用为133704贯13文,实际折本41342贯46文;唐州营田历年所得课利为64931石4斗6升,折合钱计25968贯534文,折本达14368贯114文。这说明,国家委派官吏对国有土地的经营管理效率极其低下,不仅未能为国家增加收入,反而成为了国家的负担。正因为如此,天圣四年(1026年)宋仁宗下诏废除了这两个营田务,“召无田产人户请射,充为永业,每顷输税五分”,这样,国有的营田也采取了普通地主“见税什五”的租佃制,国有土地的经营私营化了。此外,宋代的屯田、职田、学田等所谓的国有土地也先后采取了招佃耕种,收取地租的租佃制形式,封建土地国有制在土地分配中调节职能完全丧失,皇帝成为了在国有土地上收取地租的全国的最大地主。

宋代皇帝作为全国最大的地主,不仅在土地经营方式上采取了私营化的形式,在经营理念上也与普通地主一样,锱铢必较,还用“添立租课”、“!佃夺佃”的办法,来提高对佃户的剥削。早在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就诏令“!佃”,要官田佃户承担“衙前”重役。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规定,凡请佃官田者,“视乡例拘纳租课,桩充御前钱物,专一应奉御前支用”。到宣和三年(1121年),又诏令:“原所给佃,租课太轻,不足于用,诏添立租课,!佃一次,如佃人愿从添数,亦仍给佃。”

同类推荐
  • 中阿经贸论坛

    中阿经贸论坛

    在当今世界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大格局中,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往来,掀开了伟大的一幅文明画卷。而在宁夏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举办的两届中阿经贸论坛,又描绘了辉煌一笔。当我们把目光从现代伸向过去,才发现这其中悠久的历史渊源、经济渊源和文化渊源。
  • 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本书详细讲述了投资要把握好进与退的分寸、善于借力才能把生意做巧、打出筹划和算计之牌、不能小看讨价还价的技巧、切忌靠主观相象念生意经等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 美元陷阱

    美元陷阱

    本书上篇揭示美元陷阱的形成和表现,下篇探讨我国怎样避免进一步落入美元陷阱、怎样减少外汇储备损失。
  •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本书采用编年史的写法,介绍了中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历史与逻辑,包括秦以前的土地公有制度及其变革、秦汉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演变、民国时期土地制度等内容。
  • 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沿黄城市带发展的金融理论与实践

    本书全面系统地对整个沿黄城市带经济金融发展的基础和国内外发达的城市群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金融支持沿黄城市带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创新性的方法和政策建议。对打造黄河金岸,提升沿黄经济区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浑天决

    浑天决

    洪荒宇宙,位面万千。玄月大陆,七族共存。域外入侵大陆沉沦,看我华夏特种兵穿越位面,练就不世神功,解救玄月苍生。
  • 地球之魂

    地球之魂

    天地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每一个漆黑的夜晚,你是否抬头仰望星空,无尽的星空中,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星球毁灭,亦有无数星球诞生,亿万年前古老的星光与昨日今日才诞生的星光,共同点缀着我们这片漆黑的夜空,你--是否曾经在夜空下思考,你是否曾在夜空下凝视,你是否会被这漫天的星光所震撼。无垠的星空,浩瀚的宇宙,一个外表类似太空舱的物体静静的矗立在宇宙中,似是矗立,又似在高速移动,一名身穿银白色衣服的女子呆呆的望着眼前显示频所捕捉的太空画面,一片漆黑,女子缓慢的转动着眼睛,看了看不足十几平米的活动空间,一根根粗大的线路紧贴着太空舱内壁,女子低头用雪白娇嫩的手掌抚摸着自己的小腹,好似那里有着她的全部牵挂。
  • 惹火小娇妻:BOSS,轻轻宠

    惹火小娇妻:BOSS,轻轻宠

    酒吧买醉,他睡在了她床上!找人相亲,他坐在了她对面!既然这么有缘,那不如结婚好了!可是,谁能告诉她,都以为她嫁了个三无男人,这个男人却突然摇身一变,变成了狂拽酷炫吊炸天的大财团继承人!“混蛋,你给我好好解释清楚!”“亲爱的,睡我的人是你,拉我结婚的也是你,为啥解释的人是我!”“混蛋,我要离婚!”“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既然睡了,就得睡到底!”“警察蜀黍,这里有流氓!”“夫妻情趣,警察蜀黍管不着!”(读者群:480222757,欢迎加入哟~~~)
  • 破灭仙武

    破灭仙武

    仙界惊天剧变,神秘生物来袭,修真界遭毁灭之灾,神秘古玉!虚空域场!开启一个崭新的纪元!
  • The Golden Threshold

    The Golden Thresho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桃雪妖娆

    桃雪妖娆

    漫天的桃花犹如冬雪,可是,我爱的你啊,却已离去!多年以后再次相见,我们,还能否回到最初?
  • 梦之休止符

    梦之休止符

    浮生未醉,挥斩一世情殇,三生弱水畔,凝眸遥望,轮回边缘。笑问谁是摆渡人,醉语何年缘再续,叹息红尘情何物!林汐念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长相普通,成绩一般,但是当那个叫做言纶的男生,放弃自己的一切,跟随着自己的脚步,追随到世界各处,那一刻,才发现,所谓的情缘,只在唯一。
  • 感悟红色诗词

    感悟红色诗词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 五行道印

    五行道印

    天下初开,道成五印,锐金印、苍木印、澜水印、烈火印、厚土印,五印稳五行,定天地。但道法万物,奇妙无比,五印之外,却另有一物,超脱五行外,是为混沌印。加此印,天地间共六印,六印皆有灵性,择主栖之,得之者皆是当世大能。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