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82500000021

第21章 大众传媒素养的界定(10)

厘清了传媒素养的概念,就不难把握大众传媒素养的含义了。大众传媒素养,一是指现代社会里的大众对于传媒、传媒信息和传媒专业人员本质特征的一种基本认知和解读、评判、接受、利用传媒信息的实际能力;二是指对于大众进行这种基本认知和实际能力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我们正是在这两个意义上来讨论大众传媒素养的。

二、大众传媒素养的社会定位

素养是社会文明在个人身上的集中体现,传媒素养是社会的传播文明在个人身上的集中体现。但是,大众的传媒素养作为一种素养的群集,就不仅仅是个人认知和个人能力,而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机制。我们在此讨论大众传媒素养的社会定位,不是指具体个人的传媒素养,而是指社会大众的整体传媒素养,更多的是在社会观念和社会意识的层面上进行探讨。我们认为,大众传媒素养是公众文化素养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达程度的评判标志,是国家政治文明的基本条件,也是民主体制建设的有效动因。

注释:①杨光辉.走进传媒———如何开展媒介教育.载蔡国芬等主编.媒介素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7页

②陈先元.传媒素养: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解放日报,2004.4.6

大众传媒素养是公众文化素养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传媒素养,大众的传媒文化素养就是不完整的。当然,对于传媒信息的解读和利用,需要的不仅仅是文化素养,而是整体素养。因为传播信息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管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但是,仅就过程来看,信息传播还是属于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属于人文科学范畴,属于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就像新闻报道尽管涉及社会的全部领域包括自然科学领域,但新闻学本身不属于自然科学,而属于人文科学一样。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有带有人类创造色彩的事物均可称为文化。广义的文化实际上涵盖了科学技术,所以把传媒素养归之为文化素养顺理成章。狭义的文化专指和人的读书、识字、写作等等有关的知识和能力,英语中素养一词Literacy,指的就是这一层意义。在中国,人们认知传媒、利用传媒的过程,就是读书、识字、写作的过程。在以前印刷媒体占主导地位的年代里,所谓的文化素养,其实就是读书看报。

大众传媒素养是社会发达程度的评判标志。全部的人类传播历史表明,传播的进步是和社会的发展相一致的,社会发达,传播必然进步;反之,传播滞后,社会必然欠发达。当代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地区是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等等,这是与这些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的。当然,传媒业的发达和大众传媒素养的提高还不能视为一体,但其中存在着相关性则是显而易见的。不可否认,在传媒业发达的国家中,大众传媒素养的水平相对于传媒业欠发达的国家要高一些。或者也可以这样认为,正是较高的大众传媒素养促进了大众传媒业的发达。在发达国家中,传媒信息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众无日不受传媒的影响,大众也时常对大众传媒及其传播的信息提出批评。例如,英国在1953年就成立了报业评议会,制定了一连串的规则,并根据这些规则来倾听受众对于报纸的抱怨和指责。1971年,美国的明尼苏达州也成立了报业评议会,1973年,美国成立了全美报业评议会,其目标是:“对涉及美国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的诉怨进行考察并提出报告,对涉及新闻自由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报告。”①。诚然,一两个例子或许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由此可见大众传媒素养及社会发达程度之一斑。

大众传媒素养是国家政治文明的基本条件。在现代社会里,政治和传播天生就是一对欢喜冤家。政治和传播结合得如此紧密,是基于政治和传播的固有本质。传媒被称为“公器”,是表达公众舆论的晴雨表,是反映民意的主要工具,而政治是对于公共事务主要是国家事务的一种基本概念和处理方法,所谓公共事务,也就是社会公众所关心的事务,两者都是以在公共领域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如果说,政治具有一定的目的的话,那么,媒介就是达到政治目的的工具。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所提出的报刊的四种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就是根据政治理念划分的。所谓政治文明,关键是贯彻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真正的有效的全面实行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大众可以利用传媒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断扩大政治参与度。而大众如果缺乏必要的传媒素养,就不可能在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中积极发挥作用。而如果大众根本就没有参与各项活动,政治文明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大众传媒素养也是民主体制建设的有效动因。民主体制是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在现代国家里,没有民主体制,就谈不上什么政治文明。民主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体制,更是一种实践。中国历来缺乏民主传统。近百年来先烈们前赴后继,努力奋斗,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国家。民主的精髓在于公民有权决定公共事务,而不是把公共事务的决定权交给所谓的一个或几个救世主去行使。政府应该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接受公众的监督。而让公众具有公共事务的知情权,有效地监督政府,大众传媒则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离开了大众传媒,公众如何提出意见,发表看法,批评弊端,监督政府呢?如果政府不受任何监督,政府的腐败将是必然的,是不可避免的。提高大众的传媒素养,让大众获取更多的公共事务知情权,无疑将会进一步推动民主体制的建设。

注释:①迈克尔·埃默里等.美国新闻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661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4~15页

其实,对大众传媒素养的社会意义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会过高。提高大众传媒素养,可以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及物质文明建设,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在中国现在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东部的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从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看,社会转型已经到了后期阶段,可以说就整体而言社会已经告别了传统的农耕时代,进入了工业化甚至后工业化时代。但是,即使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思想观念、社会体制、管理方法等方面,还留有不少传统时代的遗迹。这种文明发展的滞后现象应该加以消除,而在这方面,提高大众传媒素养就是重要途径之一。

三、大众传媒素养的相关链接

所谓大众传媒素养的相关链接,是指和大众传媒素养有关,但并不属于大众传媒素养范畴以内的问题。虽然我们不会专门去探讨这些相关问题,但它们毕竟和大众传媒素养有关,所以应该顺便提及一下。现代大众传播学认为,公众的信息权是知晓权和接近权的总和。知晓权是指大众和媒体均有权从政府处得到有关的公共信息,接近权是指大众有权接近媒体、利用媒体发表自己意见。在这里,政府、大众和媒体三者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这个三角关系可以称为大众传播的社会结构。与这个三角关系相对应,传媒素养可以分为大众的传媒素养、政府官员的传媒素养以及媒体人士的传媒素养。在传播的社会结构中,大众、政府官员和媒体人士三者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三者的传媒素养同样也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我们在探讨大众传媒素养时,应该对于相关的政府官员的传媒素养以及媒体人士的传媒素养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政府官员传媒素养的研究专著不多。在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其实,研究政府官员传媒素养的重要性不亚于研究大众传媒素养,因为政府官员的传媒素养至少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主导性,二是强势性,三是专业性。所谓主导性,是指由于政府官员依法行使着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具有国家法律、法规及各种政策条文的解释权,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和水平。和大众传媒素养以及媒体人士的传媒素养相比,政府官员的传媒素养具有主导性。他们对于媒体的认知,就是社会主流对于媒体的认知;他们对于媒体信息的解读,就是社会主流对于媒体信息的解读;他们对于媒体信息的利用,就是社会主流对于媒体信息的利用。如果政府官员对于媒体的认知、解读和利用,还不足以代表社会主流,那么政府就有可能不成其为政府了。所谓强势性,是指政府官员由于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较强的经济实力及较深的文化修养,他们掌握的媒体信息就比较快速、比较全面、比较丰富,和一般大众相比,他们处于强势的地位。平心而论,一般的公众要利用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并非十分容易,但各级政府官员要做到这一点,绝对不会十分困难。特别是管理大众媒介的政府官员,他们在利用媒体信息方面所具有的强势性是不言而喻的。所谓专业性,是政府官员的工作职责就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不断沟通,实施公共事务的全面管理。信息的通畅是政府官员做好工作的前提,而要做到这一点,大众媒体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政府官员和大众传媒不断沟通,实行互动,借助大众媒体来促进工作,这本身就是政府官员的职责范围。因此,传媒素养对于政府官员来说,并不是普通素养,而是专业素养。在我国,由于传媒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众传媒的本质特性也有了不少变化,如何重新审视对于大众传媒的固有认知,如何重新调整政府官员和大众传媒的固有关系,如何增强对于新时期大众传媒的利用能力等等,都是摆在中国政府官员面前的新课题。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中央政府举办了各种学习班,促使各级政府官员尽快提高传媒素养。诸如如何对付记者等等的问题,正在成为中国高级政府官员的必修课。例如,在2004年年底,来自中国30多个城市的市长参加了“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急处理市长研讨班”。这个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干部培训中心和中国市长协会主办的研讨班,中心内容是在危急时刻如何与媒体沟通,也就是培训市长应对记者的能力①。另外,中国各级政府纷纷设立了政府新闻发言人,也可以证明中国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媒体从业人员在社会传播结构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按照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大部分传媒人士都是信息传播的守门人。什么样的信息可以在社会上传播,信息在社会上怎么传播,主要原则当然由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及政策来制定,但具体来说却是由社会传播网络中的守门人所决定的。媒体人士对于整个社会传播来说,在传播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在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传媒素养作为传媒人士的专业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试想,一个对于大众传媒的本质特征都没有掌握的人,一个无法正确解读传媒信息的人,怎么能够在传媒业界从事信息传播工作呢?另外,传媒人士的传媒素养和一般大众及政府官员相比较,传媒人士的传媒素养更具有综合性。也就是说,传媒人士的传媒素养是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统一。离开了思想道德素养,传媒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严格的自律意志,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对于一个现代社会的传媒从业人员来说,比什么都重要。个人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在传媒人士身上得到了高度统一。传媒人士的传媒素养还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对于一个传媒人士来说,他的传媒素养表现在每日每时的工作上,而不仅仅表现在他的言论中。秉持大众媒体是“公器”的理念,具体做好采、写、编、评、播以及其他传播工作,就反映了一个媒体人的传媒素养。对于这一个问题,我国历来就比较重视,强调专业的新闻与传播队伍,一定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一些高校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学生,还在就学时宣誓恪守新闻与传播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我国一些新闻学的权威教科书,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论述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问题①。但是,我国传媒人士的传媒素养问题并非高枕无忧,传媒队伍中违规现象还时有所见,有偿新闻、以权谋私等等的行为还远未杜绝。例如,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发生金矿爆炸事故后,当地负责人和金矿矿主为隐瞒真相,分别对采访事故的一些新闻单位记者送了现金和金元宝,其中,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鄯宝红、安小虎分别收受现金2万元、金元宝1个(价值约2400元),记者王东平、谭旭各收受金元宝1个(价值约2400元)。据悉,在采访事故前后,《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和《山西生活晨报》3家新闻单位的7名记者收受矿主杨治兴等人送的现金共4.5万元②。在我国传媒生态发生转型的时期,如何提高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素养,已经成为我国传媒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注释:①中国市长狂炼对付记者.中国青年报,2005.1.6

注释:①何梓华、成美.新闻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李良荣.新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

②新华社四记者受贿遭查处.新华社北京2003年9月26日电.深圳商报,2003.9.27

同类推荐
  • 新编农村生活实用手册

    新编农村生活实用手册

    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制约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呼唤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研究农民实现健康生活方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

    《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为十年主持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主要探讨了面对日益激烈的广播媒体竞争环境,如何从主持人的素质层面入手,提高主持人的竞争力,树立主持人品牌和品牌节目,从而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媒体。《有所为:主持人与广播媒体竞争力》提供了作者一线主持实践的思考和心得,还有对广播媒体产业形式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着重阐述了面对当前及今后的媒体环境,作为广播节目的主体一主持人所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 路

    通往好节目的路有千万条,但殊途同归,都需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这个高度实际上关照了三个不同的层面: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情怀和糅合的境界。怎么能达到这个高度呢?这就像爬山,不过好节目里的爬山却不是用真实的双脚,而是通过——克隆与创新。克隆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在苦干中增长才智。创新则既有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凭借天赋的神来之笔。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经典管理案例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经典管理案例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创新教育育英才

    创新教育育英才

    有关“培养模式”的概念,目前在各高校的研究中颇有争议,下面给出的是培养模式和与培养模式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几家之说,其中包含了我们对这些概念的认识。
热门推荐
  • 穿越之绝世倾城

    穿越之绝世倾城

    王牌杀手意外死亡,误入轮回,重生!但是,为什么原主是众所皆知的废物!她无语地翻白眼,不过,她把玩着手中的神器,喃喃道“只是,我喜欢”。他是她捉摸不透的人,不,应该是灵魂!他与她订下公平条约,形影不离……冥冥之中,一切阴谋仿佛早已成定数……
  • 《我的奇遇记》

    《我的奇遇记》

    我的奇遇记因为巧合所以冲撞了在别人心中的男神彼此的我们却不知道火花在此擦出。。之后的种种困难阻挡了我们。。也许普普通通的我真的配不上你。。可是感情是可以说放下就放下的不是嘛。。。最后的我们会如何
  • 傲天狂徒

    傲天狂徒

    何为真,何为假,何为善,何为恶?!一路染血,只为这轮回的尽头,有你的陪伴!
  • 任逍遥之无敌天下

    任逍遥之无敌天下

    上古洪荒,大劫起,仙神俱灭。三十一世纪世家子弟霍许因失败的时空实验来到一个神秘的世界,身负混沌诀,转战天地,成就永恒不灭。精彩的战斗,狂放的激情,将无敌于天下,掌天控地,任逍遥。
  • 诸教决定名义论

    诸教决定名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写轮眼

    异世写轮眼

    叶林无意中被送到了一个魔法武技的世界,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宅男却得到了写轮眼,从此人生改变了,“火遁-豪火球之术,雷纹-麒麟,幻术-枷杭之术”。一个个高深莫测的忍术,击败一个又一个对手。“什么,还不过瘾,看我的究极大招-须佐能乎”分分钟钟碾压对手。“还来.月之眼-无限月读。”哈哈,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 冥报记辑书

    冥报记辑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法师:魔后很妖娆

    绝色法师:魔后很妖娆

    她,22世纪金牌特工,身手无人能比,却遭灭顶之灾,重生异世。他,云州国异族王爷,背地里的鬼面修罗,掌握着半边大陆的经济去向。来到异世,她照样获得风生水起,说她废柴?她左手神力右手魔力无人敢靠近!说她穷?没势力?对不起,她正是江湖上的顶端势力魔御的领头人,自家的店遍布天下!某次不经意,她遇到了他,在男扮女装……“娘子信我,我真的不是断袖的,也没有什么不良癖好啊喂!”命运之轮的转动,时光之门敞开,危险的气息在空中不断散发——
  •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生活故事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生活故事

    这套感恩书系正是我们需要的心灵“慧眼”,它像一架显微镜,于平凡的生活小故事中让我们发现爱的真谛;它是一块点金石,让我们在普通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爱的璀璨光芒;它是一台心灵的热感仪,无论多么细微或深沉的爱和善良,它都可以敏锐地帮助我们感触到。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批评中品享到关切;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从轻轻的埋怨中体味到温暖和幸福;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霜雪中眺望到春天的阳光;阅读了它,我们就可以在风雨中意想到彩虹的华美。
  • 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

    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

    立体展现毛泽东非常岁月,深度解析大事件后果前因。聚焦历史长河还真貌,回溯变幻风云写春秋!此书时间跨度从1964至1969年。主要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最为动荡时期毛泽东的重大政治活动和个人生活。作者参阅大量史料,以细致入微的笔触,在生动翔实地还原“文革”发生、发展整个过程的同时,也探究了动乱发生、发展的原委和过程。书中载入的一百余幅毛泽东“文革”岁月珍贵照片,分为彩色黑白两种,百分之九十属于首度曝光面世。整部书稿集资料性、可读性于一体,集收藏价值、欣赏价值于一身,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