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95800000016

第16章 贝****师

此时此刻,在总部位于德国的联合国会议上,法国国王君士坦丁陛下缓缓登上主席台,先向大家深鞠一躬,然后便严肃起来,开始了讲话。

“众所周知,提安多略克所创建的埃索罗斯帝国及其奴仆帕提亚帝国一直都是危及世界安全的两大恐怖分子,给各国带来了沉痛的灾难,在十几年前还差点灭亡了现在的列强之一:若斯男爵国。由此,我们应该可以知道,恐怖势力是。如此的强大。近几个月,这两个恐怖分子把矛头指向了贝蒙斯坦王国。在他们的国王贝蒙斯坦一世的带领下取得了很多胜利,粉碎了他们企图灭亡贝蒙斯坦的野心。而现在,贝蒙斯坦王国正想要进驻联合国,得到国际承认。那么,针对他们国家为我们世界和平做出来很多贡献,我认为我们应当同意他们的入联申请,并且组织联合****帮助他们,击败埃索罗斯和帕提亚。现在,同意我的提议的各国代表们请举手!”

说罢,只有那么几个代表团伸出了手,而大部分代表却东张西望,没有伸出右手。这使得君士坦丁很是难堪。

“就真的不愿意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吗?”君士坦丁不满地说。场地上无敢哗者。“你们就这么害怕埃索罗斯吗?连弱小的贝蒙斯坦都勇于抗争,你们为什么不呢?”君士坦丁着急了。但是仍然没有人举起手来。

君士坦丁十分生气难过:“我的发言到此为止,法国会以个人的身份全力资助贝蒙斯坦完成抗争事业。”说罢,君士坦丁步下主席台,径直离开了会场。

在地球另一边的贝蒙斯坦王国,波斯波利斯城内,贝蒙斯坦正在和玛塔娜聊些什么。

“玛塔娜,波斯波利斯会战结束了,你有什么打算?”

“继续跟随您,陛下,我们刺客团承诺做您的贴身保镖和特工。”

“难得的忠诚啊!我就是说你们这些刺客实在!哈哈哈。嗯啊,现在大敌当前我却临危不惧,我真行。”贝蒙斯坦洋洋得意。

“你这么洋洋得意,大马士革战役我就会把你的人头送到帕提亚军营里。”玛塔娜带有一丝微笑调侃的说,但是贝蒙斯坦毫不感到生气。

“嗯,现在分析一下大马士革战役的部署情况,你帮我看看如何:帕提亚有5万名军队,埃索罗斯人则会出动3万名的部队,夺取大马士革附近的波吉亚村,那里地势险要,有很多高地。也就是说,如果敌人守在这个村子里,那么就是易守难攻。但是如果我们攻克了这个村子,控制大马士革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

“为什么敌人有那么少的军队呢?以往都是几十万几十万出动啊?”玛塔娜不解地问道。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问得好!至于这个问题,安殿已经没有那么多军队留守在贝蒙斯坦境内了,曾经的三百万大军已经被蒙农兵团分割包围了,只有巴比伦是敌人的总司令部。他们如果派重兵防守大马士革,那么巴比伦我们就会很轻松地攻克了,所以原因你知道了吧?至于我军呢,由于巴比伦惨败和波斯波利斯胜利,波斯波利斯军队不多了,我们只能用残余的6万人参战了。”贝蒙斯坦头头是道地说道。此时,阿塞勒提走了过来。

“陛下,法国国王君士坦丁陛下即将率领他的个人的近卫骑兵团——七星骑士团和老近卫军前来支援我们!现在他们就快到了,我们赶紧去迎接他们一下吧!”

“实在的法国人!我就喜欢他们这种精神,哈哈哈哈!”

一天过去了,贝蒙斯坦骑马,旁边簇拥着一大批近卫军,等待着友人的到来。贝蒙斯坦全身戎装,十几名刺客平均分布在贝蒙斯坦两侧。波斯波利斯城外的欢迎队伍显得格外的整齐,完全打破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的看法。

贝蒙斯坦笑着,看见远处迎面一大群黑影越来越近,鸢尾旗飘扬在贝蒙斯坦的土地上方——法国人来了!

“万岁!”贝蒙斯坦士兵们高呼着,庆祝着。法国人越来越近,贝蒙斯坦一眼看到,骑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正是君士坦丁他本人!

君士坦丁下了马,贝蒙斯坦也胯下了马,两人见面以后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贝蒙斯坦士兵们也在逐一和法国士兵拥抱——多么温馨的日子!

“近来可好?”贝蒙斯坦问道。“还行还行,就是有点老了!”“老个锤子,你都胖了一圈了!”贝蒙斯坦调侃道。

正值中午了,耀眼的太阳照耀在金黄的沙漠上,十分刺眼。天气暖洋洋的,贝蒙斯坦邀请君士坦丁及其部下共进午餐。

【未完待续……】

同类推荐
  • 神话救赎

    神话救赎

    穿越千年的时光,来到这波澜壮阔的秦王朝……但这对林立来说并没有卵用,作为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他很享受自己的工作,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穿越,他懵逼了,但这并不算什么……与易小川的相遇,直接让我们的主角傻逼了……没看过《神话》的请绕道,谨献给喜欢神话的朋友……
  • 历史年鉴之1902

    历史年鉴之1902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扶风歌

    扶风歌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方息,五胡乱华将起,中华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即将到来。一个年轻人穿越到了这个时代,他会展开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去家日已远,安知存与亡?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 秦汉血歌

    秦汉血歌

    数千古风流人物,我看今朝:霸王举鼎,气吞山河!却抵不住吾有弯弓射天鹿之能!吾家五百死士,以一当百,天下群雄,谁能与吾争锋之?【剧情需要,内容有与正史不符合之处,还请读者君多担待】
  • 汉末全面战争

    汉末全面战争

    袁绍:“吾四世三公。”曹操:“吾乱世枭雄。”刘备:“吾汉室宗亲。”孙坚:“吾江东之虎。”张坤:“吾一介草民,但有百万雄军。”张坤莫名其妙来到东汉末年,这个人命比草贱的年代,却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随身带着三国全面战争辅助系统。“我来,我见,我征服”,张坤不由仰天长啸。誓要提百万雄狮,踏平这个惶惶乱世。
热门推荐
  • EXO:致失心的我

    EXO:致失心的我

    我变得如吸血鬼一般逆行在人群,魑魅魍魉,我与子弹为伴,我的病痛让人胆寒。“卟啉病,从喜欢吸食鲜血开始。”医学书上是这么说的,不治之症?我不在乎。——————————有人说天使和恶魔只一线之隔,有时坠落的天使比恶魔还要可怕。为了你,至少我觉得这么做值得。我已坠落,无缘再触到天堂,那么,地狱见。
  • 失败者时间

    失败者时间

    ...............仿《东京食尸鬼》......................................................................................................................................................
  • 别在转身之后说爱我

    别在转身之后说爱我

    三个生活在都市中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大龄剩女,一个偶然的机会住在了同一所房子里,于共同生活的彼此取暖中渐渐产生了真情。她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爱情模式,有时也会为了应付家里而去相亲。她们身上有着相似的足以让她们惺惺相惜的东西,除了让她们感到恐惧的年龄之外,还有于欲望都市中对真情的渴求和不肯放弃。于是,在这追求真爱的过程中故事丛生,跌宕起伏的剩女命运让人感叹。每一个年近三十的女人都会在这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 exo之我深爱的你

    exo之我深爱的你

    exo,一句又一句的我爱你已经不足以表明我对你的爱。(这是吟雪的第一篇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故事纯属虚构,有些内容也与现实生活有点不同,希望大家多多谅解。)
  • 划地为王的主播

    划地为王的主播

    捡到被通缉的三无主神,林云非常苦恼,生怕哪天遍布宇宙的仇家找上门。为啥他会苦恼呢?那可是主神诶,捡到了能放手?就在他一腔热血准备硬钢全宇宙时,三无主神却先怂了。“前任意识体早就破碎,我是新生的,凭什么要背锅!”胸无大志混吃等死的娅丽娜愤愤不平。“小祖宗,你别啊,你要怂了我的灰黄人生可就没啦。”林云表示自己是有梦想的热血青年,肿么能够坐拥宝山而不用。实干男遇上消极怠工还贪生怕死的主神娘,神话就这么诞生了!只要还有气运之力,我就是全宇宙的王!想要封地,很好,看本王直播,贡献气运,达到一定程度,就能给你一块封地,还可以在里面无所不能,想不想要?想要那就对了,点进来看!
  • 妖孽横行

    妖孽横行

    一个国家的公主,何以背负上灭国的预言?平静如水般的十七年日子,又何以被掠夺?看似逃离的束缚的她,又该何去何从?那个传遍了百年的预言,最终是否不过是个笑话?当她一朝天下,又该如何抉择,才能逃离良心的谴责?“双瞳双色者,亡天下者也。”这便是摧毁她一生的预言……
  • 茫茫人间道

    茫茫人间道

    人道渺渺,仙道茫茫。少年誓言,证道苍天。乱世将起,各界回归。人间大战,一触即发。仙妖人神魔,皆在道之内,然道可道,非恒道。诸天气荡荡,何为道?何足道?看少年逆转阴阳,斩破乾坤,平了这人间诸般神魔,将这天也捅个通透。
  • 璇玑平乱录

    璇玑平乱录

    璇玑大陆上战火纷飞,各个门派百家争鸣,雾谷一门应时而出,且看众人如何在这乱世求存,如何在这片大陆上纵横天下!
  • 美妃上官月

    美妃上官月

    西耀国城外的清凉河沿岸地处下游的一个小山坳里,虽然只是四月的天此时已是青草茂盛,繁花绽放。然而不远处白石桥下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在铺满鹅卵石的河岸边上躺着一对顺水漂流到此的男女,周围郁郁葱葱的草地上还散落着绿衣女子绣工精美的鞋子、镶着银白珍珠的银钗,女子额头上和白衣男子胸口的大片血迹早已变了颜色,想必已在此多时了.......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