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2700000010

第10章 蟾蜍(2)

“本应该是个刮西风又下雨的晚上吧?”

“没错。木工想弄清楚漏雨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带上徒弟,在那个雨夜上应天门去查看。到了那儿一看,雨不漏了,倒是遇上了怪事。”

“什么怪事?”

“是个孩子。”

“孩子?”

“对。说是有一个孩子,头朝下抱着柱子,瞪着木工和他的徒弟……”

“用手脚抱着柱子?”

“就是那样。用两条腿、两只手。他们正要登上门楼,把灯火一抬高,就发现一个小孩子贴在柱子上,恶狠狠地瞪着他们。”

据说那小孩从高处噗地向两人吐出一口白气。

“嗬!”

“那小孩从柱子爬上天花板,能在六尺多高的空中飞。”

“很小的孩子?”

“对。说是孩子,那张脸倒是蟾蜍的模样。”

“就是你出门前提到的蟾蜍?”

“对。”

“自此以后,每天晚上都出现那怪小孩的事。”

“木工呢?”

“木工一直沉睡到现在,没有醒过来。他有一名徒弟昨晚发烧而死。”

“于是他们就请你出马?”

“嗯。”

“那你是怎么办的呢?”

“贴一块新的牌子,也算是解决问题了,但那么做只是暂时应付。即使有效,漏雨的问题还是会出现。”

“那你……”

“我就尝试多方调查,了解有关这座城门的各种资料。结果发现,在很久以前,出现过相关的问题。”

“噢。”

“很久以前,应天门那里曾死过一个小孩。我是从图书寮查到的。”

“小孩?”

“对。”晴明低声说道。

“还挺复杂的呢。”

说毕,博雅扭头左右张望。车轮碾过地面的感觉一直到刚才还有,此刻却消失了。

“哎,晴明……”博雅欲言又止。

“你发觉了吗?”

“发觉什么?你看……”

既没有车子在走的声音,也没有车子在走的迹象。

“博雅啊,从现在起,你就当所见所闻全是在做梦。就连我,也没有自信来说服你……”

博雅伸手要去掀帘子,黑暗中晴明的手倏地伸出,按住了他的手。

“博雅,你可以打开帘子,但无论你看见什么,在掀起帘子时绝对不能出声。否则不但你的性命不保,连我也有性命之忧。”

晴明松开了博雅的手。

“我知道了……”博雅咕嘟咽下一口唾沫,掀起帘子。

四周一片昏黑。除了黑暗别无一物,连月光也没有。土地的气息也好,空气的气息也好,全然没有。唯有黑亮的牛背在黑暗中清晰可辨。

前方引路的长袖善舞的女子的背影,愈加绽放出美丽的磷光。

“嗬!”博雅不禁在胸腔里叹息一声。

前方的黑暗中噗地燃起苍白的火焰,越来越大,变成鬼的模样。

这鬼眼看着变成了一个头发散乱的女子,她仰望虚空,牙齿咯咯作响。想再看清楚一点,她倏地又变成一条青鳞蛇,消失在黑暗中。再细看一下,黑暗之中有无数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在挤挤碰碰。

忽然,原先看不清的东西又看得见了。

人头忽然闪现,还有类似头发的东西。动物的头、骨、内脏,以及其他不明不白的东西。书桌形状的东西。嘴唇。异形的鬼。眼球。

在形状怪异的东西中间,牛车依旧向着某个目标前行。

从轻轻掀起的帘子缝隙里,令人恶心反胃的微风迎面吹来—是瘴气。博雅放下帘子,脸色苍白。

“看见了吧,博雅……”

晴明刚开口,博雅便沉重地点了点头。

“我看见鬼火了,晴明,它变成鬼的模样,然后又变成女人,最后变成蛇消失……”

“哦。”晴明语气平和。

“哎,晴明,那该是‘百鬼夜行’吧?”

“可以算那么回事吧。”

“看见鬼的时候,几乎喊叫起来。”

“幸好你没喊出来。”

“如果我喊了出来,会成什么样子?”

“它们会马上把整辆车子吞噬,连骨头也不剩下。”

“我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方法有多种,我用的是当中简易的方法。”

“究竟是什么方法?”

“你知道‘方违’吧?”

“我知道。”博雅低声回答。

所谓“方违”,就是外出时,若目的地是天一神所在的方位,则先向其他方向出发,在与目的地相反方向的地方过一夜,之后再前往目的地。这是阴阳道的方法,用以规避祸神之灾。

“利用京城的大路、小路,做许多次类似的‘方违’,在反复进行的过程中,就可以来到这里。”

“原来如此。”

“不过如此嘛。”晴明平和地说道,“对了,我还有一事相求。”

“说吧,什么事?”

“这辆车是我造的结界,不会轻易让什么东西进来。但偶尔也有闯得进来的东西。我算了一下,今天从己酉算起是第五天,正当天一神转移方位的日子。为了进入此处,要横跨通道五次。在这整个过程中,可能有人来查看。”

“来到车里面?”

“对。”

“别吓唬我,晴明……”

“没吓唬你。”

“是鬼要进来吗?”

“不是鬼,但也算鬼。”

“那么,是人吗?”

“也不是人。但因为你是人,对方如果不是有特别的意思,它就会以人的面目出现,而且说人话。”

“它来了会怎么样?”

“它看不见我。”

“那我呢?”

“它看得一清二楚。”

“它会把我怎么样?”

“它不会把你怎么样。只要你按我说的做就行了。”

“怎么做?”

“来的恐怕是土地之弟,也就是土精。”

“是土地的精灵吗?”

“这么认为也行,因为很难解释。”

“然后呢?”

“它可能会这样问你:既为人之身,为何会来到这种地方?”

“哦。”

“它那样问,你就这样答。”

“怎么答?”

“我日前患心烦之症,于是向友人询问治病的良方,今天蒙友人赠送专治心烦之虫的草药……”

“哦。”

“此药系颠茄草之属,晒干制成,煎服。我服用了相当于三碗的分量。服用之后心气似已平复,正在此间恍惚。你就这样回答。”

“这样就可以了?”

“对。”

“如果还问到其他事呢?”

“不管问到什么,你只管重复刚才那番话就是了。”

“真的那样就行了?”

“行。”

晴明这么肯定,博雅直率地点点头。“明白了。”

这时候,忽然传来敲牛车的声音。

“晴明?!”博雅压低声音问。

“照我说的做。”晴明轻声叮嘱。

车帘被轻轻掀起,出现了一张白发老人的脸。

“咦?既为人身,何故来到此地?”老人开了腔。

博雅控制住差点就向晴明望去的冲动,说道:“我日前患心烦之症,向友人询问治病的良方,今日蒙友人赠送专治心烦之虫的草药……”

他准确地答出晴明教他的话。

“哦……”老人转动着大眼珠,盯着博雅。

“此药系颠茄草之属,晒干制成,煎服。我服用了相当于三碗的分量。服用之后心气似已平复,正在此间恍惚。”

“噢。原来是颠茄草啊……”老人稍稍侧着头,盯着博雅,那对大眼珠又转动起来,“于是,你就魂游于此?”

“顺便提一句,今天有人五次横过天一神的通道,莫非就是你吗?”

老人说毕,嘴巴大张,露出一口黄牙。

“因为服用颠茄草,心神恍惚,什么都闹不清了。”博雅照晴明的嘱咐答道。

“噢。”老人双唇一嘟,向博雅噗地吹了一口气。一股泥土味扑面而来。

“哦?这样你还飞不动吗……”老人咧咧嘴巴,“幸好是三碗。要是四碗的话,你就醒不过来了。如果我给你吹气,你还是不能飞回去的话,大概还要再过一刻,你的魂才可以回去吧。”

老人话音刚落,忽然消失无踪。

挑起的帘子恢复了原样,车内只有博雅和晴明。

“哎哟,晴明,真是不得了啊。”博雅惊魂甫定般说道。

“什么事不得了?”

“照你说的做,它就真的走了啊。”

“那是当然。”

“那位老公公是土精吗?”

“属于那种吧。”

“不过,我们也够有能耐的吧,晴明。”

“先别高兴,还有回程呢。”

“回程?”博雅问了一声。他的唇形尚未复原,忽然作倾听状。因为他的身体又能感受到车子碾过泥土沙石的小小声音了。

“哎,晴明—”博雅呼唤。

“你也察觉到了?”晴明问道。

“当然啦。”博雅回答。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之间,牛车仍在前行,但不知何时已停了下来。

“好像已经到了。”晴明开口道。

“到了?”

“是六条大道的西端一带。”

“那么说,是返回人间了?”

“不能算返回。因为我们仍在阴态之中。”

“什么是阴态?”

“你就当还是不在人世间吧。”

“现在是在哪里?”

“一个叫尾张义孝的人家门口。”

“尾张义孝?”

“是那怪小孩的父亲的名字……”

“什么?!”

“听我说,博雅!我们这就要到外面去了,到了外面你一句话也不能说,你一开口就可能送命。否则你就待在牛车里面等我。”

“那不行,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如果你命令我不说话,就是肠子让狗拖出来,我也不会开口的。”

看样子真让狗拖走肠子,博雅也会一言不发。

“那好吧。”

“好。”

然后,博雅和晴明下了牛车。两人面前是一所大宅子。

天上挂着上弦月。一名穿唐衣的女子静立于黑牛前,注视着两人。

“绫女,我们去去就来。”

晴明对女子说话,名叫绫女的女子文静地躬身一礼。

这里简直就像是晴明家的庭院一样,杂草占尽了整个庭院。风一吹过,杂草摇摆,彼此触碰。

和晴明的宅子不同的是门内只剩园子,没有房子或其他东西。隐隐约约像是有过房子的地方,只躺着几根烧焦的大木头。

博雅一路走一路惊讶不已。行走在草丛之中,却不必拨开杂草。这些草被践踏过也不会歪倒。脚下的草随风摇摆。自己或者草,都仿佛成了空气一样的存在。

走在前头的晴明忽然停住脚步。博雅知道其中的原因。黑乎乎的前方出现了人影。确实是人的影子,是一男一女。

但看清之后,博雅差一点就要命地喊出声来。

两个人都没有头,他们双手捧着自己的头,一直在絮絮叨叨。

“好冤啊……”

“好冤啊……”

两人不住地重复着这句话。

“就因为看见了那只蟾蜍啊……”

“就因为看见了那只蟾蜍啊……”

“我们就成了这个样子呀!”

“我们就成了这个样子呀!”

“好冤啊……”

“好冤啊……”

“没拿竹竿扎它就好啦!”

“没拿竹竿扎它就好啦!”

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声音压得很低。

“那样的话,多闻就有命啦!”

“那样的话,多闻就有命啦!”

抱在手里的头,牙齿咬得咯咯响。

多闻看来是两个无头人的孩子。

晴明悄悄来到两人身旁。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呀?”他向两人问道。

“噢噢。”

“噢噢。”

两人应声道。

“那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那是清和天皇时代的事了。”

两人这样答道。

“也就是贞观八年,应天门烧毁那一年啦。”晴明插入一句。

“一点不错。”

“一点不错。”

两人恨恨不已。

“正是那一年啊。”

“正是那一年啊。”

捧在手中的头,眼泪在脸上潸然而下。

“发生了什么事?”晴明又问。

“我儿子多闻……”

“才六岁的多闻……”

“他呀,在那里看见了一只蟾蜍。”

“是一只很大的、经岁的蟾蜍。”

“多闻用手中的竹竿,把它扎在地上了。”

“我们是后来才知道的。”

“那只大蟾蜍没有死。”

“它被扎在地上,挣扎个不停。”

“到了晚上还是那样挣扎。”

“第二天白天,它还活着。”

“很可怕的蟾蜍啊。”

“蟾蜍原是不祥之物啊。所以,我们就难逃一劫了。”

“一到晚上,被扎在园子里的蟾蜍就哭叫起来。”

“它一哭,周围就会燃起蓝色的火焰。”

“燃烧起来。”

“好可怕呀。”

“好可怕呀。”

“每次蟾蜍一哭,燃起火焰,睡眠中的多闻就要发烧,痛苦地呻吟。”

“要杀死它,又怕它会作祟。”

“如果拔掉竹竿让它逃生,又怕它脱身之后,闹得更加厉害,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

“应天门失火了。”

“应天门塌掉了。”

“有人说这件事是我们的责任。”

“有人看见被扎在庭院里的蟾蜍还活着,发着光。”

“那人到处说我们是在行妖术。”

“说应天门是用妖术烧毁的……”

“我们刚去申辩,多闻就发烧死了。”

“唉。”

“唉。”

“真可怜呀。”

“真可怜呀。”

“太气人了,我们就弄死了那只蟾蜍,用火烧掉。”

“把多闻也烧掉了。”

“把那只蟾蜍的灰和多闻的骨灰掩埋了。”

“噢噢。把灰放进这么大的罐子里,在应天门下挖地三尺,埋进去。”

“埋掉啦。”

“三天之后,我们就被抓起来处死了。”

“三天之后,脑袋就成了这个样子。”

“我们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因为事前知道,所以才埋掉了多闻和蟾蜍。”

“只要有应天门,骨灰就会在上面作祟。”

“哈哈。”

“嘿嘿。”

两人发出笑声时,博雅一不留神,脱口而出:“好可怜呀……”

他只是喃喃自语,声音很小,但却很清楚。

两个无头人马上不说话了。

“谁?!”

“谁?!”

捧在手中的脑袋,把凄厉的目光转向博雅。那脸孔是鬼的模样。

“快逃,博雅!”

博雅被晴明拉住手腕,猛扯一把。

“是这边!”

博雅飞奔起来,身后传来喊叫声:

“别让他跑掉!”

一回头,见两个无头人紧追不舍。他们手上的脑袋是鬼的模样,追赶的身子像是在空中飞翔。

这回完了。

“对不起,晴明!”博雅手按刀柄,“我在这里顶着,你快逃!”

“不要紧,快上牛车!”

一看,牛车就在眼前。

“进去,博雅!”

两人钻进牛车。牛车吱呀一声走动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周围又是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了。

博雅掀起帘子向后望去,只见群鬼在后追赶。

“怎么办,晴明?”

“我已经想到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所以带了绫女来。不用担心。”

说着,晴明口中念念有词。在前方引导牛车的绫女像被一阵风吹起一样,在空中飘舞起来。

群鬼呼啦啦地围上去,开始大啖绫女。

“好了,机不可失!”

就在绫女被群鬼疯狂吞噬的时候,牛车逃脱了。

博雅醒过来了。原来是在晴明屋里。

晴明正探头过来,查看他的情况。

“绫女姑娘呢?”博雅一醒来就向晴明发问。

“在那里。”

照晴明视线的方向望去,只见有一架屏风在那里。本来是一架描绘了仕女图的屏风。但是,原先画在屏风上的仕女,整个儿脱落了。那里只有一个站姿的女子剪影,图画没有了。

“就是它?”

“就是绫女。”

“绫女原是图画?”

“对呀。”

见博雅瞠目结舌的样子,晴明轻声说道:“哎,怎么样,你还有力气出去吗?”

“还行。去哪里?”

“应天门呀。”

“当然要去。”博雅毫不犹豫地说道。

当晚,晴明和博雅来到应天门。

在黑沉沉的夜里,应天门耸立着,仿佛是黑暗凝成。晴明手中的松明光影飘忽不定,更显得步步惊心。

“好吓人呀。”博雅喃喃道。

“你也会害怕?”

“当然会嘛。”

“为玄象琵琶的事,你还独自登上过罗城门呢。”

“那时候也害怕呀。”

“嘿嘿。”

“对于害怕这种东西,人是无能为力的吧。但身为武士,害怕也必须去。所以就上去了。”博雅说着,用手里拿着的铁锹一顿地面,问道,“是这一带了吧?”

“嗯。”

“我来!”博雅说着挖了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在应天门下深三尺之处,挖出了一个旧罐子。

“有啦,晴明!”

晴明伸手从穴中取出沉甸甸的罐子。

这时,松明已交到博雅手中。在火光中,旧罐子的光影晃动不定。

“那我就把它打开了!”

“不会有事吧?”博雅咕嘟咽下一口唾沫。

“没问题。”

晴明一打开罐盖,里面猛地飞出一只巨大的蟾蜍。他敏捷地逮住了它。

蟾蜍被晴明捏在手中,四肢乱蹬地挣扎着,发出难听的叫声。

“长着人的眼睛呢。”博雅叹道。

的确,这只蟾蜍的眼睛不是蟾蜍的,而是人的。

“扔掉它吧!”

“不,它可是人的精气和经岁的蟾蜍的精气结合而成,极难弄到手。”

“那你要拿它怎么样?”

“当个式神使用吧……”

晴明将罐子口朝下,倒出里面的骨灰。

“好啦,博雅,我们回去吧。”晴明手里捏着蟾蜍,对博雅说道。

蟾蜍放生在晴明的庭院里。

“这一来,怪事就不会再出现啦。”晴明愉快地说道。

后来的情况,果然就像晴明所说的一样。

同类推荐
  • 吃掉天蝎

    吃掉天蝎

    《吃掉天蝎》从扫描当代年轻人心理状态变化的爱情故事出发,每个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一方代表天蝎座的某种特质,另一方是其他十一个星座的某一个。以20个小故事为基础,每篇字数三千左右,把天蝎座一网打尽。每篇章节之后的两个固定小栏目,以最直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在爱情中所遇到的迷惑,阅读完这本书,无益可以得到双重的技能。
  • 婚姻保卫战

    婚姻保卫战

    女人们既要幸福家庭,又要事业成功,为此坚韧不拔、忍辱负重,变得越来越强大,却面临失去女性天然特质的危险;男人们都希望妻子出得厅堂、下得厨房,既是贤妻良母,又要经济独立,大丈夫的地位却遭到空前的威胁和挑战!为了“鱼和熊掌兼得”的美好愿望,一场新型的两性战争爆发了……
  • 抱茗荷之说

    抱茗荷之说

    脱掉人偶的衣服后,她有了惊奇的发现:人偶左边的胸部画着个黑色的梅花形图案。这肯定不是人偶身上本来就有的痕迹,明显是后来用墨画上去的。无意中往人偶后背一看,那里写着一行字:“抱茗荷之说”。如果君子的记忆中没有抱茗荷的纹饰的话,她肯定不知道这行字代表什么。但人偶的后背上为什么会写上这几个字呢?而且这几个字又有什么意义?君子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只好又把这些谜团重新包回到人偶的衣服里。
  • 婚姻保不住

    婚姻保不住

    “你以后要瘸了,你可以拿这个来要挟我照顾你一辈子,你有这个权利,毕竟这是我欠你的。”他摇头,“不,我只要你做回你自己,如果你觉得你欠我,就把这个承诺给我,做回你自己。”我暴怒:“为什么你非要我做回那个在酒精和香烟里迷醉的我,为什么要打破我的生活。”
  • 告别烟台

    告别烟台

    11月的烟台,单调之极。我离开烟台多年以后,从深圳回来,发现这个城市的冬天沉闷依旧。空气中,弥漫着海水的腥味、麻将牌的叫胡声、风尘女子轻佻的笑声,还有淡淡的男性荷尔蒙的独特味道。在这个孤独的夜晚,不知道该到哪儿去。我把车停在路边,走进一家小店,要了个小瓶三鞭,啃掉两个螃蟹。
热门推荐
  • 烟囱中的天使

    烟囱中的天使

    未来都市艾拉利亚系列中篇,都市异能系列。讲述了一个吸血鬼猎人与单纯小MM之间纯洁的感情经历。故事背景设置在西元二十二世纪末的艾拉利亚——人口达到上亿,逐渐取代纽约成为全球第一的大都会。艾拉利亚,超能力者大量出现,超能力的强度也极大提高了。
  • 魂牵红线:纨绔王妃来逆天

    魂牵红线:纨绔王妃来逆天

    作为一名特工,炎云笙的职业格言是——必须狠!她的医道境界是——没人比我6!她的人生信条是——终身恪守“纯(WU)良(CHI)”二字!然而她悲催的穿越了!坑娃啊!穿越就算了,这医术逆天的帅哥是自己....师傅,不公平!坑娘啊!帅哥是师傅就算了,这武功逆天的帅哥是自己的....义父,不开森!坑爷啊!这这这,这不要脸的家伙打哪冒出来的,卧槽!你丫以为自己长的挺帅的小爷我就怕你啊!
  • 你是我的心中之星

    你是我的心中之星

    “好久不见了啊。”一个男子微笑着,“你还是依旧那么可爱呢。”“好久不见,萧天。”刘晓月笑着。刘晓月不敢相信眼前的男子就是萧天,没错,还是个青梅竹马。那么,上班后的刘晓月生活会有怎样的起起伏伏呢?
  • 谁说男生就不可以相爱

    谁说男生就不可以相爱

    前世的他为了他受了重伤,他发誓如果有来生,他一定不会在对他交付真心;而他在众叛亲离后,有他在身边,如果有来生,他一定会对他好,不再像这一生一样。
  • 幻灭主宰

    幻灭主宰

    天地之间,万物消亡,轮回往复,一次劫难,断送一个世纪,是轮回,还是早有预谋……一层位面,于晴天霹雳之中天降神婴,此神婴身藏混沌神脉,内存五大神通,来到这个大荒世界,只为族群的血海深仇,承载着希望,又面临着绝望,一代天骄由此崛起,目标直指主宰世纪。故事,从大荒界开始!
  • 烈血洒银枪

    烈血洒银枪

    歌绝城位于青州之北,终年飘雪,环境恶劣。人在这里长大,需极度强健的体魄与强于钢铁的意志,歌绝武士们纪律严酷、以武治国,是一个无比残酷的军国。大历丑年,大量从苏抚草原涌入的朔族人将大陆版图向北推进。他们有一统北国的实力与野心。大历丑年九月,全面战争爆发,歌绝以无比强悍的作战技巧与不停涌现的英雄人物阻挡了朔族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三千歌绝武士将七十万朔族骑兵阻绝于龙牙关口。大历辰年,战争让两国都几乎走向消亡的地步。双方决定议和,以龙牙关为线,北为歌绝国,南为朔族领土。条件是歌绝国将最年幼的世子陆饮冰作为人质送去朔族。在那里,陆饮冰结识了朔族最勇猛的武士侯雪。这就是青州第一位人皇的故事,史称:朔狼王。
  • 正义的尽头救赎的弥撒

    正义的尽头救赎的弥撒

    这是一个正义感极低的时代这是一个遍满犯罪的时期这是一个弥撒都不能救赎的新纪元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时空但我仍旧热爱着它因为我懂的理解关怀爱没有什么是所谓的罪恶也没有什么是所谓的正义更没有什么能救赎你自己无论你有多大的能力你也不能回到过去无论你有多么高明的手法你也会有落网的那一天无论你有多少财富,你也不能带走一分那又何必执着这一切呢为那虚无缥缈的可能而与恶魔交易这不可笑吗为什么我会明白这些因为我就是那个恶魔因为我更懂得什么是罪恶正义的尽头我曾去过救赎的弥撒我也举行过可到头来能解救你灵魂的只有你自己或许真有救世主可你自己都不想改变谁又能救赎你顿醒吧人类
  • 掌中火

    掌中火

    神朝大世起,四方云动。这一世,几人成道?待我得道之日,便倾东海以为酒,以浇心中块垒。
  • 永不走眼的相师

    永不走眼的相师

    本书由内而外、由远到近地告诉读者,认识一个人必须掌握的七条准则。旨在帮助读者实现从非理智地识人向理智识人的转变,使你的思维渐趋清晰,从而用科学的思维条分缕析地吃透自己所要了解的人,细致入微地掌握识人艺术,将自己的识人技巧提高至一个新的高度。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本书勾勒中国史学传统的形式和发展过程,揭示《史记》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总结史学名著与史学传统,史学传统与当今史学等方面的联系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