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18000000031

第31章 成都的城市性格和市民情结

一、麻将之城

成都人崇奉茶馆文化,过去的茶馆是书场,是评书、川剧演出的场所,喝茶可以听书看戏,还可以谈生意摆龙门阵。现今,茶馆成了麻将房,几乎每一间茶馆,不论高档、低档都在大打麻将,外地人认为这是玩物丧志,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的表现。外地人也打麻将,但没有成都人打得这么凶,这么不分昼夜,这么不分男女老少。成都人辩解说因为我们打麻将不仅带动了茶馆、农家乐的经济,也使社会安定团结。

成都人乱打麻将,有通宵麻将、工作麻将、宰兔麻将、丧火麻将、喜麻将和老妪麻将……到了大周末一半人留在城里打麻将,另一半人出城去为的是找个地方打麻将。有人戏称飞机刚飞临成都上空就传来一片搓麻将的声音,可以从这种夸张中看出成都的麻将热有多厉害。成都的小老板多,大老板大企业家少,因为成都人大多小富即安,不想把生意做大,赚了个二三十万就把铺子打给人家,自己当跷脚老板吃闲茶打小麻将去了。他们有一句口号:不要把自己弄得太累!但他们打通宵麻将累得吐血又不辞辛劳。成都人喜欢吃安胎,就是在麻将桌子上赢几个小钱!喜欢过安逸日子,就是天天有牌局,顿顿有饭局。这一点不仅外地人看不惯,连本地人也看不懂,说成都茶馆里有那么多年轻人在打麻将,他们不工作不挣钱吗?但看他们个个出手不凡,钱都是从哪儿来的?

成都人爱打丧火麻将也是外地人最不懂的,别人家死了人本来是件悲痛的事情,但成都人听了就要奔走相告,因为又可以以此为借口打通宵麻将,而且一打就是几天几夜,左右邻居又不好干涉。别人家死了人这是最好的理由,干涉也无用,懂事的干脆也凑一个花圈份子钱参加进去,打得天昏地暗。录音机里放着哀乐,灵棚搭在大街上,十几桌麻将打起来,外地人并不知道这是在办丧事,问道:

“他们在干啥?”成都人就惊奇地反问:“连这个都不晓得?打丧火麻将嘛。”

二、过于庞大的城市

外地人对成都宣布成都城区的规划面积将几倍于纽约同样感到吃惊,成都之所以能够成为成都,除了有都江堰的灌溉之便外,还仰仗有川西平原的沃野千里,但现在城市越来越大,大量侵占农田,蚕食川西沃野,这不仅令外地人不解,也使成都人担心。

谁都知道纽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城,成都要建几倍于纽约的城市,这岂不是要把川西平原占光?真的实现了这个建城规划,成都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城市?城市越大污染将越大,许多城市的通病,诸如交通、卫生、教育和环保等问题都将显现,而且竞争将扩大,生活的成本将上涨,热岛效应将增大,这一点不仅是外地人担心的,也是成都人担心的。成都以休闲闻名于世,把城市扩大到如此的程度,数千万人挤在一起,还有什么休闲可言,这将使成都的休闲文化毁于一旦。离开了休闲成都还有什么城市优势,还有什么吸引人的魅力?一个城市的GDP再高也是没有根基的,因为它没有文化作为背景和依托,只能算是一个巨大的水泥丛林,而且这个水泥丛林越大对生命的窒息越可怕,譬如深圳,它的GDP已同广州相差无几,但它是一座文化的沙漠,只有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的建城史,所以它根本不可能同广州相提并论。一座城市的钢筋水泥建筑再高大没有文化的支持它也不可能焕发出生命力,只有文化才能使水泥的丛林长出生命。

成都的生命力就是它古老而绵长的文化体系,这是由司马相如、诸葛亮、杜甫、巴金和李劼人等,一代又一代历史、政治、文化名人建立起来的一座座城市精神的丰碑,楼垮了,还可再建,甚至城市成了废墟也不可怕,只要城市的精神和文化传统还在,一座城市的建立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一旦文化的根基消失了,还不就是一座缺水的沙漠,连草都长不出来。要发展成都首先要保护成都的安逸平静和慢节奏的生活,太快的发展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成都人的慢条斯理是与盆地生活合拍的,在中国要想找到生活这么滋润,节奏又这么慢的城市很难。发达的地方节奏都太快,节奏慢的地方又太穷,成都恰好是不快而又富足的地方,这种生活方式是世界上少有的,绝对不能因人为的加快而被破坏掉。

外地许多人比成都人更关心成都,在他们的意识里是非常热爱成都的,他们之所以要如此关注成都,恰恰是因为他们喜爱成都这座城市,否则,谁会费那种多余的口舌。任何对成都城市建设不利的事情都会引起外地人的关注,往往旁观者清,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采取不同的视角,更能看到问题的关键。所以,成都问题专家往往产生在别处,外地人对成都的看法更有独到之处。

三、离奇的炒作将毁灭文化之都和茶馆生活的氛围

成都是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人文气氛非常浓,历史上出过一批又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成都人爱读书,有西南最大的图书商城和图书批发市场。成都有上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基础,大专院校的实力很强。成都是中国除北京、上海之外的第三个文化之都,在文化上可以同成都叫板的城市不多。成都有吃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数不清的文化体系,成都人谈吐文雅,从司马相如、扬雄到巴金、李劼人,个个都是大家。成都是全国四大动漫基地,是全国传媒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成都可以大打文化牌,这是成都人的骄傲所在。成都是茶文化的坛场,不仅如此,连酒吧、迪吧和娱乐场所的档次也非常之高,其数量、质量和格调都不错,甚至不亚于广州、深圳。品茶对于成都人来说是一种休闲方式,是一种交往的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情趣。茶馆是麻将房、休闲场、生意谈判之所和办公室的延续,成都人把茶馆当成一切活动的场所,成天泡在茶馆里,其实他们并不仅仅是在耍,是在休闲,他们在耍中工作,在耍中挣钱,在耍中获得信息。

巴黎人坐在咖啡馆里思想和创作,德国人坐在啤酒馆里提炼思想的精髓,成都人坐的是茶馆,茶馆是他们精神的依托之所。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像上了发条一样一刻也停不下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成天为了找钱、为了生存也停不下来,不断奔波,而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的成都人找到了泡茶馆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慢啜细饮的茶馆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到了挣钱的方式,找到了生活的情趣,这是一种至高境界。茶馆中挣钱不像在股市中挣钱,要杀得脸红脖子粗,在茶馆里不可能一夜暴富,也不会一夜沦为赤贫。茶馆是磨炼人意志的地方,一杯清茶,呷在嘴里会微苦,但也回甜。

茶馆里可以按摩、可以洗脚、可以打牌、可以摆龙门阵、可以掏耳朵、可以修面、可以看杂耍,甚至可以啖小吃……茶馆里的内容太多了,外地人认为坐茶馆的应是老年人,年轻人应该在社会上闯荡,去拼搏,但成都人坐在茶馆里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提着笔记本电脑,留心着网上,聊着天,又电话联系着公司、期货市场和股市,又有不同职业的茶客在互相交换着信息,这就是他们的活法。

成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本来很优秀,但成都人中有一些人又确实太爱炒作,有不安分的人成天在做着离奇的炒作梦,成都人认为自己会包装自己连同自己的城市。成都人会把任何事情都包上一层伪文化的外在,并且总是瞄准先锋、前卫和时尚。这在外地人看来恰恰是虚伪,是吃饱了撑的!成都有一些人生怕成都的形象在海内外不鲜活,成都知名度不高,他们要使成都的名声更深入人心,便玩起了离奇的炒作游戏。

成都炒过了“中国的西雅图”之后,又炒“中国的班加罗尔”,又炒“国际大都市”,又炒“东方伊甸园”,又炒“中国第四城”,又炒……反正总有炒的。各种炒作新颖而又别致,成都人乐此不疲。外地人则在一旁冷眼旁观,感到无比可笑,说这些成都人是怎么了?哪有自己夸自己的?!成都人说现在是表扬和自我表扬的时代,所以,成都人不遗余力地大肆表扬自己。但离奇的炒作毁灭了自己文化之都的形象。以前在茶馆里成都人摆的是龙门阵,现在在茶馆里大谈特谈各种离奇的炒作,让外地人觉得成都人偏离了自己的生活观念,变得找不着北!

四、地处西部的东部之城

成都人心里根本不承认自己是西部,成都人认为我们成都是地处西部的东部之城。成都人认为深圳是文化沙漠,上海太浮华,北京的生活一点也不滋润,只有成都才是居家过日子的最佳之处。成都人到外地发现有人不知道成都在哪里就十分惊讶,在成都人心目中成都应该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当得知有很多的外国人不知道有成都这座城市,成都人心里些许有些无奈。

成都人心目中的西部应该是黄土高原,是沙漠地带或不毛之地。

成都人认为成都比东部还东部。成都人总是拿自己的物价,自己四季不断的蔬菜和盛产猪肉跟外地相比,总是拿水网地带的川西平原同别地相比,比来比去成都人就比出了自信,忽然被外地人叫做西部,肺都气炸了。

成都人有自大情结,特别是当他们出了一趟差回来,下飞机或下火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火锅店或川菜馆大海一顿,边吃边抢白说还是我们成都好,我在外地简直饿惨了,那些糙食怎么能够吃?!十几块钱一碗的面除了一点炸酱啥子都没有,难吃死了。我们成都,哪怕街上的一个苍蝇馆子做出来的小面也巴适得很,而且才几块钱一碗,豌豆尖随便放,面汤随便舀,他们外地在面汤里放一点醋加几片菜叶子就算是汤,还卖五块钱一碗,太黑了嘛。而且,外地的馆子不卖泡菜,我们成都人没有泡菜根本吃不下饭,他们外地人居然吃得一个个肥头大耳的,就着一坨黑糊糊的老咸菜,举着比脸盘还大的老面馒头大吃大嚼,我们成都人吓都吓死了,哪里还有食欲。成都人就在这种比较中享受着自己的精神牙祭。

成都人的自恋情结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北京人的首都情结和上海人的“洋场”情结,乃至于广州人的首富情结和深圳人的“窗口”情结毫不逊色。

五、市民情结

成都人喜欢谈玄,现在叫做散打,编一些并不幽默的幽默出来自娱自乐。

成都人热衷于方言剧,主要是对其中的“话”感兴趣。成都人热衷于麻将,昏天黑地地乱打,熬了个通宵,一结账才是个不输不赢。成都人热衷于报纸上的副刊幽默,并做成剪报,没事拿出来慢慢乐。

成都人最热衷于街边新闻,连报刊也辟有街边新闻的专栏,电视台更是派了记者穿街走巷搜集,以满足市民的爱好。成都人热衷于摆谈当天的街头见闻,一个龙门阵全城人都在摆,且有无数版本。

成都人的小市民情结还表现在喜欢在大街上摆出饭桌,在人流中大嚼大海,哪怕吃下许多灰尘也不在乎。他们边吃边欣赏街景,一顿饭可以吃半天,这一顿还没有吃完下一顿又开始了。因为成都以前许多市民都住的是沿街的铺面房,房子太窄,只好将街沿占用,特别是在夏天,街道上有梧桐树遮阴,惬意无比。成都人生性又爱闹热,坐在街上乘凉吃饭是无比的享受,这一习性沿袭至今,许多开店的老板也在街上摆开阵势,男人打着胴胴,女人跷着二郎腿,对川流不息的行人熟视无睹,旁若无人,吐得满地污物。倘使有人干涉,女主人就横眉竖眼地声明:我们交了清洁费的!

成都人的市民情结还表现在男人乐当“家庭妇男”,成天走菜市下厨房,穿着围腰举着锅铲同邻居的大妈讨论菜价和豆腐的几种做法。说话像打机关枪,但都是婆婆妈妈的闲谈,没有一句是有实际意义的。还将自己老婆的趣事当成故事来调侃:你们看嘛,我脸上这五道血口子就是我们家那个把门虎给我抓的,我今天非要把指甲给她剪干净,使她失去战斗力,不然哪个还敢给她提意见。我那个老婆凶得很,你们不要惹她哦!

成都人的市民情结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动不动就要请客,请得无比正式,热情得过分,但只是一顿街边的麻辣烫,吃了个呼儿咳哟,一结账才几块钱,请的人并不难堪,被请的人也不觉得掉价,反请说明天我请你吃豆花饭,一个人三块五角钱随便吃,五块钱就可以加荤的,鸭血随便加,划得着!成都人爱这一套,请朋友吃冷淡杯,只吃了几块钱,弄得街坊邻居人人皆知,说你那个朋友好大方哟,动不动就请你,而我那个朋友请我们去双流黄甲吃了一盘麻羊肉,一个人才十元钱他还喊AA制。

成都人总是如此这般说得闹热,吃得淡白,成都话叫做:说荤话,唱素歌,跳俏荤舞。细水长流才能得久长,大风大雨只能受摧残。

成都人如今爱过洋节,完全是为了操洋盘,见别人过自己也要凑一凑热闹,这是他们市民情结的另类表现,其实连是什么节也没有弄清楚就大张旗鼓地过起来,在情人节时,找不到情人只好与老婆玩一玩情调,大买玫瑰花,把街上的玫瑰花由一毛一支买成十元一支,捧一大束回家献给小市民老婆,老婆问好多钱一支,答要情调就不要问价钱。最终耐不住老婆的追问说了真话,被老婆一爪抓出五道血口子,将花掷在地上大骂道:你个背时倒灶的瓜儿,你不过日子了!

成都人的市民情结表现在每年逛灯会、花会、大庙会,去龙泉山看桃花,其实还是以打麻将收场。他们热衷于在桥头上摆地摊卖资格Y货兼卖假文凭、刻章、做家教和卖耗儿药。还把扩音器背在背上骑一辆破自行车,满城播音:耗儿药,耗儿药,耗子吃了跑不脱。

成都人就是这样张扬着自己的市民文化,喜欢半夜三更上街吃鬼饮食,啃鸭脚板,吃烧烤,所以成都的城民给外地人的印象就是没有追求,不思进取,只守着自己的小生意过小日子,永远不想做大、当大老板。成都的小老板有了几个钱就会把铺面打给别人去做,自己当跷脚老板,吃一点租金,喝一喝闲茶,他们觉得这很受用。

所以有人总结说成都人的市民情结就是炒渣渣股(垃圾股),坐烂茶馆,睨小粉子(准美女),吼超级联赛,谈论外国领导人,读假纪实小说,当川剧票友,耍农家乐,摆玄龙门阵(神侃),找三流明星签名,穿出口转内销的名牌。

同类推荐
  • 思想课堂-修身笔记

    思想课堂-修身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热门推荐
  • 普遍温柔

    普遍温柔

    世间有很多种爱情,或惊心动魄,或源远流长。有始有终太难,唯一期待的就是谈一场分开后仍值得被怀念的爱情。
  • 狂傲庶女不做妃

    狂傲庶女不做妃

    白卉本是杀手,却遭到高额悬赏被追杀跌落悬崖,穿越到翼王与一名妓所生的私生女身上。卑微庶女一下子成为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太子费尽心机想娶她,三王爷想和她携手一生,就连那个混迹花街柳巷的色王爷都改邪归正的靠近她。她只想孤身一人,傲视天下,姐本庶女,誓不做妃!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小小说—青春无悔

    小小说—青春无悔

    还记得樱花下他们的誓言么,时隔多年后物是人非?又一年花落带走谁的眼泪,看沉浮,谁与谁归...
  • 符神记

    符神记

    神血一脉传人张紫轩在家族内乱中被护卫送入下界,机缘巧合融合至宝,开始自己的符道生涯,走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奇幻之旅。
  • 心情之旅

    心情之旅

    游戏是为了放轻现实生活的压力,也是随著社会发展,转而形成的交际途径,一个乐观、无欲的少年,却因为一款新出品的游戏,误打误撞的符合了该游戏的宗旨,使他的生活变得精彩。一本开心、轻松、愉快、感人的小说,希望令每个在生活中遇到压力的人,可以有个幻想空间,大家会喜欢的。
  • 梵音缘之仙坠红尘

    梵音缘之仙坠红尘

    老天,要不要这么坑动物,是不是嫌弃我们好欺负!穿一次也就算了,我们忍,你还要我们穿第二次,忍无可忍,不需再忍,本仙打算和你们一绝死战,不过穿回现代为毛还要带几个人过来!好在都是花美男,所谓秀色可餐。来!公子,过来!
  • 神眼修罗

    神眼修罗

    混沌初开万物生,我们都是神之子。神眼开,天地转,修罗生,长生灭。喜欢的收藏.....
  •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在各类艺术中,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影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跟有形世界完全独立的;完全无视有形世界的,即使没有世界也能够在某一形式上存在的;这是别种艺术所不及的地方。
  • 召唤群仙

    召唤群仙

    “呢吗!泰坦神,什么玩意,巨灵神给我把这家伙给炖了。”“什么,不死鸟,凤凰给我把他烤了,记住,要红烧!”姜峰穿越了,可这家伙不仅穿越,还TM的把天庭一路带来了。神与仙的交锋,,命运的碰撞谁才是主宰
  • 故事会(2017年5月下)

    故事会(2017年5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