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7100000039

第39章 “以少总多”与中西诗学的双向熔铸和综摄(1)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的解释,中西比较诗学的“影响研究”“是对已经完成的文化变迁的研究”,而所谓“平行研究”则是“对正在进行中的文化变迁的研究”,前者可谓中西诗学的历时静态“考古”,后者则着眼于中西诗学的共时动态“涵化”,而诗学涵化的生命力不在单向的移植,却取决于双向的熔铸和“综摄”(syncretism)。由于中西诗学因传统特异而呈异态展示,而传统的辐射性(effective history)又可以将其效力诉诸于中西诗学各自的“视野”(horizons)与“立场”(situation),因此双向的熔铸当移步换景,双方互为主体与客体,在深掘历史从而叩问传统的同时自由地挪用同质或异质文化资源,以求“视野的融汇”(fusion of horizons)和中西诗学的“综摄”。本文契合于中国诗学传统,旨在重建中国诗学本位话语,同时拟将挪用该传统中具有原创性质的基元命题“以少总多”说为同质文化资源,并以之印证西方诗学及其批评实践,为中西诗学的双向熔铸和综摄提供一个可能的例证。

1“以少总多”说的基本内涵

中国文论“以少总多”说作为一个理论命题始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但作为一个历史概念积淀着中国独具东方特色的诗性智慧,却已走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和诸多其它命题如“虚实相生”、“言象意道”等一样,“以少总多”说也具有原创性,它植根于中国具象思维的沃土,因诗性智慧的滋养而得以发展,随历史的递嬗终至进入中国文论基元系统规定着中国文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文论诸范畴(如比兴、含蓄、繁简等)的精神内涵,为塑造中国文学的文化品格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少总多”说植根于远古,大成于《易经》,由刘勰正式提出,张扬之举泽被后世,奉为圭臬者代不乏人。该命题成熟很早,积淀下来已潜至诗性智慧的深层。它有丰满的理论肌质和深刻的思维深度,不啻是中国艺术创作规律的本质规定,无疑具有本体性质,同时又以具象为其特点,毋宁说就是“道”(本质、规律)与“器”(情貌、物象)的有机统一,只不过这个基元命题不以概念凸现,却以意象呈示,因此“以少总多”其本质就是“以象总象”或“以共象总殊象”,同时又以尚象、崇简、去累(庄子语)呈三维展示,每一个共象都是一个母题,其中包涵着中国诗学的具象式致思历程。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里说:“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1】这在一般的意义上是对诗人的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之间关系的论述,学术界也多将这一段文字视为刘勰文学创作论的精华。但也应该看到,所谓“以少总多”不啻是对语言表达能够穷理穷形之奥秘的揭示。这是一种艺术追求,也是语言表达面对众象纷呈所做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神思》篇云:“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2】以言尽意之难,于此可见一斑。在刘勰看来,“物无隐貌”其前提是“枢机方通”,而枢机却受辞令管束,辞达枢机通畅则可使“物无隐貌”或曰“情貌无遗”,但是由于“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暨乎篇成,半折心始”,近乎无奈的窘境迫使历代文人自觉追求以有限的语言表达无尽的情貌,这就踏上了“以少总多”的知行旅程。正如欧阳建《言尽意论》所言:“古今务于正名,圣贤不能去言,其故何也?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辨物,则鉴识不显。鉴识显而名品殊,言称接而情志畅,原其所以,本其所由,非物有自然之名,理有必定之称也。欲辨其实,则殊其名;欲宣其志,则立其称。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此犹声发响应,形存影附,不得相与为二矣。苟其不二,则言无不尽矣。”【3】据此,言可尽,尽的是物貌情志,但关键是言要相接,名可辨物,相接则情志畅,辨物则名品殊;名殊的目的是要“辨其实”,即现代语义学所谓“切分现实”(segmentation of reality)【4】,使“言”走向“实”,使语言与现实世界发生联系,而这条纽带就是“义理”,其本质就是现实世界经过名之切分转化而来的语义实体,是情志能够把握的现实个体,由此,“名”殊则“实”分、义别、理异,被切分的现实因之而异态纷呈,形成“多”的世界。当然“称名”务须“取类”,“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5】,但由于有限的语言表达与无穷的物象之间业已存在的深刻矛盾,“称名也小,取类也大”【6】,以小名欲取大类,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少总多”。

2“以少总多”说与中国文论

应该说,有限的语言表达与无穷的物象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是一个亘古弥新的困惑与苦恼,为了有所超越,《易经》成熟之前先有一段十分漫长的探索,充满着知行合一的艰辛。新石器时期“神农耕而作陶”因有陶器纹饰,经演化遂有几何文,以精纹状物;夏代“九鼎之备百物”,原始图腾初具象征雏形,常以纹饰摹道;殷周“错画成文”,卦象初立,“叁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而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7】;西周“五色成文”,“五色比象,昭其物也”【8】,西周末年,史伯提出“物一无文”,将“错画成文”的认识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与春秋时的“物相杂为文”一脉相承。这些探索与努力以具象为特点,是卦象得以确立的基础,而这种思维模式又为“以少总多”说在《易经》里的成熟开辟了道路,渗透于其中的又正是中国几千年一以贯之的诗性智慧。

《易经》始于殷周,成于战国或秦汉,自此以降,代有人出,历代文论家都对“以少总多”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无论理论评说还是批评实践都因循这种传统,当然也都是该命题的多维呈示抑或表象凸现,本身并没有质的改变。究其因由,这大概是因为《易经》弥纶天地,包容一切,具有极强的涵盖力,同时各个卦象“各指其所之”【9】,能够“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10】,具有很强的宇宙模式的建构力,论归纳做到了“曲成万物而不遗”,论演绎做到了“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这样一种宇宙代数学已经是中国式诗性智慧的本质规定,积淀下来已经潜存到了各门艺术创作的深层,物化为“洪范九畴”的基元命题,所以难有超越之举。不过详加考察也会看到异态纷呈,虽然历代文论家也许对这个命题并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其共同的表现就是总在“辞义”或“言旨”上面兜圈子,在下意识中受着这种艺术规律的支配,却并没有像刘勰那样见高识远,在中国文论奔涌不息的理论意绪中慧眼独具,只须“原道”“征圣”“宗经”,就拈出了“以少总多”这个理论命题,可见哲学胸襟和理论思维可以使人具有何等深刻的洞察力。

归纳起来,后世文论少有理论建树,却长于批评实践。涵泳于艺术的长河,文论家们多以只言片语总结创作规律,以点睛之笔在实践着“以少总多”的理论追求和艺术情怀。体系建构已大可不必,要紧的是艺术创作规律的本质规定。“以少总多”才能无所包而无所不包,因之艺术才有驰骋的天地,而这正是艺术得以生存的本质前提。

纵观历代文论及其批评实践,可以看出有两大特点,一是中国式的诗性智慧通过具象思维把“以少总多”说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使其服务于批评实践,而较少作纯抽象的玄思。据此而衍生出第二个特点,即是“以少总多”说作为艺术创作规律的本质规定在批评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呈二维展开:一是理论维度,以尚象、崇简、去累为理论枢纽,一以贯之,历代文论概莫能外;一是批评手法,凡比兴、隐喻、象征、隐秀、白描、用典等皆是这种规律的物化形态,历代文论家浸淫于其中,致思运思付诸于笔端,诗话词话蕴藉高标,均是“以少总多”的具象延伸。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之第一本《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数年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作为本书编撰者,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此书稿因为是编撰,在成书过程中,我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并参考了大量一手或二手文献资料,均一一注明了出处,在此向众多原作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给您支付一些稿酬,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合作项目“十五”国家重点图书:本书沿着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总结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汇通两国的文学关系史,对美国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

    《收藏的旅程》穿越古今时空经纬,和岁月珍藏回溯久远年代,收藏的旅程并不寂寞,有你我一起品味珍藏的妩媚。收藏的旅程既不单调也不落寞,沿途交叉闪现的宫廷、民间、博物馆收藏的繁复风景,沉淀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收藏的旅程》在众多的藏品背后,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惊心动魄,或许扑朔迷离,它们无比生动传奇,倾诉着岁月珍藏中的艰辛和快乐,折射出那个年代的历史和文化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奇言趣语

    本书是一本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价值于一体的、完美的语言文化读本。书中内容包括:琅琅上口的谚语,充满智慧的歇后语,诙谐幽默的精彩对联,深入浅出的日常俗语,知识丰富的谜语,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优秀读本。
热门推荐
  • 混沌之无限城

    混沌之无限城

    《无限城》是一部讲述了现实之无奈和命运之无奈的古书,也是一座超级城市的建筑图,以希望在这动荡不安与不公平的世界,创造出一片没有金钱,没有权势,没有剥削压榨的静土。而本书以梦想和目标为主题,借助各种交织的蜘蛛网状的伏笔和人物的经历,描绘出一部与现实世界相近,却又并不相同的世界。主角从小饱受现实的摧残,好不容易得到得到了他期盼的温暖,但在这个以力量为尊的世界里,身边的现实和时代的潮汐却是不断的冲击着他的这一切。将他那只想简简单单的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的单纯梦想,挤压得支离破碎,为此,他不顾一切,除了获得力量之外,更想要建筑《无限城》这座城市,将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保护在里面,也将那些怀揣梦想,最为纯真和善良的人们,守护在里面,成就一座永垂不朽的梦幻之城,也让这个污秽扭曲的世界,得到一丝丝的平和。
  • 爱玛历险记

    爱玛历险记

    爱玛被迫离开熟悉的生她长她的环境,去到一个风土人情完全陌生的世界,她将会遇到些什么人、什么事,她还能回到那个有着不能忘怀的人的世界吗?
  • 凤隐红妆:绝世凤女逆天下

    凤隐红妆:绝世凤女逆天下

    【全文免费完结,女强宠文】凤栖山上,星辰瞬移,一卜通天之卜,卜出风临天下,乱世将起。凤隐,一个来自异世的杀手,带着前世记忆转世为被逆天改命的废材凤府七女。凤隐于天下,隐于乱世,隐去红妆,化身红衣绝代凤世子男装天下!问乱世红颜,谁人可倾?以天下为局,兵刃为子,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只记得有一个人曾告诉她,从此时开始,若天下人辱你我替你背,若天下人背离你我也绝不放手,若天下人皆杀你我愿杀尽天下人,只为你十里红妆,一生无忧。乱世咋起,儿女私情,江山美人,夜无玦,终将会让我们越来越远,我爱你,原谅我在此刻说出,因为,我早已离不开你。若是他人阻我追随你的脚步,我愿逆天改命一回,逆了这天下又何妨?
  • 英雄联盟之英雄传承

    英雄联盟之英雄传承

    很多人都知道英雄联盟这个游戏,也很喜欢玩这个游戏。但是,却只有少数人知道瓦洛兰大陆是确实存在的。由于符文战争打破了空间,产生了时空裂缝。瓦罗兰大陆的怪物来到了地球上,英雄们为了保护地球,他们将自己的力量传送到地球,寻找合适的传承者变声为英雄保护地球。于是,正义英雄和邪恶英雄的战争在平凡的都市中爆发了......
  • 切尔诺斯之龙心归还

    切尔诺斯之龙心归还

    当一代屌丝楚天霖遇上无敌开挂却又孤傲无比的切尔诺斯,两人宿命般遭遇将他们紧紧的连结在一起。传奇的路程即将开始,楚天霖能否帮助切尔诺斯找回亡妻之魂?又是否能在切尔诺斯的超越地狱之劫的死亡训练下完成自己的超神之路?
  • 唯有南风旧

    唯有南风旧

    许南风从未想过自己也会着了某人的道,而叶卿沅却认为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喂,你凭什么认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许南风不满地看着叶卿沅。叶卿沅一改往日“高冷”揽过许南风,轻轻在许南风耳畔低喃:“难道要我来证明吗?”许南风被这个举动弄得脸颊微微泛红,于是许南风顺利沦陷……喜欢你不是一时之意,而是早已注定。五月南风拂过时,你依旧伴身旁。【拥抱你的那一刻,不是失去你的那一刻。】
  • 头号宠婚:老公觅爱777天

    头号宠婚:老公觅爱777天

    18岁的小萝莉古灵精怪,从小在尼姑庵长大,生日这天还俗下山,遇到霸道总裁,彼此的人生都被颠覆了。他不满家人将小萝莉安排为他的贴身助理,一开始他是抗拒的,但在相处中渐生情愫。他是高冷与火热并存的男神,宠着她教导着她,迷离灯影下的身影,他投入的感情有几分?在她以为幸福来临时,他却消失不见,几年后回来,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酷似他的小萌娃。“你是我老爸?”“嗯。”“可我麻麻说,我老爸早就上天了。”他怒,将她和孩子抓回去,他要让这个女人知道,他真的会是她的天。【主角不傻不渣身心干净,1V1】
  • 暖心同桌王俊凯

    暖心同桌王俊凯

    一场婚姻,两人明明都不是很满意,但却都不愿意放手。
  • 扬名志争

    扬名志争

    世间就是个大苦海,所有人都在苦海里挣扎。主角龙云在自己20岁生日的那天收到一封来自远方好友的信。一封信改变了龙云的一生,一封信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龙云改变了自己?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原本不学无术的人变成纵横商海的大赢家?请进如龙云的商业帝国,看龙云的传奇。我们大家的苦海。
  • 炼金者

    炼金者

    玄武大陆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种族,其中人类,魔族,兽族,最为强大,人类为了消灭魔族,和兽族,结果一些人偷偷研究亡灵魔法,导致了玄武大陆上所有种族的劫难,主角的父亲带领联军将亡灵军团给赶出了玄武大陆,却被帝国陷害,主角和他的朋友报仇,亡灵军团重新袭来,主角带领人类抵抗亡灵军团的故事